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項江濤)讓非遺傳下去,讓文化火起來。10月16日下午兩點,「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布老虎製作技藝、雕塑製作技藝)高級研修班」在天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留園舉行開班儀式。
開班儀式上,天津大學人文社科處人文教育項目主任劉娜教授代表天大社科處發言,她說:「天津大學非遺研培已經成功舉辦了四期,傳承人就像星星之火,把在天大所學的知識傳播到世界各地,增強了傳承的活力。希望此次非遺研培工作再接再厲,充分體現天津大學新文科發展的特色,全面提升傳承人實踐能力與傳承能力。」
天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杜修平教授發表歡迎致辭:「天津大學本次研修班進一步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號召,邀請阿里巴巴淘寶大學為傳承人深入講述電子商務,相信在一個月的學習中傳承人的能力會得到進一步升華。」
來自阿里巴巴淘寶大學的業務負責人黃磊作為此次研培重要的教學團隊的代表,他認為:「天津大學與淘寶大學的此次合作,是一份信任。阿里巴巴認為傳統文化不僅應該被傳承,更應該被發揚光大。淘寶大學此次將帶來最優秀的講師團隊,為傳承人帶來電子商務的銷售技巧,讓傳承人如虎添翼。」
國家工藝美術大師,泥彩塑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逯彤講到:「我從1960年開始做泥人,是泥人張第四代傳人親傳弟子。沒想到從業60年能來到天津大學講課,我願把我所學的技藝奉獻給大家,使得技藝留下來,傳下去。」
據了解,天津大學從2018年和2019年,先後成功承擔並舉辦四期非遺研培班,積累了豐富的理論成果與實踐經驗。據悉,此次研修班將繼續秉持「強基礎、增學養、拓眼界」的基本目標,著重面向有高超技藝並有能力擴大影響和銷售的代表性傳承人群進行授課。
跟往屆不同的是,在今年的研修課程中,阿里巴巴淘寶大學團隊、銀泰直播團隊將帶來電子商務、衍生品開發、內容運營&IP打造、淘寶直播營銷等全新的課程,對布老虎製作技藝、雕塑製作技藝的非遺傳承人進行多種形式的教學與實踐活動。
此外,此次研修班還包括國家非遺展示保護基地專家委員會主任馬盛德、天津大學法學院教授俞風雷、天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教授馬知遙、天津財經大學珠江學院藝術學院院長趙世勇等多學科專家學者、中國彩塑國家非物質文化傳承人逯彤、津派花鳥玉雕傳承人姜栓蘭等七位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將齊聚天津大學對非遺傳承人進行授課。
雕塑班學員代表劉玉偉說:"非常榮幸第二次來到天津大學非遺傳承人群研培班,技藝傳承人單打獨鬥已經沒有優勢,抱團是我們最好的選擇,我們聚在一起,打造天大非遺,立足天大,傳承技藝,弘揚美德。"
布老虎學員孔俊英說:"2018年我參與了天津大學布老虎傳承技藝培訓班,在一個月學習中,在老師的教導與學員的交流中,開拓了思路,收穫了頗多。從那以後,我根據滑縣木版年畫靈動的特色製作出了獨特的滑縣布老虎——滑州神虎,感謝天津大學給我們這次寶貴的學習機會。"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打破了口傳心授的傳統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利用先進的數位化技術來推動非遺的保護與傳承。有非遺專家表示,非遺傳播渠道呈現日益多元化、數位化。其中多元化主要體現在利用新媒體、短視頻、直播等新型渠道傳播並影響著非遺。此外,在開放的傳播姿態之外,我們還需要一些大眾傳播中的娛樂精神。例如,在非遺數位化傳播中,用年輕人更能接受的展現形式和話語體系,去描述和闡釋非遺。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赴廣東考察調研,首先便考察了潮州廣濟橋、廣濟樓、牌坊街,察看文物修復保護、非遺文化傳承等情況。此次天津大學研修班在堅守傳統、不失其本的基礎上,力求幫助傳承人拓寬眼界,增強布老虎和雕塑技藝的表現力,提高設計、製作及衍生品開發水平,同時帶來淘寶直播和內容運營和IP打造的網際網路玩法,打開非遺產品銷路,使非遺產品與新時代融合,從而全面加速了天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位化轉型,實現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在當代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建築文化遺產傳承信息技術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張玉坤教授、天津大學圖書館張超英書記,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40位傳承人和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開班儀式。本項目負責人馬知遙教授主持了開班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