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採訪到西安瑞德健身教練培訓學院創始人蘇林先生,前幾日他剛被聘任為西安歐亞學院體育系的副教授,這對始終把教育作為崇高理想的他來說,是無上的榮譽。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一起走進蘇林院長的個人簡歷裡,探尋這個健身教育者的理想主義是什麼。
(1)問:首先恭喜您擔任了西安歐亞學院體育系的副教授。想了解下您是在一個什麼樣的背景契機下選擇在高校裡任教,您跟高校有了哪些合作和碰撞?
蘇林:首先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時代,國家已經將全民健身作為基本國策之一來發展。我是03年從西安體育學院畢業後就一直從事健身行業。一開始很多人認為健身培訓導師不是一個職業,但是經過我們十幾年的堅持努力,包括對這個行業的熱愛,慢慢地讓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更多的希望。以現在遍地開花的健身俱樂部來講,你會發現市場優秀專業的健身教練缺口很大,另一面大眾對健身的需求越來越強烈,群眾基礎越來越廣泛。
而且近些年你會發現有些高校也逐漸開設了這個專業——《健身指導與管理》,所以在此大背景下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是未來發展前景和潛力很大一個行業。打個比方,就像是一群帶著手電筒的人在無法後退的山洞裡一直摸索前行,突然看到出口光亮的感覺——真正的教育進來了!注意我說的教育,不是普通的技能培訓,因此我毫不猶豫地選擇高校。為何選擇加入歐亞,是因為他們的教學理念很棒,校領導對這塊的高度重視,並且新時代的大學生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特別強。
(2)問:那在進入高校這個過程中有出現過您沒有預想到的事情?
蘇林:當我們進入高校後,發現肩膀上的擔子更重了許多,為什麼呢?因為以前大家總認為健身教練就是一個簡單的技能培訓,慢慢發現並不是。想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健身教練是需要有很好的教育背景,文化修養來做骨骼支撐。因為我們的服務對象大多是經濟收入、文化背景、個人素養等普遍偏高的人群。所以我們的服務包括自身內力需要去提升,才能跟你所服務的對象相匹配,這也就是同頻效應。
當我們在思考這些問題的同時,了解到高校也已經開始開設這個專業了。這就說明社會對專業健身服務的需求在增加,國家對全民健身的重視未來也會越來越大,因此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
(3)問:很多人認為體育健身服務這個職業是有年齡限制的或者是吃青春飯,對此您是怎麼看的?
蘇林:實際上我們中國健身行業的發展也才不過20年,屬於一個新興行業。當一個事物還沒有普及但是已經出現並且快速發展的時候,總會有一些各種各樣的聲音,所以很多人可能認為健身教練是一個吃青春飯的職業,靠的是身材和形象,那樣就完全片面化了。其實在健身服務行業裡做得好的教練往往都是年齡稍偏大的。就好比中醫,診療過程通常從望聞問切開始,來確立治療方案。但是想要藥到病除,是需要不斷提升專業理論知識,經歷大量實踐操作,積累經驗並融合自己的感悟方可達到最佳的療效,健身教練同樣也是。
我身邊就有一些健身教練,包括北京上海那邊,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服務流程都非常成熟,經驗也特別豐富,他們在行業裡面很吃得開。只有這樣的教練才懂得從各個角度進行減脂、增肌、塑形,也清楚運動康復、拉伸、拳課、瑜伽,普拉提等課程的側重人群。這樣的健身教練能夠從各個角度完美契合的來制定會員的專屬計劃,新教練可能就差一些。這也是經驗和長期實踐給他們帶來的優勢。因此健身教練絕對不是一個青春飯職業!健身教練是一個永葆青春的飯碗,是一個長期發展的行業。
(4)問:蘇院長,據我對健身行業的了解,發現體育生,運動員以及退伍軍人是從事健身教練的主力軍,您對現在還沒有明確職業規劃的體育生,運動員還有退伍軍人有什麼建議嗎?
蘇林:從事這個行業這麼多年,個人覺得最匹配的可能就是練過體育的或者是退伍軍人。第一是他們身體素質普遍較高;其次,對於健身理論,身體管理等方面有一定的認知和自律能力,後期的話主要就是加強對於健身專業科學度,理論知識以及服務能力的培訓就行了,比起零基礎人員有很大的優勢。所以在此建議他們,如果在沒有更好發展的情況下健身行業是不錯的一個選擇。
<上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