筍子蟲
樊小毛
花卉園內長有慈竹,現在正是生發秋筍的季節,可能有筍子蟲。記得小時候,我和童年小夥伴此時正穿梭在家鄉那竹林中捉蟲。
筍子蟲,學名叫竹象,在我的記憶中,最有趣的莫過於把它們捉來做小風扇,讓我度過幾個涼爽的夜晚,那簡直成了一個無與倫比的夢境。
那時,我和小夥伴選擇高粱稈下方的那節,用鐮刀截取約莫大人兩根手指加起來那麼長,再到灶屋找來竹刷把,抽出一根竹籤,竹籤的一頭插入筍子蟲前腿中。在高粱稈的末端下方呈「十」字形對稱穿上兩根竹刷把籤,每一根竹刷把籤的兩頭各穿一個筍子蟲。最後,把高粱稈的另一端插入毛竹筒中。剛做好的筍子蟲小風扇被拿在手中,或擱放在木桌上,只要一個筍子蟲率先展翅,其它的也會笨笨地跟到飛,隨即它們會像風車那樣飛轉,很快一陣陣涼風吹來。
父母起初叫我去捉筍子蟲,是因為它們傷害竹筍。特別是它們細長的黑嘴只要把竹筍啄了一個小洞,那根竹筍無論長得多麼胖都要死。
我第一次捉筍子蟲,是在一個午後。那天很熱,從竹林裡往外望,天空瓦藍瓦藍。我腳穿涼鞋,頭戴草帽,手中捏了一把柴刀,還背了個帆布書包。只不過,書包不是裝書,而是用來裝筍子蟲。
筍子蟲真多。有在竹林間飛舞著的,有在竹筍上爬著的,也有正在吸吮竹汁一動不動的。
耳旁是一陣又一陣的蟬鳴,和幾聲鳥叫。
沒想到,筍子蟲的如鋸子鐮刀般的前爪把我的手傷了。我一氣之下,把它的腳爪扯掉,把它的長細嘴轉動一整圈,再扯掉它堅硬背殼以及翅膀,這才甩進嘴巴中,嚼起來居然「喀嚓」作響,像吃炒胡豆。
那味道比吃炒胡豆香多了。筍子蟲頭黃身黑,也有黃中略帶黑斑點,身體橢圓形,拇指大小。那天天黑回到家,我把書包裡的筍子蟲倒出來,祖母的眼睛都笑眯了:「炒筍子蟲下綠豆稀飯好!」
筍子蟲是好吃,但剝筍子蟲跟剝小龍蝦差不多,弄不好會傷手,它那細長嘴,會像針一樣插進手指。那天可把我和姐姐剝慘了。
豬油炒筍子蟲,那真是一道美味。記得那天兩大盤油炸筍子蟲,和一小土碗酒,讓我爸媽暫時忘記了歲月的艱辛。
後來,我每到暑假都要去捉筍子蟲。有時一個人,有時跟著小夥伴。有的小夥伴還把筍子蟲帶縣城去沿街叫賣,能賣個好價錢。
說實話,筍子蟲給我童年帶來的樂趣不亞於一本本的小人書。在以後的多年裡,我都懷念那生活在竹林中飛舞生風的筍子蟲。有幾次在夢裡,見它們爬滿了我一身,又感覺在我的房間裡飛舞生風,當我正準備享受陣陣涼意時突感渾身痒痒,這才清醒過來,原來我被蚊子咬了。
前兩天看到花卉園內有幾籠慈竹,我便又想起了多年未見的筍子蟲。
版面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