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南極的企鵝,很擅長躲避人類,這給研究它們的種群狀況的科學家們增加很多困難。但企鵝們卻不知道,它們投上的監控衛星其實一直在盯著它們,但通過衛星來觀察它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衛星是繞地球運轉的,企鵝群也是會動態變化的,於是有科學家打起了企鵝的糞便的主意……
最新的衛星圖像顯示,南極大陸這張廣袤而純白的毯子上,有企鵝糞便的汙漬。而這些暗斑表明,南極洲的帝企鵝棲息地比以前想像的多了近20%。這是一個「好消息也是一個壞消息」,最近發表在《生態與保護遙感》(Remote Sensing in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所有這些新的棲息地都位於極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地區。
要計算南極有多少帝企鵝並不容易,因為它們通常在非常寒冷、偏遠和難以到達的地方繁殖。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過去十年裡,英國南極調查局(BAS)的科學家們一直在通過衛星圖像中的糞便斑點來間接尋找企鵝。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科學家分析了歐洲航天局「哥白尼哨兵2號」衛星在2016年、2018年和2019年拍攝的圖像。他們檢查了圖像中代表企鵝糞斑的棕色像素。
這些圖片顯示了八個新的帝企鵝棲息地,並證實了另外三個先前確定的棲息地的存在,使整個大陸的帝企鵝棲息地總數達到61個。但根據研究,大多數的企鵝群落都很小,研究人員不得不使用多張圖片來確認它們的存在。研究發現,這11個新的棲息地使已知的帝企鵝數量增加了5%至10%,具體來說增加了5.5萬隻,使世界上現存的帝企鵝的總數量達到53.1萬至55.7萬隻。
「雖然我們發現了這些新的群落,這是個好消息,但是這些繁殖地都位於最近的模型預測表明帝企鵝會衰落的地方,」來自巴斯大學的保護生物學負責人菲爾·特拉坦(Phil Trathan)在一份聲明中說。因此,這些地點的帝企鵝很可能是『煤礦中的金絲雀』——我們需要仔細觀察這些地點,因為氣候變化會影響這一地區。
根據這項研究,幾乎所有帝企鵝群體都依賴於固定在陸地上的穩定海冰進行繁殖。從繁殖到雛鳥羽化,這塊陸地上的冰需要保持穩定9個月左右。聲明稱,此前的預測表明,氣候變化和冰層融化可能會引發帝企鵝數量的下降。《全球變化生物學》(global Change Biology)雜誌2019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即使全球氣溫只上升1.5攝氏度——氣候科學家認為這是最好的情況——南極洲帝企鵝的數量在未來三代中將至少減少31%。
據英國宇航局(BAS)稱,這些棲息地中的一些位於離南極大陸較遠的地方,有些距離海岸180公裡,位於擱淺的冰山周圍形成的海冰上。這是帝企鵝第一次被觀察到在遠離海岸的地方繁殖,這意味著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還有潛在的繁殖棲息地。然而,研究人員在研究報告中寫道:「這些遠離海岸的地區更加偏北,它們將處於較溫暖的地區,因此更容易受到早期海冰流失的影響。」
科學家並不是唯一一次從企鵝的糞便中發現企鵝。兩年前,另一個研究小組通過在衛星圖像中發現糞便汙點,在南極半島的危險島嶼上發現了一個由150萬隻阿德利企鵝組成的群落。南極半島西部的企鵝數量有所減少,它們的種群數量也在下降。
南極帝企鵝的數量在增加是一件好事,這個物種的穩定性在增加,但這些新生的企鵝卻要在海冰不斷消融,氣候變化愈演愈烈的環境中度過一生。如果有人覺得這些企鵝值得同情,那為什麼不為我們的子孫後代著想?如果我們不行動起來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我們的子孫後代也許就得在一個糟糕的環境中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