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往知來丨跟著總書記回望抗戰路

2020-11-30 西部網

七十五年前

中國人民經過十四年奮戰

取得了中國近代史上

第一次抗擊外國侵略的全面勝利

和平之聲 激蕩人心

戰爭雖已遠去 歷史仍有迴響

回望這一路 風雨兼程

《真相》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東北民眾的抗日救國熱情日益高漲。在瀋陽,有這樣九位愛國人士,人稱「九君子」,他們沒有手握刀槍、衝鋒陷陣,卻以愛國鬥志為矛、以奮不顧身的勇氣為盾,用一臺相機揭露日軍侵華的真相。

1931年11月下旬至1932年1月底,兩個多月的時間裡,「九君子」在一次次冒險中拍攝到日軍侵華的證據多達300件,每次取證都是驚心動魄、險象環生。取證完成後,短短48天內,他們將證據全部翻譯成英文並整理成冊,取名為《真相》。直至1933年2月,國聯大會在裁決時,把這本《真相》視為重要證據,認定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是侵略行徑。

八十多年風霜洗禮,這臺相機早已「退休」,但鏡頭與快門之中,「九君子」的愛國壯舉,中國人民眾志成城、共御外侮的堅定,與這臺相機記錄的真相一同定格於時間的永恆中。

「日本侵略者悍然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災難。」習近平主席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上如是說。


「八百壯士」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打響。10月26日,戰役最後階段,謝晉元奉命率四百餘名官兵,對外號稱「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連夜西撤。壯士們殊死搏鬥四個晝夜,共打退日軍6次圍攻,斃敵200餘名。

謝晉元接到命令撤離四行倉庫,退回租界後,當局迫於日軍壓力將其羈留於一個俘虜營。謝晉元就是在這裡寫下這封給連襟張萍舟的家書。

「八百壯士」同仇敵愾的英雄氣概,鼓舞了中國人民的鬥志,喚起了愛國同胞抗戰到底的決心,使世界各國看到了中華民族抵禦外來侵略的信心。

習近平主席在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77周年儀式上講到:「無論是正面戰場,還是敵後戰場,千千萬萬愛國將士浴血奮戰、視死如歸,各界民眾萬眾一心、同仇敵愾,奏響了一曲氣壯山河的抗擊日本侵略的英雄凱歌


英雄的旗幟

1937年9月25日,在平型關東側的喬溝,八路軍115師685團負責阻擊敵人的先頭部隊,二營五連處在作戰部隊的最前沿。五連的武器裝備極其簡陋,但他們憑藉鋼鐵般的意志擊退了敵人一次次的猛攻。

生死關頭,連長曾賢生率領20名大刀隊員衝入敵群,展開殊死搏鬥,頑強地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雖然連長在戰鬥中犧牲,五連戰士們手揮白刃、殺出重圍,殲敵100餘人,完成了阻擊任務。先頭部隊突出重圍後,八路軍浴血奮戰,最終取得了平型關大捷,擾亂了日軍進攻華北的作戰計劃。這是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大勝利,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戰鬥結束後,115師343旅司令部、政治部將這面名為「平型關大戰突擊連」的獎旗頒發給了五連。這面英雄的旗幟見證了那場血與火的戰鬥,凝聚了八路軍不畏艱險、英勇抗戰的精神。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


見證

1945年8月15日,在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後,中國政府於17日確定芷江為中國戰區總受降地並成立了「日本投降籤字典禮籌備處」。為了布置芷江受降典禮會場、紀念這一歷史時刻,新六軍政治部副主任陳應莊到處尋找合適的桌椅,跑遍了芷江城。

「安江紗廠有一批歐式家具,何不先借來應急,事後還回去?」想到這兒,陳應莊茅塞頓開。他火速趕到原黔陽縣(今洪江市)安江紗廠,把像樣的桌椅、沙發都借到了芷江。受降典禮結束後,這批歐式家具被刻上了火印銘文,並退回到原廠。

如今,這件九屜辦公桌是當時會場中唯一保存下來的有銘文的辦公桌,上面刻著「參加受降典禮紀念」「卅四年八月廿一日於芷江」的字樣。它是歷史的見證者,見證著無數同胞為抗戰勝利而歡呼雀躍的時刻。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主席說:「面對侵略者,中華兒女不屈不撓、浴血奮戰,徹底打敗了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捍衛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發展的文明成果,捍衛了人類和平事業,鑄就了戰爭史上的奇觀、中華民族的壯舉。」


一封邀請函

1931年,30歲的苟吉堂在日本一軍校留學。遠赴異國求學,卻聞家鄉遭受破壞與侵略,苟吉堂義憤填膺,組織同學到東京街頭抗議。由於日本憲兵的鎮壓,苟吉堂被捕入獄,深感「既不能捍衛國家,又不能急赴國難,誠我軍人最大恥辱」。獄中他拒寫悔過書,日本當局將他開除學籍,遣送回國。

歸國後,苟吉堂投身抗日,憑藉卓越的軍事才能和英勇的戰鬥表現,多次受到晉升和嘉獎,並最終受邀參加南京受降儀式,親眼見證了侵華日軍最高指揮官岡村寧次在投降書上簽字的歷史性時刻。14年,苟吉堂當年的屈辱終於洗刷殆盡,中華兒女終於迎來和平的曙光。

習近平主席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講到:中國人民經過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鬥爭,取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完全勝利,和平的陽光再次普照大地。」

十四年抗戰

錚錚鐵骨的華夏赤子

馬革裹屍 奔赴國難

「在血與火的洗禮中,

古老的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新的歷史徵程。」

2020年9月3日是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

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75周年紀念日

銘記歷史 緬懷遇難同胞

珍愛和平 反對侵略戰爭

為建設和平而繁榮的世界

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

編輯:鍾瑩

相關焦點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挪窮窩」「奔富路」
    編者按: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和標誌性工程,「十三五」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按照「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全力推進搬遷安置和後續扶持各項工作,取得的成效受到了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中央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報導。
  • 向總書記報告丨富民新村新路子_新聞中心_中國網
    2019年8月21日,正在甘肅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看望當地鄉親。△微視頻丨富民新村新路子一路走,一路看,嶄新的房屋、寬敞的道路、整潔的院落,富民新村一片安樂祥和。從「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古浪縣南部山區搬遷後,鄉親們通過發展牛羊養殖和蔬菜種植逐步擺脫貧困,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 3D動新聞丨七七事變,開闢東方主戰場
    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八年抗戰,由此開始。 八年抗戰,艱苦卓絕,然而中華兒女遇強虜而不退,靠同心渡浩劫,浴戰火而重生。 歷史的曙光,永遠在最黑暗時綻放光輝;偉大的民族,總能在絕境中浴火重生。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全民族抗戰爆發78周年。
  • 跟著習總書記去植樹
    既然有這麼多好處,就讓我們趁著大好春光、走向原野郊區,跟著總書記一起去植樹吧!總書記在哪裡植過樹?2012年12月8日上午,廣東省深圳市蓮花山公園2.油松:枝葉繁茂,挺拔蒼勁,適應性強,壽命可達千年以上,老年樹冠常成傘形,雄偉古雅。總書記在北京參加義務植樹時種植。
  • 第一觀察|鑑往知來:總書記來到秦嶺,關注山清水秀有深意
    2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秦嶺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考察調研。這個保護區位於秦嶺山脈東段,是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譽為秦嶺東部的綠色明珠。在中國地理版圖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劃分我國南北地區的分界線。東西綿延約1600公裡的秦嶺,是一道巨大的生態安全屏障,發揮著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維護生物多樣性等諸多功能。
  • 向警旗敬禮丨西藏路派出所組織警旗宣誓活動
    向警旗敬禮丨西藏路派出所組織警旗宣誓活動 2020-09-02 2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回望1990丨中國人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有人站在長城上「喊英語」
    回望1990丨中國人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有人站在長城上「喊英語」回望1990丨中國人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有人站在長城上「喊英語」回望1990丨中國人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有人站在長城上「喊英語」 1990年,中國愈發開放。「瘋狂英語」風靡中國,超過8000萬人喊起了英語。
  • 回望歷史不忘來時路,是為了更好前進
    回望成功是為了更好前進■廖正良習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深刻指出:「我們回顧歷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迴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藉口。」
  • 總書記為我們指明「鑄魂之道」
    我們通過新華社「第一學習文庫」大數據梳理可以看到,近年來,「不忘初心」成為總書記各種講話中的高頻詞,也是全社會廣泛認同的熱詞。  初心務必牢記,初心更需修煉。通過新華社「媒體大腦」對海量數據進行人機協同分析,我們觀察到,總書記針對黨員幹部如何永葆初心,闡明了一整套思想方法和實踐路徑,為我們修養黨性提供了科學指引。
  • 新華社:紀念抗戰勝利要牢記落後就要挨打教訓
    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關鍵時期,在世界和平發展合作潮流勢不可擋的今天,回望這段歷史,就是要從戰爭的代價中記取教訓,從勝利的昭示中汲取力量,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人類文明進步事業努力奮鬥。發生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世界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同人類文明的兇殘敵人進行的一場殊死搏鬥。
  • 銘記抗戰歷史,這些地方值得去「打卡」
    南方黨建智庫梳理製作廣東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紅色地圖,與您一起走讀廣東抗戰史。 十九路軍烈士陵園——廣東「鐵軍」名揚淞滬 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水蔭路
  • 向總書記報告丨富民新村新路子
    總書記聽後十分欣慰,讚許道:「你們走出了高深山區貧困群眾易地搬遷和祁連山生態保護雙贏的扶貧開發新路子。」  黃花灘生態移民區天高雲淡,曾經的荒漠披上了綠衣,一排排日光溫室大棚綿延向遠方。趙世澤回憶道,「當時跟我說,搬下去住房好,路又平,那麼亮堂的房子,大棚給你們蓋,款給你們貸,建好你們自己去種。」  儘管這樣,老鄉們心裡還是沒有底兒。後來,張延堂乾脆直接開車把大家拉到移民點實地參觀。「下來一看,確確實實啥都好。」趙世澤看後,很激動。何振田的觸動更大,他說山下山上相比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 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習近平總書記中外記者見面會講話...
    10月25日,再次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在同中外記者見面時,以復興之路丈量黨的徵程,說出了關鍵,道出了根本。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正是因為磨礪於偉大鬥爭、致力於偉大工程、奮進在偉大事業、激蕩著偉大夢想,我們黨才能穿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險灘激流,近百年猶未老,一世紀正青春。
  • 王曉棠:親歷抗戰的家與國
       為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中央電視臺青年電視公開課《開講啦》近期推出「銘記歷史,鑑往知來
  • 總書記來到我們身邊丨深耕海洋 新藥研發成功時再向總書記報喜
    即日起,齊魯網、閃電新聞客戶端推出「總書記來到我們身邊」系列報導,回訪總書記考察山東期間面對面交流的親歷者,聆聽、感受「親切的關懷 巨大的鼓舞」。齊魯網青島6月15日訊(記者 董光強 王安琪)在出席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後,習近平總書記開始在山東考察。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吃苦耐勞一往無前 總書記說的蒙古馬...
    馬蹄踏過,仿若歷史在心靈深處迴響;馬背回望,仿佛遠古在向你呼喚。習近平總書記曾說,幹事創業就要像蒙古馬那樣,有一種吃苦耐勞、一往無前的精神。
  • 2016 總書記與我們在一起
    在談及小崗村未來的發展路子時,我對總書記說:「您提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小崗村也有小崗夢。」總書記聽了非常高興,說道:「把這些小夢匯聚在一起就能成為一個大夢。」臨走前,總書記跟我們全家人說:「農家樂,樂農家。我祝願你的金昌食府農家樂越做越好!」   我們大包幹精神就是敢想敢幹。
  • 時政新聞眼丨今年考察途中首個座談會,為何聚焦長三角?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聯播視頻丨習近平主持召開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為什麼是長三角?總書記在座談會上作了部署。重點抓總書記要求,要推動長三角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例如,發揮數字經濟優勢,加快產業數位化、智能化轉型;要加大科技攻關力度,例如,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儘早取得突破。總書記尤其強調,要推動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辯證看總書記強調,在重點抓的同時,要增強欠發達區域高質量發展動能。
  • 薦讀·贈書丨餘秋雨溫情回望之作《門孔》
    華人世界知名作家、文化學者餘秋雨  溫情回望之作  回望文學、回望母親、回望愛情  小小「門孔」,光之所在  參與留言,抽取贈書  (即日起至11月15日)  優質留言抽取3位  分別獲贈55
  • 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本報訊  (記者鍾智躍)近日,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近期重要講話精神,研究我市貫徹落實意見。市委書記陳敏主持會議。  會議傳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八次會議、科學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給建設和守護密雲水庫鄉親們的回信、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的致辭、教師節重要寄語、對做好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