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添6個國字號地理標誌產品,鹽城農產品實力出位!

2021-01-08 新華報業網

  近日,在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評審會上,鹽城市黃尖菊花、鹽東羊角椒、恆北早酥梨、弶港文蛤、弶港泥螺、響水淺水藕等6個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順利通過評審,進入國家登記名錄,為鹽城再添6張國家級區域特色農產品品牌名片。

  近年來,鹽城全面貫徹農業新發展理念,構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格局,著力打造農業特色品牌,以品牌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共擁有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19個,數量居全省前列。

  這6個產品都有哪些特別之處?一起來看看!

  黃尖菊花 

  上世紀70年代,亭湖區黃尖鎮開始了菊花品種的引種和選育,80年代開始大面積推廣種植,時至今日,黃尖鎮家家戶戶都有種植菊花的習慣,全鎮菊花種植面積近3萬多畝。近年來,亭湖區連續多年舉辦菊花主題節慶活動,進一步做大做強「黃尖菊花」區域公共品牌,把「菊花產業」培育成了農旅融合發展的特色主導產業。「黃尖菊花」在採收時節,香氣漫溢,令人神清氣爽。烘乾後衝泡氣味清香,湯色淡黃清亮,醇和回甘,已然成為當地特色伴手禮。

   

  鹽東羊角椒 

  鹽東羊角椒是亭湖區特色蔬菜品種之一,常年種植面積近3萬畝,年產量達5.8萬噸,產值近1.2億元,在長三角地區擁有較高的市場佔有率和知名度。鹽東鎮辣椒種植起源於沿海「煮鹽」時期,經過多年品種篩選和更新,最終形成了鹽東羊角椒產量高、果色鮮紅、香辣脆嫩的品質特色,也使得「鹽東羊角椒」成為亭湖區增收致富的特色主導產業之一。

   

  恆北早酥梨 

  「恆北早酥梨」是大豐區重點打造的特色農產品。恆北早酥梨果形呈卵圓形,果面光滑,有光澤,果皮薄而脆,果肉質細酥脆,汁液豐富,酸甜適口。恆北村借力大豐區農業123重點工程,推廣種植恆北早酥梨,延伸產業鏈推動農旅、文旅融合發展,深入挖掘梨文化,連續八年舉辦恆北梨花文化節,成立恆北村級文聯,培植溫泉度假、康復療養、農耕體驗、研學培訓等鄉村旅遊度假經濟,將農業、文化和旅遊有機融合,走出了一條品牌強農、產業興農、聯農帶農、農旅助農的新路子。

   

  弶港文蛤 

  

  弶港文蛤養殖在黃河和長江入海攜帶的泥沙淤積而成的灘涂,外殼呈三角形,腹緣呈圓弧形,色澤亮麗,花紋雋美,殼內側潔白無瑕,光亮似鏡,肉質肥美。弶港文蛤歷史悠久,早在2000年前人們就開始食用文蛤。清乾隆皇帝御封為「天下第一鮮」。根據《東臺市志》記載,1958年國家就在弶港蹲門沿海建立了養殖場。弶港文蛤是沿海地區城鄉老百姓的特色菜品。上世紀七十年代活文蛤暢銷日本、韓國等地。到弶港踩文蛤、吃文蛤已經成為海邊旅遊的品牌節目。

   

  弶港泥螺 

  弶港泥螺殼卵圓形,殼面有細密的環紋;腹足肥碩,嗉囊內泥沙較少;醃製後肉質脆嫩,鮮滑爽口,耐儲藏。在《嘉慶東臺縣誌》和《東臺市志》對泥螺都有描述:「泥螺,大者謂土蚘,俗呼蜒蝣......」泥螺也因此成為老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和城鄉宴席上的特色菜。1929年鄭佩記海味行生產的「醉螺」曾獲江蘇省地方物品展覽會獎章。

   

  響水淺水藕 

  「響水淺水藕」產自獨特自然生態環境,採用特定生產方式,產品具有特色品質和質量指標。品種為「紅鑽子」,其外界感觀為主藕長60cm~70cm,3節~4節,節間圓筒形,表皮光滑、淺黃白色,鏽斑少;藕肉白色,藕孔9個,拗斷少絲,氣味清香。生食脆嫩多汁、清甜爽口,煮熟後米黃色,口感清爽,味甘質潤。近年來,響水縣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建立淺水藕生產基地,興辦龍頭企業,開拓銷售市場,使淺水藕逐步形成規模,並向產、加、銷一體化發展。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貴州中藥材新增6個「國字號」農產品地理標誌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對貴州省31個農產品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其中有6種來自中藥材,它們分別是:黔西南州的興義山銀花、興義生薑,安順市的板當苡仁米、鎮寧小黃姜,黔東南州的黃平白及、凱裡生薑。至此,貴州中藥材獲得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數累計達56個。
  • 農產品地理標誌及文昌椰子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推進和國際貿易的快速發展,世界各國都在努力挖掘和發揮自身優勢資源,以提高本國農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農產品地理標誌作為地域特色農產品的代名詞,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開展農產品地理標誌或證明商標保護和管理,已成為我國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然趨勢。
  • 三亞甜瓜等6個海南農產品獲頒國家地理標誌登記證書
    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在「2019年海南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發布會」上,向外界發布三亞甜瓜、瓊海油茶、陵水聖女果、陵水荔枝、保亭益智、五指山蜘蛛等海南6個特色農產品,獲得農業農村部地理標誌登記,海南省目前已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達到34個。
  • 農業農村部:全國地理標誌農產品已達3090個
    新京報訊 11月28日,第六屆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品牌推介會在重慶舉辦。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出席並講話。會議指出,發展地理標誌農產品對推進特色產業發展、振興鄉村經濟、弘揚農耕文化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全國地理標誌農產品已達3090個。
  • 《中歐地理標誌協定》獲批 涉食品、農產品、酒類等275種地理標誌...
    摘要:11月23日,中歐雙方籤署的《中歐地理標誌協定》在歐盟理事會獲批,據了解,第一批酒類、茶葉、農產品、食品等100個地理標誌將於協定生效之日起開始保護。
  • 太平湖鱅魚、馬寨生薑……安徽地理標誌農產品破百個
    日前,在由農業農村部組織的2020年第二次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專家評審會中,安徽9個農產品參加評審並全部通過,至此我省地理標誌農產品總數達到101個。此次參評的9個產品分別是太平湖鱅魚,花亭湖鱅魚,馬寨生薑,淮南麻黃雞,三口柑桔,西澗春雪,五合茶葉,鳳陽貢米和店集貢米。
  • 「文成楊梅」獲國家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溫州累計9個農產品入選
    溫州網訊  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2020年第二批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產品公告,我市特色農產品「文成楊梅」榜上有名。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第378號)公告發布2020年第二批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產品,根據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對符合條件的全國178個農產品實施登記保護,並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
  • 崑山「張浦黃桃」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定
    日前,在農業農村部組織開展的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專家評審會上,「張浦黃桃」順利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評審,成為崑山市第1個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張浦黃桃」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面積217.3公頃,覆蓋10個行政村,年產量4000噸。  黃桃是張浦鎮的傳統特色農產品,有悠久的文化歷史。
  • 青田田魚、慶元香菇入選農產品地理標誌
    近日,農業農村部根據《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規定,對符合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程序和條件的178個產品實施登記保護,特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其中,浙江有23個產品入選,包括我市青田田魚和慶元香菇。  青田田魚產自世界農業遺產「田面種稻、水體養魚、魚糞肥田、魚稻共生、魚糧共存」的青田稻魚共生系統,是青田縣的著名特產。
  • 「漳墩小白」通過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產品前期資質審定與感官品質...
    1月14日,由省綠色食品辦發展中心組織的「漳墩小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產品前期資質審定與感官品質鑑評會在省農業農村廳召開並通過專家推薦,漳墩小白茶有望成為我區第一個通過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登記的農產品
  • 城口這五種農產品上榜《重慶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地圖》
    說起城口地理標誌產品 你會想到什麼 近日 重慶市規劃自然資源局 重慶市地理信息和遙感應用中心推出 《重慶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地圖》
  • 莆田市仙遊縣實施文旦柚地理標誌農產品保護工程
    摘要:莆田市仙遊縣深入推進文旦柚地理標誌農產品保護工程,提升度尾鎮名優農特產品綜合生產能力,打響區域特色品牌,助力脫貧攻堅。
  • 文成楊梅被授予「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受登記保護!
    文成楊梅被授予「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受登記保護!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農業農村部根據《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
  • 地標品牌專題丨開篇:關於地理標誌農產品品牌化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
    1883年,基於工業產權保護的《巴黎公約》籤訂,在歷史上首次提出對地理標誌產品的保護;近百年後,《裡斯本協定》首次對地理標誌的概念作了定義;進入21世紀後,國際社會對地理標誌的認識越來越深刻,並在世界貿易組織框架內籤訂了《與貿易有關的智慧財產權協定》,即TRIPS協議,對「地理標誌權」作了國際法範疇的定義與保護。
  • 全國新增178個地理標誌登記產品 慈谿泥螺、象山白鵝入圍
    中國寧波網記者孫吉晶近日,農業農村部根據《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規定,對符合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程序和條件的178個產品實施登記保護,特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浙江有23個產品入選,其中我市慈谿泥螺和象山白鵝兩個農產品上榜。
  • 上虞有個農產品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
    近日,農業農村部根據《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規定,對符合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程序和條件的312個產品實施登記保護,特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其中,浙江有26個產品入選。
  • 「民勤茴香」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通過終審
    近日,在農業農村部組織的2020年第3次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專家評審會上,由民勤縣香辛料產銷協會申報的「民勤茴香」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正式通過農業農村部最終評審。2019年,「民勤茴香」通過歐盟有機認證;2020年,中國蔬菜流通協會授予民勤縣「中國茴香之鄉」。
  • 「遵化板慄」地理標誌商標被核准註冊~
    「遵化板慄」地理標誌商標被核准註冊~ 2020-05-02 03: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年我市新增中國地理標誌商標6件
    新鄉網訊 近日,從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獲悉,2019年我省新增14件中國地理標誌證明(集體)商標,其中輝縣市大北農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申報的「輝縣紅薯粉條」、延津縣果蔬專業技術協會申報的「小譚鄉胡蘿蔔」、獲嘉縣嘉禾農業協會申報的「獲嘉黑豆」等6件商標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成功註冊為中國地理標誌證明(集體)商標,佔全省新增中國地理標誌商標數量的
  • 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制度引領中國農業高質量發展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維在近日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品牌農業神農論壇」上,中國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制度的創建參與者,原國家質檢總局的總工程師,中國質量萬裡行促進會會長劉兆彬表示,地理標誌是政府通過法律確立的公共品牌,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制度從7個方面引領中國農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