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印象】特色小吃之手工餈粑

2021-01-10 澎湃新聞
【建始印象】特色小吃之手工餈粑

2020-12-09 14: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土家族有句俗話

「二十八,打粑粑」

臘月是土家人打粑粑的時節

土家粑粑種類多

但過年,餈粑必不可少

淳樸的土家人民

創造了獨特的 土家飲食文化

餈粑的製作可不簡單

從選米到捶打都非常的講究

手工製作出來的餈粑

柔軟細膩、軟糯十足

選米蒸熟

建始硒土出產的糯米

營養豐富、甘甜細膩

將選好的糯米放入水中浸泡後瀝乾

再放入 木甑 蒸熟

蒸好的糯米粒粒分明

揭開木蓋白花花的霧氣嫋嫋散開

帶著 米香 填滿了整間屋子

打餈粑

打餈粑可是一門技術活

要快、準、穩、狠

這樣糯米才夠均勻、有韌性

將熟好的糯米放進石碓內

力氣較大的男性

腳踩工具開始 捶搗

石碓裡的米粒在外力的作用下

慢慢地散開又黏在一起

濃濃的 糯米香 在捶打之中彌散開來

人工掐成團

打好的餈粑起缸撬起~

放置灑滿麵粉的木板上

一拍一捏,一擰一搓

先揪成小截,再 揉成坨

壓扁成型

掐成團的餈粑

用手或木板壓扁成餅

再用門板加重物壓住

等糯米涼了即成型

圓圓的外形被土家族人寄予了

圓滿團圓的願望

餈粑的吃法多樣

烙、炒、煮、烤都可以

但是在冬季 烤著吃 才最過癮

烤餈粑時要不停地翻動

使它兩面受熱均勻

當餈粑漸漸膨脹 表皮隆起

那便是快烤好啦~

隨著電商的發展

建始的手工餈粑也開始走出大山

銷向全國

傳統手工餈粑銷山外,網友買不停

最終的原因還是土家族人的

一片匠心啊

如此 香甜軟糯 的餈粑

你心動了嗎?

惠遊湖北 • 怎麼預約 ?

關注「恩施文旅號」

點擊文旅號下方菜單「硒遊微網」

點擊「惠遊湖北預約」

趕快行動!

預約你想去的恩施景點!

信息來源:醉美建始

原標題:《【建始印象】特色小吃之手工餈粑》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手工餈粑冰粉裡的餈粑炸不炸的?餈粑怎麼做?
    傳統冰粉只有冰粉和紅糖標配,裡面極少見堅果輔料,更是沒有餈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手工餈粑冰粉開始在成都流行起來。吃冰粉的人,都只認同於餈粑冰粉。餈粑、冰粉都是傳統記憶的美食,這再者結合在一起,成了全新的卻讓人無法抗拒的美食。
  • 恩施手工餈粑,香甜軟糯,是恩施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打餈粑一直在湖北恩施延續,恩施人更是一門心思的將這一手工技藝傳承的淋漓盡致。南方在大冬天有吃餈粑的習俗,炸的金黃的餈粑,米香濃鬱,在寒冬裡既能補充熱能,又美味香糯,有人說,身在異鄉咬一口,都是滿滿的鄉愁。在恩施,餈粑不僅是一種吃食,還是嫁娶必須準備的物品,坐席吃飯時,喜娘新郎必然會給客人兩個小餈粑。餈粑象徵的是團圓和圓滿,濃濃的糯米香味,黏住的是親情和幸福的味道,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不曾改變的習俗。
  • 本文教你南方糯米餈粑的做法!
    餈粑是全國各地都有的一種小吃,只是每個地區餈粑的做法有一些差異,就拿廣東餈粑來說,廣東餈粑是由糯米、芝麻、花生原材料製作而成的,而湖北、四川等地的餈粑是由純糯米製作而成的,在口味兒上也是不一樣的,廣東餈粑是以香為主,湖北地區的餈粑是軟、糯、香口感。
  • 貴州省著名的漢族小吃,荷葉餈粑做法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講的這道美食叫荷葉餈粑,荷葉餈粑是貴州省著名的漢族小吃。香酥甜美,既酥且糯,可口宜人。過年家裡來了親朋好友可以做這個當飯後甜點,一起來學一下吧!荷葉餈粑原料:糯米1000克。荷葉餈粑製作方法: 糯米淘洗乾淨、浸泡、蒸熟、舂茸後,分為10個劑子,壓扁為直徑10釐米的圓形餅待用。蜜餞、火腿、核桃仁切成碎末,加入洗沙、豬油、糖拌勻成餡心,餈粑放入平鍋用豬油文火煎熱後,拿鍋鏟壓薄放入餡心,對摺為半圓形,邊緣壓合為上下粘連交錯的皺褶,即成荷葉邊狀,再煎成兩面微黃殼脆即成。風味特色: 形似荷葉,外殼酥脆,質地軟糯,餡心甜香,榮獲全國首屆「中華名小吃」稱號。
  • 湖北特色小吃炸餈粑,外焦裡軟糯,鹹香味美,好吃易做!
    炸餈粑是湖北的特色小吃,其口感外焦裡軟糯,鹹香味美。清早起來,買幾塊熱乎乎的炸餈粑,再來一碗豆腐腦或者一碗蛋酒,吃完整個人都精神了,超滿足。炸餈粑做法其實很簡單。糯米提前用清水浸泡30分鐘,然後放入電飯煲裡,加入比煮飯少些的清水,按壓煮飯鍵煮熟。
  • 手工餈粑冰粉有餈粑的做法?
    土豆擼冰餈粑冰粉除了冰粉是手工外,餈粑也是手工製作。手工製作的餈粑更軟糯。很多人會問,餈粑怎麼製作呢,一面是小編整理的做法,供大家參考。1、 圓糯米泡12小時。拿一小碗放入黑芝麻粉10克、白糖20克、熟黃豆粉20克,拌均勻成餡料。
  • 手工糯米餈粑糕:南方特色做法,紅糖流心餡,香甜軟糯,簡單易學
    導讀:手工糯米餈粑糕:南方特色做法,紅糖流心餡,香甜軟糯,簡單易學哈嘍大家好我是老左,一個愛研究美食的90後。年糕在南方也叫做餈粑,是糯米為原材料,搭配上各種餡料做成的美食,香甜軟糯,每當過年過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做上一些。
  • 增城客家特色小吃被列入非遺名錄
    原標題:增城客家特色小吃被列入非遺名錄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在廣州增城,有一種客家特色小吃叫鵝湯餈,最近被列入第五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測評:綿軟筋道的手工餈粑,比機器的香,在家就能做紅糖餈粑!
    南方似乎都有吃餈粑的習俗,特別是在寒冷的天氣裡,吃上一塊米香濃鬱、炸得金黃的餈粑,那從口腔暖到心裡的感覺,更為味覺加分。臨近春節日子的步伐越來越近,餈粑也成了餐桌上常見的食物。在傳統的觀念裡,餈粑象徵著團圓和美滿,有些地方更有著「無餈粑不成年」的說法,因為黏糯的餈粑裡不僅有糯米的香味,黏住的更是濃濃情誼。不過想要炸出的餈粑好吃,關鍵還得餈粑好。雖然現在超市裡隨處可買的餈粑,但精緻包裝下的機器餈粑,缺少手工餈粑的香味和韌勁。這款來自恩施的手工餈粑,值得好好說道說道。湖北恩施,一個土家苗族自治州,打餈粑一直在這裡延續。
  • 湖南姑娘教你做餈粑,軟糯可口、做法簡單,當早餐最省事!
    餈粑是湖南春節的一道特色小吃,美美從小吃到大,對這份家鄉的傳統美食 ,已經愛到了骨頭裡!要是過年不吃餈粑,那真的就少了份過年的氣氛了!小時候,餈粑只有到了過年才能吃得到,所以餈粑在我們的心目中,就是過年的象徵,現在物質豐富了,超市裡一年四季都有餈粑賣,但是機器做的餈粑過於細膩,口感絕對沒有手工的好吃,所以每年美美都會自己在家做些餈粑解解饞。其實餈粑的做法非常簡單,食材也非常易得,趁這個難得的長假,喜歡吃餈粑的朋友們不妨跟美美一起來看看吧。
  • 春節臨近,六安金寨手工餈粑,柔韌爽滑,香甜可口,你吃過嗎?
    六安金寨手工餈粑糯米,是具有糯性稻米的統稱。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支鏈澱粉,它溶水後,分支眾多的分子鏈會把彼此抓在一起,產生彈性和延展性,更容易塑形,糯米米粒或者磨成粉,天然適合做成各式點心,口感彈滑軟潤,令人愛不釋口。
  • 打餈粑,吃餈粑,才是辰溪人傳統過年的味道!
    那美味的餈粑是怎麼做的吧兒時記憶中我們還會用八角茴香在餈粑上蓋個漂亮的紅印打餈粑是辰溪相沿已久的傳統習俗通過手工勞動打出來的餈粑別具風味潔白圓潤,粘結成團寓意糧食豐收,也象徵來年日子團團圓圓,和諧美滿過年打餈粑在辰溪各地,曾經是一場盛事男女老少齊上陣,熱熱鬧鬧這樣的景象,隨著歲月的變遷家家戶戶做過年餈粑的熱鬧場景雖然不再但作為一種傳統的年貨或者說特色小吃
  • 老奶奶街邊賣特色小吃,2元一個,網友:別說吃了,聽都沒聽過
    位於廣東省北部的丹霞山,除了有「丹山錦水」的自然景觀,還有歷史悠久的古村落,各具特色的風味小吃,吸引著八方來客。在丹霞山下的丹霞鎮,居住人口基本上都是客家人,客家小吃是客家飲食的一部分,傳統小吃有炸糖丸、打餅、谷仔、餈粑等等,形狀各式各樣,味道甜脆、鹹香、軟糯,每種都具有其特色。餈粑種類繁多,今天我們來說說蕉葉餈,蕉葉餈是客家傳統小吃之一,是用芭蕉葉包裹熟米漿和餡料製作而成的一種餈粑。
  • 手工捶打餈粑,兒時媽媽的味道!
    今天小君就為大家帶來一款——恩施傳統手工餈粑。恩施土家族傳統手工餈粑 【送液體紅糖+熟黃豆粉】2斤裝 26.8元4斤裝 39.9元打餈粑一直在湖北恩施延續,每天早上七點準時開打,兩根木杵磨得鋥亮,只為了留住記憶裡那熟悉的味道。但一塊好餈粑不僅僅是全依賴與手工,選材用料也至關重要,恩施本土糯米自然是首選。
  • 藏身於巷弄的人間美味 鹽田傳統客家小吃變身「網紅」美食
    原標題:藏身於巷弄的人間美味鹽田傳統客家小吃變身「網紅」美食▲鄧家傳文糕點店的茶果堅持手工製作。深圳晚報2020年4月15日訊 說到客家人的美食,不能不提茶果。茶果是鹽田本地的一種特色小吃,也是從前本地人祭祀時經常會供奉的食品,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現在已滲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中。這種小吃有甜、鹹兩種口味,一口咬在茶果上,彈韌的外皮被咬開後,飽滿的花生餡料從裡面滑出,糯米的清香混合著香脆的花生瞬間充滿口腔,食客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會產生文化認同感。
  • 餈粑辣椒如何製作?怎麼用?只為做出一鍋天然純正手工火鍋鍋底
    」餈粑辣椒「,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它是什麼?為什麼叫餈粑辣椒?它有哪些用途?相傳」餈粑辣椒「是貴州人用來炒菜或製成油辣椒的重要配料,現在很多酒店和民用家庭把它當作特色調味品使用,餈粑辣椒還可以用來製作火鍋底料、麻辣燙、九宮格火鍋、串串香等;餈粑辣椒具體做法是將浸泡好的辣椒配上生薑和蒜瓣一道投入擂缽用木槌搗至辣椒碎爛呈茸狀且看上去像糯米餈粑一樣具有很強的粘性,故稱之為「餈粑辣椒」。20年從廚經驗,100年難忘美食。
  • 黃岡幾大特色美食,黃州燒梅口感極好,團風餈粑雞湯最經典!
    黃州燒梅黃州燒梅是湖北黃岡黃州區的特色傳統名點,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配料精、製作細,上似梅花,下似石榴,亦叫石榴燒梅。團風餈粑雞湯為當地農家待客最好食物,也是老弱病人的滋補佳品。先將肥老母雞宰殺,切好後用豬油和蔥花、薑末一起爆炒,至香氣撲鼻呈黃色時,加入味精、精鹽、胡椒粉、料酒放入瓦罐中,敞開蓋煨至湯濃稠時,取出盛碗,再把餈粑條放和沸水鍋內煮熟,熟後倒入雞湯即成。
  • 被時代拋棄的重慶小吃,餈粑塊和糯米糰,為什麼吃起來不香了?
    但與之不相關的,在時代飛速的發展進程中,有許多特色美食正在被時代拋棄。拋棄是正在進行時,餈粑塊、糯米糰、油茶、豆腐腦、熨鬥糕……這些充滿回憶的小吃,逐漸消失在重慶的街頭巷尾,失去它們,就是在失去我們的童年。餈粑塊上小學的時候,父母因為工作每天都要早起,儘管還沒到上學時間,每天凌晨六點就不得不起床,然後跟父母在小區門口的流動小攤解決早餐。
  • 油條夾餈粑?湯溪的卜?山西太谷餅?細數那些納入非遺的戲精小吃
    其實這個油條夾餈粑躺在我購物車裡很久了,最初看到時只是「哇塞,好神奇」一下的驚訝,最近才看到一個節目裡說這個已經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了,一下勾起我的興趣,今天小喵跟大家一起細數那些納入非遺的特殊小吃~ 油條夾餈粑相傳朱元璋一次兵敗鄱陽(po,二聲),路過樂平,饑寒交迫。
  • 紅糖餈粑簡單做,教你「不用蒸米搗米」做法,外酥內軟,甜糯濃香
    媳婦有個壞習慣,就是空閒的時候,容易犯嘴癮,特別喜歡吃甜食,尤其喜歡吃一些軟糯的小吃,比如紅糖餈粑。 對紅糖餈粑有所了解的就知道,這小吃是成都有名的美味小吃,傳統製作方法繁瑣,需要先泡糯米再蒸熟,後用錘子或器材將熟透的糯米搗碎,趁熱捏成小團,冷卻後炸熟,再像製作糯米餈一樣,滾上炒熟的黃豆粉,淋上紅糖糖漿,即可品嘗,既香又甜,軟糯有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