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所是每個人每天必去的場所,廁所文化你了解多少

2021-01-14 鴻鵠迎罡

文段宏剛

我記得有一位名人這樣說過:要評判一個城市到底乾淨不乾淨,文明與否,去看看這座城市的公共廁所就明白了。

如果說城市的建築、街道、廣場、公園等設施是城市的外部形象,那麼,城市的公共廁所無疑是城市的內部形象,是體現一座城市在骨子裡是否文明的標誌。

從廁所衍生出來的廁所文化,恐怕說上三天三夜也未必能說完。

景區公廁

先說說廁所的別稱有多少。

我國古代民間把廁所叫做「茅房」,是因為它是修建在室外,相當簡陋,用木架做支撐,用茅草搭建屋頂,所以這樣稱之。而那些王孫貴族則把廁所稱作「茅樓」,在有身份地位之人的眼裡,修建的廁所相當講究,內部裝飾雕梁畫棟,跟其他房子沒有多少區別,所以就叫做茅樓。

到了近現代,廁所從旱廁變成了可以衝洗的水廁,人們大小便結束後,出於衛生習慣,可以洗手,所以,廁所擁有了「洗手間」的雅稱。

現代廁所

一些廁所寬敞明亮,乾淨衛生,環境優雅,人們上完廁所還可以在裡邊休息片刻,甚至還可以化妝,整理儀容,所以,現代廁所也有「衛生間」,「盥洗室」或「化妝室」的別稱。

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廁所修建得相當豪華,據說在排便時,廁所的喇叭可以自動播放輕音樂,促使人們心情舒暢,有助於排洩。

我是70年代末人,老家在陝西農村,大約在20年前,村裡的老人習慣把廁所稱作「後院」,是因為廁所修建在後院裡,人們上廁所時,都要先出門後,從前院繞到後院來完成。

古代茅廁

大家都知道,紙張是東漢時期由蔡倫發明創造的,紙張發明出來後,才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實際上,紙張剛發明出來那陣,無論是從工藝和質量來看,都比較差,但價格相當昂貴,普通老百姓根本用不起,直到唐代以後,紙張才逐漸走進千家萬戶,當然也用在了人們大便完擦屁股這件事情上。

在沒有紙張之前,人們擦屁股可謂是五花八門。往往就地取材,從石塊,土疙瘩,竹片,木片,樹葉,棉布,一直到紙張,經歷了漫長過程。

簡易廁所

實際上,我在童年時,我們農村這些小屁孩在野外拉完屎,就隨手撿起一塊石頭或土疙瘩,或者捋一把樹葉來擦屁股,現在想起來,讓人忍俊不禁。

廁所文化從古到今,可以說是非常地豐富多彩,尤其在公共廁所,總是能見到一些相當有歪才的人留下的傑作。要麼是人體簡畫,造型誇張奇特,不禁讓人捧腹大笑。要麼是一些豔詩或對聯,作者把自己的歪才發揮得淋漓盡致。

我印象最深的,是10多年前在某個公園的公共廁所裡見到的兩幅對聯,覺得挺有意思。

一組對聯這樣寫道:靜坐覓詩句,放鬆聽清泉。

另一組這樣寫道:天下英雄豪傑到此俯首稱臣,世間貞烈女子進來寬衣解裙。

廁所文明標語

看完哈哈大笑的同時,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才華,連上廁所這樣的俗事也能被他寫得如此清新脫俗,真是人才。

隨著這些年對文明用廁的宣傳,已經很少看到類似的情況了,足以說明,經過10多年的教育,人們的素質確實提高了。

但公共廁所裡卻出現了另外的糟粕,一些廁所格擋的木板上貼滿了亂七八糟的信息,主要有,無抵押貸款,售賣迷幻藥,治療性病,重金求子,賣春招嫖,等等。這些不文明現象足以影響一座城市的形象,加大整治力度才是王道。

相關焦點

  • 世界廁所日,聊聊我國古代那些與廁所有關的文化和趣事
    每年有各種各樣的紀念日,而今天這個紀念日你可能少有耳聞。11月19日,從2013年開始被聯合國設立為「世界廁所日」。這個節日主要是為了凸顯窮人面對的環境衛生危機而設立,以推動安全飲用水和基本衛生設施的建設,倡導人人享有清潔、舒適及衛生的環境。希望通過全世界人民的努力,共同改善世界環境衛生問題。如廁事非小。
  • 慈禧上廁所有多少花樣:太監將壁虎馬桶高高舉過頭頂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慈禧上廁所有多少花樣:太監將壁虎馬桶高高舉過頭頂&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清朝皇室成員居住的紫禁城裡
  • 為什麼有人一喝水就尿,有的人喝水多,卻不去上廁所?你是哪種?
    導語:我們每個人的身體裡面約有70%都是水分,所以我們的身體是離不開水的存在,而且經常喝水還可以促進我們體內的新陳代謝,這樣能夠及時將體內的毒素和垃圾排出體外,同時,多喝水還可以讓血液快速的流動,這樣也可以避免血液濃度變厚或者供血不足的現象發生,所以經常喝水是有助於我們健康長壽的。
  • 怎麼讓狗狗去廁所?
    每天都有分享。感謝閱讀,喜歡小編為您精心編輯的文章請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歡樂!喜歡請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 狗狗在固定的地方上廁所可能是比較困難的事情,但只要你選擇的位置合適,並且在有效的時間內對它進行訓練,給予一定的獎勵,那麼最終也會培養出它的好習慣。
  • 漢代的廁所是什麼樣的?從遺址的溷廁入手,說說有味道的廁所文化
    俗話說「人有三急」,這個聽起來難登大雅之堂的話題,卻也是人之本能。自古至今,上至王侯將相下到黎民百姓,管你才子佳人風花雪月,坐姿再優雅、吃相再好看,也終歸得去一個地方解決個人問題——那就是廁所。印象中有關氣勢恢宏的宮殿城址報導不少,可古代的廁所長啥樣您見過麼?
  • 怎樣才能讓狗狗去正確的地方上廁所?你知道多少?
    家裡養了狗狗的人想必都會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上廁所的問題。你經常會在家裡的某處角落看到一坨不可描述的東西,然後就會去教訓狗狗。然而並沒有什麼作用,它過會依舊如此。那要怎麼做,才能教會狗狗正確的上廁所呢?這幾點你需要知道。
  • 「世界廁所日」特別推薦電影:一個廁所引發的離婚案……
    你知道嗎,今天是,女性必須等到天黑才能去野外露天方便。廁所英雄》,就明白了它表達的真正內涵:——是女性意識的覺醒、權益的爭取;——對根深蒂固「傳統觀念」的反叛;——對所謂「文化」的反抗。《烏合之眾》裡告訴我們,人一旦進入集體,便會為了獲得認同,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倍感安全的歸屬感。所以我們不難理解,首先站出來反抗「我們不需要廁所」的竟是女性。
  • 主人晚上去廁所,無意間看到貓咪上廁所的樣子:咋這麼像人呢
    在養貓咪以後,人們對貓咪的了解更多了,畢竟和貓咪是朝夕相處的,所以時間長了之後,貓咪的一些屬性也是會慢慢地被人們了解。主人晚上去廁所,無意間看到貓咪上廁所的樣子:咋這麼像人呢。相信不少鏟屎官在養貓以後,都會發現貓咪其實比我們想像中的更聰明,它們很多時候不僅僅是一種動物,而是非常像人的,這一點,從它們的一些行為舉止中就可以看出來了。就像是一寵主家的貓咪一樣,上廁所總是躲著人,像是害羞一樣,結果寵主在無意中看到貓咪的上廁所姿勢時,就恍然大悟了,原來貓咪是為了掩蓋自己的聰明。
  • 移動廁所的排汙方式原來是這樣的,怪不得找不到衝水按鈕
    說說上廁所的尷尬事兒吧,公共廁所每個人都會去,是人生當中必去的一個地方,外出旅遊,經常會因為找不到廁所,而不敢多喝水,也經常會因為找不到廁所,而痛苦的憋著尿,這樣的經歷,我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而現在隨著廁所革命的推進,各式各樣的公共廁所出現在我們的生活周圍,讓如廁不再成為一件難事。【移動公共廁所提升生活品質】為什麼說,移動公司會提高我們的生活品質呢,你想想看,在以前,我們外出找不見公共廁所,而現在,手機APP直接一搜就能夠找到附近的公共廁所在哪裡?
  • 為什麼有人喝水就排尿,有的人喝水多,卻基本不去廁所?
    人的一生看上去非常的短暫,但事實上是非常漫長的,而在這漫長的人生當中有幾件事情必須要經歷,那就是生老病死!而人每天除了必要的工作要做之外,還有一些事情是必須要做的,那就是吃喝拉撒!但是在我們身邊總有一些人被很多問題困擾著,就比如說便秘,如果便秘的話,身體當中的毒素和垃圾無法排出,就會影響到身體健康。其實還有一個問題,大家都比較的疑惑,身邊總有那麼一些人,明明喝了很多水,但是從來不去廁所,但是又有那麼一部分人,即便是不喝水也不停地跑廁所。為什麼有人喝水就排尿,有的人喝水多,卻基本不去廁所?
  • 洗手間設偷看女性標誌引眾怒,廁所文化也要講文明
    說到底,洗手間門口的標誌也是一種廁所文化。我們平時最常見是分別標有男、女的字樣,還有的用菸斗、高跟鞋來區分男女。這說明,廁所文化的關注度還是挺高的,也需要講文明。近年來,隨著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加大了對廁所等比較私密的衛生死角整治力度,廁所的衛生程度文明程度越來越高,已經很難再見到隨意發揮的留言和治痔瘡、一夜情等非法小廣告,轉而被比較規範的文明用語所取代。
  • 小時候我問媽媽,為什麼上廁所不叫下廁所,下廚房不叫上廚房
    「那我可以說上廚房下廁所嗎?」媽媽說:「你要不怕人笑話你,你就那麼說吧。」 古代是男尊女卑的社會,廚房也是侍候人的工作,所以一般都是女人或家裡僱老媽子去廚房的,所以人們習慣說進廚房為「下廚房」。 而上廁所就有意思了。我記得以前看過一本書寫過一段上廁所的話——在古代是有人侍候如廁,非常尊貴的,因此說「上廁所」。
  • 貓廁所了解一下
    貓廁所了解一下很多朋友都招架不住萌寵們的可愛攻勢,選擇了在家裡飼養寵物。不過,養寵物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裡面還有涉及一些小技巧和小知識。小編日常分享一些關於養寵物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多多關注,一起學習如何科學養寵物。今天我們文章的主人公就是貓咪了,相信很多人都很喜歡貓咪。那養貓咪的朋友都會有一個煩惱,就是解決貓咪的大小便問題。
  • 日本景區「透明廁所」,還限制性別,網友:設計師啥目的?
    旅遊早已成了我們休息時間的必選項,時間充裕,比如休息年假的氣候可以去稍微遠點的地方旅遊,而休息時間段的時候,可以去近處旅遊,比如周邊的觀光園。旅遊的目的就是愉悅身心,讓你的靈魂得到洗禮,忘記生活中的煩惱,親近大自然,享受內心的安寧。當然,有條件的話到國外旅遊也未必不可。
  • 各國廁所花樣多 沙漠地區「無水廁所」走進家庭
    一個人每天大約會產生6-8次進洗手間的衝動,一生中大約要花3年的時間在洗手間裡,可見廁所在我們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在地球上轉個彎,換個地方和環境,可能遇見的是完全不一樣的廁所文化:日本在廁所裡裝進一項項酷炫的技能;挪威在壯美的公路旅遊景點打造富有藝術感和設計感的公廁;新加坡通過精細化的廁所管理提高公共領域的衛生和健康水平;在很多沙漠地區,幹廁(Dry toilets)則作為一種有效的節水型廁所得到大力推廣。看起來平常的小小廁所,背後其實還包含著個人隱私、公共衛生,以及人們對不同文化與宗教背景的適應性問題。
  • 《廁所英雄》:暴露印度女「沒地位」,像小偷一樣上廁所
    不過,其實還有一個比衣、食、住、行更基本的需求,那就是上廁所的需要。人們有三種焦慮,但他們找不到地方上廁所,我相信大多數人都經歷過這種焦慮和痛苦。網際網路上有一個冷笑話,當美國人緊急時,他將變成姜中文。當你找不到廁所時,這不是一種生動的表現焦慮嗎?
  • 世界廁所日 | 看看古代廁所中的另類文明史
    在我國歷史進程中廁所也翻新出了不少的花樣今天,就讓小編帶你一起品味古代廁所中的另類文明史簡單直接的坑式廁所遠古時代,無論男女老少,想要上廁所,都是就地解決,與其他動物沒有什麼區別。先秦時期,「圂」專指圈養豬的場所,到了戰國末期,「圂」才有了豬圈與廁所兩重含義。將廁所建在豬圈上頭,設有專門的道路和門通向廁所,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上廁所」。而下層豬圈圍牆上有一些小洞,叫做「竇洞」,為糞夫清理糞便所用。西漢 紅陶廁豬圈 河南博物院藏當人在上面酣暢淋漓的時候,豬可以在下面大快朵頤。
  • 為啥有人一喝水就有尿,有些人喝水多,卻很少去廁所?值得一看!
    生活中對於「吃喝拉撒」,這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生理現象,因為每天吃喝都是為了保證人體所需要的影響而只有吃飽喝足的人才能夠維持機體的正常運轉,而拉撒就是人體代謝廢物和垃圾的一種表現。只有正常排洩的人才能夠將體內的毒素和垃圾順利的排出。
  • 40年前,家裡沒有廁所的長沙人都是去哪裡屙屎屙尿的?
    煤礦公司廁所男坑位有6個,女坑位只有1個,這裡一般不排隊,但由於是單位廁所,外面的人去使用,進進出出的時候,要看單位人的臉色。所以,133號院的人如何根據所處時段、內急程度上廁所,也是一個學問。記得有天中午,我內急,跑到小贏洲廁所,進去一看,不妙,3個坑上都有人。我站在門口等了好幾分鐘,也沒有一個解完。一個蹬坑的叔叔看到我兩腳不停地抖動,內急憋得難受的樣子,便對我說:「你拉在小便池溝裡算了。」
  • 日本廁所文化精髓:體現工匠精神,已成文化符號被不斷傳承和發展
    日本廁所之所以能吸引全球的眼光,甚至被推上世界第一的「神壇」,可以說是因為其背後充分融入了日本的文化精髓,也最好的闡釋了日本人的精神內涵。這些具體又是如何體現的呢?《日本經濟新聞》通過整理和匯總採訪報導以及日本潔具廠商TOTO(東陶)官網刊載的內容等帶大家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