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一位賢惠的妻子,是我國歷史上的木匠大師

2021-01-10 俊華在家鄉

回顧人類億萬年的演變發展歷程,任何時間段出現的人物不過是洪流中的滄海一粟,但卻可以掀起很大的波瀾。我們可以發現,在相同的時代裡,雖然條件是一樣的,但是每個人的遭遇都是各有不同,普通人不提,就拿我們熟悉的歷史人物舉例,在相同的背景下,以範仲淹為首的文人選擇了政治改革,做了新政的推崇者,而以韓愈為首的文人選擇了文學,推動了文學革命,貢獻我們尚且不論,只因為人各有志,他們都給那個時代帶來了重要影響。這些歷史上的關鍵人物,用他們的行動切實改變了世界,他們的一舉一動都關乎到我們現在的點滴生活,他們的名字應該被我們知道。通過他們的人生,我們既能了解歷史,也能預見未來。但他們的成功絕非偶然,都是經歷了殘酷的考驗後,才擁有了輝煌的成就。何為偉人?是帝王,是將軍,還是思想家?又或者都不是,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這位偉人,他平凡而又偉大,樸實而又風華。他叫魯班大家現在只要一聽到魯班這三個字,可能第一反應就是手遊裡面的英雄角色。其實從這個大家都非常喜歡的遊戲中,我們就可以看出,魯班這個人的不一般,因為我們知道這個遊戲中人物的定位都是「王者」,那些功成名就的帝王,比如項羽、劉邦、武則天,那些智多星一樣的謀臣諸葛亮、鬼谷子,那些戰功赫赫的功臣,比如廉頗、趙子龍等等,他們被稱為王者,我們並不奇怪,但是一個木匠,也就是我們提到的魯班,他何德何能被稱為王者呢?其實魯班,雖然在君王能力上比不上項羽,在治國安邦上比不過張良,在戰場廝殺上比不過趙雲。可是魯班有他自己的過人之處,在這方面也是其他人所不能比擬的。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分析一下。

一.他的過人之處,首先表現在細緻的觀察力,敏銳的模仿力。大自然是人類最好的老師,人們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是從大自然獲得的靈感和啟發,最後發明出來的。為此,專業的學者還創建了一門科學,名叫「仿生學」。這門學問包含的東西有很多,像什麼飛機,雷達等等,都是科學家們從動物身上學到的。大自然用自身的智慧,不僅給予我們生存的基本條件,也給了我們生活的靈感啟發。這樣善於發現、模仿的隊伍中,自然沒有少了魯班,他的貢獻碩果纍纍。在魯班之前,木匠們常常為沒有趁手的工具而煩惱,費時費力,一點兒都不願意幹。有一次,魯班在山間走著,不經意間被路邊的一把野草割傷了手指,鮮血直流。看到自己的傷口,魯班並沒有急著包紮,而是開始研究其這種劃傷他的野草。野草怎麼會這麼鋒利呢?一把野草,讓魯班的心思轉了幾轉,他蹲下來,細細打量。經過觀察發現,原來鋸齒如此有用而且鋒利。一個念頭在魯班頭腦裡產生,他奔跑回家,用鐵條開始模仿帶許多小齒的野草。完成後立刻用木料檢驗效果。鋸子的發明可以說是減少了很多麻煩。自此,就誕生了木匠的標配工具,鋸子。

二,歷史條件是魯班成功的基礎,就如牛頓說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的魯班大師也是從前輩那裡學到了很多知識和寶貴的經驗。而魯班也不是沒有背景,他的家族一直都是木匠,而且在當時非常的出名,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魯班從小就開始愛上了木匠工作。從小跟隨父親一起學習的魯班,為以後自己的動手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成人之後,魯班更是子承父業,掌握了父輩所有的工藝技術,再加上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明了許多木藝。墨家的代表作《墨子》一書中,有記載著魯班的一個發明,他用竹子做成鳥的形狀,做完以後的這種鳥,能在天上飛三天三夜。可能記載的有一些誇大事實的成分,但對於那個時期的人來說,能夠發明一種飛上天的工具已經是還長了不起的了。除了木鳥之外,他還發明了一種戰爭工具,叫做木梯。在那個時候,戰爭還是時有發生,面對高達又厚實的城牆,經常讓攻擊一方頭痛。如何突破堅固的防禦,衝上城牆成為經常要面對的問題。愛動腦的魯班發明了雲梯。雲梯以發明出來,就成了攻城拔寨的利器,再高的城牆也不怕。

三,偉人背後是另一個人偉人的守護。魯班的妻子被稱作雲氏,也是一位出色的能工巧匠。這兩個人經常在一起進行討論,不但彌補了自己的不足,還有了新的想法產生。根據史料我們可以了解,魯班經常外出做工,碰到雷陣雨簡直是家常便飯。突然,妻子想到了自己的屋子就不怕淋雨,要是人在外面也有一個屋頂在頭上頂著,就不會被雨淋溼了。有一次,她看著自己家的屋頂發呆,突然靈感就來了。她是這樣想的,人在屋子裡就不會被雨水打溼,那麼要是出門在外的人頭頂也有個屋頂,不也就不會被雨水打溼了嗎?這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雨傘的原型,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不可估量。你有沒有想到雨傘的發明其實出於魯班妻子之手呢。他的成果在我們生活中越來越精美,符合實際需要,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和支持。對於木工行業,魯班的發明創造更是提高效率。加速了社會的發展。各地也設立了很多廟宇,來表示對這位祖師爺的尊重和感謝。

好了,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歷史偉人就到此結束了,大家有什麼想了解的歷史人物,或者有什麼關於偉人的奇聞趣事,歡迎在下方留言哦。

相關焦點

  • 魯班是我國歷史上的木匠大師,他有超強的觀察能力
    雖然他們的人生經歷都大不相同,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的一生都對世界影響巨大。有的甚至引領人類歷史潮流的發展和歷程。就算是到了今天,我們也依舊會為他們當時的所作所為感到震驚,正是有他們的存在,才讓整個歷史都變得精彩起來。他們為夢想追求奮鬥的精神和魄力,就像我們社會發展的一臺時空穿梭機。一方面帶我們走進以往的歷史,另一方面又能帶我們前往未知的將來。
  • 他的妻子製作出了第一把雨傘,他是我國歷史上的木匠大師
    這樣一個人物,還是現在遊戲裡的一個角色,擁有「王者」的稱號,要知道這些稱號的人物都是歷史上的帝王將相。小編認為,雖然木匠這個身份讓魯班看起來十分普通,和芸芸眾生沒有什麼區別,但是我們真正了解以後,就會發現魯班之所以能留名青史,得到很多人的肯定也不是沒有道理的,畢竟木匠常有,千古木匠卻不常有,魯班自有屬於自己的獨特之處,今天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這位千古工匠的傳奇人生,他的成功不是沒有道理的,綜合分析,有幾個原因,我們就從這級個原因中分析下他看似平凡卻功勞赫赫的一生。
  • 魯班是我國歷史上的木匠大師,製作能力超強,鋸子就是他發明的
    千百年來人類的歷史長河中,始終有這樣一種人,他們讓人類的歷史不再乏味,變得多姿多彩起來。在這既短暫又漫長的每個階段,都有著數不盡的英雄人物,推動著歷史緩緩向前。這些歷史上的關鍵人物,用他們的行動切實改變了世界,他們的一舉一動都關乎到我們現在的點滴生活,他們的名字應該被我們知道。
  • 他是我國歷史上的木匠大師,他的發明加速了當時社會的發展
    在漫長的歲月中,每一個時期都會有幾個非常著名的人出現,這些人的存在讓人類的歷史不再枯燥。他們各有所長,各自演繹著不同的人生,卻同樣在人類歷史的舞臺上秀出燦爛的風採。這門學問包含的東西有很多,像什麼飛機,雷達等等,都是科學家們從動物身上學到的。大自然用自身的智慧,不僅給予我們生存的基本條件,也給了我們生活的靈感啟發。魯班正是聯結大自然與人類生活的一個佼佼者,他在木匠方面,獨具匠心,做出了偉大的貢獻。魯班的諸多發明裡面,最為人稱讚的莫過於鋸子的發明。有一次,魯班在山上被有鋸齒的草類割傷。
  • 他是我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毛主席說他比孔子高明
    其實小編想的標題更長,可是因為字數限制,好多與他對比的牛人無法登場,不過好在文章內容沒有字數限制,小編會在文章裡把這些牛人補充完整。這個人相當的牛,是我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毛主席曾說他比孔子還要高明,說一部電視劇可能大家都看過《墨攻》,主角是劉德華,他就是墨子的忠實粉絲。
  • 這位木匠大師有些不同,不愁沒有傳承人,研究生也來當學徒
    他就是響噹噹的木匠「大師」,傳統木工榫卯技藝的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人。40多年木匠生涯辛全生家裡有兄弟姐妹五個,他自己行二。16歲學藝的辛全生,當時學藝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能「有口飯吃」,有個手藝,所謂「幹活兒吃飯」。跟隨一位天津的木匠老師傅,當年的小辛早上6點多去師傅家、晚上6點多回自己家,天天跟著師傅學徒。
  • 齊白石12歲有妻,育有12子,83歲妻子懷孕,93歲要迎娶22歲小新娘
    齊白石12歲有妻,生12子,83歲還生子,93歲要迎娶22歲小新娘要問中國近代史上的奇人,非大師齊白石莫屬。稍微有點知識的人都知道齊白石是我國著名的山水畫大師。他畫的水墨斗蝦,躍然紙上、幾欲掙脫。他畫的山水蟲鳥,如飛似舞,如泣如訴。
  • 明代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他的木工活水平如何?
    說到朱由校,可能很少人能把他對號入座,但是如果提到他的特殊技能--「極度的木匠痴迷愛好者」,可能大家就都知道他是哪位皇帝啦,今天咱就講講這位大明朝傳奇的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傳奇一生。明代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他的木工活水平如何?
  • 八字預測男命妻子是否賢惠的23條順口溜
    賢惠這個詞可能每個人都能想到,是用來形容女人的能幹,品德好,會持家等等,在婚姻中幾乎每個男人娶媳婦也都希望能夠娶到很賢惠的,也就是大家口頭常說的賢妻良母,雖然現實中不是每個男人都可以如願,但是可以如願的男人也不少,那麼究竟怎麼才能知道男人妻子是否賢惠呢?下面指迷居士就接著給大家介紹八字預測男命妻子是否賢惠的23條順口溜。
  • 花一年時間做出摺疊床,「木匠皇帝」朱由校的木工技術如何?
    明朝的皇帝都非常有個性,他們有不少的奇聞異事流傳下來,其中天啟皇帝朱由校就是有代表性的一位,他是崇禎帝的哥哥,也是促使明朝滅亡的主要責任人之一。天啟皇帝在歷史上的風評並不是非常好,他確實是一位非常聰明的人,可惜沒有把聰明用到正途上,天啟皇帝又被稱為「木匠皇帝」,這在歷史上還是很少見的,皇帝要負責治理天下,每天都是非常忙碌的,比如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每天凌晨就要開始工作,幾乎是一天都要忙於工作。當然,皇帝也是人,有個人的愛好非常正常。
  • 41歲男人的悔悟:拋棄賢惠妻子,娶了年輕女孩後,生活一團糟
    有粉絲跟我形容自己的婚姻,說是「一地雞毛」一點也不為過,他表示婚後多年,看妻子怎麼看都不順眼,面對這種男人,我也時常很無語。 真希望這種男人身邊的女人能夠及時醒悟,然後離開這個並不珍視她的男人,去過自己理想的生活。 我能肯定,等到那個時候,男人一定會後悔,而女人卻大概率會慶幸。
  • 歷史上最心靈手巧的皇帝,大字不識幾個,一手木匠活爐火純青!
    ,他非常喜歡造房子,更是經常親力親為,甚至親手打造漆器、床、梳匣等,精妙絕倫,讓很多的專業木匠甘拜下風。史書上記載,天啟年間,匠人所造的床,非常笨重,要很多人一起抬才能抬動,於是朱由檢便親自進行研究,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打造出了可以摺疊方便移動,並且有非常精美裝飾的床,可以說是這方面的天才。
  • 肥城有個「程木匠」
    過去桃木當柴燒,如今桃木變成寶——肥城有個「程木匠」程銀貴展示齊魯之風系列作品。 程銀貴(左二)為孩子們現場示範雕刻技藝。  桃木在我國民間文學和信仰上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自古就有消災闢邪之說。肥城是聞名中外的「佛桃之鄉」,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栽培歷史,境內10萬畝佛桃園,形成了豐富的桃木資源。  十幾年前,肥城的老百姓們把砍下來的桃枝、桃木用來燒火做飯;現在,老百姓們卻把修剪下來的桃枝當成寶貝,加工成桃木旅遊商品。  肥城桃木從「燒火棍」變成了「金疙瘩」,不得不提行業領軍人物「程木匠」——程銀貴。
  • 齊白石畫的小蟲子,翅膀上的脈絡清晰可見,是一位寫實畫大家!
    在畫壇上有一個大器晚成的典範,那就是齊白石,他從一位木匠成為一位藝術家,並且能始終堅持在書畫的道路上,直到晚年才有所成就,他這種持之以恆的精神值得學習。在齊白石的傳世作品之中可以看出他的畫是以大寫意為主,很多人對他的寫實畫會感到陌生,甚至認為齊白石不具備寫實基礎,那麼我們可以從他的工筆草蟲畫之中找尋答案。齊白石早年學畫是從自學開始,當時的他還是一位木匠學徒,白天做木匠活,閒下來之後才學畫畫,這個時候的齊白石對筆法,墨法、繪畫技巧也是一知半解,所以說年幼的齊白石在畫壇並沒有什麼名氣。
  • 北京達智橋胡同有位老木匠
    六十年日子在回憶中流淌而過  達智橋胡同有位老木匠  劉仁和的家具圖集  ◎韓世容  畫畫郎捨棄畫筆  西城達智橋胡同有一位名聲在外的老木匠劉仁和,我聞著他的大名去尋訪。劉仁和老師傅正和鄰居說笑著,不停地做著手上的木工活。他拉我看長條板凳上剛做好的木箱,「你聞聞,這箱子有味道嗎?一點味道都沒有,榆木的!絕對生不了蟲子!」  劉師傅停下手中的活,和我坐在板凳上曬著太陽。他從出生到現在,一直生活在達智橋胡同,已經64年。剛開始他有些不知從何說起。「小夥子,60年發生的事情太多了,可不就是普通老百姓過日子嗎?」劉師傅對我說。
  • 老木匠一語道破:他睜開眼就麻煩了
    很多小夥伴都對於關羽有一定的了解,關於他的形象,通過電視劇或《三國演義》裡的記載都有大概的印象。而歷史中一直都有很多關於關羽相貌的記載,稱關羽是一位相貌非常英俊的人,傳統的丹鳳眼和一對臥蠶一般的眉毛,就連他的鬍子都是漂亮又長。  然而,既然關羽的眼睛如此漂亮,為何古代的木匠要把武侯祠裡的關羽雕像弄成閉目養神的狀態呢?要知道這一原因,就必須從關羽所在的三國時期開始說起。
  • 你不知道的「木匠活」冷知識,當魯班遇上魚和燕子……
    說起古今中外最有名的木匠,你是否和我一樣,大腦中首先浮現出「魯班」這個名字?魯班,姓公輸,名班,是春秋戰國時期魯國人(今山東滕州人),是我國優秀的手工業工匠和傑出的發明家,兩千多年來一直被土木工匠視為「祖師」,備受後人尊崇。
  • 農村俗語:「鐵匠短,木匠長,石匠是個巧手郎」,是啥意思?
    前兩天在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聽老農說了這麼一句俗語:「鐵匠短,木匠長,石匠是個巧手郎」。當我聽老農說了這麼一句俗語後,著實是仔細思忖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鐵匠短,木匠長鐵匠是指那些打鐵或鍛造鐵器的工匠。在我國,鐵匠是一門古老的職業。
  • 老木匠:他睜開眼,後果很嚴重
    老木匠:他睜開眼,後果很嚴重關羽的美名傳天下,論被神化的古代人物,關羽大概是被神話的最為濃厚的了。關羽樣貌非常的俊美偉岸。但是我們在看他的雕像或者從電視劇中所看到的他的形象,會發現他的眼睛總是似睜非睜,這是怎麼一個原因呢?老木匠告訴我們,他如果睜開眼睛,後果會很嚴重。我們在看電影《天下無賊》的時候,黎叔有句名言,叫做「黎叔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 老木匠:誰敢讓他睜開眼?
    ——鄭學醇《三國志蜀書二首》關羽驍勇善戰,有萬夫不當之勇,世人對他的評價頗高,不過讓他流芳百世的不是他武力有多高,世人更加敬仰他的忠義。所以歷史上許多義士結拜都需要在關二爺面前磕頭,以示雙方的忠義之情。但是細心的朋友一定會發現,關二爺的眼睛常年都是閉著的,一位老木匠說道:「誰敢讓他睜開眼?」這究竟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