關於藝術家:
趙顯愛,筆名小翔,男,1964年5月出生,山東省青島市嶗山人,現就職於中國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國家註冊安全工程師,中國中車金牌講師。
1986年參與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書法專業學習;
1990年加入青島嶗山書法協會;
2000年加入中國中車四方書畫協會;
2017年12月被中國國畫院聘任為一級書畫師;
2018年被聘任中車四方股份書畫協會主席;
2019年10月被聘任為中國民間書畫藝術家協會理事;
其作品風格奇特,極具藝術欣賞價值,其書畫作品多次在全國、省市級書畫賽中獲獎並被國內外友人讚賞並收藏。
創作理念
家住嶗山腳下 ,桃源河畔,自幼酷愛書畫。
喜歡柳體---因其稜角分明,圓渾豐潤的風格;
喜愛隸書---因其灑脫端莊,規矩嚴謹的特性;
鍾愛行草---因其瀟灑飄逸,隨心而動的情感……
19歲時,偶得孫過庭精裝書譜一套,如獲至寶,愛不釋手,相戀十年有餘;
30歲時,受山東書法名師修德老師、高小巖老師影響,深得書法神韻創作的靈感;其後深得青島實力派書法家劉澤泉、何文江、張勇等先生的親臨指教,收益匪淺加深了匯集細流,遂成江河之夢想……
40歲時,隨著筆墨相伴的情深意切,普及全面,重點突破,尤對懷素行雲流水、奔放流暢的狂草書法情有獨鍾,並日夜臨習,不能自己……
在研究現代創新派中國畫大師石齊先生的創作精神時,受到了與眾不同的創新思維影響,真有撥雲見日的爽快之心!於是乎我匯集古今之名作,取其精華於己身------多年來,熱衷翰墨、基於古法、意於創新。其書法取正於柳公、研習於書譜、意臨於懷素、古今相隨、雅俗共賞;其國畫偏愛荷花、墨竹、葡萄等創作,受現代創新派國畫大師石齊先生的點撥,尤愛色彩斑斕,筆墨大膽的寫意風格。
往後餘生,我將一如既往的探索書畫藝術……
古今相隨、雅俗共賞;陽春白雪、時尚前衛;
行草為主、風格紛呈;前賢精華、盡收其中;
手慕心隨、為我所用;獨執偏見、一意孤行;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尋古創意、唯我心恆……
——這就是現在的我和我的書畫創作!
翰墨情懷
文 | 趙顯愛抒懷於青島嶗山桃源河畔
書者----繼承傳統法則與文化,置身於臨池悟道之境地,歷經數載,成就自身的書法之緣,或名或利或緣,自我痴迷陶醉其中。更有甚者----求其形態,取其法則,感知文採,悟其書理,聚其摯友,共同研究探討其發揚光大之路,逐漸形成自身風格,一旦被認同,更是痴迷之中,大有成就之感。
愛好、痴迷、研討、成就---都是書者的陽光之路,只要是自我感覺良好,不管成就與否,不管哪門哪派,或正宗,或江湖,或傳承,或創新......哪怕是自我欣賞與陶醉,只要是善為善成,合情合理,那也是人生路上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畫者----赤橙黃綠青藍紫、工筆速寫加寫意......以大自然之萬物為模板,取其形,求其意,追其神,環繞其中,不能自拔,猶如酒醉的蝴蝶,怎麼也飛不出花花的世界......書畫同源,同曲異工,皆屬藝術領域,筆者認為頗有道理。與書者相比,伯仲之間,有著累並快樂,追尋藝術之夢的境地,同樣可以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佛問弟子,世間何為最珍貴?弟子回答:沒得到或已失去,佛不語。時過數載,滄桑巨變,弟子有所頓悟;佛再問之,弟子答曰:世間最珍貴莫過於正在擁有......歲月如梭,人生苦短。與書畫有緣,我深感榮幸,為此能結識眾多同行書家,共同研討書畫之道,更是深感自豪和驕傲。有位演講家說過一段話令我感觸頗深:人生有兩件事很有意義,一是去做自己渴望做的事,再是交往自己喜歡的人。喜歡書畫者,能夠專心致志而為之固然很好;若能在工作之餘,熱衷書畫並堅持創作,長此以往,不管水平高低,品位幾何,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值得點讚與珍惜。
我與書畫結緣三十餘載,由愛好到臨池,由專注到痴迷,以帖為師,歷經滄桑,漸修頓悟。學習柳體以固書法基礎,研習書譜深感書法之妙,更是痴迷於懷素的草書意境,盡情抒發著對藝術的追求和如痴若狂的情感......雖然感知尚淺,卻也甚覺愜意。期間,感謝我的啟蒙老師何文江、劉澤泉老師的真情傳授與指導;感謝山東知名書家修德老師,高小巖老師的感應與點撥,後期,受國畫大師石齊先生新派思維和繪畫技法的影響,令我茅塞頓開,收益匪淺,成就了我深愛的書畫之路。
路途漫漫,上下求索;往事回首,皆成傳說。讓我想起了文學家王國維之人生三境界-----古之成大學問大事業者必經過種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裡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我喜歡幽蘭,「純是君子,絕無小人,空谷之中,與天為春---唐.李白」揮灑數筆,幽蘭展現,高潔清雅,正所謂「我愛幽蘭異眾芳,不將顏色媚春陽;西風寒露深林下,任無人也自香----明.薛網」我喜歡墨竹,君子風度;寫意筆法,超凡脫俗,君子之風,有著揮舞春風之氣,青雲直上之志。我更愛蓮花,尤其是大寫意蓮花----筆法灑脫,墨色宣潤,清雅脫俗,靜心欣賞,不僅僅是一種藝術的美感,也不僅限於筆法墨色的神韻,而更具有禪意無限。大有置身清雅仙境,落雨聽禪,感悟人生的夢幻世界。正道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吾心似秋月,碧譚清皎潔;無物堪比倫,教我我如何說----唐.寒山」
「金谷風露涼,綠珠醉初醒;珠帳夜不收,月明墮清影---唐.唐彥謙」這就是寫意葡萄的美贊之語,不僅僅是透過筆墨技法所呈現的晶瑩剔透的美感和垂涎欲滴的欲望,更為深刻的寓意著生活的美好和付出辛勤勞動而得到的收穫之喜悅,默默感受著無盡的幸福……
豐盛美餐,不僅僅是要有色香味俱全,關鍵是還要有足夠的營養;書畫佳作,也不僅是紙墨色彩的組合,關鍵是要有底蘊和傳承的味道;瀟灑人生,除卻少年時美好的快樂,青春時金色的喜悅,中年時事業的成就,關鍵是還要有晚年的康寧安樂……踏過50多個春夏秋冬,嘗盡人世間的喜怒哀樂,年過半百,剩下的只有滿滿的回憶和朝夕相伴的書畫藝術!「少小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陶淵明先生之歸園田居正道出了我此刻的心境!往後餘生,終於能夠家居草屋,閒情逸緻,專心書畫,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