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身上的冠狀病毒,是如何找上穿山甲的?這可能是一個重要原因

2021-01-08 騰訊網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等研究機構發布了一項重要的研究結果,專家在穿山甲身上分離出和新型冠狀病毒相似度高達99%的毒株。根據這些研究結果,專家得出一個初步的結論,穿山甲極有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中間宿主。

尋找中間宿主的意義在於,能夠幫助我們找到病毒真正傳播的方式和來源,切斷中間宿主,也能阻擋病原長期傳播。

一些專業人士認為,武漢肺炎疫情發生在冬季,而此時蝙蝠處於冬眠期,直接傳染人的可能性不大,而很有可能是通過感染了其它動物(中間宿主),進一步感染人類。

穿山甲是一種帶有鱗片的哺乳科動物,屬於極危級別的保護動物,它沒有牙齒,但是長有很長的舌頭,靠夜間捕食白蟻、螞蟻、蜂蜜、蟲卵及某些昆蟲等。它的爪子鋒利,有很長的尾巴,這都有利於穿山甲尋找食物和活動。

作為一種稀少和珍貴的野生動物,穿山甲的鱗片在傳統中醫上常被視為一種藥材,具有消腫排膿、活血化瘀等功效。在我國南方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常有人非法捕獵穿山甲,並在「黑市」上進行交易。但目前是否出現過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我們不得而知。

那麼,攜帶冠狀病毒的蝙蝠和穿山甲有怎樣的關聯呢?蝙蝠不會叮咬穿山甲,而穿山甲也不會捕食蝙蝠,一個有可能的原因是蝙蝠的唾液或糞便「汙染」了穿山甲的食物,進而導致穿山甲感染和攜帶冠狀病毒。

與之相似的是,導致2002-2003年「非典」爆發的原因,目前醫學界研究的結果是蝙蝠感染了果子狸,果子狸作為中間宿主,進而感染了人類。

無論是穿山甲還是果子狸,都屬於野生動物,儘管我們目前無法確定穿山甲是新型冠狀病毒唯一的中間宿主,但我們必須要知道的是,當今人類超過70%的新發傳染病都和野生動物有關。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避免食用野生動物。

*提醒: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Science子刊:新冠病毒是蝙蝠和穿山甲冠狀病毒重組的結晶
    論文通訊作者、杜克大學醫學院傳染病科醫學教授Feng Gao博士說,"很像最初的從蝙蝠跳躍到果子狸再跳躍到人類身上的SARS-CoV冠狀病毒,或者從蝙蝠跳躍到單峰駱駝再跳躍到人類身上的MERS-CoV冠狀病毒一樣,這種大流行冠狀病毒的祖先在遺傳物質上經歷了進化變化,從而使得它最終能夠感染人類。"
  • Nature爭議:新型冠狀病毒到底來自哪裡?穿山甲還是蝙蝠?
    起初,許多感染者在一個海鮮批發市場工作或購物,那裡也出售活的和剛宰殺的動物。這就是為什麼專家懷疑它是從動物宿主傳染給人類的。冠狀病毒來自穿山甲嗎?劍橋大學獸醫系系主任James Wood教授在一份聲明中說:"除了大學新聞發布會外,有關穿山甲可能與此次疫情有關的證據尚未發表。這不是科學證據;對動物宿主的調查極為重要,但結果必須公布,供國際社會仔細審查,以便進行適當的考慮。僅僅報告發現序列相似度為> 99%的病毒RNA是不夠的。"
  • 我們可能誤會蝙蝠了,穿山甲或將是新冠肺炎的「罪魁禍首」?
    此前多項研究表明蝙蝠可能是新冠肺炎的天然宿主。1 月 23 日,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團隊在 bioRxiv 預印版平臺上發表文章指出,與此前在雲南中菊頭蝠上檢測到的蝙蝠冠狀病毒 RaTG13 相比較,2019-nCoV 在整個基因組中與其有 96.2% 的一致性,與 SARS 冠狀病毒有 79.5% 的一致性。據此結果推測,新冠肺炎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
  • 華南農大最新研究:新冠病毒由穿山甲和蝙蝠冠狀病毒重組而來
    研究團隊從馬來亞穿山甲中分離到與新冠病毒(SARS-CoV-2)高度同源性冠狀病毒,比較基因組分析的結果表明,SARS-CoV-2可能源自穿山甲冠狀病毒樣病毒與蝙蝠冠狀病毒-RaTG13樣病毒的重組。穿山甲穿山甲在亞洲被廣泛獵殺和販賣,以作為食物及傳統中藥材使用。
  • 較真| 穿山甲真的是新型冠狀病毒的中間宿主嗎?
    還需要搞清楚的事情有:排除這些穿山甲樣品並非從人身上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查明武漢及周邊是否出現過攜帶與新型冠狀病毒高度同源的穿山甲;查清早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是否接觸過帶毒的穿山甲;以及搞清楚穿山甲身上的冠狀病毒是如何傳播到人身上的。國內其他團隊也在研究新型冠狀病毒可能的中間宿主,其中水貂的可能性比較大。
  • 從蝙蝠到穿山甲,病毒是如何來到人類世界的?
    1月23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科學家研究發現,新冠病毒與雲南菊頭蝠中存在的RaTG13冠狀病毒的基因組一致性高達96%,說明它很可能是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 但這之間還有4%的差異,對比人類和大猩猩的基因組差異不足2%,可知4%的差異也是很大的。
  • 新型冠狀病毒到底怎麼來的?是蝙蝠、穿山甲,還是起源實驗室?
    專家在蝙蝠和穿山甲身上發現,它們是病毒的宿主。然而奇怪的是,那麼多年了,一直都有人吃蝙蝠,為什麼之前沒有被感染呢?於是有人認為病毒可能是從實驗室製造出來的。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冠狀病毒的起源是自然的,並非像一些理論推測的那樣是在實驗室開發的。
  • 新冠病毒的來源:由蝙蝠和穿山甲的病毒重組而來
    比如,對於S蛋白,如果是看基因組序列的話,蝙蝠的RaTG13比新冠的WHCV相似度更高(88.5% vs 84.5%),但是如果看胺基酸序列的話,蝙蝠的RaTG13比新冠的WHCV相似度要低(89.8% vs 90.7%)。而最為關鍵的是,對於新冠病毒最核心的S蛋白受體結構域來說,胺基酸角度上,新冠和穿山甲病毒只有1個不重要的胺基酸差異。
  • 蝙蝠終於不用背鍋,穿山甲或為中間宿主
    而自2019年12月自我國武漢大面積傳播的冠狀病毒不同於此前已發現的人類冠狀病毒。據國家衛健委1月23日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此次從武漢市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離出的冠狀病毒為一種屬於冠狀病毒亞科β屬的「新型冠狀病毒」。
  • 科學家在蝙蝠身上又發現 6 種全新冠狀病毒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文 | 學術頭條近日,史密森尼全球健康計劃(Smithsonian’s Global Health Program)的研究人員在緬甸的蝙蝠身上發現了 6 種新的冠狀病毒,這 6 種病毒均是首次發現,且與導致此次疫情(COVID-19)的新冠病毒(SARS-CoV-2)屬於同一個冠狀病毒家族。
  •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穿山甲可能因此面臨滅絕危機?
    筆者:三體-小遙最近一段時間,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的出現,人們展開了一場持久的防疫戰,與病毒有關的野生動物同樣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在這樣的背景下,科學家們發現除了蝙蝠之外,穿山甲同樣有可能是病毒的攜帶者,因為它們長久以來都與冠狀病毒存在潛在聯繫,我們無法立刻找出真兇,卻在此過程中對穿山甲有了新的認識。實際上,穿山甲是目前被獵殺的最多的哺乳動物之一,它們被無數人視為山珍海味,從而被高價購買,成為餐桌上的一道菜,它們的鱗片也可以入藥,聽起來就十分殘忍。
  • 國外科學家在蝙蝠身上發現了六種新的冠狀病毒
    史密森全球健康計劃的科學家從緬甸的一隻大黃蜂蝙蝠身上採集樣本 史密森學會全球健康項目的研究人員在緬甸的蝙蝠身上發現了六種新的冠狀病毒,這是世界上首次在任何地方發現這些病毒。
  • 新型冠狀病毒真的是吃蝙蝠感染的嗎?最新研究:不是的
    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之後,新型冠狀病毒的最新出現使人們對動物作為新病毒源可能對人類構成的風險引起了關注。蝙蝠已被確認為具有最接近的已知等效病毒的動物,儘管同樣,最新的研究發現:蝙蝠直接感染人類的新型冠狀病毒來源,因此,新型冠狀病毒並不是人類吃蝙蝠感染的,當然,吃蝙蝠也是不對的。
  • 管軼:研究表明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
    · 穿山甲身上的冠狀病毒屬於新型冠狀病毒相關冠狀病毒的兩個子譜系,迄今為止,穿山甲是除蝙蝠以外唯一被新型冠狀病毒相關冠狀病毒感染的哺乳動物。在中國及其他地區,病毒性肺炎的持續爆發與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有關。該爆發目前可能與中國武漢的海鮮市場有關,那裡銷售的野生動物可能是人畜共患病的傳染源。
  • 俄專家在蝙蝠身上發現冠狀病毒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公益監督局中央流行病學科研中心基因組和後基因組研究小組負責人安娜∙斯佩蘭斯卡婭對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稱,俄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專業人員在俄羅斯的蝙蝠中發現了冠狀病毒,但現在說這是什麼類型的病毒還為時過早。
  • 帶毒穿山甲樣本並非來自廣東
    7日凌晨,華南農業大學(以下簡稱「華農」)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研究攻關成果:在穿山甲身上發現的一種β冠狀病毒與人類感染的新型冠狀病毒的相似度達99%,表明穿山甲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穿山甲是如何被科學家們「鎖定」的?找到中間宿主對疫情防控有什麼作用?
  • 蝙蝠體內發現6種新的冠狀病毒!不會被自己毒死嗎?
    關於2020冠狀病毒的起因,蝙蝠已經被鎖定為「罪魁禍首」。然而近日一則令人震撼的消息再次傳來,科學家在緬甸發現了六種潛伏在蝙蝠體內的全新冠狀病毒。這些病毒與目前正在全球傳播的SARS-CoV-2病毒屬於同一科,但研究人員說,這些新出生的人與SARS-cov-2或另外兩種導致人類嚴重感染的冠狀病毒沒有密切的遺傳聯繫。
  • 中國科研團隊對病毒溯源又有重要突破,馬來菊頭蝠中發現新型蝙蝠...
    我現在前邊給大家儘量的抽提一下文章的一些我覺得比較重要或者有意思的結論,後邊太硬的我就努力翻譯吧。重要點如下:科研工作者在用元基因組學在馬來菊頭蝠(Rhinolophus malayanus)的身上發現了一種全新的蝙蝠冠狀病毒。
  • 蝙蝠身上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新聞—科學網
    據新華社電 美國和烏幹達研究人員4月4日說,他們在烏幹達蝙蝠身上找到了與中東呼吸症候群病毒類似的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為此類病毒源自蝙蝠的觀點提供進一步支持
  • 華農科學家:帶毒穿山甲樣本並非來自廣東
    7日凌晨,華南農業大學(簡稱「華農」)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研究攻關成果,稱在穿山甲身上發現的一種β冠狀病毒與人類感染的新型冠狀病毒的相似度達99%,表明穿山甲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穿山甲是如何被科學家們「鎖定」的?找到中間宿主對疫情防控有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