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男童互摸"牛牛"致腫脹 女幼教:因害羞沒告知家長
昨日,生殖器受傷的涵涵走路時叉著腿 本報記者黃利健攝
兒子涵涵(化名)最近幾天下午從幼兒園回家後,總喊「牛牛疼」,媽媽魏女士有些著急,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還進行了手術。兩歲的孩子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
>>事件
輾轉幾家醫院,孩子最後做了手術
家住城西的魏女士說,兒子涵涵今年2歲8個月了。24日晚,涵涵的父親從幼兒園把孩子接回家,當晚,涵涵一直不睡覺,喊「牛牛疼」。魏女士觀察後發現,孩子隱私部位出現水腫,她把孩子送到高新醫院。經診斷,涵涵得了包皮炎。
不到3歲的孩子怎麼會得包皮炎?孩子是不是在幼兒園遇到了什麼情況?在魏女士詢問下,涵涵只是回答「小朋友摸牛牛,老師拍拍手」,還問爸爸「牛牛為什麼吃辣椒?」魏女士說,回家後,涵涵的疼痛並未減輕。25日一早,魏女士和丈夫又帶著涵涵到市兒童醫院。魏女士說,醫生沒診斷出病因,只是給孩子開了些消炎藥。到晚上,她發現孩子受傷部位腫得更嚴重,於是把孩子送進西京醫院急診科。
負責接診的西京醫院泌尿外科吳醫生說:「經過診斷,我們認為患者當時的情況屬於包皮嵌頓。這種病例是指包皮過長時,將其強行上翻,而又不及時復位,於是出現腫脹。嵌頓時間愈長,腫脹越嚴重。」涵涵的這種情況,有可能是外部刺激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蚊蟲叮咬、辣椒刺激等情況。經過手術,涵涵多餘的包皮已被切除,具體的影響還要根據術後恢復再判斷。
>>幼兒園
女老師太年輕,可能是不好意思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涵涵就讀的這家幼兒園。幼兒園負責人雷老師說,園方已經對涵涵的事情展開調查。涵涵的班主任李老師說,涵涵在幼兒園小班,班裡22個孩子,每個孩子上廁所時,都有老師陪護。就在本月初,李老師發現涵涵上廁所時摸別的小朋友「牛牛」,然後別的小朋友也摸他的「牛牛」。見此情形,李老師對涵涵說了一句:「涵涵幹啥呢?羞不羞?」之後涵涵把臉捂住,轉身跑開。李老師說,這樣的情況她遇到過兩次。但在24日當天,並沒有類似情況發生。
幼兒園負責人雷老師說,按規定,李老師遇到這樣的情況,應該及時向孩子家長反映。「李老師還是個小姑娘,可能不好意思吧。」
>>老師
因為孩子爸爸來接,不好意思開口
李老師說,每天來接涵涵的都是孩子的父親,她不好意思向涵涵父親開口,「我今年才19歲,跟男家長說這個多不好意思?我想等著哪天涵涵媽媽來接再告訴她,沒想到還沒來得及說,就出了這種事。」
至於涵涵所說的「拍手手」、「吃辣椒」,負責人雷老師說:「孩子說的拍手手,是幼兒園每天做操時的一句口號,至於孩子怎麼和牛牛聯繫起來,我們也不清楚。家長懷疑有別的孩子往涵涵的『牛牛』上抹辣椒,但這不可能。老師不允許帶危險物品進來,而且幼兒園做飯從來不使用辣椒、生薑、花椒之類的調味品,孩子在園內不可能接觸到這種東西。」
據了解,這家幼兒園每天在放學前,都會檢查孩子身體各部位情況。李老師說,24日當天,涵涵的父親來接孩子時,園方照例進行了檢查,但並沒有對孩子開襠褲裡進行檢查。至於孩子是在幼兒園還是家裡受到的傷害,現在也不好判斷。
>>醫生
出現這種動作時要分散孩子注意力
醫生建議說,一般來說,男孩子小的時候不安或是寂寞的時候,會有下意識地保護自己的行為。在孩子出現這種動作時,大人應該想辦法分散他的注意力,吸引他去做別的事。孩子大一些,懂道理了,就不會再這樣做了。
>>專家
孩子2歲半後不建議穿開襠褲
西安文理學院幼兒師範學院學前教研室主任蔡軍表示,3歲的孩子已經開始探索自己身體各個部位,對身體很感興趣。家長在照看中,如果發現男孩對自己的「牛牛」感興趣,最好不要給予過度關注,否則反而會強化這種行為。如果家長發現親戚朋友對小孩的「牛牛」等隱私部位開玩笑,也要及時制止。
蔡軍提醒,家長在孩子2歲左右時,就應該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在兩歲半時就不要再讓孩子穿開襠褲,這樣既能幫助孩子養成好的衛生習慣,也能保護孩子的隱私部位。
生活中,家長還要關注孩子在洗澡、睡覺時的小動作,一旦發現孩子的不良習慣,要及時進行幹預和引導。
本報記者孫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