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家中上萬斤馬陸葡萄面臨滯銷 護士幫忙叫賣

2020-11-30 東方網

「我們血透室有一名外地透析病人,種植馬陸葡萄,因為看病耽誤沒辦法賣葡萄,他家的葡萄味道鮮美哦!我想幫幫這名患者……有需要的請給我留言。」近日,來自上海某醫院一名血透室護士長在其微博上發布的這則消息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

同濟大學附屬天佑醫院透析科護士長李祥紅在自己的微博上發起了這次「愛心」行動。

澎湃新聞記者8月16日聯繫到這位名為李祥紅的護士長。據其透露,她在同濟大學附屬天佑醫院透析科工作,她微博中提到的這名患者是一名安徽來滬的果農餘老伯,患有尿毒症10餘年,長期依靠藥物進行治療,但近年來由於病情加重,只能依靠血液透析維持生命。因身體原因導致田裡近2萬斤葡萄面臨滯銷的局面。

在這名護士長的發動下,院內醫務人員等都向患者伸出了援助之手。

「這是舉手之勞的一件事,如果你有這份善心與愛心,就請幫幫這位病人吧。」李祥紅同時通過媒體向社會大眾呼籲。

為省錢每周3次血透縮減為2次

患者餘老伯54歲,家住上海嘉定區馬陸鎮陳村村李家隊,居住條件簡陋。他向澎湃新聞記者透露,從1992年起來滬務工,和老伴承包了11畝地種葡萄,為此他還系統地學過專業的馬陸葡萄種植技術。

餘老伯家中條件簡陋。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圖

2003年前後,餘老伯因為一次頭暈在醫院檢查,發現血壓高,血肌酐異於常人,被診斷為「尿毒症」,10多年來只能依靠藥物控制病情。「剛開始病情不重,沒在意,耽誤了2年多,再去醫院複診時,醫生就說必須要做『血透』了。」餘老伯如今血透差不多快兩年,從2015年11月起,他開始在離家較近的天佑醫院治療。

由於經濟條件受限,餘老伯將每周3次血透縮減為2次,同時選擇了普通血液透析而非高通量血液透析,這意味著血液透析濾過和血液灌流等清除大分子毒素的治療也被放棄了

「這樣長期下去,他可能會因為透析不充分、體內毒素清除不足而引發越來越多的併發症。」該醫院腎臟內科副主任醫師張冉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尿毒症就是由於腎功能受損以致代謝產物及某些毒性物質不能排出體外,所導致的全身中毒症狀,腎臟功能損傷是不可逆性的,血液透析只能維持患者生命。

每月治療費需6000元

十多年來,治療費用已經拖垮了餘老伯一家,他和妻子也曾向親友借錢看病,「但畢竟血液透析是需要長期做的,親友的力量也是有限的。」餘老伯的妻子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每次單血透費用在400元左右,一周兩次,加上藥費、檢查費等,一個月的治療費在6000元左右。」餘老伯算了一筆帳,目前在醫院治療都是自費,儘管可以回老家報銷掉一部分醫藥費,但仍然杯水車薪,且報銷有時間限制,去年他就有9萬多的醫藥費沒有報銷成功,再加上今年上半年一次「腦梗」花的錢,如今生活更加拮据。

8月上旬一次治療期間,透析科護士長李祥紅得知這一消息後,便想著能不能用微博、微信等幫餘老伯賣賣葡萄。

不抓緊賣葡萄會爛在地裡

餘老伯家還有1萬多斤葡萄沒有銷路。因為餘老伯身體原因,目前採摘和包裝工作都由他妻子(左)一個人完成。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圖

接觸過很多透析患者的李祥紅知道,尿毒症患者做過一次透析後身體都會很虛弱,餘老伯前年因病重,做完血透甚至站不起來、站不穩,需要家人陪同,然而餘老伯每次去醫院都沒有人陪同,「他一路上要花費70分鐘,做一次透析要花去4小時時間,他的妻子因忙著去田裡採摘、包裝葡萄,更加沒有時間,眼下又是葡萄成熟季節,不抓緊時間銷售出去,就意味著葡萄要爛在地裡,接下來的透析費用又全靠葡萄銷路換來的錢。」

「葡萄現在就像他的命一樣,賣出去才能繼續活下去。」李祥紅打了個比方,「血透病人不可以過度勞累,像這樣的高溫天,他根本沒法長時間在露天完成採摘工作。對一般人來說,高溫天出汗了喝口水很正常,但對尿毒症患者來說,由於他們自身缺乏代謝功能,每天喝水的量必須嚴格控制。」

8月12日起,李祥紅在自己的微信、微博中首先發動透析科醫務人員購買餘老伯家的葡萄。她的行為也感動了醫院的醫務人員及醫務人員家屬等,3天裡賣掉了50斤,但對於種植的總量來說依然是杯水車薪。「總共2萬斤葡萄,現在還差1萬多斤沒有銷路,等到9月下旬,大多數葡萄品質就過了採摘季節。」李祥紅呼籲,希望有更多的社會人士可以伸出援手幫助餘老伯。

相關焦點

  • 馬陸葡萄與眾不同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成真
    東方網實習生孫曉菲7月21日報導:馬陸葡萄堪稱葡萄中的極品。這「極品」的稱號並不是隨便說說的,今天下午,上海馬陸農家苑葡萄園總經理管華明、馬陸鎮農業綜合服務站技術員印根興做客東方網嘉賓聊天室,揭密了馬陸葡萄的與眾不同之處。
  • 她把馬陸葡萄當孩子來養,當年求職簡歷上寫「我很能吃苦」
    上海嘉定的馬陸葡萄,是上海知名地產農產品品牌之一,為了讓這個品牌更受人喜愛,王素青已在田間地頭忙了十餘年。如今,已是上海馬陸葡萄公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的她,對馬陸葡萄感情很深:「種葡萄和養孩子一樣,都需要長時間傾注心血。我愛馬陸葡萄,葡萄賣得好、受歡迎,我就高興。」
  • 這一水果「滯銷」未完,上萬斤再不處理,很快要壞掉,農民太苦了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這一水果「滯銷」未完,上萬斤再不處理,很快要壞掉,農民太苦了!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如今農村人的生活過得也越來越好了。尤其在收入方面,農民覺得在家種地賺錢少,可以到外面打工賺錢。如今大部分家庭的收入來源,都還是要依靠在外打工。雖說城市有很多工作機會,但城市很難容納農村一些中老年人,很多工廠也不願意招中老年人。
  • 衡陽縣大安鄉4萬斤沙糖桔遭滯銷
    大安鄉馬源村村民呂友初2014年回到家鄉流轉荒地發展水果種植業,經過幾年的辛苦種植和精心管理,今年水果迎來了大豐收,可呂友初卻高興不起來,由於市場飽和、缺乏銷售途徑等原因,他的4萬斤左右沙糖桔正面臨滯銷。
  • 十二年夏天無休,她是馬陸葡萄堅守者和研究者
    這是上海馬陸葡萄公園一年中最忙的時節,從六月到十月,50多個品種的葡萄接二連三地熟了,整穗、疏粒、套袋的精細化工作排滿了整個夏天;剛出梅雨,又入三伏,每一次的氣候變化都與葡萄的生長息息相關。 從學校畢業後,王素青紮根於此,在這個園子裡度過了12個沒有休息日的夏天。
  • 產地上萬斤滯銷,堆積如山,市場泛濫,農民:怎麼不值錢了?
    但是今年的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很多農產品出現了滯銷情況,讓辛苦種植一年的農民苦不堪言。今年很多往年並不愁銷售的農產品遭遇了滯銷,比如前段時間上市的柚子、蜜桔、核桃等,以及今天要說到的主角-板慄。說到板慄相信大家對它都不陌生,板慄在我國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由於板慄對生長環境要求很低,所以在我國南北兩地均有種植。每年在秋末冬初時。
  • 本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患者順利出院
    圖說:本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患者順利出院 採訪對象提供今天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感染與免疫科一名特殊的患者出院了。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治療,作為上海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的李明(化名)激動萬分:「謝謝公衛中心的醫生和護士,讓我在這裡重獲新生。」為了向醫護人員表示感謝,公衛中心醫務部門專程向白衣天使送上了鮮花。
  • 每公斤80元 精品馬陸葡萄憑啥賣這麼貴?
    但馬陸葡萄公園的種植大棚裡,每畝只種植3行共36棵葡萄樹……  一畝地只種植36棵果樹,一片葉子「專養」一粒果,葡萄串長度必須在18至20釐米左右,一串葡萄控制在30至40粒果實……如此錙銖必較的,正是售價每公斤80元的精品馬陸葡萄。
  • 泉州:福醫大二院最小的尿毒症患者,確診時僅11歲……
    他是血透室裡最小的患者  下午2時30分許,在五叔公的陪同下,陳裕弘如期來到了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東海院區腎內科血透室,他是血透室裡最小的患者。值班護士給裕弘送六一節禮物  瘦小的身體如今只剩64斤,躺在病床上,陳裕弘一邊血透一邊和記者聊天。
  • 滬馬陸葡萄上市 二維碼嵌進鮮品可從5月底吃到元旦後
    原標題:二維碼嵌進馬陸葡萄串 鮮品可從5月底吃到元旦後  嘉定馬陸又聞葡萄飄香。記者了解到,目前馬陸葡萄公園裡,黃玫瑰、早黑寶、夏黑等10來個早熟品種已大量成熟上市,今年售價與往年持平,為每公斤80元。
  • 上海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患者順利出院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上海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患者順利出院 採訪對象提供今天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治療,作為上海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的李明(化名)激動萬分:「謝謝公衛中心的醫生和護士,讓我在這裡重獲新生。」為了向醫護人員表示感謝,公衛中心醫務部門專程向白衣天使送上了鮮花。愛滋病合併尿毒症 雪上加霜遇絕境今年52歲的李明,患有遺傳性疾病多囊腎,2016年開始出現終末期腎功能衰竭,依靠血液透析維持生命。
  • 哪些腎病患者,會被尿毒症盯上?
    大部分醫療機構的回顧性研究顯示,20%-40%的慢性腎臟病患者最終幾乎完全喪失了腎功能、進入了尿毒症。不過,回顧性研究並非幹預性研究,很多患者治療混亂,甚至一度停止治療,而且納入研究的這些患者病情偏重,實際腎病人群的尿毒症風險並沒有那麼高。
  • 去馬陸吃了8種葡萄...
    掰著手指頭算算,可能還是就快大面積搶佔市場的葡萄了吧~  周到君今天去位於嘉定區的馬陸葡萄主題公園採訪時了解到,一年一度的上海馬陸葡萄節就要開幕咯~隨之而來的就是好吃的葡萄、適合暑期的親子採摘,以及越來越豐富的葡萄主題相關的活動啦~
  • 「吃葡萄可不吐皮和籽!」 上海地產優質葡萄評優「馬陸」奪頭牌
    這個問題記者在2019年上海地產優質葡萄評優推介活動上獲悉了答案。據農產品專家介紹,吃葡萄不僅可以不吐葡萄皮,還可以不吐葡萄籽。最終,來自馬陸葡萄公園的巨玫瑰品種榮獲此次評優金獎。」葡萄果穗、果粒、果皮,「品」葡萄的肉質和風味,比較葡萄的差異。
  • 妻子大愛捐腎 上海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患者出院
    東方網通訊員範忭忭、邵恩明12月1日報導: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當天上午,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感染與免疫科一位特殊的患者出院了。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治療,作為上海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的李明(化名)激動萬分:「謝謝公衛中心的醫生和護士,讓我在這裡重獲新生」。
  • 夏令水果吃啥好:帶你挑馬陸葡萄 品南匯水蜜桃
    想吃馬陸葡萄、倉橋水晶梨、南匯8424西瓜、南匯水蜜桃、合慶火龍果嘛?在2016年上海郊區優質果品展銷會上能讓大家盡情挑選名優品質水果。無論你是喜歡甜美多汁的,還是清脆可口的,在這裡都可以找到你的最愛。  據悉,從8月5日至7日,上海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上海農業展覽館、上海市林業總站、上海市瓜果行業協會將共同舉辦「2016上海郊區優質果品展銷會暨盛夏農副產品大聯展」。
  • 52歲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患者今順利出院,創上海首例
    今天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當天上午,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感染與免疫科一位特殊患者出院了:經過一個多月精心治療,作為上海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的李明(化名)激動萬分:「謝謝公衛中心的醫生和護士,讓我在這裡重獲新生!」
  • 遭遇滯銷,眼瞅著家中積壓的板慄心煩,慄農不解:咋會這樣?
    但在這板慄滯銷的情景下,慄農最後所面臨的結果,很可能會是不能如願。有來自慄鄉的朋友傳遞消息說,自己哪裡慄產區的慄農,眼瞅著積壓在家中賣不出去的板慄,也是十分不解,疑竇頓生,不知道怎麼會這樣?為了幫助各個滯銷產區的慄農儘可能地把積壓在家中的板慄銷售出去,9月份在河北遵化召開的2020年中國板慄大會,也對慄農進行了相應的支招。
  • 專屬上海人的甜蜜:馬陸葡萄、金山蟠桃……本地果品品牌超百個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7月26日報導:晶瑩剔透的馬陸葡萄、入口即化的南匯水蜜桃、甘甜爽脆的松江水晶梨、甜蜜帶酒窩的金山蟠桃……又到了一年中吃水果的好季節。本周末(7月27日和28日)第八屆「鄉土有約」—2019上海市夏季優質果品推介會將在五角場下沉式廣場舉行,專屬於上海人的這份甜蜜如約而來。
  • 土鴨蛋豐產遇滯銷,請永州老鄉幫幫忙!
    土鴨蛋豐產遇滯銷,請永州老鄉幫幫忙!「按道理來說,端午節前後,我應該是在忙著銷售自家養殖的土鴨和鴨蛋,但現在卻閒在家中,望著1千隻土鴨和近4千個鴨蛋一籌莫展,連過節的心情都沒有了。」伍海榮一臉焦慮。伍海榮是冷水灘區牛角壩鎮牛角壩村人,去年他籌集資金在自家門前辦了一個養鴨場。6月23日,記者來到伍海榮家的養鴨場,數千隻鴨子正在家門前的池塘中「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