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非遺」,總有複雜的情緒湧上人們心頭。對美的感知和對消逝的隱憂交相而來,幻化成一聲讚嘆、一份感慨。
對待這份讓人動容又脆弱易逝的美,除了把它頂上熱搜,載著歷史文化的酒行業,還能為它做些什麼?今年,157歲的華茅酒,找到一個答案:不但要把「非遺」傳下去,還要讓「非遺」活起來。
面對「非遺」,我們能做些什麼?
1986年,在法國巴黎金秋藝術節上,一個有點奇怪的「大合唱」,打破了人們想像的邊界。
當多聲部的演唱在無指揮、無伴奏的舞臺上響起,場下觀眾幾乎「聽呆了」。再加上歌裡儘是自然之音,鳥叫蟲鳴聲聲清脆,高山流水潺潺而出,有人讚嘆:「清泉般閃光的音樂,掠過古夢邊緣的旋律。」
這種大多數人聞所未聞的唱法,其實並不是「新物種」。早在2500多年前,它便誕生在如今的貴州省黎平縣、從江縣一代,人們稱之為「侗族大歌」。2009年,這項古老的民間技藝被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正如侗族大歌所帶來的震撼,「非遺」這個載著濃厚歷史感的字眼,常常令人嘆為觀止,尤其是在貴州這樣的「非遺」大省。
在有「文化千島」之稱的貴州省,獨特的地理環境和璀璨的民俗文化,造就那裡異常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除了侗族大歌,還有苗銀、刺繡、蠟染、思南花燈等713項、1166處國家級或省級「非遺」,仿佛每一項都紀錄著過去的生活和文明演進的痕跡。
但與此同時,「非遺」的古老和珍貴易逝,也時常刺激著人們敏感的神經,仿佛稍有不慎,就將變成「遺失的美好」,要麼埋沒在人間一角,要麼在時代發展的滾滾洪流裡斷了香火。
面對「非遺」,除了關注和喜愛,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這些年,社會各界也在探索這個命題。對同樣載著一身歷史文化的酒行業來說,更多了幾分惺惺相惜。
讓「非遺」活起來、傳下去
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非遺」,華茅將給出怎樣的解決方案?
在即將到來的11月15日,由華茅發起的「文化扶貧在路上」圓桌論壇及「飲酒思源傳承至善 華茅非遺之夜」系列活動將在古老的茅臺盛大開啟,與此同時,以「為多彩 添華彩」為主題的貴州非遺技藝展也將同步展開。這也是華茅與合作方永新華韻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的二次聯姻,而永新華韻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則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全球非遺領域的戰略合作夥伴。
通過舉辦「非遺」技藝展,華茅試圖讓「非遺」離人們不再遙遠;通過舉辦圓桌論壇,華茅希望探討「文化扶貧」如何落地實行;通過舉辦「非遺之夜」,華茅的願望是能生動化詮釋貴州非遺的魅力……種種舉措,可以窺見華茅的責任與大愛。
據主辦方透露,閉門會議「文化扶貧在路上」圓桌論壇將是本次活動的重要落腳點,華茅希望通過公益力量推動非遺保護和精準扶貧,為非遺傳承人營造穩定的創作和教育傳承空間,讓老手藝人獲得更加篤定的信心,專注在自己的領域裡潛心鑽研,取得更高層次的藝術造詣,進而實現貴州「非遺」文化的復興。
可以看出,保護「非遺」,最好的方式不是感慨和歌頌,而是賦予它更加深厚的傳承力量,讓「非遺」活起來、傳下去。這是將「非遺保護」與精準扶貧相結合希望達到的目的。
由於對非遺保護問題及精準扶貧的深入探索,本次活動得到文化部原副部長、國家圖書館名譽館長周和平,文化部原副部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王文章,文化部原非遺司原司長、中國非遺保護協會會長馬文輝,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會長袁文先,貴州省原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貴州省文聯主席、省文史研究館館長顧久,中國非遺保護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 張雅芳,中國非遺保護協會副會長李永軍等領導和嘉賓的支持。
與此同時,聯合國教科文前總幹事博科娃、義大利國會議員、義大利國會歐盟事務委員會副主席Marina Berlinghieri,義大利手工藝協會文化顧問 Alessandro Benatti,米蘭華夏集團董事長周小燕等國際嘉賓也通過視頻祝賀或親臨出席的形式表達對本次活動的關注與支持。
華茅的擔當與未來
酒與非遺之間,有著先天的親密聯繫。
2006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茅臺酒釀製技藝便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57。迄今為止,茅臺酒釀造技藝仍在大範圍應用於生產、創造經濟價值,並深入影響社會生活。
華茅作為茅臺集團旗下的戰略儲備及重點打造的又一大品牌,至今已有157年歷史。昔日,華茅誕生的契機,便是基於中國傳統的「孝善文化」,從各個方面來看,這個品牌都帶著極強的文化基因。
2016年,為聚焦資源,打造茅臺醬香系列酒大單品,茅臺醬香酒公司回歸「133」品牌戰略,「華茅」進入「戰略儲備」。到了2018年,茅臺集團重啟華茅品牌。今年以來,由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華茅酒已經全面投放市場。
對非遺保護的關注和熱忱,將「華茅+非遺」的品牌因此烙在人們心中。與此同時,人們也從「華茅+精準扶貧」中嗅到了一種社會擔當。可以說,這將為重回市場的華茅,樹立良好的品牌新形象,也緊緊地扣住了茅臺集團「樹品牌」的號召和要求。
我們有理由相信,更生動地呈現「非遺」之美、更有效地保護和傳承「非遺」,也將在無形中,為華茅品牌打開一個更加絢麗多彩的未來。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