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的鹿角和馬鹿的鹿角,前者被稱為「花鹿角」,後者被用來叫「馬鹿茸」。它們都可以滋養身體。據說梅花鹿角是最珍貴的。
梅花鹿又稱鹿、梅鹿,分布於中國東北、安徽、江西、四川等地。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梅花鹿體型中等,體長140-170cm,肩高85-100cm,成年體重100-150kg。母鹿較小。雄鹿有角,通常四叉,背部中部有深褐色的背線。尾短,背黑,腹白,夏毛褐黃色,有明顯的白色梅花斑,故名「梅花鹿」。
馬鹿又稱馬鹿、章魚鹿、白鈕鹿,屬於偶蹄類,體型較大,體長約180釐米,肩寬110-130釐米,成年雄性體重約200公斤,雌性約150公斤。雄性有角,一般分為6叉,最多8叉。夏季頭髮短,全身紅棕色,冬季頭髮灰褐色。分布於東北、西北、四川、西藏等地。
兩者都能養生,梅花鹿的鹿角是最珍貴的。鹿茸是公鹿的幼角,沒有骨化,有濃密的毛髮。根據品種不同,可分為梅花鹿(黃毛絨)和馬鹿茸(綠毛絨)。收穫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鋸切,另一種是砍下兩個幼角,它們是圓柱形的,直徑約3釐米,有蜂窩狀的孔,皮膚呈棕紅色或棕色,上面覆蓋著灰黃色的毛絨;砍斷是在收穫幼角後,切斷腦骨前端,把它切成薄片,然後晾乾。
鹿茸片的不同部位使鹿茸的形狀、名稱和質量也不同。幼角的頂部外皮很厚,但非常嬌嫩,所以呈棕黃色,明亮。皮膚內部呈半透明的黃白色,油性和蠟質。切成薄片,稱為血片;牛角的中下部為黃色或潔白,切片稱為頭砂片;下一部分為兩片沙片;最末端的一角已骨化,不能入藥。鹿茸柔韌、輕盈,略帶腥味和鹹味。
除了上面我們介紹的梅花鹿鹿茸和馬鹿鹿茸的區別,還有一個問題大家在經常問,就是幹鹿茸和鮮鹿茸到底有什麼不同?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幹鹿茸是將收集的新鮮鹿茸放入沸水中,然後在烤箱中高溫烘烤。乾燥後的鹿茸經反覆10次以上,可製成切片或碾磨。鹿茸幹的保質期相對較長,易於儲存、運輸或加工成其他配方(如鹿茸粉膠囊)。而鹿茸在煮沸乾燥過程中,會損失一小部分營養,尤其是大量珍貴的活性蛋白酶,如硫酸軟骨素、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葡萄糖磷酸異構酶、鹼性磷酸酶等被破壞,這些成分對人類疾病的治療和營養保健都有很大的幫助,加工後的幹鹿茸外觀、色澤不如鮮鹿茸。
雖然鮮鹿茸的營養價值高於幹鹿茸,但鮮鹿茸的幹度大於幹鹿茸。鮮鹿茸適合釀酒。目前,鮮鹿茸採用真空冷凍法保存。這是因為它能有效防止鹿茸和血液在真空條件下的變質,同時能完全保存活性酶,並能通過超低溫快速冷凍去除部分水分。
這下大家明白為什麼常用鮮鹿茸泡酒了吧!鹿茸泡酒的時候,可以加入大棗、枸杞、黨參、當歸等。一般來說,當你買一整片幹鹿茸時,應該先把它放在鍋裡蒸,直到你能用刀把它切開。把它切成薄片,泡在酒裡。這樣,可以使鹿茸與酒充分混合,充分浸泡。切片時,儘量把它切成薄片,效果最好。新鮮的鹿茸可以直接切片。鹿茸浸泡半個月後就可以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