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醫藥 「強壯」之路在何方

2020-11-28 人民政協網

  少數民族醫藥是中華民族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獨特作用。由於少數民族醫藥研究工作起步晚,國家經費投入不足等原因,導致其發展水平仍然比較落後,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迫切需要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9月9日~18日,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的傳承發展」專題考察組先後赴廣西壯族自治區和貴州省考察了壯醫藥、瑤醫藥、侗醫藥和苗醫藥,深入了解了這四種民族醫藥的現狀、存在問題,並就其未來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委員們建議,將少數民族醫藥發展納入「十三五」規劃,加快理論總結整理,加強人才培養,建立完善標準,在保護和傳承的基礎上,走產業化發展道路,讓少數民族醫藥在中華民族醫藥體系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在廣西中醫藥大學醫史館,考察組成員翻閱壯醫理論著作。

 

白瑪(中)、張文康(右)與安阿玥參觀廣西中醫藥大學壯藥標本館。

在廣西藥用植物園,考察組成員見到了被稱為「植物界大熊貓」的金花茶 本報記者:李木元攝

 

  76歲的壯族老漢韋信輝是廣西南寧武鳴區人,最近他的氣管炎犯了,咳嗽得厲害。自行用藥10來天后,病情不見好轉。於是他到廣西壯醫醫院,醫生給他開了一周的壯藥,服完以後,症狀好多了。

  9月10日,當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的傳承發展」專題考察組來到位於廣西壯醫醫院考察時,正巧遇到韋信輝前來複查。考察組組長、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白瑪問他壯藥的效果怎麼樣?他乾脆地回答:「有效啊!我從小就用壯藥治病,收費也不貴,我上次開藥也就花了100多元錢。」

  「簡、便、驗、廉」讓壯醫揚美名

  與韋信輝一樣,廣西玉林市博白縣的梁群女士也來求助壯醫。她患風溼性關節炎5年,膝關節疼痛難忍,輾轉多家醫院花費數萬元治療,效果一直不理想。通過壯醫傳統的竹罐療法,她的膝關節疼痛明顯減輕了。

  「竹罐療法已有上千年歷史,對於關節炎(壯語『駱芡』)、痛風(壯語『隆芡』)等骨科疾病有獨特療效。該療法很方便,先用煮沸的壯藥水把竹罐加熱,然後拔於治療部位,有祛風除溼、活血舒筋、散寒止痛等功效。」廣西壯醫醫院風溼科主任李鳳珍介紹。

  「費用是多少?醫保能報銷嗎?」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肛腸科主任安阿玥問道。

  「治療一次大概80多元吧,比較便宜,醫保能報銷。」李鳳珍說。

  廣西壯醫醫院院長韋英才介紹,壯醫傳統療法很多,包括經筋推拿、藥線點灸、小針刀、火針、刮痧、刺血等多種,臨床使用廣泛。其中,藥線點灸療法還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梁綺萍與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馬鐵山興致勃勃地體驗了該療法,並建議壯醫專家進一步探究其治病機理,發揚光大。

  「通過醫改,70%的壯鄉百姓可在家門口接受壯醫藥服務,壯醫門診次均和住院人均費用約為綜合醫院的80%,有效緩解了『看病難、看病貴』。」自治區衛計委副主任王勇表示。

  「根」實了「苗」自然就強了

  壯醫已成為位於藏、蒙、維、傣四大民族醫藥之後發展較好的民族醫藥,主要是因為壯醫已經建立了比較完整的醫療、教學和科研體系。

  王勇介紹,截至目前,全區90%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和65%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壯瑤醫藥服務,初步構建了覆蓋城鄉的中醫藥、壯瑤醫藥服務體系。

  考察組在廣西中醫藥大學醫史館參觀時,該校校長唐農介紹,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廣西共完成了15部民族醫藥文獻的整理和多項壯醫藥適宜技術的規範化研究;出版了一批壯醫藥學術專著,編寫了一批教材;同時還對壯醫診療技法進行了較系統的整理,出版了壯醫臨床適宜技術,並在全區推廣。

  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王正福和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原衛生部部長張文康認真翻閱了展示柜上的十幾本壯醫藥學著作,對壯醫學理論的完備程度表示稱讚。

  完備的理論體系為壯醫人才的培養奠定了良好基礎。廣西中醫藥大學早在1986年就開始招收中醫醫史文獻壯醫方向的碩士研究生;2002年開始招收中醫學壯醫方向的本科生。

  「2011年,壯醫學專業納入高等教育專業目錄,這對培養壯醫學專業人才具有重要意義。」廣西中醫藥大學壯醫藥學院院長林辰表示。

  「現在蒙醫和維吾爾醫都有了博士點,希望國家能授予我校中醫藥壯醫藥博士點。」唐農說。

  考察組還了解到,2010年壯醫學已被納入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範圍。壯醫資格開考至今,共有近3000名考生參加考試,825人取得了執業或助理執業醫師資格。廣西已經編制了《廣西壯藥質量標準》並通過了專家審定,結束了壯藥沒有典籍、標準的歷史。考察組對壯醫藥的良好發展態勢表示稱讚。

  民族醫藥資源得到有效保護

  廣西草藥資源豐富,品種超過4600種,其中,壯藥多達2300餘種。「藥材資源是民族醫藥發展的根基,應該注重開發和保護並重。」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化學學院教授黃元河表示。

  考察組來到了廣西藥用植物園。據園長繆建華介紹,園裡保存藥用植物8900餘種,藥用植物種子5000餘種,藥用動植物標本20餘萬份,該園被譽為「立體的《本草綱目》」。當聽說2300多種壯藥絕大多數都能在園裡找到身影時,全國政協委員、海軍航空兵部原副政委馬國超和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妙江感到很驚訝。

  委員們在園裡看到了很少聽說的馬蹄蕨、馬鞭草、羊蹄草、了哥王等壯藥材,更有幸見到被稱為「植物界大熊貓」的金花茶。當聽說這個藥用植物園既可作為學生科普基地、藥農種植培訓基地,每年還能有數十萬元的旅遊收入時,白瑪豎起了大拇指。

  為了有效保護藥材資源,幫助藥農致富,廣西多年來大力發展林下藥材種植業。自治區林業廳副廳長鄧建華介紹,2014年,全區林下藥材種植面積已達130多萬畝,產值超過31億元,94萬人人均增收近1800元。

  壯醫壯大需要更多給力政策

  「廣西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又是面向東協的重要通道,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自治區政府方面,都應高度重視壯醫學的發展,堅持『請進來,走出去』,讓壯醫學為國內外人民服務。」白瑪表示。

  「近年來,廣西和東協國家人員往來越來越密切,醫療服務需求日益旺盛。但是廣西還缺少一家高水平、現代化、較大規模的壯醫醫院。」自治區醫改辦主任韓慶東呼籲,從國家戰略層面,支持建設廣西國際壯醫醫院,弘揚廣西民族文化,推動壯醫學進一步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奇正藏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雷菊芳建議相關藥企和科研單位加強合作,儘快實現壯藥新藥國家審批「零」的突破。國家層面也應給予壯藥開發一定的支持。

  考慮到壯醫藥發展需要更多高層次人才,考察組建議,待時機成熟,教育部應參照蒙醫、維吾爾醫,授予廣西中醫藥大學壯醫藥博士點。

  「不傳承,民族醫藥沒希望;不發展,民族醫藥同樣沒希望。」張文康認為,壯醫應在傳承保護基礎上,結合現代醫學,走產業化道路,這樣才能讓壯醫真正『壯』起來。」張文康的建議引發了考察組所有成員的共鳴。

 

 

相關焦點

  • 中越邊陲「壯醫藥王」積極發展傳承壯醫
    在壯族人口佔全縣總人口99.4%的靖西,端午藥市已沿襲千年,壯族先民認為在端午當天,「萬草皆可入藥」,因此每年端午前後,遠近村寨草醫藥農紛紛將自採自種的各種中草藥、藥用動物等,肩挑車載到靖西縣城出售。近年來,端午藥市的名聲越來越旺,許多國內外的藥商、遊客湧入這個邊陲小城。作為藥市的民間組織者之一,趙妙元在給別人義診送藥的同時,不斷弘揚壯醫文化,傳承壯醫醫術。
  • 廣西國際壯醫醫院:讓壯醫藥走出國門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採訪團參觀壯醫藥線點灸。龐思瑜攝&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廣西國際壯醫醫院院長覃裕旺介紹醫院科室設置。
  • 政協民宗委專題考察少數民族醫藥傳承發展(系列)
    9月9日~18日,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的傳承發展」專題考察組先後赴廣西壯族自治區和貴州省考察了壯醫藥、瑤醫藥、侗醫藥和苗醫藥,深入了解了這四種民族醫藥的現狀、存在問題,並就其未來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 流動壯醫博物館活動南寧啟動 市民近距離了解壯醫藥
    中新網廣西新聞12月9日電(羅先彬)廣西國際壯醫醫院流動壯醫博物館活動8日在南寧啟動,重點展示壯醫團隊、壯醫歷史、壯醫特色,讓市民朋友們有機會近距離接觸了解壯醫藥文化,體驗壯醫藥技法。  在活動現場,廣西國際壯醫醫院美麗的白衣天使們,為市民們表演了簡單易學的壯藥繡球操和壯醫三氣養生操。
  • 傳承發揚壯醫藥瑰寶 服務全民「大健康」
    學校自2012年開設與壯醫藥相關的課程,並大力弘揚壯醫藥文化,通過壯醫藥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為壯醫藥人才的培養培育出了一方沃土。通過開拓性教育創新,建設了一系列適合中等職業教育的壯醫藥及特色技能品牌課程,為壯鄉培養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質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人才,極具推廣和借鑑意義。
  • 壯醫藥在「中醫中藥中國行」中大顯身手
    30日在廣西南寧舉行的「中醫中藥中國行」啟動儀式上,來自廣西中醫學院、廣西壯醫院、廣西醫科大學的幾十名醫師和醫學教授現場為市民把脈問病、針灸推拿,由廣西壯醫院的3名醫師組成的就診點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諮詢就診。  「由於長期坐在辦公桌前,加上運動比較少,最近總是感覺腰酸背痛,聽說壯醫藥治腰酸背痛很有效,讓大夫給我推拿了一番,真的感覺舒服多了。」市民魯朝陽說。
  • 廣西實施壯瑤醫藥振興計劃 助推民族醫藥發展
    作為中國傳統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壯瑤醫藥至今仍是當地民眾賴以防病治病、保障健康的主要衛生資源之一。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副廳長甘霖稱,廣西中醫藥民族醫藥事業正處歷史最好的發展時期,「實施壯瑤醫藥振興計劃」已經納入《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
  • 凝聚古老壯瑤醫智慧 民族醫藥名揚東協
    為了有效傳承和保護這些凝聚著廣西各族人民智慧的傳統醫藥,記者跟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國家民委不久前在廣西進行民族醫藥傳承發展等方面的調研,第一站來到廣西國際壯醫醫院。廣西國際壯醫醫院是廣西重點打造的國家重點民族醫醫院,以壯瑤醫藥為特色,中醫藥為基礎,於2018年9月15日提前正式對外開業。
  • 廣西國際壯醫醫院正式對外開業 以壯瑤醫藥為特色
    &nbsp&nbsp&nbsp&nbsp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南寧訊 (記者 梁瑩)9月15日,廣西首座綜合性現代化國際民族醫醫院——廣西國際壯醫醫院正式對外開業。
  • 傳統醫藥商業進入電商唯一之路——代運營
    可以這麼說,真正的醫藥電商逐漸形成,A證平臺唱主角。2009年-2013年前,國家對醫藥電商處在觀察和試驗階段,對醫藥電商能否形成良性的商業模式持保守態度。在很長時間內,國家都沒有放開對A證的審批,直到2013年上半年。此階段代表性的網站有「漢寧醫藥網」、「藥品終端網」、「我的醫藥網」。這些網站在結合自身特點的基礎上,開始摸索出自有的醫藥電商模式。
  • 守正創新 撰寫壯瑤醫藥發展「良方」
    近年來,廣西正加速布局中醫藥壯瑤醫藥建設,積極培育適宜的成長土壤,一批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舉措破土而出。而在產業標準化發展的「大棚」下,如何為民族醫藥「施施肥」「除除草」?  從醫到藥觸發新活力  點燃一根壯藥浸泡過的藥線,迅速灼灸到選定的穴位上,即完成治療。
  • 廣西國際壯醫醫院即將正式運營
    9月7日,在廣西國際壯醫醫院,李鳳珍醫生在用壯醫藥物竹罐療法為病人治病。  被列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大慶重大民生工程之一的廣西國際壯醫醫院已經落成並將於近日正式運營。醫院建築總面積18.75萬平方米,設床位1000張,設置近100個民族醫診室,民族診療服務區域達9000多平方米,有壯醫經筋推拿科、壯醫風溼科、壯醫康復科、壯醫婦科、壯醫皮膚科等。
  • 揭秘神奇 壯醫文化知識講座吸引南寧市民
    黃瑾明教授展示壯醫藥線點灸療法廣西新聞網記者 韓定宏 攝身躬壯醫藥 心繫民族情——著名書法家廣西新聞網記者 韓定宏 攝廣西新聞網南寧11月12日訊(記者韓定宏)11月10日,為弘揚廣西傳統醫學,讓市民對壯醫文化有進一步的了解,由廣西社科聯主辦,廣西中國-東協文化研究會承辦的中國-東協大講壇再度開講。
  • 四環醫藥:昔日的白馬股將奔向何方
    2015年中國處方藥市場規模超過人民幣9900億(單位同下),佔醫藥市場總規模的85%,銷售同比增長約6%,增速為2014年的一半左右。其中,2015年中國醫院處方藥市場規模達7630億元,百床以上大型醫院佔據總需要的93%。處方藥市場的快速增長,讓進入該領域較早的四環醫藥也是受益匪淺。
  • 圖說壯醫、瑤醫 藥線治病馬骨刮痧
    (文/圖 李軼群)壯醫篇壯醫學是壯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在同疾病作頑強鬥爭的過程中積累總結出的寶貴醫療經驗,通過提煉和升華形成的獨特理論體系。是以壯醫藥理論和實踐經驗為主體,利用基於植物、動物、礦物類藥物及非藥物療法、肢體療法的一種或者多種方法來進行診斷、防病治病和維持人體健康的醫學。
  • 臺灣中醫學大學生廣西南寧體驗神奇壯醫
    臺灣中醫學大學生廣西南寧體驗神奇壯醫 2015-08-14 18:53:02她們兩都是來自臺灣慈濟大學中醫藥專業的學生,正在體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壯醫藥線點灸。  這一幕出現在14日舉行的一項桂臺大學生交流活動中。8月11日至27日,以「同根同源,醫藥相依」為主題的2015年「桂臺大學生夏令營」活動在南寧正式開營。夏令營由廣西中醫藥大學和臺灣慈濟大學共同舉辦。  8月14日,來自臺灣的31位師生在廣西中醫藥大學一附院體驗了廣西神奇的壯醫。
  • 傑士邦控股權賣給高瓴等機構,人福醫藥回歸主業之路踏實了嗎?
    本文為元氣資本第64篇原創文章分析師)Matthew核心內容1、為什麼人福醫藥會走上大肆外延收購的道路?2、導致人福醫藥進行「歸核戰略」的動因是什麼?3、人福醫藥的「歸核之路」是否腳踏實地?在早期資金缺乏的情況下,艾路明與周漢生等人自己蹬著三輪車跑公廁收集尿液,由於尿激酶的活性有時效性,他們甚至必須提前規劃好路線,從而提取出更多有活性的尿激酶,就這樣通過賣出尿激酶產品才有了後來的武漢當代科技公司,隨後在1996年收購國企揚子江製藥廠,開啟了野蠻生長之路。1997年完成上市改名稱「人福醫藥」。
  • 壯醫目診:透過眼睛治百病(圖)
    這不是異想天開,而是傳統壯醫學裡常用的診斷方法——目診。    壯醫認為,醫者的眼睛可以洞察百病,患者的眼睛可以反映百病,二者結合,就可以診斷疾病。在壯醫醫院裡,筆者就見到了這樣兩位眼睛能洞察百病的醫者,他們的目光並不見得犀利,卻深諳眼睛裡的故事,在5倍放大鏡下,什麼毛病都得在他們二位面前現出「原形」。他們就是韋小珍和王寧忻兩位醫生。
  • 李晨被稱為大黑牛,他真的很強壯嗎?
    文/帆帆看娛樂,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百家號:帆帆看娛樂李晨被稱為大黑牛,也時常去健身房,被人誇他強壯,但是我覺得他線條也不是很明顯,脂肪也不低,肩膀溜,他真的強壯嗎?或者他強壯的標準是什麼?要說和練家子比肯定沒有那麼壯,但是比普通人身材好多了,畢竟晨哥歲數也不小了,還能保持很好的身材確實很厲害了。每次一聊天他都說自己又掉了肌肉,滿臉的唏噓。像他這種檔期很滿的不太容易練的非常壯,每次訓練都很努力!是個值得尊敬的演員!不同的人對於身材的認知不一樣的,因為每個人喜歡的身材類型不同。你問普通人普通人會說李晨很壯,但你問健美運動員他們會說李晨練的不怎麼樣。
  • 壯大廣西中醫藥壯瑤醫藥千億元產業
    本次論壇以「廣西中醫藥壯瑤醫藥千億元產業的優勢、瓶頸及對策研究」為主題,旨在通過開展戰略研討活動,加強中醫藥壯瑤醫藥產業研究與交流,推動廣西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發展。    文明說,隨著醫藥衛生體制的不斷改革和深化,中醫藥事業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大力發展壯瑤醫藥千億元產業是適應當前醫藥事業發展新形勢的有力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