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的養生意識越來越強了,相信對於很多的養生達人來說,刮痧應該一點也不陌生了,你如果沒有刮過痧,他們一定會極力的推薦你去試一試,對身體很好。刮痧,是通過特製的刮痧器反覆的刮動、摩擦人體的經絡和穴位,比如最常見的背部,然後就能將體內的溼邪寒溼之氣都排散出來,起到舒經活血、驅邪祛溼的養生作用,很多人都很喜愛刮痧。
刮過痧的人應該都非常感同身受:刮痧過後,後背就會出現一大片一大片的紅色,甚至還有紅到發黑的,而很多人都會絕經刮痧刮到「大紅大紫」,才說明效果更好,身體裡排出的毒素也比較多,事實真是這樣嗎?答案或許跟你想的不一樣!
刮痧刮出一大片紅印子,就是身體在排毒?
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雖然刮痧對身體有好處:可以促進體內的代謝和毒素的排出,打開皮膚的毛孔,使人體發熱並將多餘的代謝廢物排出體外;還能夠放鬆緊張的肌肉和內關節,促進其局部的血液循環,有效的避免了血瘀滯在局部的問題,可以緩解關節肌肉的酸痛問題;還能刺激局部的皮膚和神經,加強器官之間的聯繫,使之得以平衡。
但是刮痧並非是刮的越紅,你越疼才有效果,一般來說,刮痧刮到刮拭部位出痧後呈現出為紅色或者微紫紅色就可以停止了。刮痧的力道、部位若是掌握不當,一味追求大力的話,不僅沒有效果,還可能傷害身體。
出痧其實就是因為經過刮拭後導致皮膚的毛細血管破裂、淤血透在皮膚中出現的紅色或紫紅色的痧痕,利用原本根本沒有辦法體外的淤血經過刮拭後離開毛細血管,就能夠重新的進入血液循環最好的排出體外的方式。但是刮拭的程度太過了,不僅人容易疲倦,更重要的是還可能會刮傷皮膚,反而容易造成細菌感染,那就得不償失了。
而正確的刮痧,你需要提前了解以下這些事
第一,不是人人都適合刮痧——有潰瘍、腫脹的人不適應刮痧,這類人群的皮膚很脆弱,刮痧只會加重感染的可能;醉酒、過於戒或疲勞的人也不適合刮痧,這是刮痧可能會使血液流向體表造成內臟的有效循環血流量驟減,對身體健康很不利。經常腰背酸痛、消化不良、頸肩不適等人群是可以適當的刮刮痧的。
第二,刮痧的方向——刮痧並不是隨便想怎麼刮就怎麼刮的,刮錯了還可能會導致氣血逆流,反而會傷身。刮痧的方向要按照由上至下。由內向外、先頭頸部都背腹部的順序;順著經絡的方向、關節穴位的位置,採用揉按的式,切忌不要力度太重,以免刮傷皮膚。
第三,刮痧的程度——刮痧的主要目的是舒通經脈,出痧的速度和多少也跟各自的體質不同。有的人即使用力刮皮膚也只是微紅,而有的人剛開始刮皮膚的顏色就已經很明顯了,過度的追求出痧,出痧越多、顏色越深,不一定就是效果越好的表現。建議刮痧不要以出痧為目的,皮膚微紅是其實已經就有作用了。
提醒:刮痧後的2-3天內,身體通常會出現疼痛、發冷或發熱感,或是有起疹的變化,是屬於正常的現象,不要太過擔心;刮痧不適宜每天進行,一第二次刮痧的時間,建議隔個3-6天為宜。
綜上所述,雖然刮痧好處多,但並不是刮的你皮膚越紅效果越好,刮拭的力度太重了,反而很容易刮傷皮膚,根據個人體質力度適中,皮膚微紅即可。另外,刮痧前,也希望打擊啊能清楚上述三點,學會正確的刮痧方法,才會給身體帶來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