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鴨嘴獸面臨滅絕 這真是一個悲傷的消息

2021-01-13 川北在線網

澳大利亞鴨嘴獸面臨滅絕 這真是一個悲傷的消息

時間:2020-01-22 10:2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澳大利亞鴨嘴獸面臨滅絕 這真是一個悲傷的消息 據《澳洲新快報》報導,近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一項研究顯示,由於乾旱汙染等原因,澳大利亞標誌性動物鴨嘴獸恐面臨滅絕。 據報導,近日,一批鴨嘴獸被發現死於新州乾涸的河道溪流,主要是因為旱災和人類

  原標題: 澳大利亞鴨嘴獸面臨滅絕 這真是一個悲傷的消息

 

  據《澳洲新快報》報導,近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一項研究顯示,由於乾旱汙染等原因,澳大利亞標誌性動物鴨嘴獸恐面臨滅絕。

 

  據報導,近日,一批鴨嘴獸被發現死於新州乾涸的河道溪流,主要是因為旱災和人類活動,如築壩和蓄水用於農業灌溉,以及來自國家公園內的其他野生物動捕食,還有畜牧業的影響。

  新南威爾斯大學研究報告的作者賓諾說,現在必須立即採取行動來阻止鴨嘴獸從我們的河流水道中消失。

 

  賓諾說:「迫切需要對鴨嘴獸進行一次全國風險評估,以分析這一物種的保育狀況。」

 

  但澳大利亞聯邦環境部長發言人則表示,按目前的國家環境法,鴨嘴獸未被列入受威脅物種名單。

  據報導,保育團體澳大利亞方舟見證了新州大巴林頓地區鴨嘴獸種群數量大幅下降。澳方舟主席福克納說,乾旱對這種動物影響最大。在該地區,鴨嘴獸都已消失,無法找到它們。

 

  福克納說:「許多水坑已乾枯或充滿淤泥,剩下的水坑則被國家公園內外的野馬,野豬和牲畜使用時破壞。」

 

  他透露,在找到的鴨嘴獸屍體中,腹部空空,而且都染上霍亂病菌或其他病菌。

 

  據悉,鴨嘴獸是岡瓦納古陸恐龍時代的物種,它們是產卵的哺乳動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哺乳動物譜系之一。

 

  福克納說:「它們一直處於這種持續不斷的東海岸溫帶環境中,幾百萬年來一直未變。」

 

  他還稱:「現在來看,一個個充滿細菌且死氣沉沉的汙水坑,在我們的地區非常多,鴨嘴獸終將被趕盡滅絕」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珍奇動物」鴨嘴獸面臨滅絕危機
    科學家在1月20日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警告說,長期乾旱和氣候變化的其他影響正在致使澳大利亞獨有的鴨嘴獸走向滅絕。據法新社1月20日報導,研究人員說,由於乾旱、開墾土地、汙染和建築大壩,這種棲息在河流中的動物已經從澳大利亞東海岸40%的歷史棲息範圍消失。
  • 鴨嘴獸——即將面臨滅絕的古老哺乳動物
    很多人認為哺乳動物都是胎生的,其實也不盡然,在澳大利亞,有一種神奇的動物叫做鴨嘴獸,它是卵生哺乳動物。是不是很神奇?更為特別的是,它也是「單孔類」動物。就是卵,尿,糞都由一個孔排出。可是,我們現在要面對的是,這2500萬年的古老哺乳動物即將結束在地球的旅程。沒錯,環境的破壞再一次讓我們面臨物種滅絕的處境,上一次我們面對的還是美麗的中華鱘,這一次就到了古老的鴨嘴獸。
  • 乾旱汙染致大量死亡 研究:澳鴨嘴獸有滅絕危險
    中新網1月21日電 據《澳洲新快報》報導,近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一項研究顯示,由於乾旱汙染等原因,澳大利亞標誌性動物鴨嘴獸恐面臨滅絕。據報導,近日,一批鴨嘴獸被發現死於新州乾涸的河道溪流,主要是因為旱災和人類活動,如築壩和蓄水用於農業灌溉,以及來自國家公園內的其他野生物動捕食,還有畜牧業的影響。新南威爾斯大學研究報告的作者賓諾說,現在必須立即採取行動來阻止鴨嘴獸從我們的河流水道中消失。賓諾說:「迫切需要對鴨嘴獸進行一次全國風險評估,以分析這一物種的保育狀況。」
  • 鴨嘴獸歷史長達2500萬年,卻在兩個世紀內瀕臨滅絕,原因令人無奈
    然而,自從人類第一次在澳大利亞遇見這種原始的哺乳動物後,在短短兩個世紀的時間裡,鴨嘴獸的總數量下降了50%,淪為了瀕危物種。它們遭受過人類的肆意獵殺,如今它們還得面臨另外一個挑戰——氣候變化。科學家在本周一發表的一項研究中警告說,長期乾旱和氣候變化的其他影響正在推動澳大利亞獨特的鴨嘴獸種群走向滅絕。
  • 世界上最奇怪的哺乳動物鴨嘴獸瀕臨滅絕
    鴨嘴獸是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將鴨嘴獸列為瀕臨滅絕物種。(來源:Robert Dockerill)2019 年 12 月是澳大利亞有記錄以來最熱最乾燥的 12 月;2019 年也是有記錄以來最熱和最乾燥的一年,這個國家已經經歷了三年的嚴重乾旱,這也是為什麼持續的野火如此嚴重的一個關鍵因素。鴨嘴獸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東海岸,那裡是受火災影響最嚴重的地區。同時,東部各州也擁有澳大利亞 80% 人口。
  • 多少人搜過「鴨嘴獸滅絕了嗎」
    這是一隻被捕獲的鴨嘴獸,研究人員正在測量它的相關數據。這也是澳大利亞希爾斯維爾市墨爾本水務署的研究之一。在澳大利亞麥克馬洪溪,鴨嘴獸研究員Joshua Griffiths(左)在Samuel Bell的幫助下,把一隻鴨嘴獸從網中解救了出來。經過測量、檢查是否攜有微晶片之後,他們很快把這隻鴨嘴獸放回了水中。
  • 在記憶裡已經滅絕的動物——鴨嘴獸,你見過嗎?
    這一政策的出臺,不禁讓我想到很多瀕臨滅絕,而又神奇的動物,希望我的文章能讓更多人了解它們,保護它們。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種古老而又呆萌的動物--鴨嘴獸。鴨嘴獸現在生活在澳大利亞,並且這隻萌獸已成為澳大利亞的象徵,澳幣20分硬幣反面圖案就是在水裡的鴨嘴獸。因為人類追求標本和珍貴毛皮,多年濫捕而使種群嚴重衰落,曾一度面臨絕滅的危險。由於其特殊性和稀少,已列為國際保護動物。卵生or哺乳?
  • 你相信鴨嘴獸的存在嗎?它們竟然是未完全進化的卵生哺乳動物
    但是正當大英博物館管理員助理拿起剪刀準備去拆穿這個看起來虛假的拼湊標本時,卻驚訝的發現,一個線頭也沒有,這竟然是個真實存在的物種,真讓人感嘆大自然的傑作,大自然才是最有想像力的創作者。而且這種神一般存在的生物,它還對環境極其敏感,人工養殖很難成功,1943年,維州保護區費了那是九牛二虎之力才終於繁殖成功了一隻鴨嘴獸,你說難不難,不過這還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這種古生物只能在澳洲繁殖成功,脫離了澳洲就沒下文了。
  • 恐龍都滅絕了,為啥戰鬥力不強的鴨嘴獸卻活了下來?
    雖然是澳大利亞國寶級的動物,卻完全沒獲得應有的待遇,最大的原因就是——它們實在是長得太奇怪了!1798年,時任新南威爾斯總督John Hunter準備送點珍貴的禮物給大英博物館,左思右想後最終選擇了澳大利亞特有的鴨嘴獸。然而,當這份承擔著使命的鴨嘴獸標本準時抵達時,卻鬧出了一個烏龍。
  • 2019年已滅絕和2020將要滅絕的物種
    在新的2020年,仍有物種面臨滅絕的危險。已經滅絕的物種2019年12月23日,中國水科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專家稱,長江又一特有物種「長江白鱘」滅絕——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諾氏拾葉雀2019年,長江白鱘和諾氏拾葉雀已經滅絕;2020來臨之際,仍舊有物種面臨著將要滅絕的危險
  • 澳洲乾旱汙染致鴨嘴獸大量死亡 有滅絕危險
    保育團體澳洲方舟在新州上亨特地區乾涸的溪流中發現兩隻鴨嘴獸屍體據新南威爾斯大學一項研究顯示,澳洲標誌性的動物鴨嘴獸正面臨滅絕。一批鴨嘴獸已被發現死於新州乾涸的河道溪流,主要是因為旱災和人類活動,如築壩和蓄水用於農業灌溉,以及來自國家公園內的其他野生物動捕食,還有畜牧業的影響。新南威爾斯大學研究報告的作者賓諾(Gilad Bino)說,現在必須立即採取行動來阻止鴨嘴獸從我們的河流水道中消失。賓諾博士說:「迫切需要對鴨嘴獸進行一次全國風險評估,以分析這一物種的保育狀況。」
  • 外觀奇特的鴨嘴獸,體內共有83種毒素,能輕易殺死小型動物
    你見到這個動物的第一眼,是不是也在納悶:為什麼給它戴一個「口罩」呢?這也正是鴨嘴獸的奇特之處,但凡是見過鴨嘴獸的人都說它長得很奇怪,嘴巴就像後裝上去的。當初在澳大利亞發現鴨嘴獸的時候,都驚呼:「不可思議的動物」。
  • 外觀奇特的鴨嘴獸,體內共有83種毒素,能輕易殺死小型動物
    鴨嘴獸是生活在澳大利亞的一種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哺乳動物幾乎都是胎生的,但鴨嘴獸卻是一個例外,它不是胎生而是卵生的,鴨嘴獸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卵生哺乳動物之一,既能下蛋,又會哺乳。鴨嘴獸的命名是在1799年,英國博物學家喬治-蕭收到鴨嘴獸標本的時候,第一眼他就認為這個標本是假的:「這是誰,把鴨嘴和鴨腳縫在一隻小獸身上了?」,還懷疑是他朋友的惡作劇。然後他拿剪刀尋找拼接的縫線和痕跡,可令其詫異的,他在這個標本上沒有找到一絲縫合的痕跡。後來經過博物學家的鑑定,這是個真實存在的物種,紛紛感嘆不可思議。
  • 澳大利亞有袋類動物面臨滅絕 野貓或為元兇
    【環球網綜合報導】澳大利亞北部有袋類動物如袋狸、袋鼬鼠和樹負鼠等的數量近年來急劇下降。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5月8日報導,7日公布的一項分析顯示,這種現象可能是野貓造成的。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的野生動物保育教授詹森披露,澳大利亞的小型哺乳類動物正面臨滅絕的危險,澳大利亞北部的情況尤其嚴重。
  • 毛茸茸的鴨嘴獸會變成瀕危物種嗎?
    攝影:DOUG GIMESY但最近,在驚嘆之餘,鴨嘴獸研究員也深感擔憂。氣候變化、人類發展、乾旱、叢林大火,正在破壞澳大利亞東部的河流,而那裡是鴨嘴獸賴以覓食和交配的地方。科學家現在正在敦促澳大利亞政府和幾個州把鴨嘴獸列為易危物種,從而為它們帶來更多的保護。
  • 澳大利亞鴨嘴獸數量減少,專家提議列入瀕危動物保護名單
    鴨嘴獸離在維多利亞州被列為瀕危物種又近了一步。科學諮詢委員會引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這些水生單孔目生物的數量「大幅減少」,並提出初步建議,將其列為受到威脅的物種。乾旱、山火、氣候變化、棲息地被破壞和人口增長都是影響該物種數量減少的因素。鴨嘴獸是出了名的難抓,而且很難統計數量,但研究人員估計在澳大利亞可能只剩下1萬隻,不超過10萬隻。
  • 科普(學)有道:鴨嘴獸的小知識
    (紅色:本地;黃色:已引入)鴨嘴獸生活在澳大利亞東部的溪流和河流中,包括塔斯馬尼亞島。它在南澳大利亞已經滅絕了,除了袋鼠島上的一個引入種群。鴨嘴獸生活在不同的氣候中,從熱帶雨林到寒冷的山區。飲食與行為鴨嘴獸是食肉動物。它們在黎明、黃昏和夜晚捕食蠕蟲、蝦、昆蟲幼蟲和小龍蝦。鴨嘴獸在潛水時會閉上眼睛、耳朵和鼻子,並左右移動它的喙,很像雙髻鯊。它的喙上結合了機械傳感器和電子傳感器的原理來繪製周圍的地圖。
  • 南漳-遠安動物群中首次發現遠古「鴨嘴獸」
    人民網北京2月18日電(王紹紹)據中國地質調查局網站消息,近期,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程龍帶領的研究團隊,在早三疊世(約2億4千8百萬年前)南漳-遠安動物群中首次發現了與現生鴨嘴獸具有相似捕食方式的海生爬行動物。
  • 奇異動物-鴨嘴獸
    這種動物代表著從爬行動物向哺乳動物進化的一個環節。視頻:鴨嘴獸與保育人員嬉戲時長:1分18秒 來源:騰訊視頻雖然圈養計劃失敗與及鴨嘴獸易受環境汙染影響,但是在人工保護下,它們目前還未走向滅絕。有2科3屬5種,只分布在大洋洲地區,主要在澳大利亞東部及塔斯曼尼亞生活,是一群卵生哺乳類。歷史上曾存在另外兩個科,但都已滅絕。現存的單孔目動物有以下兩科:鴨嘴獸科(Ornithorhynchidae)及針鼴科(Tachyglossidae),它們都是澳大利亞的象徵動物。
  • 全球性大火曾導致物種大滅絕,澳大利亞大火撲不滅,將重蹈覆轍?
    66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引發了毀滅性的全球性大火,導致地球上的大規模生物滅絕和生態重塑,其中包括恐龍的滅絕。今天,肆虐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的災難性森林大火不僅給人類生存、經濟造成巨大威脅,也給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功能帶來沉重打擊。科學家們已經警告,動物和植物將面臨災難性的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