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民工建立餐飲疏導點 「疏管結合」突顯人性化管理
在六合新城片區,一處工地餐飲疏導點解決了這些問題。 工地施工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大家都集中在一起,方便,衛生方面也好搞衛生,像我們吃飯,(攤點)在一起都好挑,以前這邊一個那邊一個,這邊不想吃跑到那邊,跑很遠很遠。」 冠城工地疏導點位於六合新城片區,高峰時期這裡有七家工地,近兩千位民工。疏導點沒有建成時,有近二十個流動攤點,每到中午時分就集中在工地周邊的茉湖路上,售賣快餐盒飯。
-
城管設置便民疏導點 攤販送感謝信:終於不用像貓捉老鼠一樣
    在路邊擺攤的攤販和城管,常被大家稱為貓和老鼠的關係,攤販見了城管,立馬收拾東西溜之大吉,能躲則躲。在柳州路邊擺攤多年的攤販盧家柯,就躲城管躲了好些年,不過最近,他卻給柳北區城管執法局寫了一封感謝信。
-
南京鼓樓城管在菜場門口設置「寵物寄放處」
由於很多市民都有遛狗時順便去農貿市場買菜的習慣,最近,南京鼓樓城管大隊採取在轄區部分菜場門口放置寵物籠,免費供市民寄放寵物。菜場門口的寵物寄放處方便了市民、整潔了環境「寵物籠」設置前,鼓樓城管大隊江東中隊執法人員會提醒牽著寵物來買菜的市民不能將寵物帶進市場,苦口婆心勸說,效果還不好。現在很多人自己主動就把寵物放進寵物籠內,城管幹部徐可舟說。
-
安全帽三色帽貼 海澱城管助力奧運場館工地復工
在現場可以看到,工地的出入口設置了體溫檢測處,並按規定給每名進入工地的人員進行登記、測溫。在工人的生活區,設置有獨棟已返京工人隔離觀察居住地,每個房間門上都貼有《消毒記錄表》、《通風記錄表》、《居住人員情況表》等信息。工地管道工小張是4月5日剛從河北衡水自駕返回工地的,按照規定他居住在工地的隔離居住房間內,每天進行兩次測溫。
-
智慧農業產學研職教創新聯盟在南京六合成立
12月20日,2020智慧農業產教融合生態大會暨智慧農業產學研職教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在南京六合區舉辦。該聯盟由南京市教育局、六合區人民政府支持,南京六合中等專業學校牽頭,國內20多家職業院校、企業和科研院所共同發起,是一個非盈利性、開放型的智慧農業產學研合作平臺。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上邦百匯城西側便民疏導點被依法拆除
本報海口5月5日訊 (記者鄧海寧 特約記者陳安宇)今天上午,海口市龍華區出動城管、聯防等工作人員,依法對金龍路上邦百匯城西側便民疏導點
-
南京臨時西瓜攤點開始報名抽籤 浦口已有26個「有證」攤位
今年最早設置西瓜臨時攤點的是浦口區,浦口城管中隊根據轄區情況,在不影響道路通行、環境秩序的前提下,在轄區內首批設置了26個「零租金」西瓜疏導攤點。在中聖路上,攤主騰女士表示,自己的弟弟是一位聾啞人,聽說西瓜疏導點可以報名了,弟弟第一時間就報了名。
-
南京主城多區不再設置
27:37 /a/20190618/60acca40bff14dc9a0d97fe5e4510afa.shtml 每年夏天,南京的背街小巷都會出現不少西瓜臨時疏導攤點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新加坡裕廊化工島:化工產業一體化發展
南京市發改委2020年的重點課題——《南京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對標研究》,從國際視野出發,通過選取全球內河流域綠色發展標杆城市,總結內河流域保護和綠色發展方面的經驗和做法;並針對南京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對標找差,持續補短板、強弱項,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中蒙文化藝術展」在寧開幕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邢虹 實習生 鄒安琪) 12月1日,2020「中蒙文化藝術展」在南京丁山花園大酒店開幕。該展由南京寶楠文化藝術館、蒙古國駐呼和浩特總領事館共同主辦。 中方展出了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張之鑄、南京博物院原院長徐湖平、畫馬大家雷曉寧等藝術家的20餘件書畫作品。年近七旬的南京畫家雷曉寧的參展作品《彼岸》尤受關注,畫中,兩匹駿馬在遼闊大草原上喝水、食草,悠閒自在,綠油油的青草與盛開的荷花,生機勃勃。作品極具藝術張力,畫家藉此寓意中蒙兩國友誼長存,融合共贏。 開幕式後,一臺中方藝術家精心準備的文藝演出精彩上演。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我長大了
其實在他們回家之前我已經墊了下肚子,有時吃買好的麵包,有時煮方便麵,有時到小區門口經常去吃的小飯館點一份炒飯或者牛肉麵,這樣爸爸媽媽到家就不會因為我餓肚子而急急忙忙的。 現在的我在成長路上跌跌撞撞,但我清楚地知道今後的路不能一味地依賴父母,必須靠自己走下去,因為我長大了。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倉鼠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幸福生活沿江起
以前光腳挑擔,現在穿皮鞋巡邏 「上午,無人釣魚;下午,巡查2人釣魚勸退」,昨日午間時分,記者來到緊鄰江邊的京新社區值守點,遠處,5300畝的公益防護林沿著江岸綿延,屋內,志願者楊學德正在翻看巡查記錄本。 楊學德說,過去的長江大堤可謂是「弱不禁風」,浪一來就擔心會被衝倒。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南京國際生命健康科技大會下周揭幕
本報訊(通訊員 王彤 錢鈺玲 融媒體記者 李都) 2020南京國際生命健康科技大會將於12月9日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開幕,記者從主辦方江北新區獲悉,本次大會採用「線下舉辦+線上直播」模式,舉辦1場主論壇、20場專題分論壇、3天線下展覽及1場雲上生命健康大會,屆時,將有來自全球200餘家生命健康領域的知名企業參展,線上參展企業將超過400家,
-
南京雨花臺區:工地門前草墊不少於50米,4℃以下嚴禁灑水
揚子晚報網12月18日訊(通訊員 毛禹 記者 張可)近日,南京的氣溫持續下降,為了防止工地保潔過程中可能產生路面結冰的情況,雨花臺區城管大隊渣土中隊向轄區各渣土外運工地的建設單位及其渣土承運企業送達了《嚴寒天氣保潔承諾書》。
-
板橋街道舉辦外來務工人員招聘會_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
記者在現場看到,招聘會現場氣氛熱烈,很多用人單位都是從南京各區聞訊而來。在外地務工多年、老家位於安徽滁州的劉先生告訴記者,隨著板橋人力資源市場及周邊交通、餐飲配套逐步成熟,吃住都很便捷,他和工友們已習慣了到這裡找工作。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帶著GPS,「鳥中老虎」回歸自然
南京林業大學生物與環境學院教授魯長虎介紹,白尾海雕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活動在水邊,以魚和水鳥為食。「大型猛禽在食物鏈頂端,容易受到環境汙染和農藥殘留的影響。白尾海雕白天活動,主要以魚類為食,也捕食各種鳥類以及中小型哺乳動物,有時也吃腐肉和動物屍體,就有食物中毒的風險。」
-
打造公園城市,發展鄉村產業,南京六合小康之路有秘笈
優化人居環境,創新產業發展,帶動村民就業,這是南京六合的小康秘笈。 今年3月總體規劃通過的龍袍新城也正式「揚帆起航」,成為六合人期待的公園城市。 龍袍新城面積約9.6平方公裡,是南京規劃建設的九個新城中最後一個啟動開發建設的新城。據介紹,龍袍新城將形成「一心、五軸、一帶、兩片」的空間結構。「兩片」指活力城市片區和綠色產業片區。 「龍袍新城不只是產業高地,還是一座活力新城。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江豚郵局孩子們「團寵」萌寶郵戳
南京長江江豚監測站供圖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王聰) 每到周末,鼓樓區江邊路上的南京長江江豚監測站,都會迎來不少江豚「粉絲」,他們是戴著紅領巾的小學生,或是牽著家長手的幼兒園小朋友。他們在站裡了解江豚的知識,在江邊觀察「微笑天使」。
-
南京六合一養殖場200多條有毒眼鏡蛇外逃
南京六合一養殖場200多條有毒眼鏡蛇外逃 (2/4) "← →"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