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在條約下寫上了什麼字,為何會讓日本如此惱羞成怒

2021-01-09 重振唐門

縱觀中國的歷史,在戰爭年代,在混亂的時代往往是英雄輩出的年代。我們來看看中國的近代歷史,中國近代歷史有一個人我十分佩服,他就是張作霖。我覺得他的人生就像一部電影一樣。作為土匪出生的他在當時軍閥混戰的年代不得不依靠日本人來換取一些生存,但是他又從來不出賣自己的國家。匪氣,豪氣,義氣都聚集在了這個東北的漢子身上。在當時就是一個個性十分鮮明的人。

當時張作霖是東北軍的頭子,基本上坐擁了整個東北,他當時的狀況日本人可謂是功勞無限,甚至可以說基本上就是日本人一步步把他扶到這個位置上的。當時日本人還把他當作關東軍的代言人,試圖在東北這個地方好好撈一筆。換作任何一個人多多少少都會對日本人有一些感激,但是日本人完全沒想到這個人就是個"無賴"。張作霖也知道自己如今自己的地位基本上都是日本人幫忙打下來的,但是他也深刻知道自己還是一個中國人。他認為自己跟日本人的一些合作不過是形勢所迫罷了,一旦發生觸及到原則的事情上,他自己是會毫不留情的。就像他發給北洋政府的電報一樣,"中國和日本的交涉一步也不可以退讓,就算談判崩了,我也會全力支持中國趕出日本人,即使戰死也無所謂。"這等豪氣我覺得他才是真正的中國人,相比那些日本人給點好處就完全不知道爹在哪的漢奸,這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當時郭松齡起兵叛變了,當時張作霖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張作霖只好向日本人求援,並且答應把東北出賣給日本。等日本人把郭松齡趕走了之後,去找到張作霖,張作霖開始了自己的土匪專長,完全不承認自己曾經有答應日本人什麼東西,說日本人沒有紙質證據,日本人只好氣急而歸。當時張作霖覺得自己本來對中原也沒有什麼妄想,但是這次兵變改變了他的這個想法,他覺得自己必須要去中原有所作為,但是自己軍隊的武器又不夠。日本人又浮現在他腦海中,這次日本人吸取了教訓,讓張作霖在一張條約上簽字。張作霖看完之後草草寫下了一個字就說自己有急事跑了,日本人當時十分高興當看到條約上的一個"閱"字,簡直氣急敗壞。這類文件一般是籤自己的大名才有用的。

所以最後張作霖的死亡就是被日本人給謀殺了,這人的一生真的很魔幻,我認為這才是英雄。

相關焦點

  • 少帥張學良,是如何評價父親張作霖的?
    老爺子回憶說: 每年的孔子誕辰,張大帥都會脫下戎裝,穿上長袍馬褂,趕到治下各個學校給老師們作揖行禮。一邊虔誠的作著揖,一邊喊著:「俺老張是大老粗,什麼都不懂,教育下一代,就仰仗各位老師了!
  • 張作霖寫錯一個字,卻讓日本政府大為震動,下令不惜代價也要將他除掉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漢字博大精深,被稱為世界上最複雜的文字,上世紀20年代末期,一代軍閥張作霖,大名鼎鼎的「東北王」被日本人密謀暗殺,被炸死在皇姑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張作霖錯寫了一個字,正是因為這個錯字,讓日本政府大為震動,放棄拉攏策略,堅定了除掉他的決心。
  • 籤辛丑條約時,李鴻章在籤名處只寫了一個字,卻勝過李鴻章三個字
    從《中日修好條約》開始,李鴻章一生籤署了三十多份不平等條約,清朝近乎一大半的條約都是他籤的。之後又是《馬關條約》、《辛丑條約》這些對中國傷害最深的不平等條約。籤署《馬關條約》的時候,李鴻章在日本遇刺受傷,手下驚慌無比,李鴻章卻說,慌什麼不要慌,這點血可以換一億兩白銀。在談判桌前,李鴻章以自己受傷的事情指責日本政府,要求他們減少一億兩白銀的賠款。
  • 李鴻章最屈辱的時刻,「辛丑條約」不籤全名,竟然寫個「肅」字!
    1885年,李鴻章與法國籤訂《中法越南條款》;1895年,李鴻章與日本籤訂《馬關條約》;1896年,李鴻章與俄國籤訂《中俄禦敵互助條約》;1898年,李鴻章再次與俄國籤訂《中俄旅大條約》,同年又與英國籤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與德國籤訂《膠澳租界條約》;1901年,又與八國聯軍籤訂《辛丑條約》。
  • 動蕩年代張作霖演繹了狐狸的本性,吃完用完日本人的還要反咬一口
    從原來的小混混到後來掌控整個東北的東北王,他到底經歷了什麼?為什麼只念過三個月書的他,最後卻能成為政府承認的東三省巡閱使。為什麼前期靠日本人起家,後來卻被日本人炸死在皇姑屯?歷史上對他的人品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說他是賣國賊,在戰爭為開始之前僱傭了大量的日本軍事人員;也有人說他是民族英雄,因為他拒絕和日本人籤訂喪權辱國的條約;那他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呢?張作霖,小名老疙瘩,1875年出生於當時的奉天省海城縣。後來投身土匪,因當時的清政府國力衰弱,沒有能力消滅這群土匪,所以將其招安。
  • 亂世梟雄張作霖——從獸醫到土匪再到東北王最後到北洋政府元首
    俠士的要旨在於一個「義」字,如大刀王五與譚嗣同這對好友,一個是俠士,一個是烈士,氣質上是截然不同的。安遇吾僅為了與張作霖的朋友之義,就甘願身涉險地,雖死無恨,正是古時俠客的風範。而這樣的人物,往往遁跡於綠林中。張作霖之所以能在眾多的保險團中脫穎而出,成為綠林「總瓢把子」,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基於這個「義」字。顯然,他本人也是一個大有俠客風範的人。
  • 張作霖三句日語,就讓日本人聞風喪膽,滅我一人,我便滅你兩人
    可是,涉及到國家尊嚴與國土安全時,當日本名義上是讓他題字,實際是給他下套之時,他寧願把「手墨」寫成「手黑」,也不願意在文字上將國土送給日本人。在一次日本人無故殺害一個中國兵,張作霖作為代表提出不滿時,得到的卻是日本領事的一張鈔票,甚至沒有一句抱歉。張作霖回去之後便下令殺掉日本軍兵,同樣也有一張鈔票敷衍日本領事,用「以眼還眼」警告他們。
  • 張作霖被炸死,為何幾年後才下葬,並且沒有一個兒女為他送終
    中國有句老話就是說,不管一個人生前做了什麼壞事,死後就不再提及,即使提及,也將只會說他在世的時候是如何的好。畢竟,活著的人永遠和死人去計較,但是歷史上就有這樣例外的人,可以說他生前一代梟雄,但是他沒想到他死後會如此悲慘。他去世9年後才被下葬,而且兒女無人為他送終,這個人就是張作霖。
  • 條約時代下的日本驅逐艦敗筆,特型驅逐艦為何成為失敗之作?
    不過對於《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籤訂,日本卻表示了不滿,畢竟日本在這次海軍條約裡的噸位遠遠不能夠滿足日本海軍的需求,這讓他們的「對美七成論」成為了泡影,為了完成他們的海軍構想,日本開始想盡辦法的提升他們的艦隊實力,特型驅逐艦也是這一時期用來增強其驅逐艦部隊的產物。然而這一特型驅逐艦,最終卻成為了日本海軍的一大失敗之作。
  • 日本人最怕的人竟然是他,張學良曾這樣評價此人!
    日本人最怕此人,張學良也曾經評價過,如果有張作霖在,日本就不敢入侵中國,但是事情已經發生,也於事無補,為何日本人最怕張作霖呢?在位期間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攏,拒絕籤訂賣國條約。1928年因前線戰事不利,張作霖被迫返回東北。
  • 張作霖眼光毒辣,在臨死前留下遺言:斷不可讓此人進東北
    「洪憲帝制」失敗後,張作霖被黎元洪大總統任命為奉天督軍兼省長,後來又因馮德麟參與張勳復闢,張作霖趁勢奪其第二十八師的兵權,得以統一奉省軍政。張作霖利用日本的勢力逐漸控制奉、吉、黑三省,最終成為奉系首領。 張作霖出身貧苦,曾當過鬍子,投身綠林。多年的摸爬滾打讓他顯得格外老練,在處理事情上也非常細緻。不得不說,張作霖識人的本領的確厲害,他敢用人,會用人,比如楊宇霆。
  • 張作霖最寵的如夫人,靠什麼得到張學良的敬重?
    張作霖最寵的如夫人,靠什麼得到張學良的敬重?壽夫人名叫壽懿,系黑龍江將軍壽山的——個外室王姓女子所生,故又名王雅君。她從小聰明伶俐,談吐可人。將軍府裡形形色色的人物,林林總總的人際關係,使她見多識廣,沒有尋常女那種小家子氣。壽將軍去世後,她的母親備受歧視,便帶著女兒回到奉天老家居住。壽氏的母親王氏,是位更能幹的女性,雖文化不多,卻通情達理.頗有見地。
  • 楊育才:華盛頓為何借安保條約敲打日本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不止一次或私下抱怨、或公開質疑《日美安保條約》的公平性,認為條約規定美國對日本負有防衛義務,而日本卻不需要負責對美防衛,因此「是單方面的」,甚至提到了撕毀條約的可能。抱怨日美安全條約是單方面的,實際上是要說在整個日美關係的現實中,日本是受益的一方,日本需要向單方面付出的美國讓利,在經濟或其他方面補償美國。這些話顯然有很強的暗示意味,暗示自己在盟友面前的主人優先地位,直接目的是謀取經濟或其他利益。在華盛頓一些人看來,這個世界如同私家莊園,是為美國專設,「萬物皆備於我」。
  • 「弼馬溫」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何孫悟空一聽到弼馬溫就惱羞成怒?
    「弼馬溫」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何孫悟空一聽到弼馬溫就惱羞成怒?說到大鬧天宮就不得不提孫悟空大鬧天宮的原因,是什麼呢?話說孫悟空是東勝神州傲來國花果山上的一塊靈石,得天地日月之精華而生,經過一番修練,成就神通,在花果山佔山為王。沒多久,被天庭發現,然後被「詔安」到天庭做官,什麼官呢?想必大家都知道——弼馬溫。
  • 作為張作霖的長子,張學良的外號為何是「小劉子」?
    ——雅斯貝爾斯(德)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701,閱讀約2分鐘不過張作霖喜歡張大帥這個稱號。他是傳奇,是亂世梟雄。他因愛國而死,所以這個稱號他當之無愧。但張學良不喜歡別人叫他少帥,少帥的意思是沒有什麼了。他更喜歡「小六子」。然而,張學良是張作霖的長子,卻為何被稱為「小六子」?。中國人有叫寶寶名字的習慣。張學良的乳名叫雙喜,意思是雙喜臨門。
  • 張作霖老照片:圖1盛大的葬禮現場,圖6最愛五姨太與日本人合影!
    圖2【張作霖騎馬照】張作霖出生在貧苦的農家,一生參加過很多戰爭,為朝廷剿滅了土匪的勢力,一心維護國家的統一,曾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拒絕日本人的誘惑,不管是為自己還是為國家,張作霖在當時是日本人的眼中釘!圖3【張作霖出事火車】張作霖是在皇姑屯事件中不幸去世的,而他乘坐的是專程火車,可想一定是蓄謀已久的陰謀,從這張照片可以看出當時現場的慘烈,張作霖當日就被炸身亡了!
  • 北洋政府時期,日軍為何忌憚張作霖,他不死都不敢開第一槍
    有張作霖在東北坐鎮,這讓日本方面十分的忌憚,於是日本想要除掉這個心腹大患。    不僅有這樣的說法,還有一些專家認為,張作霖如果能夠躲過這一次日本人的陰謀,那麼局勢應該會有不一樣的走向,還有專家斷言如果張作霖在世的話,很有可能會讓日本提早投降。
  • 他是張作霖的得力助手,想和張學良爭權,卻被日本人殺害
    從我們中國的歷史當中,往往會出現在政權更替之時,某些野心家們企圖想趁著權力交替之際,將當時處於劣勢的當權者謀害,並且再實現自己的野心,上位自己成為當權者。諸如清朝時期著名的鰲拜事件,當時的鰲拜欺負年幼的康熙,以為康熙年幼登位是非常不適宜的,以輔助這位幼帝為理由,自己逐漸壯大實力。
  • 民國時期,張作霖在東北的兵工廠多強大,他死後對日本有什麼影響
    民國時期,張作霖在東北的兵工廠多強大,他死後對日本有什麼影響 很多人都知道在中國的近代史中,滿清末年的時候,此時的中國正出於風雨飄搖之際,各國都對此時的中國虎視眈眈,都想在中國的土地上分一杯羹,連日本這樣的小國也想來佔領領土,後來侵華對中國造成的傷害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可在這之前,日本首先瞄準的是我我國的東北
  • 只為稱霸奉天的張作霖,不惜趕走3個狠角,驅逐手段可用8字總結
    我們都知道,清末時期,不僅受到了國外的侵略,甚至還籤了不少喪權辱國的條約,割讓了不少的土地,這段屈辱的歷史,就算是現在讀也是讓人感到憤怒。人們常說,時代出英雄,因此很多英雄都是在這個混亂的時期裡面逐步成為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