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一樣甜的臺灣鳳梨!一分鐘就能削好,還不澀口

2020-12-07 21世紀經濟報導

21君:最近上街總是看到小販推著車,拉著黃燦燦的菠蘿,用竹籤插著。忍不住買上一根,但入口卻酸得皺眉頭,多吃幾口,還會舌頭髮麻!

想吃甜的?不如試試臺灣金鑽鳳梨。

這款金鑽鳳梨,產自臺灣「鳳梨之鄉」屏東。「金鑽」依臺灣諧音為「真贊」,這種鳳梨口感好、個頭大,是臺灣鳳梨中的極品。

一口咬下去,香甜如蜜,沒有一絲澀感,連芯都是甜的!

它的平均甜度可達14°,幾乎接近荔枝的甜度。而一般的菠蘿甜度才8°~10°左右。

說起鳳梨和菠蘿的區別,很多人都是一頭霧水,我們以這款金鑽鳳梨為例來小百科一下:

金鑽鳳梨: 葉子不帶齒

菠蘿: 葉子帶齒

Tips:所以下次再去市場上買鳳梨時,直接看葉子就好了。

金鑽鳳梨: 沒有內刺,簡單去皮後可直接吃。

菠蘿:內刺(菠蘿上的黑眼)很多,需要用專門的刀處理,一個個挖出。

金鑽鳳梨:果肉細嫩,果芯也可以食用。

菠蘿:纖維較粗,果芯硬,需去除。

金鑽鳳梨:甜度高,無需泡鹽水,直接吃,吃多了也不會舌頭髮麻。

菠蘿:吃之前要泡鹽水,酸度高,多吃易口舌發麻。

● ● ●

削了皮就能吃,無需泡鹽水

來,小編給你展示一下,這款金鑽鳳梨處理起來有多簡單!

① 一整隻鳳梨,先去頭去尾;

② 然後對半切,切兩次,分成四半;

③ 然後像切西瓜一樣把果肉切成小塊,去掉皮,就可以大口吃了。

整個過程不超過兩分鐘!

還有另一種超方便的削法,像削蘋果皮一樣削鳳梨,一分鐘就能吃上。

小夥伴們都目瞪口呆了,原來削鳳梨這麼容易!

這是因為鳳梨沒有內刺,只要把皮削掉,就能直接吃。

上圖為菠蘿,要去除「內刺」才能吃

但是菠蘿就不行了,要先削皮,再用專門的菠蘿刀劃出一道道溝,去除菠蘿的「內刺」,完了之後還要用鹽水泡一段時間才能食用,實在是費時費力。

臺灣金鑽鳳梨,2隻裝(總重約3.8斤~4.2斤)

限時特惠價: 69(順豐包郵)

現在購買還可以享:第2件半價

4月11日23:59特惠結束。

點擊下圖即可購買

● ● ●

臺灣屏東:鳳梨之鄉

臺灣種植鳳梨歷史悠久,始於清康熙末年,迄今已有300多年歷史。

屏東是臺灣鳳梨生產最集中的地方之一,有「鳳梨之鄉」的美譽,我們今天推薦的這款金鑽鳳梨就產自屏東。

從開花到成熟收穫,一顆鳳梨需要一年半的時間。

漫漫的生長期,讓鳳梨充分吸收各種天然養分,累積充足的糖分,從而達到絕佳的黃金甜酸比。

當地果農遵循鳳梨生長規律,待其樹上熟後再採收。自然成熟的金鑽鳳梨肉質金黃、果香濃鬱,而且甜度高、汁水充盈。

● ● ●

金鑽鳳梨的花樣吃法

金鑽鳳梨,最廣泛的吃法就是去皮直接吃。

也可以做成鳳梨罐頭、鳳梨果醬。

如果不嫌麻煩,拿來做成鳳梨酥也是不錯的選擇。

還可以用來烹飪,最出名要屬鳳梨炒飯和鳳梨咕咾肉。

每年的春末夏初,是吃鳳梨的最佳時節,快來嘗鮮吧!

Tips:

1. 收到的鳳梨在常溫下可保存3天,放冰箱冷藏可保存5天左右。

2. 如果鳳梨的果皮偏青,聞起來香味不明顯,常溫下放2天就熟了。

3. 特別注意,鳳梨如果要冷藏,請待它熟後才可冷藏。否則放冰箱後再拿出來,就不會再自熟。

臺灣金鑽鳳梨,2隻裝(總重約3.8斤~4.2斤)

限時特惠價: 69(順豐包郵)

現在購買還可以享:第2件半價

4月11日23:59特惠結束。

點擊下圖即可購買

往期熱賣優品:

舒服、耐穿、顯瘦,這才是合格的白T恤

講究的人,衣櫃裡有香氣

頸椎僵硬、酸痛?用它立馬救急

中國人做的電燉鍋,美出了山水畫的意境

3分鐘,消除眼部浮腫、酸脹、黑眼圈

不管多悶多溼多熱的天氣,這床品都乾爽透氣,太舒服了!

點這裡,購買更多精緻好物

相關焦點

  • 鳳梨酥這麼好吃,操作簡單地道臺灣味道,還不趕緊做起來!
    2014年去了臺灣,臺灣朋友熱情接待我,朋友的女兒還認真地問我:「姐姐有沒有吃過臺灣鳳梨酥啊?姐姐,這家鳳梨酥是臺灣最好吃的喲!」雖然很感激對方的好意,但心裡是很緊張的,手裡坨子都捏緊了,好像大老遠跑到南極告訴我特產是五仁月餅一樣夢幻。
  • 臺灣的鳳梨還緬甸的菠蘿有什麼區別?
    臺灣鳳梨和緬甸菠蘿的區別是什麼?很多的人認為鳳梨就是菠蘿。對於這個說法,我們請來了專家為大家具體的分析。菠蘿,如果在臺灣就被叫做是鳳梨,而在新馬就被叫做是黃梨。那這樣說,鳳梨是不是就是我們所說的菠蘿呢?據專家的介紹,鳳梨和菠蘿是有一定的區別的。具體的看看下面的介紹。
  • 來自臺灣的金鑽鳳梨,跟菠蘿長的差不多,為什麼比菠蘿貴兩三倍?
    本文由【真的有料】原創,想了解更多美食小知識,歡迎關注【真的有料】~說到鳳梨,來自「鳳梨之鄉」臺灣屏東的金鑽鳳梨,可以說是其中極品了,它皮薄肉厚,甜中透著一絲微酸,關鍵是不用費力挖眼、泡鹽水,大口大口吃著超級提神。
  • 菠蘿還是鳳梨,別再傻傻分不清楚了,一種必須泡鹽水,一種直接吃
    很多人認為:菠蘿和鳳梨根本沒有任何區別,簡直就是一種東西,而絕非品種不同,只是每個地方的叫法不一樣罷了,鳳梨是臺灣的叫法,而我們才叫它菠蘿。其實,這種認識是完全錯誤的,鳳梨和菠蘿的確是屬於一個門類的水果,但絕對不是同一個品種,更不是一模一樣的。而價錢,也是相差得比較明顯哦!
  • 自帶香水味,清甜不澀口,像吃西瓜一樣抱著啃!
    相對普通菠蘿,它香味更濃,削皮後不用泡鹽水,就可以直接啃著吃,完全不澀口,爽口的果肉、香甜的汁液超滿足,吃完唇齒留香!一刀下去,飽滿的汁水兒譁啦啦順著流下,甜而不膩,讓人恨不得把每根手指都嘬一遍!雲南香水小菠蘿雖然個頭不大,但肉質柔軟纖維少,吃完還不塞牙!
  • 不要再隨便跟人說「黑鳳梨」了!
    菠蘿一名的起源與波羅密(蜜)有關。漢語中波羅密(蜜)一詞一為佛教用語,指到達彼岸;二指一種熱帶水果,現今被規範成菠蘿蜜。16世紀初傳入中國後,大陸大部分地區因為它的顏色亮黃,跟菠蘿蜜相似,所以習慣叫它「菠蘿」。而福建閩南地區、臺灣地區因它「果生於葉叢中,尖端有綠葉似鳳尾」,所以得名「鳳梨」,和閩南語中的「旺來」諧音。
  • 梅朋友鳳梨酥:為了一口好酥,進口臺灣老師傅
    現在普遍的一種說法是鳳梨酥起源於臺灣,是臺灣糕點的象徵:近百年前,臺中縣有一位糕餅老師傅,叫傅顏瓶,他有一手制餅絕技,深受鄰裡鄉親歡迎。他經常挑著自己做的招牌「龍鳳餅」走街串巷,吆喝叫賣。「龍鳳餅」是分別 用肉糜、鳳梨製成的精巧小餅。「鳳餅」後來演變成了西式酥皮加中式餡料的鳳梨酥。
  • 微熱山丘鳳梨酥,來自寶島臺灣的貼心伴手禮
    機緣巧合下,十月認識了一個寶島臺灣的朋友,一天他告訴我說等他回臺灣的時候會寄一份伴手禮給我。連橫《臺灣語典》記載:「伴手贄曰伴手。俗赴親友之家,每帶餅餌為相見之禮。而臺北曰手訊;謂手之以相問訊也。」僅僅只是伴手禮的出處就讓我感覺到一種很美好的期盼。
  • 鳳梨和菠蘿是同一種水果嗎?它們之間有何不同?
    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鳳梨和菠蘿是兩種不同的水果。比如當你走到水果店買水果,老闆會給你介紹葉子平整無鋸齒、表皮泛青的叫做「鳳梨 」;另一種葉子有鋸齒、表皮泛黃,同時還稍微矮胖一點的叫做「菠蘿」。除此之外,「菠蘿」削開後要挖掉黑點點的刺根才可以吃,鳳梨削開後沒有刺根。
  • 臺灣手撕鳳梨成熟季
    還記得去年那回味無窮、甘香四溢、唇齒留蜜的吮指蜜菠蘿嗎,又來了,又來了,又來了......「請問手撕鳳梨還有貨嗎,能給多少斤」「手撕鳳梨出貨了嗎,一定要給我留幾千斤」「手撕鳳梨出來一定記得通知我,我的預售已經出去幾千單了,還在一直增加」「一定要給我留一些,去年留下的單還沒發給客戶」,這些日子每天都接到無數個來自電商微商代理關於手撕鳳梨的求購電話,看著滿地即將出地的手撕鳳梨
  • 今天來一款簡單粗暴的臺灣鳳梨吧,看看是否適合你的口味
    鳳梨酥是臺灣很受歡迎的伴手禮之一,今天做這款土鳳梨酥比較原汁原味,只用純鳳梨餡,吃起來口味香濃,甜中帶酸,清爽開胃,先做鳳梨餡:切塊的帶芯去皮鳳梨,放入料理機攪拌,取出用紗布瀝乾水份。接下來包餡料,在面板上先撒上一層麵粉,放上麵團,用刮板分成20克左右的小劑子搓揉成球,取一個劑子放入掌心壓扁,包15克鳳梨餡,一邊轉動一邊收口,將包好的麵團放入方形模具中,用手按壓成型,然後連模具一起放入烤箱,烤箱預熱170度,放入鳳梨酥烤15分鐘左右,中途可以取出,用鏟子連模具一起翻面,翻面速度要快一點,以防模具脫落,再繼續烤5~10分鐘上色,取出烤盤,稍稍放涼後脫模
  • 東方鳳梨香香甜甜成舌尖「新寵」 產品可溯源助銷售
    在我省東方市所盛產的青蜜鳳梨,比起傳統的菠蘿品種,因口感更佳,味道更清甜,吃起來方便省時,而日漸成為人們舌尖上的「新寵」。  獨特環境孕育市場消費「新寵」  眼下正是鳳梨採摘上市的季節。東方市各大鳳梨種植基地均迎來了豐收期,到處可見基地的工人們收摘、打包、裝運鳳梨的忙碌景象。
  • 河南有西瓜,臺灣有鳳梨,江蘇有水蜜桃,營養最高的它在貴州!
    其特點是:皮薄汁多,瓢沙脆甜,清利可口。民間素有"肖縣石榴碭山梨,汴梁西瓜紅到皮"之諺語,非常好吃的水果臺灣有鳳梨,又稱無眼菠蘿,是鳳梨科、鳳梨屬的植物,果實可食用,為臺灣三大名果之一。臺灣鳳梨削去皮以後,沒有普通菠蘿體上面的孔。
  • 菠蘿和鳳梨是同一種水果,為什麼有人不相信呢?
    當美洲水果(菠蘿)傳入到我國臺灣時,果農見它外表像【波羅蜜】(印度水果),因尖端的葉子像鳳尾,便將其稱為【風梨】。而我國其他地區【波羅蜜】起名【菠蘿】,同一種水果,只是叫法不同。但後來臺灣的果農對鳳梨進行了深入研究,培育生產出一種新品種金鑽鳳梨(無眼菠蘿),外形發生變化,味道相比原有的鳳梨要更甜。
  • 這份鳳梨酥,老師傅手工鞣製,不加一滴水,酥到掉渣!
    酥到掉渣 大顆果粒 入口即化「外酥裡嫩」的鳳梨酥輕輕一碰就掉渣滴水不加 酥到掉渣抿一口,好吃哭了!要我說,鳳梨酥好不好吃,就看這一層酥皮了。一般般的鳳梨酥,只用麵團隨便一和,咬起來又硬又幹像磚頭,吃一口就丟了。而三味酥屋的鳳梨酥,有這麼酥這麼酥這麼酥!
  • 鳳梨酥是臺灣點心的代表,是不可錯過的美味
    鳳梨酥是一種點心,起源於臺灣,現在成了臺灣糕點的象徵,在全世界華人圈裡,都有重要地位。剛看到鳳梨酥時,我覺得它跟月餅差不多,只不過是方正的。我不愛吃月餅,但因為喜歡嘗鮮,就隨手買了幾個。入口後的鳳梨酥,餅皮酥而不脆,比月餅皮硬朗,又比餅乾香脆,一入口就鬆散開來,內餡糯軟,夾雜著粗粗的鳳梨纖維,酸酸甜甜的味道,一層帶一層朝味蕾湧來,同時,滿嘴都是濃鬱的鳳梨香味和奶油味道。果然,對於美味,不能用舊眼光直接下定義。臺灣鳳梨酥,分為三種,一種是冬瓜鳳梨酥,純冬瓜內餡,軟綿,味道較甜。一種是土鳳梨酥,純鳳梨做的,酸度比甜味明顯,纖維多。
  • 臺灣鳳梨酥傳奇
    鳳梨酥誕生自上世紀70年代,從當初做工簡樸、口味單一的粗製糕點,到現今工藝精緻、包裝精美的「金磚」,鳳梨酥的「傳奇」故事,就像一個微縮版的「臺灣奇蹟」。時值臺北市舉辦第五屆「鳳梨酥文化節」之際,記者電話連線了臺北市糕餅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張國榮,以及臺灣知名鳳梨酥廠商,請他們來聊一聊臺灣鳳梨酥的「發跡史」。
  • 菠蘿和鳳梨很多人傻傻分不清,牢記這6個字,看一眼就能分出來
    水果商告訴你正確吃法,菠蘿更甘甜可口》,許多朋友都踴躍留言,分享了自己的意見和吃法,菠蘿的吃法真的很多,簡單摘錄幾條比較生猛的吃法:一是蘸醬油吃菠蘿,這比較新奇,哪一天我一定試一下;另外就是直接造,有點「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的感覺」,吃菠蘿就直接吃,要的就是那種感覺,不把嘴紮成刺蝟一樣那絕對是沒有靈魂的吃法,吃菠蘿就是要那種嘴裡麻麻、蟄蟄的感覺,這樣才刺激,才有激情。這樣看來我是老了,哈哈。
  • 鳳梨跟菠蘿是同一種水果嗎?水果攤販:就怕遇見不懂裝懂的人瞎說
    炎熱的夏天到了,總想吃點爽口的水果來解解饞,正好現在是鳳梨上市的季節,而鳳梨又與菠蘿長得差不多,仔細一看它倆長得相似卻大有不同,所以有很多人是分不清哪個是菠蘿哪個是鳳梨。有的人認為它們是同一種水果,有的人持相反態度認為它們不是同一種水果。
  • 鳳梨酥(全鳳梨餡兒)
    小時候,真的很嫌棄鳳梨酥,那就是一種齁甜的點心的代名詞。直到長大了,背起行囊踏上臺灣的土地,好奇為什麼這種齁甜的點心,在那裡怎麼那麼受歡迎?小心地嘗試了一下,才發現,原來完全是兩種食物啊!再後來才知道,原來小時候那種齁甜齁甜的"鳳梨酥"竟然幾乎沒有鳳梨,而且冬瓜餡兒,啊~騙子~而後又發現臺灣的鳳梨和我們知道的菠蘿也是不一樣的,自此愛上這種鳳梨,愛上這名副其實的香甜的"鳳梨酥"。 對於我這個吃貨來說,喜歡的東西都想嘗試一下能不能自己做。這樣想什麼時候吃,做就行啦!鳳梨酥的製作,完全是在咱們豆果的各類菜譜上學的(在此感謝各位大神),再自己消化一下,其實也不是很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