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楊式太極拳傳人來虞授拳教學
2019-04-28 23:2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金偉4月27日上午,200多名太極拳愛好者集聚城區愛心廣場,與國家傳統楊式太極拳高級教練李海水共同晨練。一招一式間,所有人將楊式太極拳的剛柔相濟、舒展大方等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
-
話說太極拳|太極拳好!太極拳好!太極拳好!(完)
這一時期的拳術有長拳、猴拳、少林拳、內家拳等幾十家之多,同時形成了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拳等主要的拳種體系。同治年間,太極拳、八卦拳、五行拳等以攻防為基礎注重健身富於哲理的拳派在武壇崛起,這標誌武術已經完成了體育化進程。19世紀初,上海精武體育會、北平體育研究社等團體相繼成立,此後,武術被列於學校體育課程,進入運動競賽行列,成為中華傳統體育的代表性項目。
-
太極拳教學市場混亂 記者探秘傳統太極拳(組圖)
中國武術是如何墮落的,看完這個視頻你就明白了。" 今年58歲的閆芳,自稱是著名太極拳家、新中國第一部簡化《太極拳》科教片的演示者李經梧的第一代傳人,自己練太極拳已有42年。然而面對外界質疑,她坦然應對稱"外行不懂"、"同行相輕".
-
市橋街87歲太極拳師傅免費授徒20年,只為這個心願
「柔和緩慢,虛實分明,圓活連貫,速度均勻,上下相隨,精神貫注,呼吸自然……」近日,在番禺區市橋街禺秀社區監察站群眾宣傳活動現場,87歲楊式太極拳師傅江大安在這裡進行公益傳授楊式太極拳技藝。 禺秀園的太極拳愛好者在江大安的悉心授技下,一招一式,打得精神抖擻、不亦樂乎。
-
依照宗師楊澄浦這些方法次序練習太極拳,你會很快進入太極拳之門
大家知道,世上三百六十行,各行有各行的學習方法及門道,不懂這些方法竅門,不按規則規矩去做,你將很難入門,也就無法取得成功,練習太極拳也一樣,太極拳有一套系統完整的指導練功的理論,也更有一套科學的練習方法,太極拳練習者,只有明拳理,按照太極拳修煉的方法次序去做,才能入門練好太極拳,
-
傳統武術之中什麼最容易自學?太極拳排倒數,這個拳法排第一
傳統武術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之中非常重要的一支,也是越來越被大家所喜愛和關注。傳統武術由於流傳了幾千年,各種門派、拳術和技法相當之多,也由於幾十年之前的一些事情,讓武術瀕臨失傳。今天的傳統武術也算是感興趣的人多,但是肯靜下心來學習的人少之又少。
-
《當代武林人物傳》第二十八回:尚武德不計名與利 關永芹推廣太極拳
話說這關永芹,公元一千九百六十一年生人,自幼聰慧好學,受「崇文尚武」家風薰陶,自十三歲始,四十餘年來,先後與其父親、兄長、丈夫和多位師長學習陰陽五行學說,中醫理論,太極拳原理和傳統楊式太極拳老架、大架、普及(定型)架等傳統套路,器械、推手和太極功法。學而不輟,潛心研練,多有所得,曾撰寫《論太極拳的中正與中定》等論文,可謂是德藝雙修,文武兼得。
-
太極流派之楊氏崔仲三:太極拳是中華武術中的精華拳種(視頻/圖)
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崔仲三接受杭州網記者專訪。人物簡介:崔仲三,北京永年太極拳社社長、楊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中國武術8段。出身太極世家的他,自幼隨祖父習練傳統楊氏太極拳,至今已有40餘年。傳統楊氏太極拳108式,幾十個定式每天都要練上百遍。跟祖父練推手,每天都要被扔到牆上幾百次。崔仲三1957年首獲北京市太極拳少年組冠軍,後來在全國和北京市比賽中均獲優異成績。
-
太極拳、八卦掌到現在為何沒了實戰能力?真的比不上自由搏擊嗎?
太極拳、八卦掌到現在為何沒了實戰能力?真的比不上自由搏擊嗎?太極拳創立之初是健身為主,應對常見進攻招式以防禦為主的拳法,古人比武常因派別不同相互試探見招拆招。而現代的拳擊進攻單一,拳在前身在後破綻不容易暴露給對方。通過晃動遲疑影響對方反應,加上重複的應激練習,使反應速度,動作銜接頻率都快於傳統太極拳。
-
全國太極拳健康工程系列活動 ——2019年太極拳公開賽競賽規程
(二)總決賽項目設置: 1.個人項目 (1)規定項目 陳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42式太極拳、24式太極拳;42式太極劍、32式太極劍;太極(八法五步)。
-
一朝開悟的太極拳家們
據說,全佑牢記楊露禪這句「站住中定,往開裡打」的指示,每天認真研習,將其融會貫通於拳架和推手之中,身步法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神鬼莫測,形成了他獨到的風格,也成為楊露禪名下最善柔化的得意弟子。有人說,全佑得了一句話,悟出自家拳(吳氏太極拳)。 02 全佑有個徒弟叫王茂齋( 1862-1940),祖籍山東掖縣,京城「同盛福」掌柜,經營磚瓦生意。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太極拳對於習練者的性別、年齡、體質、職業、民族沒有限制,通過習練太極拳,人們在修身養性、強身健體的同時,也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學拳明理」,太極拳所蘊含的陰陽循環、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養生觀念,豐富著人們對宇宙、自然和人體運行規律的認知;其鬆柔圓活與立身中正的基本要求,尊師重道、學拳不可不敬、不可狂、不可滿等價值觀念,潛移默化地涵養著人們平和、包容、友善的心性。
-
揚州太極拳邀請賽落幕 太極頂尖高手「揚州論劍」
    中國江蘇網12月5日訊 昨天,「天龍太極杯」2016年揚州太極拳邀請賽在廣陵區北洲生態園落下帷幕。本次邀請賽由市總工會、市體育局主辦,市財貿產業工會和揚州田金龍太極拳法研究會承辦,共有來自全國內地及中國香港的17支隊伍300多名高手參賽。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讓太極拳承載的中華文化廣泛傳播
太極拳,我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中國傳統拳術。 太極拳是我國著名的內家功夫名拳,承載了中華民族悠久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華先人藝術和美好理想的體現。
-
對八卦太極拳的質疑
再者,若董公確實創有八卦太極拳,他的墓碑銘文中不可能隻字不提,然而董的墓碑只載其「遇黃冠,授以武術」並未言其創有八卦太極拳。因此,山人先生認為他所介紹的「八卦太極拳」是海川所創的論點是值得商榷的。將《兼》文所介紹的」八卦太極拳」的特點和拳譜與陳濟生之作《太極拳108勢》一書進行對照,可以確認《兼》文介紹的所謂「八卦太極」就是陳老所創的「太極108勢」又名「靜功纏絲太極拳」。
-
申城非遺「吳式太極拳」「龍身蛇形太極拳」你知道嗎?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
初學者應該怎樣習練陳式太極拳,收藏版!
一、要深刻理解拳式的內涵陳式太極拳作為內家拳,在技擊上別具一格,強調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以不變應萬變,因此在攻防格鬥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陳式太極拳的文化底蘊深厚,理論基礎直接來源於中國道教思想.它結合了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吸取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和傳統的中醫理論而形成了特有的內外兼修的拳術。
-
吳式太極拳傳人何南傑被美國武術教師協會評為最高級別功夫大師
他自年少時即學習武術,曾先後學習羅漢拳、金剛拳、形意拳、楊式太極拳以及吳氏太極拳。何南傑的吳式太極拳老師是裴祖蔭,裴祖蔭師從吳鑑泉,並同其子吳公儀、其婿馬嶽梁共同探索拳藝多年,對吳氏太極拳有獨特的見解。裴祖蔭對何南傑影響深遠,何南傑在裴祖蔭身上初識太極拳真實面貌,激發出探索太極拳的真諦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