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但辰璐 喻奇樹
本月26日,封面新聞發起使用「公筷母匙」倡議後,引起大家廣泛共鳴,都認為這是文明之舉,值得提倡。
在家使用「公筷」三年 身邊朋友受到潛移默化
吳女士一家在三年前就開始在家裡使用「公筷」了,看到封面新聞發起的倡議,她表示,這應該是中 國人走向更文明的趨勢,有媒體來發起倡議進行推動,「這是一件相當好事情,我舉雙手贊成!」
吳女士介紹,三年前,她從新聞上了解到一種叫幽門螺桿菌的細菌,它是一類致癌物,幽門螺桿菌病 的不良預後是胃癌,而我國每年約有16萬人就死於胃癌。這種細菌,主要就是通過人與人之間口口、 糞口傳染的。「從那以後,我們家就養成了使用公筷母匙的習慣。」
「我們家平常有6口人,每人的餐具,包括可擺放兩雙筷子的筷架,每人一雙自用筷、一雙公筷,另 配有一個碗和還有一個餐盤,餐盤是便於使用公筷時多夾一些菜放在盤裡。」吳女士說,她家的公筷 和自用筷,都有款式和顏色上的區分,自用筷每位家庭成員是固定的。
她表示,三年來,家庭成員都適應了這個習慣,現在家裡保姆阿姨春節回鄉不用公筷,吃飯都有點不 適應了!
除了使用公筷母匙,她家人還養成了三餐後刷牙的習慣,每個家庭成員都有自己專屬的水杯,這樣的 習慣,也逐步影響到了身邊其他朋友。
但是,她們也有尷尬的時候,一次吳女士的妹妹和男友在餐廳約會,男友用自己的筷子為妹妹夾菜, 就讓妹妹十分的尷尬。
她認為,只有這個社會都積極倡導使用「公筷母匙」,才會逐步減少這樣尷尬。
以疫情為契機 讓更多餐廳加入「公筷母匙」行動
看到封面新聞發起倡議後,成都知名餐飲品牌兵哥豌豆面老闆李曉第一時間進行了點讚。
她說,她管理的大象花園餐廳,在武漢新冠疫情還沒有大面積擴散的時候,就開始倡議使用「公筷母 匙」了。「如果煮的是湯鍋,我們的服務員會將湯直接分到每一位客人的碗裡!如裡是炒菜,我們服 務員會在每道菜上,加一把勺子,方麵食客取用!」
李曉說,那時候,食客還沒意識這樣做的重要性,只有少部分人能配合使用,但能接受的人,都表示 「很驚喜!」
她表示,接下來,她的所有餐廳,會繼續推行「公筷母匙」。
她認為,在經歷了這次疫情之後,應該會有更多人意識到「病從口入」,如果能改變一下用餐習慣, 那真的是國人的一大進步!她也希望更多的餐廳能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響應「公筷母匙」的倡議, 在餐廳裡創造這樣的條件,營造這樣的氛圍,為改變國人的就餐習慣出一份力。
成都餐飲企業聯合會 將號召更多會員企業參與
「作為此次『公筷母匙』行動倡議聯合發起方,我們將號召全體會員企業積極參與並付諸行動。」
成都餐飲企業聯合會會長柏林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新冠疫情之下,提出這樣的倡議,有很重要的積 極意義,有利於市民和餐飲從業者提高防疫和健康意識。
他介紹,在很早以前,餐飲企業聯合會和疾控部門也倡導過分餐制,但那時大家都不太重視,推行不 是那麼積極。
在剛剛結束的「成都餐飲行業座談會」上,成都市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科李曉輝主任,再次發出 呼籲,希望各餐飲企業實行分餐制,使用公筷母匙。
柏林表示,此次疫情給全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傷痛,也給餐飲行業造成了慘重的損失,建議餐飲行業 痛定思痛,化危為機,所有餐飲經營者重新認識什麼是「公共衛生安全」,加強全員的公共衛生安全 知識培訓;在就餐環境的設計布局上,應事先考慮是否符合「公共衛生安全要求」,把風險降到最低 。
他認為,使用公筷母匙,不僅僅是防疫和公共衛生需要,更是國民文化素質提高的標誌。
接下來,成都餐飲企業聯合會將號召全體會員企業積極參與並付諸行動,展開討論,並輔導餐飲企業 實施。他建議,各餐廳可製作使用公筷母匙的宣傳海報,張貼於店內,加強宣傳引導。
成都餐飲同業公會 讓「公筷母匙」成為今後常態
成都餐飲同業公會也是本次「公筷母匙」行動倡議的聯合發起方。成都餐飲同業公會秘書長袁小然表示,這個時候發起這樣的倡議,讓社會更多力量參與,很有現實意義,效果也會 更好。
她介紹,事實上,分餐制,使用「公筷母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的先輩們,最早實際都是實行分餐制的,反而到了近現代,我們好些人把這個優良傳統遺忘了,「 現在我們要把這個優良傳統尋回來!」
袁小然介紹,早在十多年前,成都餐飲同業公會就開始引導廣大餐飲企業和消費者要文明餐桌、文明用餐,吃飯時別大聲吵鬧,別光膀子吃飯,餐廳實行分餐制,一直持續在倡導。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如今成都以往比較「粗獷」的就餐現象有了很大好轉,大家就餐時文明多了,成都許多餐廳也在踐行分餐制,做得都非常不錯。但是離我們想要的狀態,還有距離。
此次新冠疫情發生後,同業公會也在積極行動,前不久聯合成都市消費者協會一道,發出了「文明飲食 科學餐飲」倡議,號召大家踐行「分餐制」,實行「公筷公勺制」,「雙筷制」, 將病毒、細菌阻隔在餐桌之外。
袁小然表示,要恢復中華民族的優良飲食文化習慣,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需要各方力量共同推動,相信經過這次疫情及大家的共同推動,今後「公筷母匙」能成為全社會的一種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