閹雞公也有母愛 竟會孵雞蛋帶雞仔學母雞叫/圖

2020-12-06 南海網

這群小雞是這隻公雞孵化出來的,兩個月後,公雞依然保護著它的孩子們。

  湘潭晚報6月9日訊(記者 谷桔 通訊員 陳凱)我們都知道,孵雞蛋、帶雞仔是母雞的事。湘潭縣中路鋪鎮碧雲村的陳阿姨卻給湘潭晚報打來電話說,她家有一隻奇怪的公雞,「它會孵雞蛋、帶雞仔,而且還發出母雞的叫聲。」真有這麼回事?晚報記者來到陳阿姨家進行了採訪。

  閹雞公作母雞叫

  陳阿姨抓了一把雞食扔在地上,不一會就引來了一群小雞。不料,跟在它們身後的那位「保護神」,讓晚報記者大吃了一驚。

  它有著深黑色油亮的尾巴,長長的尾羽根根向上。它身披一件紅黃色的外衣,在我們的印象中,頭部本應有的大紅雞冠卻不見了……它踱著碎步走來,這雄赳赳的摸樣,不正是一隻公雞嗎?可陳阿姨卻說,「這群小雞就是它給孵出來的,也一直由它帶著。」原來,這就是傳聞中的那隻煥發母愛的公雞!

  不一會,這隻公雞表現出了更為與眾不同的一面。為了維護小雞吃食,公雞發出號令般的聲音。它跟一般的公雞可不一樣,發出的竟是「咯咯噠咯……」的叫聲,跟繁殖期的母雞簡直一模一樣。

  為了測試這隻公雞的「母愛」有多深,一位陌生人特意追趕著抓小雞。結果,引來了這隻公雞的強烈不滿,還使勁追著陌生人想啄他。

  吃飽之後,公雞又不時地發出「咯咯噠咯……」的叫聲,並帶著小雞準備入睡。

  公雞趴窩孵小雞

  「它應該是陰陽雞,既不是公的,也不是母的。」「也可以叫『太監雞』吧?」「應該稱為『公雞』,因為它本來就是公的。」……村裡60歲的皮先生說,長這麼大了,自己還是頭一次見到這種怪現象。為此,鄰居們紛紛議論起這隻雞的「性別」來。

  陳阿姨介紹,這隻公雞「出生」於去年7月份。由於閹雞長得比較肥壯,不久後,家人就把它閹了。又因為個頭最小,才沒有賣出去,它就成了家中唯一的「非母雞」。

  「我們家的母雞比較多。」大約兩個月前,陳阿姨準備了20多個雞蛋,想讓母雞將它們孵化成小雞仔。不料,這隻公雞把母雞給排擠出來,自己趴進了窩裡。沒多久,它就領著13隻雞仔走了出來。不僅如此,這隻閹雞非常盡責。一般來說,孵出小雞一個多月後,母雞就開始恢復下蛋,也就不再管小雞了。可兩個月過去了,這隻閹雞依然守護著雞仔。「之前重達三四斤,如今瘦了,只剩兩斤左右了。」

  「太監雞」「陰陽雞」「非母雞」,雖然有著這麼多稱號,可它畢竟還是一隻公雞。村民們懷疑,因為母雞較多,這隻閹雞可能被「同化」了。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怪現象,村民們很想知道。

原標題:未找到ID是[1343]的TnUserVo

相關焦點

  • 閹雞養殖前景如何?網友:第一次聽說還有「太監雞」!
    閹雞在我國已有3000多年的養殖歷史,「線雞長膘,綿羊下羔,絲繭成繰」元朝的這首歌謠裡唱的就是閹雞。閹雞又稱線雞、扇雞、太監雞,顧名思義就是摘除了睪丸的公雞,可能不少人還是第一次聽說。很多土雞品種的公雞野性較大,活動能力很強,愛打架,料肉比高,而閹過的雞在生理和性情會發生一定的變化,比如不會再啼鳴,冠也不長了,有點像母雞,安分守己,不愛打架,甚至可以代替母雞照顧小雞。
  • 為什麼人們喜歡吃閹雞,原來閹過的雞有這麼多好處,漲知識了
    在農村都有養雞的習慣,有的靠自己家的母雞孵的小雞來養,有的呢就在鄉村集市上買那種斤把左右的小雞來養。自己養的雞,在有節日的時候,或者是有親戚朋友來做客的時候,可以殺只雞來招呼客人,顯示主家的好客之道。
  • 母雞幫忙孵鴨子,鴨子下水遊泳,母雞嚇得不動,女子餵藥治好母雞
    平時,蘆花母雞一副慈善的面容,從不爭強好勝,隨緣謙和,但一旦做了抱雞母,就完全兩樣了,它愛護小雞勝過愛它自己,二娘扔在地上的食,它咯咯咯地啄個不停,自個兒卻一粒也沒有吃,它在教小雞啄食;趕上有別的成年雞想偷食幾顆,蘆花母雞就衝冠豎羽,扇著翅膀,主動發起進攻,將別的雞趕得落荒而逃。有時,就是在林子裡或草叢裡遇上黃鼠狼,蘆花母雞也能冒著生命危險勇猛出擊,讓來犯者悻悻而去。
  • 晨讀丨孵雞娘 - 浙報融媒體
    在東陽方言中,孵蛋的母雞被稱為「孵雞娘」。一隻三斤多重的孵雞娘,一般一次能孵十來只小雞。看到母雞要抱窩,母親會準備一個籃子,在底下墊上麥秸,做成蛋窩的模樣。然後放入十幾枚受過精的雞蛋。檢驗雞蛋的方法很簡單,放燈泡下照一照,蛋黃若帶個小圓形暗影的,就是受過精的蛋。在孵化的過程中,母雞會把雞蛋用翅膀和身體蓋住,而且隔一段時間就要翻動一遍。
  • 實拍家裡的老母雞孵小雞全過程 破殼瞬間太感動了!
    俺娘在家養了幾隻母雞,每逢春天母雞開始孵化小雞。因為此時溫度逐漸升高,食物逐漸增多;小雞孵化出來後,有足夠的食物,並且溫度不會太低,提高它們成活率。而現在人工養殖中,只要是完整的新鮮的受精過的雞蛋,一年四季都可以孵化。從孵化到小雞出殼需要21天時間。
  • 農村老母雞「抱窩」,孵小雞的日子
    文:遠方的遊子圖:部分來自網絡記得在小時候,那時每戶人家,都會散養幾隻母雞,母雞下的蛋,可以到集市上換點零花錢補貼家用。但有的人家卻不需要購買,因為,家裡有自己家裡有老母雞孵化。在我們老家農村,老母雞孵小雞,被稱為「抱窩」或者「趴窩」。三月伊始,氣溫漸漸變暖,母雞下蛋也多了,一般每天一個。這個時候,如果一個母雞下蛋後,趴在窩裡懶得動彈,咯咯咯低沉而舒緩地叫著,即便你把它強制性地趕出來,它依然低聲嗚咽不緊不慢地返回原處,意味著,這隻母雞要抱窩了。
  • 在廣東,有一種古老的行當叫閹雞,有一種美食叫扇雞
    在廣東,有一種古老的行當叫閹雞,有一種美食叫扇雞。經過閹割的公雞就成了扇雞,扇雞又稱閹雞,所以就是這麼一回事了。這閹雞既是名詞,又是動詞,既生動,又好吃,朋友們有吃過嗎?小的時候還能看到的這門老手藝,現在已經是絕跡街頭了。
  • 鴨媽媽不願孵蛋,母雞上崗 鴨寶寶:我們有個雞媽媽
    孵化出的鴨寶寶雞媽媽和鴨寶寶在揚州儀徵市新城鎮馬壩村一農戶家裡,一隻母雞為鴨「代勞」,經過36天的孵化期,成功孵出11隻鴨寶寶。母雞孵出11隻鴨寶寶馬秀梅和老伴平日裡喜歡養些雞鴨。今年4月底,家裡鴨子生了11隻蛋,但不知什麼原因,鴨媽媽不願意孵。這可急壞了老兩口。一天,看著家中一母雞抱窩,馬秀梅突發奇想,何不用這隻母雞孵小鴨?於是放了11枚鴨蛋讓母雞孵。為幫母雞孵出小鴨,夫妻倆著實費了一番工夫,每天悉心餵雞、翻鴨蛋。母雞也是盡職盡責,不辱使命。經過36天的孵化,11枚鴨蛋全部孵出小鴨。
  • 農村老手藝人古老的閹雞方法,你見過嗎?閹過的雞長得大且好吃
    農村傳統的閹雞方法,現在很難見到了,會不會消失?在農村都有養雞的習慣,每家每戶都會養雞,少的幾隻,多的幾十隻,養的雞有公雞也有母雞,在雞小的時候,一般的人都分不出哪只是母的,哪只是公的,只有等到它長得稍大一點,才能分出公母。
  • 母雞孵蛋(圖)
    當家裡養的母雞,蛋下到一定程度,需要休養生息一段時間,俗稱「蹲窩」,又叫「懶孵」時,母親就會根據母雞的大小,準備20到30隻雞蛋,前提是周邊應有自家或鄰家養有公雞,公雞跟母雞「打水」,這樣的雞蛋才會有受精的機會。母雞「懶孵」時,母親就將雞蛋放在雞窩裡,讓它孵化。  懶孵雞很少吃喝,縮著頭靜靜地蹲在窩裡。
  • 農村母雞孵小雞的過程,小時候你肯定見過
    一般情況下,我們家會養十多二十隻,雞少了雞生的蛋不夠拿來應付日常油鹽醬醋的開銷;雞多了,雞口糧又不夠,就要和人爭糧食了。老母雞孵化小雞在農村又叫「抱窩」或「趴窩」。二三月,天氣漸漸暖和了,母雞下蛋也多了,一般每天一個。
  • 閹雞和沒閹過的雞有什麼區別 養殖閹雞催肥增重肉質鮮美的方法
    一、被閹割的公雞,可以與母雞放養,提高母雞產蛋量母雞不需要公雞也可以進行產蛋,不過如果在母雞群內放養一些公雞,能提高母雞的產蛋量。但是公雞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去騷擾母雞,這樣反而會影響母雞的產蛋量。二、閹雞催肥方法優質閹雞育雛期應飼餵易消化、營養全面的雛雞飼料。並做到少量多餐以促使雛雞生長發育良好。
  • 客家人說「賴孵雞嫲」是這個意思
    賴孵雞嫲在農村,最常見的場景莫過於房前屋後,一隻母雞帶著一群小雞在覓食。小雞都是母雞自己孵出來的。母雞下蛋了一段時間後就會有孵蛋的「欲望」,客家人稱之為「賴孵或者賴死」。這時期的母雞像是中了邪,不吃不喝,籠籠松松,躲在窩裡不肯出來,一副昏昏欲睡,無精打採的樣子。
  • 儀徵農家一隻母雞為鴨「代勞」孵出11隻鴨寶寶
    記者昨天在儀徵市新城鎮馬壩村一農戶家裡了解到一件趣事:該戶人家一隻母雞為鴨「代勞」,經過36天的孵化期,成功孵化出11隻小鴨寶寶,雞媽媽還視如己出地關照。在馬壩村生活的馬秀梅和老伴平日裡喜歡養些雞鴨,今年4月底,家裡的鴨子生了11隻蛋,但不知什麼原因,鴨媽媽不願意孵。
  • 雞媽媽每天蹲在牆角紋絲不動,主人好奇拎起它,卻發現了新大陸
    農村裡面幾乎家家戶戶都養的動物,有的家裡是養的狗幫忙看家護院,有的是養的羊或者是豬,等的它們長大後能賣個好價錢,也有的農民家裡養的雞,母雞下的蛋能拉到城市裡去賣,自己家也能吃。農村裡有一位李大姐家裡就養了好幾隻雞,有公的有母的,雞被圈在她的後院裡面,李大姐每天都定時去給它們餵吃的,見到雞飼料的雞們也瘋狂的開始互相搶的吃。
  • 閹雞後期如何快速催肥 閹雞養殖技術 閹雞毛色豔麗蹬爪長吃什麼
    雞是我們農村最多見的家禽,在過去的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很喜愛養雞,很多賣雞苗的都會以賣的都是母雞苗為噱頭,秋後來收帳,如果是公雞的話不要錢,如果是母雞的話,自然要把雞苗錢給人家的。閹雞如何催肥增重?尾長豔麗?不起冠?
  • 母雞孵小雞要多少天?為何農村用母雞孵化小雞的越來越少了?
    摘要:母雞孵小雞要多少天?為何農村用母雞孵化小雞的越來越少了?文/農夫也瘋狂在春天的時候,萬物復甦。不僅植物發芽了,而且還有很多的動物也要在春天的時候孕育生命。而在農村裡,基本上都會養一些家禽家畜,尤其是像雞這種動物,幾乎是家家戶戶都會養殖。
  • 家族內師徒口手相傳的一門謀生手藝——閹雞技術
    家族內師徒口手相傳的一門謀生手藝——閹雞技術網絡圖片聽行家說,雞的性別有四種:雄雞、母雞、閹雞、中性雞。所謂中性雞就是閹得不徹底的半生公雞。閹過的雞顯得十分安分,整天和一群母雞覓食遊玩,因為做了絕育手術毫無性侵犯的舉動,比公雞長得快,幾個月後就大腹便便、臀滿腸肥,它是做風雞的好食材,上市便能賣出好價錢。
  • 看母雞孵蛋卻被母雞「瞪」哭了
    突然有一天一隻母雞趴在雞窩裡,不出來了,兒子淚眼汪汪地來告訴我:「母雞生病了,他不出來吃飯,我叫它也不動」。我過去一看,母雞趴在那,身下藏著兩個雞蛋,還咯咯地叫個不停。我告訴兒子:「不是生病,它是要孵小雞了」。兒子似懂非懂的又看了看母雞。
  • 母雞在孵小雞的時候需要了解哪些問題,重點有三項,新手進來學習
    【本文由「小麥很多」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親愛的各位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們又到了分享三農的時間了,首先要給愛學習的你點個讚,今天我們主要講的內容是春天母雞孵小雞的問題。現在這個時節春天花暖,萬象更新,氣溫逐漸提升。然而在這溫暖的狀態下,是母雞孵化小雞最好的一個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