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億基金兩年削減規模近9億、部分投資項目擱淺!生豬養殖難見效益...

2021-01-16 每日經濟新聞

1月13日,正邦科技公告披露,南昌綠色生態基金75%股權已於近日通過子公司正邦畜牧受讓,交易金額4.5億元人民幣。正邦畜牧此前作為基金劣後級LP參與跟投,不過該基金在2017年中成立後,僅用時不到兩年就將15億規模削減至6億元。

期間,因資金到位困難,涉及多家投資企業相繼擱淺,基金通過減資退出項目,亦是正邦畜牧兜底行為。這意味著,投資人在這三年幾乎顆粒無收。公司方面表示,目前LP已完成全部退出,接下來不排除清盤的可能。

兩位核心金主退夥

傍身「863計劃」(即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專項殊榮,正邦科技的「農牧經」早已飛出南昌。除了養殖和飼料業務外,該公司也在金融等產業開始併線,合作方多來自國內知名投資機構或政府引導基金。

不過,隨著豬周期的階段性襲擾,其夥同外界一起參與的生豬養殖規模擴張並不太順利。通過劣後級參與原始基金跟投的子公司陸續開始為「退夥」者兜底,這一次是兩位核心金主。

1月13日,正邦科技發布公告稱,近日,公司全資子公司江西正邦畜牧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邦畜牧)分別與金元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元證券)和江西省發展升級引導基金(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江西發展升級引導基金)籤署了《合夥企業出資份額轉讓協議》,並付清了轉讓價款。

據了解,兩大合伙人曾作為LP參與南昌綠色生態基金優先級份額,金元證券認繳出資7.5億元、認繳出資佔比50%,江西發展升級引導基金認繳出資3.75億元、認繳出資佔比25%。該基金在2017年6月21日完成工商註冊登記,彼時還有深圳正盈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信達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作為普通合伙人各跟投750萬元。

作為劣後級跟投,正邦畜牧當時認繳1.44億元、認繳出資佔比24%。在早期協議中,正邦畜牧並沒有承諾後期投資的收益願景,但從實際出發,劣後級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此次股權讓渡實則為該基金的最後底牌。

正邦科技證券事務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基金目前LP已完成全部退出,接下來不排除清盤的可能。」

兩年削減規模9億,部分投資項目擱淺

「這隻基金同一般意義上的股權投資基金不同,並沒有約定投資項目的未來退出形式。」上述證券事務人士告訴記者,即便現在有LP退夥,公司出手接盤也不至於投資項目流失,因此屬於幫助投資人退出,而非放棄投資計劃。

換句話說,因為有政府引導基金的參與,財政優惠補貼的作用實際上已經完成,所以有回本需求。該人士強調道,政府引導基金的作用可謂錦上添花,但在當時並非缺一不可。不過,由於涉及款項都是分批次交付。按照該人士的介紹,「每逢有投資計劃才組織資方打款」,但實際上,該基金早在2018年就出現了資金無法到位的情況。

2018年6月29日,在該公司召開的一次董事會上,南昌綠色興農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的減資退出方案提上議程,旨在討論因基金資金短期無法到位,公司董事會同意合夥企業以減資方式退出崇仁正邦、金溪正邦、韶關正邦3家公司的股權,並以公司自有資金支持項目建設。

究其原因,該人士介紹稱,是因為基金的規模發生了縮減,導致投資計劃後勁不足。記者查閱當時各方籤訂的協議發現,正邦科技在2019年4月26日公告了當時的合伙人認繳出資修改方案,原15億的規模削減至6億。

具體來看,金元證券減資最多,由原先的7.5億降至3億;江西發展升級引導基金從3.75億降至1.5億,但認繳出資比例未變化。其餘投資人包括正邦畜牧也相應縮減了投資規模。

或影響引導基金投資績效評估

由於短期資金不到位,如上述證券事務人士介紹,正邦畜牧已對原投資人包括深圳正盈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信達資本管理有限公司進行兜底並退出。這意味著,投資人在這三年幾乎顆粒無收。且在基金的雙GP設置上,執行事務合伙人為深圳正盈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夥),隨著他的離去,基金接下來的存續大概率落空。

但據證券事務人士介紹,該階段內,包括政府引導基金,都有享受分紅,且本身屬於讓利優惠舉措,此時退出反而能幫助正邦科技將被投企業牢牢抓在自己手上。

根據當時投資崇仁正邦、金溪正邦、韶關正邦3家公司的約定,基金將出資建設生豬養殖場及資產租賃相關事宜,但此番過橋投資之後,政府引導基金的績效考核或承受壓力。

儘管本次作為劣後兜底,正邦畜牧共計出資4.5億承接上述優先級份額,包括金元證券的3億和江西發展升級引導基金的1.5億元。但記者注意到,這實際上是此前投資的成本範疇,並未有實際的利息或收益加成。在2020年出臺關於政府引導基金的出資績效考核之後,投資成績似乎並不理想。

有投資界人士向記者表示,引導基金多為槓桿功用,特別是針對受困企業,能夠在政府引導基金的幫助下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融入其中,提前退出不失為一種業界常態。「但基金僅用兩年時間就縮減規模並不常見,多在於投資範圍缺乏短期或中期投資期許,特別是涉及周期性行業,如果投後遭遇下行周期,有投資時限的引導基金很可能撲空。」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投資近百億頭腦發熱?飼料業巨頭為何紛紛跨界養豬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投資近百億是否頭腦發熱?飼料業巨頭為何紛紛跨界養豬在非洲豬瘟爆發前,就有飼料行業向下遊養殖環節進軍的趨勢。非洲豬瘟爆發後,高豬價持續,養殖環節的高利潤使得這一趨勢更加明顯。新希望六和從2018年開始,用4年時間,擴張10倍產能,達到2500萬頭生豬養豬規模;「中國農牧上市第一股」康達爾(000048.SZ),三個月在廣東四個地方投資89億,開始養豬;總部位於江西的飼料頭部企業雙胞胎集團,也投資200億,到今年底實現母豬存欄35萬頭,肥豬存欄300萬頭
  • 新希望擬89.52億建9個生豬養殖項目,八成資金源自銀行貸款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4日電 4日晚間,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後文簡稱「新希望」)公告稱,公司決定繼續加大在生豬養殖業務的投資力度,建設9個生豬養殖項目,項目總投資額為89.52億元。資金來源為20%自有資金,80%銀行貸款。
  • 生豬養殖行業發展受益於三大有利驅動因素
    9.4.2 生態環保養豬的必要性 9.4.3 生態環保養豬發展模式 9.4.4 生態環保養豬效益分析 9.4.5 生態環保養豬推廣措施 9.4.6 生態環保養豬發展思路 第十章 2018-2020年中國部分區域養豬業發展經驗借鑑
  • 傲農生物6億投建安陸養殖項目 推股權激勵計劃三年後生豬銷量增14倍
    儲備了三年之後,傲農生物在湖北安陸的項目有了實質進展。Hdr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1月5日,傲農生物(603363.SH)公告稱,擬以2.68億元對湖北傲農畜牧進行增資,藉以完成銀行配置資本金需要。三年前,傲農生物與湖北安陸籤署投資框架協議,預計總投資6億元,建設年出欄50萬頭生態型現代化生豬養殖的項目。
  • 營收進690億!它是中國第一大飼料巨頭,砸近60億建養豬場
    據12月31日消息,中國第一大飼料巨頭——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將繼續加大在生豬養殖業務的投資力度。新希望表示將砸近60億建立養豬場,投資養豬業務。從公告中可以看出,公司將在四川廣安、安徽滁州、廣東肇慶以及山東高密等地區建立7個生豬養殖項目,預計年出欄量為430萬頭。
  • 大北農去年淨利5.12億 生豬銷售收入同比增長近七成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大北農去年淨利5.12億元,生豬銷售收入同比增長近七成3月2日,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北農」,002385)發布2019年度業績快報。大北農稱,報告期內公司嚴抓豬場生產安全,嚴密防控非洲豬瘟,全面加快養殖產業布局,公司生豬銷售收入及利潤同比上升。此外,公司提效降費,期間費用同比較大幅度下降。大北農生豬銷售收入同比增長近七成。大北農生豬銷售簡報顯示,公司2019年全年生豬銷售收入33.3億元,同比增長68.18%。
  • 7月新基金吸金3000億 本周潛力爆款基金全來了!(附最強...
    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任中銀移動互聯基金基金經理,2019年9月至今任中銀策略基金基金經理。具備基金從業資格。2020年2月24日擔任中銀中國精選混合型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這背後有兩大原因,第一是往往規模較大的新基金成立在市場高位,比如2015年5月是歷史上月度募集規模最高的一個月,2007年的6月、8月、9月10月的單只新基金平均發行規模均超過百億,而這對應的上證指數都是歷史高點區域,高位成立導致運作難度加大;第二是這些基金規模較大,正所謂「船大難以掉頭」,基金規模大會超出基金經理投資管理半徑
  • 原華寶基金基金經理涉案近30億,非法獲利超億
    期間,蔣寧將利用職務便利獲取的華寶行業精選投資信息透露給其丈夫王某玉、其父親蔣某,由王某玉、蔣某等人控制使用他人證券帳戶,利用該信息先於、同期或稍晚於行業精選基金買賣相同股票188隻,累計成交金額近30億元,非法獲利1.14億元。
  • 疫情戳破謊言的氣球,巨虧125億美元讓投資神話變笑話
    近日,軟銀集團披露了2020財年(2019/4/1至2020/3/31)的業績預告,預計本財年經營虧損金額將達到125億美元。而在這之前,市場預期軟銀集團全年將實現經營利潤4665.6億日元。報導稱,這是軟銀集團15年來首次出現虧損,也是成立38年以來的最大虧損。
  • 瞄準生豬養殖賽道?
    瞄準生豬養殖賽道?、45.1億美元、44.7億美元、43.9億美元,合計高達185.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57.3億元),為泰國首富家族。
  • 巨豐早參:市場迎活水 新基金規模已超900億
    產經1、1月15日中央儲備凍豬肉將投放競價交易3萬噸2021年1月15日中央儲備凍豬肉投放競價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將競價交易3萬噸。市場的銷量超過了預期,體現了行業在連續兩年下降後的穩步回升態勢。3、2020年我國私募基金相關企業註冊量同比增長139%截至2021年初,我國共有1.91萬家私募基金相關企業,青島以4400餘家企業排名第一,遠高於國內其他城市,山東、浙江、廣東則是排名前三的省份。2020年,私募基金相關企業新註冊5672家,同比增長139%。
  • 了解生豬養殖現狀,2021年豬肉價難降,發展中小養豬場是關鍵
    然而經過長達將近3年的生豬復養,在國家政策和資金的大力扶持下,我國生豬存欄量具專家統計已經達到正常水平,而我國生豬價格也是不斷創新高,豬肉價格在中央儲備肉的不斷投放下越挫越勇,據個人分析在我國缺乏中小養豬戶的養豬業,想恢復正常水平有些難,因為近三年的事實是豬肉價格不降反漲。
  • 動物疫苗板塊9隻概念股價值解析
    ;與蓋茨基金、中非基金在衣索比亞開展獸用疫苗的研發、生產和經銷達成合作意向;其他兩項投資計劃等。  (4)公司還擬出資2 億元與華軟投資共同發起設立生物產業投資基金,基金規模暫定為5.1 億元。基金組織形式採用有限合夥制;擬投資領域為:1)生物健康:以動物疫苗和生物製藥為主;2)醫療科技;3)產業併購:與金宇集團現有產業互補或協同的相關企業或資產收購項目。
  • 生豬報價50天跌近兩成 飼料價格卻在大漲,頭部豬企不懼忙擴產
    其中,生豬(外三元)價格為30.1元/千克,環比下降5%。自9月上旬以來,生豬(外三元)價格已連跌5旬,10月中旬報價較8月下旬報價跌19.73%。牧原股份近期公告,擬出資設立橫縣牧原、沙洋牧原、江都牧原、義安牧原4家生豬養殖子公司和牧原科工1家飼料子公司,由子公司牧原糧貿出資設立原料孫公司牧原生物。上述6家新公司註冊資本各擬定為2000萬元。  2020年以來,5家生豬養殖企業的擴產計劃投資近200億元。其中,牧原股份計劃投資51億元用於23個生豬養殖項目,19億元用於4個生豬屠宰項目。
  • ...丨佔地800畝 投資約9.5億元 安嶽牽手新希望集團開建生豬養殖基地
    朱國強 封面新聞記者 陳遠揚4月16日,在資陽市安嶽縣元壩鎮,新希望六和農牧有限公司金山寺生豬養殖基地建設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是資陽自去年8月與新希望集團籤訂生豬產業化項目合作協議以來,啟動的第一個生豬養殖基地建設項目。
  • 富途大象財富最新數據曝光:基金理財規模突破100億
    12月30日,富途宣布旗下財富管理品牌富途大象財富的基金理財規模已突破100億港元,累計為投資者賺取3.078億港元。在費用和功能上,大象財富申購、贖回費率均為0,且起購門檻低至0.01港元/美元,這降低了基金投資的交易成本和投資門檻;在功能上,大象財富打通了基金理財與股票交易壁壘,富途現金寶可以無縫對接股票基金帳戶,現金寶資金贖回後可立即買股票。此外,大象財富還有定投、基金組合、預約買入、基金對比等產品功能。據了解,今年,富途大象財富上線了基金組合功能。
  • 400億重磅!又有兩隻爆款基金來了
    其中,由張帆擬任基金經理的華夏新興成長認購規模超280億元,詹成即將管理的景順長城產業趨勢混合認購規模也超100億元,紛紛超過首發規模上限,兩隻基金再現「單日售罄」。多位行業人士表示,近期股市各個板塊量價齊升,滬指站上3600點,成交量放大,券商、白酒、新能源等板塊活躍度提升,基金髮行也趨於火熱。不過,鑑於基礎市場連續兩年上漲,部分板塊估值偏貴,主動權益類基金投資的難度也在增加。
  • 飼料降價最高200元/噸、丁磊直播賣肉秒空、5豬企再投110億養豬
    06 新希望六和、牧原、傲農、天康生物、金新農等投資110億加速擴張養豬 新希望六和:8地再投25億元養豬,今年共投資近120億 6月5日,新希望六和發布公告決定繼續加大在生豬養殖業務的投資力度
  • 中國生豬養殖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
    自**年**月以來,農業部統計的生豬存欄量已經連續出現19個月的環比下降,從46,856 萬頭下降至38461萬頭,下降幅度高達15.9%。同**年**月生豬存欄最高位47282萬頭相比,已經累計下滑18.7%,為生豬存欄量的歷史最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