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線店在大街上隨處可見,而多半人都是老老實實地做著小本生意,15塊就能吃個飽,很難賺到大錢。
可是就是有人敢做天下之大不為。這個鄰家男孩模樣的人,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阿香米線」創始人,阿勇!
01阿勇最初是做電器銷售的,自己也打下了優秀的業績。而老闆不能識人,升職無望,於是辭職。
有眼界的阿勇意識到餐飲行業是一塊肉,畢竟「民以食為天」。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一個做拉麵的把店開到海外,受到啟發的他開了自己的第一家店:阿香拉麵。
在公司做了很大之後阿勇也意識到拉麵行業的局限性,他突破了周圍人和公司其他管理者的重重阻力,說服了大家開始轉行做米線!
02阿勇雖然是米線小白,但是勝在他的創新和努力。他和團隊做了精密的市場調研,發現這一行同樣需要突破。
他研究了米線的歷史,發現「瓦罐」其實是米線的精髓,於是使用了獨一無二的器皿。
第二個創新就是增加口味。打破了局限思維的阿勇創造了麻辣的,西紅柿的,酸的米線,迎合了全國各地人的味蕾。
03品牌越做越大,不甘心做街頭小吃的阿勇決定進駐商場。可商場負責人的話卻給他當頭一棒:「米線太大眾了,不符合我們的定位。」
阿勇有一股不服輸的勁兒,他跑到上海用高價請來了知名設計師,用了市場上最好的諾貝爾瓷磚,和肯德基一樣的威士雅防火板,重新修整了店面,瞬間高大上了!
商場負責人被他的態度感動了,而入駐沒多久,店面在商場裡就異常火爆。
阿勇說:我們有20元的環境,卻只收你10塊錢,你為什麼不來呢?
04阿勇也會深入店面,以一個基層員工的角度看問題,以此解決了當時米線經營的瓶頸。
而且,他還有自己的一套人才培養模式。先請來教授培養人才,再從最好的山東店面派發人才到各地新開的店面培養,待店面成熟後,再實現人才的本土化。
就這樣,在阿勇的經營模式下,阿香米線發展迅速,全國26個省開了500多家分店,成為行業的領頭羊。
05被前輩的故事引入餐飲行業的他,自然想要打入海外。今年4月26日,阿香米線走出國門,在日本開了第一家海外直營店。
為什麼一家米線店會在對食品有著精細講究的日本開的這麼好?
阿勇說,「我們的米線在國內就經常有日韓的人過來,說明他是符合亞洲人口味的,而且,我們對製作米線的態度,並不比製作任何食品的人差。」
正是因為阿勇的經營理念和踏實肯幹的態度,才讓阿香米線如此火爆!
本文來自生意小哥,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