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後兩隻白犀牛
儘管科學家通常最擔心世界食肉動物的滅絕,但一項全面的新研究發現,食草動物是瀕臨滅絕的動物。根據周三的《科學進展》雜誌的一項研究,大約四分之一的食草動物物種(25.5%)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視為瀕危、瀕危或脆弱物種。
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猶他州立大學的生態學家特裡莎·阿特伍德說,相比之下,17.4%的食肉動物和15.8%的雜食動物處於危險之中。
研究人員分析了22,166種具有骨幹動物的數據,包括動物(爬行動物、鳥類或哺乳動物)、地理位置、棲息地和大小。
在最近一次檢查中,他們發現食草動物的風險最大,尤其是在森林生態系統中。比起北極熊和老虎,還是應該更多地關心犀牛和綠海龜這樣的食草動物。最後一隻野生雄性北方白犀牛於2018年死亡,但科學家們正爭先恐後地用捐贈胚胎來拯救該物種。
同時,科學家也檢查了2000多種已滅絕的物種,發現食草動物的滅絕比例也最高。入侵物種、氣候變化和棲息地喪失,其食草動物的打擊比其他飲食的動物要大。食草動物通常更大,需要吃更多,需要更多的土地,它們的棲息地也越來越小。捕食者和雜食動物的飲食範圍更廣,有助於它們生存。
這些研究可以改變:「我們更應該主要關注保護頂級捕食者的偏見觀點。」畢竟,一個沒有食草動物的世界對任何自然生態系統來說都會是一場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