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梟雄出草莽, 縱橫天下東北王"
要說起我國朝代中最亂的的一個時代,那麼清朝一定是當仁不讓的。作為民國跟清朝的銜接點,可以說是最混亂的一個時期。在那個時期裡面,不僅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就連一些上位者的日子也是過得不如之前。我們都知道,清末時期,不僅受到了國外的侵略,甚至還籤了不少喪權辱國的條約,割讓了不少的土地,這段屈辱的歷史,就算是現在讀也是讓人感到憤怒。
人們常說,時代出英雄,因此很多英雄都是在這個混亂的時期裡面逐步成為梟雄。張作霖這個名字大家都聽過吧,有讀過歷史的人都對他的評價分為兩級,不過今天我們卻不對他的經歷做評價,反而是講講他那些厲害的手段。出身貧困卑賤的張作霖,在人生剛開始的時候也經歷過不少的磨難,那時候正值國難當頭,很多西洋的文化進入中國,所以他剛開始也只是一個無名小卒。
也許是有些人天生就不平凡,在屈身做著那些低賤工作的時候,心裡總會滋生一些不平常的想法,甚至是在時代的壓迫之下。而張作霖就是這樣一個人,在底層的時候就有了不平凡的心思,因此有了一個好的平臺之後,便開始大展前途,發揮自己不俗的能力,上升到最高處。如果說要用8個字來總結他使用的手段,那麼一定是:明擠、暗驅、調虎離山!
一號狠角,錫鑾
在張作霖事業的上升期,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狠角,這個任務就是張錫鑾。當時兩人同為袁世凱手下的軍事大將,但是袁世凱卻對他的信任度不夠。上升期的張作霖,已經表現出他不凡的能力,不僅是所有軍事大將中勢頭最猛的一個,還是最大的一個,因此他很自信自己能夠得到袁世凱的重用跟提拔,成為奉天督軍。
可是他高估了自己在袁世凱心中的地位,甚至比不上張錫鑾,所以開始公開擠兌他。其實在這裡面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小插曲,張作霖曾經得到過張錫鑾的幫助,甚至兩人後來還差點發展為義父子的關係。張作霖因為得到了張錫鑾的幫助,所以想要認他為衣義父,最後因為各種原因而沒有成功。
袁世凱就是利用了兩人之間這種微妙的關係,所以安排了張錫鑾來擔任奉天督軍,氣不過的張作霖開始利用自己的人脈跟勢力,處處限制他,甚至以他高齡為由跟他作對。但是張錫鑾也不是一個任人拿捏的人,他能夠從一個小兵做到現在,有的是才學跟手段,也有過輝煌的成績,所以不願意受氣的他決定換一個工作。這個要求提出之後,得到了袁世凱的同意,並且換了另一個他信得過的人去。
二號狠角,暗驅芝貴
在擠走張錫鑾之後,張作霖認為應該輪到自己擔任督軍之位了吧,畢竟當時沒有能夠跟他比肩的將領了,沒想到等來的不是他上任的消息,反而是段芝貴成為新一任奉天督軍。段芝貴原是李鴻章的一個小書童,因為背叛了李鴻章有擁戴袁世凱坐上皇位,所以得到了袁世凱的重用,可以說在拍馬屁上沒有人能夠及得上他。
沒有成為督軍這件事讓張作霖非常的生氣,甚至走了好幾次關係,面見了好幾次袁世凱都為了能夠得到督軍的位置,但是依舊沒有換來想要的結果。最後回到奉天的張作霖還是做起了表面功夫,客氣地接待了段芝貴,不過暗地裡卻沒少給他使絆子,對此他分為三步計謀來對付段芝貴。
先是利用自己的勢力審核段芝貴的帳本,以貪汙的罪名誣陷他吃了奉天百姓的血汗錢,這種敗壞名聲的效果得到了人民的憤怒。之後又聯合對段芝貴有意見的馮德麟一起恐嚇他,不斷地用武力逼迫他離開奉天,在離開之前,還送了不少的錢財用來安慰,可是沒等到段芝貴安全的回到北京全部被馮德麟給搜颳了。苦不堪言的段芝貴回來之後向袁世凱辭職,並且說盡了張作霖的好話,因此使張作霖成為督軍的願望達成。
三號狠角,調虎離山
我們都知道,在奉天有張作霖和馮德麟兩位候選人,而且兩人的年齡跟勢力都不相上下,但是最後卻是張作霖當上了督軍,自己成為了二把手,讓他的心裡很不爽。畢竟在那件事情上,明明是馮德麟出力比較多,反而給張作霖當了嫁衣,因此他拒絕了袁世凱所給的職務。之後張作霖又親自去見馮德麟,請他回去任職,但是馮德麟表示自己回去任職必須跟他的權力軍務一樣,聽到這話的張作霖立馬不同意。
要知道一山不容二虎,更何況兩人爭鬥了這麼多年就是為了能夠有個結果。因為督軍這個職務,兩人不斷的有爭鬥,直到湯玉麟的出現,讓這場爭鬥有了結果。湯玉麟本來是張作霖手下一個小小的旅長,因為得不到重用所以有了反抗之心,但是得到了張作霖的鎮壓,之後遷移到了新民。知道這件事的馮德麟私下聯繫了湯玉麟,就是為了聯合在一起對抗張作霖,不過事情卻並沒有這麼簡單。
張作霖的背後的勢力是一個比湯玉麟背後勢力還要大的人,雙方在進行了武力對抗之後有了結果,一看情況不對的馮德麟只能拋棄湯玉麟逃到了山裡,最後又被張作霖設計騙走了不少兵權。之後馮德麟想要接著投靠張作霖背後的勢力取代他,沒想到的是最後反而因為支持湯玉麟而獲罪,儘管後來被放出來了,卻成為了一個沒有任何權利的普通老百姓。
結語
亂世梟雄張作霖,從手段到計謀果然是名不虛傳,不然也不會為了得到一個督軍的位置而費盡心思,但是從他的心思能夠看出來,這樣深沉的一個人,永遠不可能被掩藏起來的,只不過缺少了一個合適的機會罷了。
作為一個看歷史的人,小編不敢隨意評價他的政績,但是對於這樣一個人才,是非常認可的。在那樣一個社會中,能有遠大的志向,並且不局限於當時的局勢中,可以說他的手段跟策略,是遠遠高於這三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