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緬甸政府軍與果敢同盟軍在首都老街展開巷戰,如今的老街已成為死城。
14歲的果敢男孩楊老五在中緬邊界的麥地河安置點已經呆了1個多月。30多天裡,他和家人在用竹子與油布搭成的簡易帳篷中渡過,早春時節的雲貴高原,夜裡的氣溫降到5攝氏度以下。山間不時颳起一整狂風,將簡易公路的風沙颳得漫天飛舞。
緬甸果敢地區發生武裝衝突以來,累計有6萬餘人次緬籍邊民出於自身安全考慮進出中緬邊境一線。
楊老五一家便是邊民中的一員,2月9日,緬甸軍政府與果敢地區地方武裝再次爆發衝突以來,他們大多通過徒步跋涉數十公裡的山路,來到一山之隔的中國躲避戰亂。安置點中國一側每一個帳篷上都插上了五星紅旗。
「我很想回家,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可以回去」,這名衣衫襤褸的14歲男孩掛著天真的笑容,與同伴們不斷在澎湃新聞記者乘坐的汽車周圍嬉戲打鬧,流著鼻涕、穿著人字拖的腳上起了好幾個已經結痂的瘡。
麥地河是邊民安置點之一,在一河之隔的對面,時不時能聽到遠處傳來的炮聲。
2009年8月8日,緬甸出動軍隊與同盟軍發生衝突,上萬果敢難民逃亡中國邊界。果敢地區的領導人--被外界稱為「果敢王」的前撣邦第一特區主席彭家聲出走。今年2月9日起,以彭家聲為首的民族自治武裝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果敢同盟軍)再次與緬甸政府軍爆發衝突,其後戰事不斷升級。2月17日,緬甸總統吳登盛籤署總統令,在果敢地區實施為期90天的緊急狀態並軍事接管當地一切權力。
衝突發生以來,雙方都有近百人的傷亡報告,這次武裝衝突也是自2009年「8·8」事件以來,果敢地區最嚴重一次。
目前戰事絲毫沒有減緩,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跡象。就在13日晚,一架緬甸軍機投擲的炸彈落入中國境內,造成雲南省臨滄市無辜平民4死9傷。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當晚緊急召見緬甸駐華大使,就這一事件提出嚴正交涉。
作為一衣帶水的鄰國,中國政府對此事高度關注,並做出大量工作。本月8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全國人大記者會上就此專門指出,中緬邊境不能亂,緬北地區要穩定,這符合中緬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
目前,政府軍已經在果敢地區首府老街集結超過兩個重裝師,並接管了離老街最近的臘戌機場,戰事隨時有進一步擴大的可能,該區域正在變得日益敏感和複雜,牽動著有關各方的心。
今年5月緬甸將進行修改憲法公投,各路勢力就政治力量就可能的政治洗牌摩拳擦掌。今年10月底,這個國家將迎來一場意義深遠但前景堪憂的大選,該國政治是否變天全球矚目。
3月以來,澎湃新聞記者前往緬北果敢地區多處走訪,力圖還原持續一個多月的戰爭中,位於中國邊境的這一民族的生存景況。
有果敢人說,近兩年來是果敢地區發展最好的時光,但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爭所毀滅。
無論如何,果敢地區成為了一個寓言式的縮影,展現出一個在政治、經濟、民族、宗教矛盾長期存在的國家,狂飆突進式的變革打開了怎樣的潘多拉之盒;同時也展現出一個夾雜在大國政治遊戲中的地區,是怎樣的民生多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