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觀察
針對「二選一」,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相關監管機構加速對有愈演愈烈傾向的「二選一」案例進行跟進,啟動立案調查程序,依法保障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及相關企業、經銷商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近日,一份五糧液浙江營銷戰區的會議紀要在網上流傳。紀要顯示,五糧液要求浙江經銷商在五糧液和瀘州老窖中「二選一」,引發輿論關注。
截至11月30日A股收盤,五糧液報254.00元/股,跌幅為3.16%;瀘州老窖報183.33元/股,跌幅為4.96%。顯然,「二選一事件」被曝光,對於五糧液和瀘州老窖都構成了不利影響。
1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了《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其中針對電商平臺經營者「二選一」等問題做出明確規定。然而,監管新規尚在「路上」,作為萬億級市值的酒業巨頭五糧液就挾資源強勢,試圖通過「二選一」逼機構供銷商站隊,從而損害瀘州老窖的營銷網絡,導致其主要品牌市場份額下降。這似乎也給有關部門出了一個考題:傳統企業也搞「二選一」,怎麼管?
在白酒領域,茅臺可謂一騎絕塵,始終身處賣方市場,而作為第二梯隊的五糧液、瀘州老窖則面臨存量市場的激烈競爭,五糧液在向上無法與茅臺正面競爭的情況下,就向下擠壓相對資源、實力弱的瀘州老窖。
在五糧液「二選一」事件中,第一受害者當然是瀘州老窖,如果這一事件沒有被曝光,很有可能會出現部分經營商被迫放棄瀘州老窖經營權的結果。第二受害者就是相關經營商,其自主選擇權和多元化經營模式被剝奪,如果五糧液持續搞「二選一」,大量中小經銷商營收必然下滑,其整體經營狀況趨勢向壞,而整個白酒經銷市場也處於人為幹預的隨時波動中,今天五糧液要求經銷商在自家和瀘州老窖之間「二選一」,明天某白酒企業可能會效仿而採取同樣的方法,最終可能會導致白酒經銷領域變成割裂式、碎片化的封閉市場,資源無法有效流通和共享,市場公平和發展效率也無從談起。
而消費者當然是第三受害者,畢竟,誰也不願意面臨未來在某個白酒銷售網點只能買到一種白酒的局面。而在沒有競爭的白酒市場,無論是企業還是經銷商都有通過提升價格、降低質量來提高利潤的傾向。
因此,「二選一」從電商蔓延到傳統行業,監管要加快跟上。雖然《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還在調研過程中,但仍有現成法律法規賦予的權限可運用,包括《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都對此類不正當競爭有相應規定及問責條款,並且監管主題包括各種類型的企業。相關部門應儘快對此事進行調查,一旦查實則依法對涉嫌違法的企業予以重處。包括行政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止實施集中、限期處分股份或者資產、限期轉讓營業以及採取其他必要措施恢復到集中前的狀態、對他人造成損失的承擔民事責任等,其責任指向從企業到個人。
針對「二選一」,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相關監管機構加速對有愈演愈烈傾向的「二選一」案例進行跟進,啟動立案調查程序,依法保障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及相關企業、經銷商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畢舸(財經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