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臻:縱深推進高質量法治公安建設 堅定當好社會公平正義維護者

2021-01-10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上海市法學會 ,作者陳臻

上海市法學會

上海市法學會

▲點擊關註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信

陳臻 上海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

法治,是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誌,是上海建設人民城市,代表國家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十四五」是我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科學謀劃、統籌推進法治上海建設,對增強城市軟實力、提升城市軟環境、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公安機關作為法治上海建設生力軍,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詞精神,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縱深推進高質量法治公安建設,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案件辦理、每一件事情處理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當好全國法治公安建設的排頭兵,全面助力上海建設法治環境最好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一、依法全力服務保障中心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上海工作要有大局意識、全局觀念。公安機關要自覺立足「四個放在」的工作基點,進一步放大工作格局,為上海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是助力實施「新的三項重大任務」。重大任務發展到哪裡,服務保障就應依法延伸到哪裡。充分發揮部、市合作機製作用,推動更多移民出入境新政落地自貿區新片區,增強對國際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依託長三角區域警務一體化,推動四地統一重點刑事案件基本證據標準和公安行政裁量基準,推出更多長三角「全域通辦」事項,用「一把執法標尺」量全域,提供「一視同仁」的公安政務服務。

二是參與構建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市場主體是經濟的力量載體,必須千方百計依法保護好,充分激發其活力。進一步把準打擊犯罪與保護合法的平衡點,依法慎重適用財產強制措施,保障市場主體正常經營;落實以公平為原則的產權保護制度,嚴厲打擊侵權假冒等違法犯罪,維護企業合法權益不受侵害;結合深化「一網通辦」,創新推出更多助商惠企舉措,使其在上海放心投資、安心經營、更好發展。

三是努力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安全有序,是法治環境優劣的重要評價維度。聚焦主責主業,放大智慧公安賦能效應,保持嚴打嚴防嚴管嚴控態勢,持續控發案、多破案、除隱患、降事故,保持社會治安持續向好態勢,推動平安上海建設再上新臺階,讓廣大群眾更多直觀感受「看得到的安全」,確保上海「更有序、更安全、更乾淨」。

二、積極健全公安執法制度體系

法律制度不是一成不變的,只有與時俱進、因勢利導,才能更好適應時代新變化和治理新要求,為公安機關執法活動提供強有力的指引和支撐。

一是推動重點領域立法。上海經濟社會現代化程度高,一些地方的「小問題」在上海就可能成為「大問題」。堅持問題導向,積極爭取立法資源,補齊監管盲區短板,破解影響公共安全及城市治理的突出隱患。「十四五」期間,將加強與市人大、政府立法部門溝通協調,推動寵物管理、非機動車安全管理、金融風險防範等一批重點領域立法工作。

二是完善執法辦案規則。執法辦案規則事關法律法規落地的最後一公裡。圍繞偵查打擊及案件辦理的環節流程,進一步嚴密程序設計,細化適用標準,最大限度壓縮自由裁量空間,努力讓各項執法辦案活動都有據可依、有章可循。與相關司法部門在法治的框架下,就共同關注問題開展研究,凝聚共識、形成機制。深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會同相關行政執法部門,健全信息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移送制度,著力提升移送線索證據的轉化質效。

三是豐富警務執法指引。把千變萬化的執法場景具化為流程清晰的行動步驟,讓一線民警在最短時間內知道做什麼、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在包含185項執法任務、191個執法場景《一線綜合執法崗位通則》基礎上,結合「十四五」期間工作推進中的執法熱點難點及時增補,動態滿足執法需求,逐步構建現場執法指引標準體系。

三、堅持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

公安機關的基本活動是執法活動,必須把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作為執法活動的總要求,堅決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不斷提高執法公信力。

一是釐清執法權責邊界。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對法定職責範圍內的事項,認真履職、及時辦理;對法定職責以外的事項,絕不越位作為,確保執法權力在法定權限範圍內依法運行。2016年以來,市公安局先後出臺了刑事、行政權力和行政責任三個「清單」,今後將按需及時修訂完善,更好適應形勢任務發展變化。

二是突出執法全程管理。傳統執法監督本質上是抽樣監督、事後監督,發現的問題瑕疵往往已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依託信息化智能化手段,重塑執法管理形態,逐步把所有執法辦案活動囊括其中,並緊貼辦案流程設置風險預警點,搭建多發執法問題監測模型,努力做到執法問題自動預警、異常數據動態監測、執法質量智能評估,實現執法辦案的全流程、全要素、全環節管理。

三是改進現場執法方式。嚴格執法不是粗暴執法、機械執法,最佳效果是讓人心服口服。教育引導全警進一步把準敢於執法與善於執法的關係,把打擊犯罪同保障人權、追求效率同實現公正、執法目的同執法形式有機統一起來,做到以法為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實現法理情統一,讓當事人和周邊群眾通過一個個活生生的案例,從內心深處尊崇法律、尊重民警。

四、深度融入基層依法治理格局

廣大街鎮、社區,是城市治理的「神經末梢」,是建設法治社會的基本一環。廣大公安派出所紮根基層,社區民警大多兼任居村委副書記或綜治站副站長。要發揮公安獨特優勢,更加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基層治理,在法治軌道內維護社會秩序,促進地區和諧。

一是厚植群眾守法氛圍。知法懂法群眾越多,法治建設根基越深厚。嚴格落實公安機關「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在日常走訪、警情通報中做好釋法說理,用執法實踐典型案例劃出「底線」「紅線」,培育群眾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行事守法的行動自覺。

二是推動基層依法自治。基層治理的力量來自群眾,智慧藏於群眾。堅持網上網下相結合,結合居(村)黨組織「組團式」聯繫群眾工作,廣泛發動群眾在法律框架下參與制定自治議事規則和公約,在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中化解矛盾、破解難題、共建平安。

三是推進風險依責響應。城市治理越往基層走,處置事項越繁雜,僅靠個別部門兜底既忙不過來、也做不專業。全市正在大力推進「一網統管」,隨著相關專業力量及其輔助力量下沉網格,構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工作格局條件更為成熟,對各類風險隱患信息,應在試點基礎上,推廣城運系統全量分流機制,同步推動各街鎮組建全天候應急響應隊伍,更快更好地處理風險隱患,條件成熟後形成法規規範,保障常態化有效實施。

來源:上海市法學會

原標題:《陳臻:縱深推進高質量法治公安建設 堅定當好社會公平正義維護者》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趙克志在《人民日報》撰文談新時代公安隊伍建設和公安事業發展
    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牢牢把握公安姓黨這一根本政治屬性,牢牢把握對黨忠誠這一永遠不變的根和魂,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對公安工作的絕對領導,毫不動搖地堅持政治建警方針,著力從政治上建設和掌握公安機關,切實把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作為唯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政治要求落到實處,絕對忠誠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確保公安隊伍堅定純潔、忠誠可靠、讓黨放心。
  • ...當好『重要窗口』忠誠守護者」——南潯公安:打造社會治安的...
    今天,《平安時報》頭版頭條特別報導「牢記囑託,當好『重要窗口』忠誠守護者」——《南潯公安:打造社會治安的綠水青山》,點讚南潯公安工作。 作為南潯這片清麗地的守護者,近年來,南潯公安主動適應日益動態化、複雜化的社會治安形勢,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大提升」工作思路,積極推進區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聚焦「六控一體」的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全力打造南潯社會治安的
  • 法治中國建設遵循「兩步走」發展戰略
    建設法治中國,不僅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目標內容,而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重要法治保障,是完善市場經濟、發展民主政治、建設先進文化、構建和諧社會、實現生態文明、加強執政黨建設的內在要求,是維護國家統一與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秩序與公平正義、維護人的權利自由與尊嚴幸福、推進全面深化改革與創新發展、鞏固黨的執政地位與執政基礎的根本法治保障。
  • 新年獻詞 | 讓正義更有質感,讓公平更有分量
    當看到那些被司法善意輻射的人,向社會付出更大的愛心和關懷,我們的眼中滿是欣慰。這一年,我們遇見更有作為的自己。207名檢察官領到了紅彤彤的聘書,成為「法治副校長」;公益訴訟讓汙染水土被修復了,違章建築被拆除了,文物遺產被保護了;追贓挽損和法治宣傳腳步不停,只為了努力守護群眾的「錢袋子」;在堅決打贏掃黑除惡收官戰中推進深挖整治,一份份風險研判建議轉身為治理效能——還記得庭審後,被當事人家屬握緊不放的雙手,那滿布掌心的手汗讓我們久久不忘。這一年,我們遇見更加優秀的自己。
  • 宿遷繪就「1+5+3」的法治社會建設「施工圖」
    宿遷網訊(記者 武蕾)信仰法治、公平正義、保障權利、守法誠信、充滿活力……群眾對法治社會的美好嚮往,該如何落地?2020年10月12日,宿遷在全省市級層面率先亮出法治社會建設「施工圖」,制定《宿遷市法治社會建設實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全面提升市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著力打造法治社會建設宿遷樣板。
  • 「踐行新使命 忠誠保大慶」習近平在全國公安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公安隊伍提出的明確要求。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廣大公安民警奮鬥的目標。河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人文學者梁勇表示,在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的大背景下,期待河北公安機關和廣大公安民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推進能力建設,更好地履行職責使命。
  • 法治內蒙古網
    畢廳長指出,近年來,我區律師工作和律師隊伍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總體來看,呈現出四個鮮明特徵,即「四個越來越多」——從業人員越來越多、律所數量越來越多、業務創收越來越多、正面讚譽越來越多畢廳長強調,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也是律師制度之魂。
  • 讓公平正義的陽光照進人民心田
    探索推行「人大監督+檢察監督」聯合監督模式,3起存在問題的民事案件依法得到糾正;選聘5名法制工作委員會兼職委員,參與對司法機關工作的專項監督;常態化開展年度綜合執法質量檢查,督促政法單位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近年來,白河縣人大常委會堅持以「促進司法公正、維護公平正義」為己任,聚焦熱點難點、順應群眾期盼,創新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監督手段
  • 宿松縣審計局堅持「三立」 紮實推進新時代審計工作
    近年來,縣審計局緊緊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堅定不移落實各級領導對審計工作的部署要求,始終恪守職責,強化責任擔當,以「三立」為指南,紮實推進審計工作縱深發展,為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踐行以審計精神立身。
  • 讓公平正義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
    而公開聽證作為一項公開、民主的制度,通過不同利益主體的參與,使檢察機關廣泛聽取各方意見,採取溝通協調、釋法說理、幫扶救助等多種方式,平衡各方利益,化解社會矛盾,營造社會和諧氛圍,讓公平正義以人民群眾「看得見」的方式實現,人民群眾具有切實的獲得感、幸福感。
  • 記錄中國國際法治建設歷史進程
    40年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日益健全,法治政府建設穩步推進,司法體制不斷完善,全社會法治觀念明顯增強,依法治國寫入憲法,成為治國方略,法治中國日益深入人心。
  • 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詞精神更好完成新時代公安機關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詞雖只649字,但字字千鈞、句句入心,思想深邃、內涵豐富,蘊含著堅定的政治立場、真摯的為民情懷、鮮明的法治精神和嚴格的治警要求。公安機關是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工具,政治堅定、對黨忠誠是公安機關的建警之魂,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對公安工作的絕對領導,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落到行動上,在旗幟鮮明講政治上走前頭、作表率。
  • 關於黨中央的這份未來法治中國建設路線圖,法學大咖怎麼看?
    這是「十四五」時期統籌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總藍圖、路線圖、施工圖,也是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綱領性文件。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黨中央就法治中國建設作出專門規劃,背後有何深意?規劃中有哪些亮點?今後應該在哪些領域發力?多位法學大咖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 國家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
    (二)戰略定位  ——高質量發展高地。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在構建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上走在全國前列。  ——法治城市示範。全面提升法治建設水平,用法治規範政府和市場邊界,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國際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  ——城市文明典範。
  • 央視快評丨推動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
    「更加注重系統觀念、法治思維、強基導向,切實推動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在第一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人民警察致以誠摯的慰問,並就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總書記高度肯定2020年政法戰線的工作成績,從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法治中國的戰略高度,對全面深入做好2021年政法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
  • 甘景俊:@領導幹部三道必答「法治題」請查收!
    作為新時代領導幹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以實際行動答好法治內涵、意義與實踐的「必答題」,以「法治」促「善治」,當好依法行政「領航人」。法治內涵「簡答題」。「學所以益才也,礪所以致刃也。」同時,領導幹部要主動學習借鑑其他地區先進經驗、發展模式,推進「楓橋經驗」本土化、法治化,推動學習成果向治理能力轉化。法治意義「論述題」。「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
  •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法治建設探索的三階段
    原標題:吳傳毅: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法治建設探索的三階段 [基金項目]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黨的創新理論研究專項資助委託課題「以『四個全面』推進法治社會建設的基本路徑研究」(15ZXB04);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委託課題「推進法治湖南建設路徑創新研究」(14WTA39) 中國人對法治追求的夢想已經有了一個多世紀,但真正取得巨大成就是新中國成立後的改革開放時期
  • 任進:加快政府職能轉變與法治政府建設
    為此,要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簡政放權,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一、進一步簡政放權 政府職能轉變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核心,是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的基礎。
  • 央視快評丨推動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_新華報業網
    「更加注重系統觀念、法治思維、強基導向,切實推動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在第一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人民警察致以誠摯的慰問,並就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總書記高度肯定2020年政法戰線的工作成績,從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法治中國的戰略高度,對全面深入做好2021年政法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