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笑川這個名字並不十分響亮,和六小齡童、蔡依林比起來顯得有些陌生,但是以這個名字所發展起來的網絡亞文化——抽象文化,其受眾和熱度卻漸漸有超過六學和淋語的趨勢。
抽象文化是由西南官話夾雜著普通話和emoji等組合而成的語言,廣泛應用於各種場合,對罵、服軟、挑釁甚至是調情都可以用。
雖然你們不知道孫笑川,但一定知道蔡徐坤,蔡徐坤演唱會的雷射筆事件,就是被抽象文化的粉絲反串發酵起來的,甚至還上了微博熱搜。
在網絡直播的風口上,火起來了很大一批人,風口過後,也有很多豬摔死在了地上,孫笑川顯然不在此列,他並不火,風口過後他摔下來了,卻沒死,拍了拍屁股,跑到牆外繼續直播去了。
作為一個網絡直播,一個儒雅隨和的胖子,他並沒有很大的優點,不會唱歌跳舞,遊戲打得也很菜,唯一的特點就是嘴臭,喜歡和他的粉絲對罵。
「你吼辣麼大聲幹什麼,有問題你找物管啊。」
「在?看看X?」
「你說你M呢?!」
「你怎麼回事小老弟。」
「搖了我8。」
諸如此類的話語不絕於耳。
這是他的缺點,也是他的優點,無論是什麼,他的造梗能力很強,這一特點吸引了很多的粉絲,自稱「嗨粉」,孫笑川也慢慢開始了他的網黑生涯。
其實這個人並沒有太大的黑點,唯一的黑點就是嘴臭,和一次食言,但是他的存在,像是一個縮影。
大多數人在現實生活中飽受壓抑和壓力,來自父母,來自家庭,來自社會,來自學業、工作。被女友、老婆、老闆很多很多人,罵了一天,他們能做什麼呢?
他們可以打開手機,手機就在觸手可及的位置,這是個很簡單的動作,像挖挖鼻孔,捋捋頭髮那麼簡單。
然後開始打字,這個動作同樣也很簡單,各種諸如「NMSL」「小老弟你可稍稍吧」在屏幕上出現,他們只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宣洩自身的情緒,而宣洩的對象就是孫笑川。
和很多亞文化一樣,抽象文化也漸漸通過貼吧擴散開來,很多李毅吧、抗壓吧、戒賭吧等大貼吧的人都被吸收了進來。
並且四處以孫笑川的名義鬧事,在各種事件下留言「兇手找到了,兇手微博@帶帶大師兄」等,以抹黑孫笑川,並以此為樂。
亞文化的傳播是最快的,你聽著大家說,看著大家說,慢慢的自己也會說了。
漸漸的,這些人被稱為網絡暴民,滿嘴噴糞,和別人嘴臭,給孫笑川抹黑,被官媒批評,但是這並不能改變什麼。
只是連累的孫笑川。
成也蕭何敗蕭何,孫笑川因為他的嘴臭漸漸有了名氣,也因為他的嘴臭而遭受封禁。
但是抽象文化並不屬於孫笑川,就像李毅吧不屬於李毅一樣。
就像喜劇背後是悲劇一樣,大多數人在匿名、虛擬的網絡上破口大罵,嘻嘻哈哈,相互嘲笑,無非是為了發洩各種消極的情緒,他們聚集在一起,孫笑川不是他們的領袖,而是他們的敵人,也是他們自己,於是他們要打敗他,他們罵他,也像是在埋怨自己。
「孫笑川是平庸,是生活,是埋葬於人們心底的醜陋,是生命不可承受之哈皮。
孫笑川是你,是我,是世界上每一個人。
人人都笑孫笑川,人人都罵孫笑川,人人都是孫笑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