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最早的雛形:一百多年前孫中山提出的「振興中華」

2021-01-08 鳳凰衛視

核心提示:「辛亥革命」成功,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宣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以中華民國為紀元,而1912年1月22號,孫中山發表聲明表示倘若清朝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能宣布贊成共和體制,將辭去臨時大總統職位,並且推舉袁世凱擔任臨時大總統。

鳳凰衛視11月11日《鳳凰大視野》,以下為文字實錄:

陳曉楠:各位好,這裡是《鳳凰大視野》。1912年初上海碼頭時任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持著手杖,眼裡望穿秋水,他正在等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吳世榮。為了支持孫中山的革命事業傾家蕩產的一個南洋華僑,也就是在這個情境之下,孫中山道出了那句為後世津津樂道的名言,「華僑為革命之母」。從1905年到1911年在這之間孫中山在南洋先後策劃了10次起義,但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有統計說10次起義孫中山一共籌款60萬兩白銀,其中三分之一都是在檳城籌得的。而這與吳世榮傾囊相助和奔走呼號是密不可分的,那麼吳世榮是誰,孫中山和吳世榮代表的南洋華僑有著什麼的故事呢?

檳城——孫中山發動武裝起義最重要的策源地

解說:馬來西亞檳城是孫中山重要海外革命基地,今天我們來到坐落於檳城打銅仔街120號的孫中山檳城基地紀念館。1910年11月,在吳世榮的召集下南洋各部同盟會代表來到了這裡,與孫中山共同商討即將發起的黃花崗起義,這次會議就是著名的庇能會議。至今紀念館內還完整的保留著庇能會議時的歷史原貌。檳城孫中山革命基地紀念館的發言人吳美潤在大學時期就以孫中山為研究課題,現在已是馬來西亞知名的孫中山研究專家之一。她向攝製組介紹說,紀念館陳設不僅保留了孫中山時期的歷史原貌,家具等一應物品,還仍是孫中山和吳世榮等人曾經用過的,她還特地向攝製組展示了孫中山存放革命經費的保險柜。

吳美潤(孫中山檳城基地紀念館發言人):他當時應該把錢存在這裡,然後才在這裡買武器,德國軍艦一定每次到檳城停過了,再往香港去,所以這裡定武器付錢那邊上貨,香港。

解說:檳城是孫中山發動武裝起義的最重要的策源地,由於地處馬六甲海峽要道,來自馬來群島、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群島,甚至越南等地的革命者和資金源源不斷從各地向這裡匯集。然而彼時的孫中山還是一個被清王朝重金懸賞的通緝要犯,稍有不慎生命就會遭遇威脅。

吳美潤:就是這一個就是當年呢孫中山逃跑的地方,如果有人要捉他,他跑一開這個門去就是馬來鄉村躲避了。

解說:沒有華僑的庇護孫中山可謂寸步難行,在馬來西亞檳城吳世榮就是孫中山最忠誠的支持者和庇護者。在現在的很多學者看來,在南洋華僑中吳世榮對祖國和民族的熱愛是與孫中山在精神上最接近的其中一位。

莊耿康(閱書報社館長):吳世榮他本來是一個富家人來的,但是為了革命他可以說傾家蕩產,把他的這個產業全部都變賣了。

解說:他的家人後來的訪談中回憶說,由於他專心一志為革命事業而奔走,差不多把父親遺下來的各項生意逐漸荒廢了,但他仍然不以為意,相反的,苟因革命事業有所急需,他不惜向人舉債應付,他甚至寧可將自己的產業一塊一塊地賣去,而不願坐視革命黨人的困難。

丘樹宏(廣東省中山市政協主席):不斷捐錢給他,後來捐得他都沒錢了,他就跟老婆商量,哎,老婆,我們還有一個五層樓,我們把這個樓賣了,捐錢給中山先生,全捐。

解說:當辛亥革命成功後吳世榮受邀回國,當時有人這樣記錄他歸國的盛況,1911年10月10號「辛亥」成功,五族共和,公舉檳城吳世榮為南洋各埠同盟會總代表,他於1912年回國,孫總統親率政府要員隆重歡迎,武夫前呵,觀眾塞途,人謂自古以來南僑歸國之榮顯者,吳君一人而已。就在吳世榮回國不久,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宣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以中華民國為紀元,在就職誓言中,他這樣說道,「傾覆滿清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此國民之公意,文實遵之。以忠於國,為眾服務,至專制政府既倒,國內無變亂,民國卓立於世界,為列邦公認,斯時文當解除臨時大總統之職,僅以此誓於國民」。

孫中山就職後第一件事,就是廣邀海外華僑回國,一是對海外華僑長達16年的支持予以國賓禮遇,二則是望海外華僑再度與以支持回國興辦實業,重振國家繁榮。在孫中山革命期間,最令其掣肘即是財政。

吳美潤:他的母親去世以後,他連安葬母親的錢也沒有,他哥哥孫眉必須要從香港過來檳城人給他募款給他孫眉去回香港去安葬母親。

從共和國臨時總統到普通公民

解說:革命需要金錢,而如今建設國家更需要金錢,若想實現心中那個人人安樂的理想之國,發展實業鞏固國家財政是首要且唯一十分必要的一件事。然而此時在北京的朝廷其實並沒有完全覆滅,不僅如此革命黨軍隊正在節節敗退。袁世凱訓練有素,武器精良的北洋軍來勢洶洶,武漢三鎮已被攻陷兩鎮。彼時擺在孫中山面前的有兩個選擇,一是使中國分裂陷入長久的內戰,二個則是極力說服袁世凱傾向共和政府一方。

1912年1月22號,孫中山發表聲明表示倘若清朝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能宣布贊成共和體制,將辭去臨時大總統職位,並且推舉袁世凱擔任臨時大總統。兩天後,袁世凱及各北洋將領通電全國表示支持共和,是年2月12號滿清皇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宣布退位。1912年8月下旬的北京,空氣中還略帶燥熱,孫中山乘坐的火車由天津抵達北京前門東車站,此時的孫中山在四個月前就已經成為了一名共和國的普通公民。

陳曉楠:1912年4月1號孫中山辭去了臨時大總統的職務,致力於研究實業建國計劃,他在上海創辦了中華實業銀行以振興中國實業,孫中山的忠實夥伴南洋華僑吳世榮第一時間積極地相應並認股十萬元。1914年5月15號,中華實業銀行在上海正式開辦,孫中山呢任名譽總董事長,吳世榮任協理。就像吳世榮一樣,被孫中山精神感召追隨著中山先生腳步回國投資設廠的華僑這一時間特別多,為了讓更多人理解他的實業興國的計劃,孫中山還開設了大規模的全國的巡迴演講,宣傳他偉大的建設計劃,他奔走了10餘個省市,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工廠、港口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漂泊了16年,終於得以回到祖國的孫中山對這片土地可以說充滿了無限的熱忱,他想親眼去看一看他準備為之奮鬥一生的這個國家。那麼這一路的行走,孫中山的心裡有著什麼樣的宏大的設想呢?

解說:孫中山這位長期流亡海外的革命元勳,從來沒有如此靠近他的祖國和民眾,在大江南北,他演說以實業與商務重建我們的國家,令國人心潮澎湃。在武昌,面對露天會場的人潮孫中山看著不遠處的滾滾長江,提出修建長江大橋和挖掘長江隧道的設想,並提出要在長江上遊修建一座世界最大最高的水壩。話音一落,大總統萬歲的歡呼聲響徹武昌城,就在這樣的歡呼聲中孫中山心中一個工業化現代國家雛形已經產生。

吳美潤:孫中山想的不只是推翻清朝廷,他甚至想到整個中國未來的強國的政策在哪裡,要怎麼樣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跟世界各國平等的國家,這是他真正最希望見到的。

解說:這一次孫中山是第二次到北京,此行的目的是向繼任的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講述他對國家建設的一些謀略。在隨後多達13次的會議中,孫中山給袁世凱展示了他心中建設現代工業國家的藍圖,他在與袁氏密談時提出這樣的方案,他願專任修鐵路之責,保證在10年內修築鐵路20萬裡,請袁在同一時期訓練精兵百萬以強中國。據說當時袁世凱一聽高興得站起來大呼孫中山先生萬歲,孫中山也回報一聲大總統萬歲。

孫中山的一席話是以偉大愛國者的至誠予以傾訴,但袁世凱表面迎合,內心實則非議其信口開河,其後袁在背後說孫中山是個大炮,意思就是孫中山是一個滿嘴放炮完全不切合實際的人,而孫大炮這個稱呼也由此傳開。在孫中山長達16年的海外經歷中,孫中山為傳播革命思想常奔波於全球各地,與之相伴最多的也許就是輪船和火車。尤其是當時鐵路已經十分發達的美國和日本,給他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他認為中國要富強,首先要人盡其才,地盡其利,貨暢其流,而欲貨暢其流修鐵路乃第一要務。孫中山一生也最為熱衷於鐵路和火車。

孫必勝(孫中山曾侄孫):他這個人就是說常常去鼓勵人家去做新的東西,他一樣他兒子(孫科)他也鼓勵他搞鐵路,後來孫科就當了鐵道部部長嘛在國內,看到新的東西那麼研究新的東西。

   《鳳凰大視野》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節目專區】

主持人:陳曉楠

首播時間:周一至周五 20:00-20:30

重播時間:周二至周六 09: 00-09: 35

          周一至周五 16:15 – 16:50

想看更多金牌時評、熱點解讀、主播風採、幕後猛料?噓!悄悄加入鳳凰私享會(IDphtvifeng),讓小鳳君帶您走一走鳳凰衛視的小後門。 

相關焦點

  • 孫中山宋慶齡主題實驗舞臺劇《莫利愛路寓所的一天》完成2019年度...
    方翔 攝新民晚報訊 (首席記者 方翔)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五四運動一百周年。2019年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所著《實業計劃》成書一百周年。孫中山先生《實業計劃》中所構畫的振興中華願景,在新中國得以一一實現。
  • 人民日報:什麼是中國夢,怎樣理解中國夢
    內容提要   □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開始了屈辱的歷史,從此也開始了民族復興的歷史,也就是開始了中國夢的歷史。   □回顧近代以來的歷史,可以看得很清楚。孫中山先生提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並為之努力,但是沒有找到出路。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領導人民經過不懈奮鬥,才逐步使這個夢想成為現實。
  • 孫中山如何籌措起義經費?解密中華革命軍籌餉局
    其中1911年7月成立的中華革命軍籌餉局對外稱作國民救濟局起到了巨大作用。1911年,孫中山前往美國舊金山開展籌款,得到當地洪門致公堂鼎力支持。在孫中山建議下美洲同盟會會長李是男(號公俠)與美洲致公堂大佬黃三德多次磋商決定聯合開展籌餉救國活動。
  • 你的名字:「孫中山」、「孫汶」、「孫大炮」
    最奇妙者,竟有一位姓「清」名「室」的人,居然也送花圈到社稷壇去,居然對於十三年前他想拿來處以極刑的「孫汶」稱起「孫中山先生」來!!!其中,「孫汶」、「孫大炮」、「孫中山」都是孫中山曾被取、用的名字和外號。中山大學的李吉奎先生寫有《孫中山,一個被取、用的名字》(收入氏著《孫中山研究叢錄》,中山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一文,指出孫中山是一個被取、用的名字,首創者為章士釗。
  • 為何有人醜化孫中山
    比如,嘲笑「孫大炮」只會忽悠空談,只會騙錢,只會擅權;嘲笑辛亥革命並非革命黨的功勞,立憲黨人也與有榮焉;更進一步,論證辛亥革命開啟了一個世紀的中國劫亂,革命不如改革,改革不如改良。越來越多的論者在津津樂道地數落孫中山的罪與錯,他的專制、蠻橫、好色……人們像發現了寶一樣。  孫中山其實跟胡適、魯迅,跟蔣介石、毛澤東等歷史人物一樣,在歷史的天平上經受著幾番左右搖晃,貶抑交替。
  • 孫中山力推王寵惠
    原標題:孫中山力推王寵惠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應孫中山之邀,年僅30歲的王寵惠出任「中華民國第一任外交總長」。在短短3個月的任期裡,他以旺盛精力和熱情協助南京臨時政府和孫中山在國內外折衝捭闔,且由此開啟了他跌宕起伏的從政之旅。   王寵惠是民國時期著名法學家、政治家、外交家,幼年在香港讀書期間,在父兄的帶領下結識了孫中山。
  • 孫中山宋慶齡結婚照真品首展(圖) -孫中山宋慶齡結婚照真品首展...
    賀佳穎現場圖片  據《新聞晚報》報導,頭戴一頂風致秀雅的寬簷女帽的宋慶齡,手持一根文明棍身著合體西服的孫中山,兩人站在一起,臉上是平和的表情。這樣一張在無數印刷品中看到過的孫中山、宋慶齡結婚照,你想親眼目睹真品嗎?
  • 誰是為孫中山扶柩的唯一一個日本人?
    梅屋莊吉曾外孫女小坂文乃接受採訪,講述梅屋與孫中山的往事。「關於中日結好、亞洲振興乃至人類的平等之理想,我等英雄所見略同。特別是先生以為實現此理想,須先進行中國革命。如此膽識和熱誠令我感動。短暫會晤,已盟誓將來。」以上是日本友人梅屋莊吉在孫中山墓前所致的悼詞,追憶了兩人相遇相識、交換盟約的全過程。二人之間的盟約,一生都未曾改變。
  • 「人文」孫中山稱自己對辛亥革命「毫髮無功」,是自謙、還是實情
    這就是為什麼孫中山在《上李鴻章書》中,對大清王朝忠心耿耿、沒絲毫不滿,而幾個月後1894年11月24日,就在檀香山和二十多個志同道合的華僑、組建了地地道道的反清團體「檀香山興中會」,將入會誓詞確定為「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建立合眾政府」。1895年2月,興中會總部在香港建立,並修訂了孫中山在檀香山草擬的《興中會章程》。這是鮮明提出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首個綱領。
  • 這人真厲害,孫中山蔣介石喊他大哥,希特勒高接遠迎
    1937年4月孔祥熙作為「中國特使」前往倫敦參加英王喬治六世的加冕典禮,在英國受到了王室空前隆重的接待和禮遇。泰晤士報曾刊出一幅漫畫,畫有一棵大樹,旁倚一支蘑菇。文字說明是英國王室的歷史與孔子家族相比,猶如蘑菇之比大樹。 與孫中山的淵源 孔祥熙與孫中山的淵源可謂「無巧不成書」。
  • 《孫中山與華僑、孫中山與航空救國》專題展開幕
    (通訊員 辛靜 記者 許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昨天上午,《孫中山與華僑、孫中山與航空救國》專題展在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開幕。專題展由市僑辦、中山陵園管理局主辦,市人大民宗僑外委、市政協港澳臺僑外事委、市僑聯、致公黨南京市委、南京航空聯誼會協辦,孫中山紀念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承辦。
  • 100年前的今天 孫中山宋慶齡入住莫利愛路寓所……
    此次會面使孫中山了解到俄國十月革命成功和布爾什維克黨領導革命取得勝利的經驗。會面後不久,孫中山即前往廣州再次組建軍政府。  此後,孫中山在莫利愛路寓所與在京的蘇俄駐華全權代表越飛開始了書信往來,加深互相了解。
  • 孫中山靈柩曾安放在北京這所寺院中
    孫中山深秋的午後,天安門城樓前一如往常,熙熙攘攘。柔和的日光靜靜地灑在金水橋上。沿著西長安街前行,就來到了一座昔日的皇家園林——中山公園。中山公園原名「中央公園」,位於紫禁城南,與北京故宮一牆之隔,因「中山」二字顯得意義非凡。它原是明清兩代的社稷壇。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在園內拜殿(今中山堂)停放靈柩,舉行公祭。為紀念這位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1928年遂改名中山公園。步入公園南門不久,一座孫中山銅像就矗立在眼前,大理石的底座上鐫刻著鄧小平的鎏金題字,「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永垂不朽」。
  • 鮮為人知的孫權墓,為朱元璋守門1000年,是南京現存最早的古墓!
    曹劉生兒育女就像孫仲謀。南宋詩人辛棄疾早在800多年前就表達了這一情感。或許因為諸葛亮、曹操、劉關張爭風吃醋,很多人都不知道孫權,更別說他的墓在哪裡了。出生於182年,18歲時被立為「江東之主」,公元208年,孫權、劉備以三萬騎破曹操二十萬大軍,寫下了著名的《赤壁之戰》神話。
  • 一百把斧頭創立斧頭幫,杜月笙都要讓他三分
    兩人深切交談過後,王亞樵被孫中山「打倒軍閥,掃清清朝餘孽,統一中華」的理想所打動,毅然加入中華革命黨,追隨在孫的身邊。護法運動失敗後,孫中山遠赴日本,王亞樵則選擇繼續在國內進行革命活動,這自然少不了被各地軍閥追捕。無奈之下,王亞樵第二次來到上海,也就是這一次,他在整個上海灘打響了名號。
  • 專家:中國夢是被列強打出來的 國富軍弱也挨打
    實現中國夢對軍隊來說就要實現強軍夢主持人:習主席鮮明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夢」深情描繪了170多年來中華民族不懈求索奮鬥的歷史,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那麼,如何理解中國夢的歷史意蘊?中國夢對軍隊又意味著什麼呢?
  • 上海舉辦孫中山宋慶齡入住莫利愛路寓所百年紀念展
    上海舉辦孫中山宋慶齡入住莫利愛路寓所百年紀念展  【解說】2018年是孫中山宋慶齡入住莫利愛路29號(今上海市香山路7號)100周年。北京時間6月26日,為了緬懷紀念這段歲月,孫中山宋慶齡入住莫利愛路寓所百年紀念展在上海開幕,近半數文物首次對外展出。
  • 孫中山4任妻子都長什麼樣?就顏值而言,宋慶齡竟然輸給了她?
    孫中山的第二位妻子,陳粹芬,人稱「四姑」,孫中山先生的側室(小老婆)。上邊這張照片是孫中山南洋紀念館展出的陳粹芬照片,從照片中可以看出,四姑也是一位五官端正有氣質的中國傳統女性,有人評價說陳粹芬是一位集中國婦女賢德於一身的奇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