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聲鳥創作--臺灣特有鳥類海報設計

2021-01-09 藝術中國

你猜得到臺灣特有種鳥類有多少種嗎?十種?一百種?

目前文獻資料記載大約是25種,這些鳥類跟臺灣社會很多獨步全球的現象一樣本地限定,出了這塊地就看不到。樹德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的同學們,決定透過聲調波形、羽衣顏色為基本元素來進行創作,為它們進行一次尋聲之旅。

大多數的人對於特有種鳥的認識並不多,特有種鳥類,即是在臺灣才會出現的鳥類,而我們透過文獻資料顯示至今最新的消息是有25種,而我們所選的10種特有種鳥則是從中篩選出最特別及辨識性的特有種鳥中做我們的主要設計對象,開發應用在視覺化圖譜海報設計。藉由尋聲鳥的設計應用搭配保育鳥類的主題,希望能加深社會大眾對於臺灣特有種鳥的認識。

作品中最特別的部份是視覺化海報設計,海報上所見的圖像、及白色的輔助符號,是根據特有種鳥的聲音特性及波譜圖數據去分析討論後,所規劃出來的視覺圖像,圖像上的顏色,是參考該鳥的識別色做色彩計畫運用,每一張鳥的視覺化圖譜海報的設計,都為獨樹一幟的視覺樣貌。

剛開始的時候不確定該如何呈現這些特有種鳥類,幾乎每天都在學校的圖書館,密集的找靈感及資料,也許靈感真的來自於天時地利人和,就是這樣的突然發現了兩本關鍵書籍,一本為介紹『臺灣特有種的書籍』,內容五花八門,很多物種,一本為『鳥為何鳴叫』,內容則是說明,鳥類的鳴叫聲,能傳達訊息,也有可視化形式。這才決定了臺灣特有種物種>特有鳥種>聲音與視覺的關係>特有種鳥的聲音與可視化形式的文獻>設計應用的方向。

製作過程中最讓我們挫折及崩潰的問題,應該就是研究聲音與視覺化的部分,我們所選的10種鳥,聲音都各具特色,我們需要不斷的去分析聲音的數據及特性嘗試性的繪製可視化圖像,其中最需要避免掉的是,所繪製的不能只是美麗的圖像要放入與聲音相關的特性,所以反覆的打掉重做,視覺化流程,以帝稚來說,它的聲音圓潤,鳴聲忽大忽小的帝稚,我們所繪製出來的視覺化圖像,是以大小圓形環繞形式呈現,顏色也是取近似帝稚身上的識別色彩及以代針精細插畫繪製外型做介紹。

除了海報以外,設計團隊還開發了多種能夠讓觀賞者深入接觸了解這些特有種鳥類的作品,包括溫威互動卡和多媒體網頁。

 

按壓互動式卡片,聆聽鳥鳴叫聲音


觸摸互動圖卡上的感溫顏料,感溫顏料會漸漸地顯現該鳥的彩色樣貌,達到互動效果。





將臺灣特有的10種鳥類重新塑造新的視覺樣貌,除了讓社會大眾能加深對他們的視覺印象,也能讓大家去思考,圖像連結到聲音的畫面是什麼,也許大家會有別的視覺想像,但我們最初衷的目的,即是希望大家能從新的方式,認識臺灣特有的保育鳥類。

設計者:蕭錦蓮/曾韻晨/曾鬱娟/林育葶/陳虹

相關焦點

  • 臺灣特有鳥類
    臺灣特有鳥類臺灣共有17種特有鳥類。包括:藍鷳、黑長尾雉、黃痣藪鶥(黃胸藪眉)、黃山雀、紋翼畫眉、烏頭翁、慄背林鴝(臺灣林鴝)、冠羽畫眉、白耳畫眉、臺灣藍鵲、臺灣叢樹鶯(臺灣短翅鶯)、臺灣擬啄木(五色鳥)、臺灣噪鶥(棕噪鶥)、臺灣紫嘯鶇、臺灣畫眉、臺灣山鷓鴣、 火冠戴菊。臺灣十七種特有鳥類目錄:
  • 【觀鳥遊記】臺灣鳥類特有種1: 臺灣藍鵲
    小群活動的臺灣藍鵲 攝影/禪悅花開 說起臺灣的鳥
  • 臺灣特有 五色鳥
  • 臺灣鳥類名錄今年新增17鳥種 破歷年紀錄
    繡眼畫眉今年從臺灣特有亞種改列為臺灣特有種,讓全臺特有種鳥類增加至25種。: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發現17種新鳥種!臺灣野鳥學會公布2014年臺灣鳥類名錄,今年新增17種新鳥種,不僅打破歷年紀錄,更有6種新鳥種在離島被發現。鳥類專家指出,拍鳥的人變多,加上臉書網路發達,吸引大批鳥友飛到金馬去拍鳥,意外「捕捉」到罕見新鳥種。據報導,今年總共登錄87科626種鳥類。
  • 「國鳥」候選人、鳥中貴族,這些珍稀鳥類特有種,你還不認識?
    我國是世界上鳥類多樣性極其豐富的國家,不僅因為中國鳥類總種數佔全球的1/8, 更因為有著豐富的中國鳥類特有種。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那些珍稀的鳥類特有種。白冠長尾雉,攝影/馮江什麼是特有種?特有種是指某一物種因歷史、 生態或生理因素等原因,分布僅局限於某一特定的地理區域的現象。
  • 臺灣大雪山林道「賞鳥秘境」 國際鳥友慕名而來
    圖/臺灣《聯合報》提供 英國記者、也是生態攝影師Neil Bowman(右)也扛著專業攝影器材,前往大雪山記錄拍攝臺灣特有種鳥類帝雉、藍腹鷳身影。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華夏經緯網5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四月末,飄著細雨的大雪山林道,赫然出現一排穿著迷彩裝、自備板凳,架著價值數十萬元的專業「大炮」的攝影者靜靜守候在對面森林,屏息等待捕捉藍腹鷳家族身影。這裡—大雪山林道,成為觀賞臺灣特有種鳥類的「絕佳秘境」,近年來更紅到島外。
  • 中國特有鳥類知多少(上,非雀形目)
    說起中國的特有鳥類,有著兩種不盡相同的觀點:一類標準較為廣泛,把「僅分布於國內」和「繁殖並主要分布與國內,偶見於我國鄰近地區,這些物種在國外為迷鳥、越冬鳥或繁殖範圍狹小並無獨立的亞種分化」(雷富民等 2002,雷富民等 2006);另一類則較嚴格,認為「在討論某一國家的特有動物時,除了必須遵循『特有』的定義之外,還涉及國界」,或者明確「特有種(endemic species
  • 第九屆亞洲(臺灣)賞鳥博覽會,一場國際級的鳥人派對
    由臺灣雲嘉南濱海風景管理區和臺灣生態旅行促進會聯合主辦的第9屆亞洲賞鳥博覽會於2018年11月17日至19日在臺灣嘉義舉行,來自26個國家的國際環保機構、臺灣島內30餘個鳥類保護團體、政府組織和商業分支機構參加了此次活動。
  • 鳥與史料——金翼白眉(臺灣噪眉、四眉
    臺灣特有鳥類——臺灣噪鶥(金翼白眉)鳥  種:玉山噪鶥 White-whiskered Laughingthrush Garrulax morrisonianus作  者:臺老毛  聯繫方法拍攝地點:臺灣 南投拍攝時間:20070630臺灣鳥類名錄(1969),稱四眉為金翼白眉
  • 設計火拼-2017臺灣院校畢業展海報設計
    美術院校畢業展正在火熱進行中,我們平常關注最多的應該是9大美院的畢業展海報,在設計方面,日本和臺灣也是一流的,也值得我們去借鑑學習;今天收集了中國9大美院
  • 中國特有的山雀
    臺灣黃山雀在中國,有5種山雀是中國獨有的,如白眉山雀、紅腹山雀、黃腹山雀、臺灣黃山雀、地山雀。全長10釐米,是中國特有鳥類。棲息於海拔500~2000m的山地,常結群活動,於高大的針葉樹和闊葉樹上或穿梭於灌叢間。 4、臺灣黃山雀
  • 臺灣最優質的鳥類生態區圖
    圖/何東輯提供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1993年間在和平鄉烏石坑地區設立低海拔試驗站,劃出382公頃範圍為研究保育區,在有效管制下,鳥類種類、數量增加,已成為臺灣低海拔森林生態系代表,也是臺灣最優質的鳥類生態區。
  • 賞鳥在臺灣—— 2017國際觀鳥馬拉松大賽
    黑長尾雉俗稱帝雉,屬雉科長尾雉屬,是臺灣特有的鳥類。大雪山也是臺灣著名鳥點之一,除了臺灣擬啄木、褐頭鳳鶥、島鶇、黃痣藪鶥等明星鳥。 這裡也是鳥友們廣為傳頌的路邊拍雞的好地方。仿佛意料之中,但又讓人十分驚喜的,我們邂逅了在路上漫步的藍鷳。
  • 習馬會丨馬英九送給大大的「臺灣藍鵲」究竟是啥子鳥?
    作品價格為新臺幣6萬元(成都飛客註:約11730元)。這究竟是怎樣一種鳥?《臺灣通史》的作者連雅堂,也就是連戰的祖父,早在《臺灣通史》一書中就提到這樣一種鳥:「練雀,俗稱長尾山娘,翠翼朱喙,光彩照人。」臺灣人口中的長尾山娘,其實就是臺灣藍鵲。
  • 中國特有鳥類,你肯定認識不到一半,出了麻雀烏鴉你還知道啥
    為廣食性鳥,成鳥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包括花、果實、種子、葉子、根莖和嫩芽等。動物性食物很少,主要為各類昆蟲。是中國特有種。 藍鷳是臺灣特有鳥種;棲息在海拔2000米以下中低海拔的闊葉林或混生林中,行動謹慎,常常悄然無聲地活動,不易見到。以植物的果實、種子為食,也吃一些無脊椎動物。
  • 臺灣大二學生海報設計為啥這麼吊|工業設計|大學|設計展|科技大學...
    前陣子  2020臺灣金點設計獎作品出爐  這個創立於中國臺灣  被媒體稱為「設計界的金馬獎」  帶我們領略了來自全球20地的優秀設計作品  說到金點設計獎的品牌標誌與文宣設計  是來自臺灣的設計師塗閔翔進行設計
  • 海南百年鳥類調查:發現16種新鳥類 上百種鳥消失
    迄今已發現的海南鳥類特有種包括海南山鷓鴣、海南孔雀雉和海南柳鶯3種,特有亞種53種。  「作為一個島嶼,海南島有著形成特有物種的絕佳條件,但海南是個年輕的島嶼,直到6500萬年左右才與大陸最後一次分離,所以特有鳥種並不多。」鸚哥嶺省級自然保護區科研監測科的李飛介紹說,由於海南島與大陸分離,千百萬年的漫長演化過程,讓海南島的鳥類區系有了自己一定的「個性」。
  • 華航A350以鳥類命名 首架取名為「帝雉號」
    民航資源網2016年4月26日消息:華航空中巴士A350新機即將自今年7月起交機,將結合設計靈感謬思「鳥類」及臺灣在地特色,首創「臺灣飛行大使」系列命名。華航董事長孫洪祥今天(26日)宣布,第一架與第二架A350分別命名為「帝雉號」與「臺灣藍鵲號」;其他 12 架新機則邀請全民一同上網票選你/妳心目中的「飛行大使」。
  • 一個1.35萬年前的迷你鳥雕像 改寫了中國鳥類藝術品創作歷史
    一個1.35萬年前的迷你鳥雕像 改寫了中國鳥類藝術品創作歷史  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出土的鳥雕像的各個側面受訪者供圖  我國科學家與法國、加拿大、以色列和挪威等國家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發表論文稱,他們對2009年出土的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上一個微型鳥雕像及同層出土的燒骨與半成品進行碳十四測年發現,32個樣品的年齡平均值為距今1.35萬年,它們將中國鳥類藝術作品的最早創作時間提前了8000多年。
  • 珍希動物五色鳥現身廣東羅浮山 臺灣特有大陸罕見
    據羅浮山有關專家確認,此鳥名為五色鳥,現今極為少見,屬於臺灣特有物種,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據介紹,當天下午值班時,工作人員看見一隻疲憊的五彩小鳥落在葛洪博物館門前。隨後,被稱為「羅浮通」的葛洪博物館館長曾慶香聞聲出門,一眼便認出,此鳥就是珍稀飛禽五色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