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選一」監管下 商家與平臺的依附關係該終結了

2020-12-04 網易新聞

商道即人道,和日常世界的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一樣,商業的哲學與社會的規則如出一轍。大道至簡,互惠互利理應是人和人相處的基本法則。商業也不例外,消費者、供貨商和渠道商之間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則,在按照正常的商業規則運行,你買我賣,並不存在孰優孰劣,更多的應該相互尊重、平等互惠。

然而,長期以來,中國的電商界,商家和企業之間卻長期處於一個極其不對等的狀態。從某種程度上說,商家的發展甚至要依附於平臺,甚至被平臺任意欺凌和宰割,這種扭曲的關係聽起來不可思議,但卻真實地長期存在。

二選一就是這種平臺和商家扭曲關係的一種極端體現。在中國電商界,平臺可以藉助自己的優勢地位對商家發號施令,不僅可以要求商家在自身平臺如何如何,還可以要求商家不能到其他平臺上架。否則就要懲罰。降權甚至直接下架。這不僅違背國家法律,也違背了一種基本的商業倫理。

然而這種關係的形成也不是毫無來由。在網際網路時代,電商平臺在給商家、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逐漸掌握了線上消費的流量入口,特別是平臺在給與商家不同的展示位置和推廣資源方面擁有絕對的權力,這些因素又將影響著商家的業績表現。特別是疫情爆發以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從線下轉型線上,或者加大線上布局的比重,這其中很多企業都極其依賴電商平臺。

因此,平臺方一直處於比較強勢地位的原因就不難理解了,平臺掌握著商家的生存命脈,這使得商家在面對平臺時往往顯得「惟命是從」,而平臺則很容易對商家予取予求。

但實際上,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平臺離開商家則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如果所有的商家聯合起來抵制壟斷平臺,那麼平臺就成為了一個「空架子」,最終對整個生態造成嚴重的衝擊。二選一行為顯然是與網際網路「開放、共贏」的精神是背道而馳的,也與國家大力推動經濟恢復的政策相違背。

現在,是時候終結商家這種忍氣吞聲的局面了,再加上近期國家監管部門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則給了商家們十足的底氣。11月6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中央網信辦、稅務總局三部門聯合明確,網絡平臺不得強迫商家站隊「二選一」;10月2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就《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公開徵求意見,明確禁止電商平臺「二選一」;1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平臺「二選一」被認定為壟斷。

短短二十天之間,連續出臺三項政策,意味著國家此次對於「二選一」等壟斷行為堅決重拳出擊。

畢竟,商家苦平臺霸權久矣!如果所此前商家還懼於平臺的強勢地位,迫於利益不敢反抗平臺霸權,那麼這次國家政策的密集出臺,無疑給商家提過了最堅實的後盾,徹底扭轉以前忍氣吞聲的局面,讓商家從此不必再「低人一等」。現在,是時候對平臺霸權說「不」了!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這樣的局面扭轉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各大電商巨頭之間「二選一」的新聞扔屢有發生。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騰訊和360,阿里和京東外,就在今年8月,國內品牌特賣平臺唯品會還被爆出在強迫商家「二選一」,不能上架另一平臺愛庫存,定期巡檢,一經發現商家產品在愛庫存有售,就要下線。據媒體報導,即便是國家一再出臺相關條例禁止「二選一」的背景下,這一行為仍未得到停止,反而愈演愈烈。

相關企業的這種做法完全置國家法律尊嚴於不顧,置市場公平競爭秩序於不顧,置商家及消費者合法權益於不顧,直接衝撞到了「保市場主體」的紅線,甚至對整個社會經濟的復甦都造成了負面影響。

在國家政策密集出臺的當下,這種「特立獨行」的行為就顯得更加不合時宜。但是我們也應該知道,歷史的洪流滾滾向前,任何逆時代而行的行為都會被碾壓在歷史的車輪之下,最終被市場所淘汰。

就在日前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首屆大會開幕式上,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長周小川表示,科技創新在催生巨大動能的同時,也給社會治理和全球治理帶來巨大挑戰,其中之一體現在「網際網路科技巨頭掌控大量數據和市場份額,形成壟斷,抑制公平競爭」。

網際網路的興起顛覆了世界。但是商業的倫理和規則卻是顛撲不破。網際網路電商領域,有很多創新,但創新的根本還是服務於消費者,有利於社會。脫離了基本商業倫理的創新,只能讓平臺成為作惡的巨獸。對社會的生態,對於正常的經營環境,形成極強的擠壓效應。

未來,平臺壟斷、「二選一」等霸權行為會越來越沒有生存空間了。平臺想要真正獲得商家的支持和認可,靠的應該是公正公平的態度、過硬的服務以及有競爭力的政策和資源。只有真正維護商家利益的平臺,才能成為最後的贏家,只有平臺和商家之間真正的互惠互利、相互促進,整個行業才能迎來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而對於商家,面對平臺的強勢,有了新的法律武器的保護,有了國家輿論氛圍對於二選一的討伐,也該大膽的向那些施以二選一的強勢平臺大聲說不,維護自己的權益的時候了!要相信,國法不可違背,公義不可逆。時代潮流不可逆,商家和平臺關係終會回歸正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電商平臺「二選一」,零和遊戲該結束了
    原標題:電商平臺「二選一」,零和遊戲該結束了   □陳廣江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11月5日在杭州召開「規範網絡經營活動行政指導座談會」,召集京東、拼多多、阿里巴巴等20多家電商平臺企業參會。
  • 「二選一」「殺熟」受監管 網際網路平臺將迎緊箍咒
    意見稿對飽受爭議的「二選一」「大數據殺熟」「搭售」等概念進行了界定,也對經營者集中的申報標準予以營業額和VIE架構的特別考量,實現了網際網路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相關法律規範的新突破。 網際網路平臺越來越「懂」用戶了 「看完一個短視頻後,平臺會自動推薦很多相關視頻,很方便。」
  • 圓桌丨以高效監管推動平臺經濟高質量發展
    專家認為,國內相關企業應該以改革創新的姿態迎接發展新起點,希望平臺企業能夠正確認識行業監管與自身發展的關係,將監管要求內化到企業經營管理中,在規範健康的軌道上提高網際網路平臺經濟的整體競爭力。而不正當的「二選一」不僅具有違法性和社會危害性,也壓制了商家的渠道選擇和自主經營權,影響了中小商家的業績和發展,更無益於商家與平臺進行平等協議,最終將損害供應鏈終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此外,大平臺企業形成壟斷,平臺間充分競爭式微,也不利於經濟健康發展。何曉斌:平臺對入駐商家採取「二選一」的問題越來越突出。
  • 不要再在「二選一」問題上心存僥倖以身試法了
    「雙11」還沒到來,「二選一」已經蕩起塵埃。在一片混沌爭吵中,有價值的議題似乎變得越來越模糊。好在,11月5日,市場監管總局在杭州召開「規範網絡經營活動行政指導座談會」明確指出,「二選一」「獨家交易」行為是《電子商務法》明確禁止的,同時也違反《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法規。
  • 「二選一」「大數據殺熟」面臨嚴監管
    ● 《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首次明確擬將「二選一」定義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構成限定交易行為,將「大數據殺熟」定義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差別待遇  ● 不論是從我國目前平臺經濟發展和監管現狀來看
  • ...商家與平臺的戰爭才剛剛開始:「被下架」的格蘭仕,這次將天貓告了
    再早之前,2017年8月,44家服裝品牌的旗艦店曾因「二選一」撤出了京東,而這些僅為浮出水面因「二選一」不得不公開站隊的商家。平臺、商家各自發聲格蘭仕開啟了入駐商家狀告電商平臺「二選一」的第一案。格蘭仕負責人向經濟觀察網表示,訴訟一事涉及的法律問題,將委託專業機構。
  • 南財快評:網絡交易平臺「二選一」問題必須被依法規範治理
    11月5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杭州召開「規範網絡經營活動行政指導座談會」時指出,近期網絡經營活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特別是網絡集中促銷活動中易發高發問題,並對規範網絡經營活動提出具體要求。其中提到的突出問題之一平臺競爭加劇,「二選一」問題突出。
  • 拼多多強制商家入駐平臺只能「二選一」,律師回答:涉嫌違反電商法...
    遭遇相同問題的消費者請留意↓↓↓ 拼多多強制商家「二選一」   律師:涉嫌違反電商法35條   ▼姚先生投訴:拼多多萌推二選一,萌推店鋪已關閉,拼多多店鋪還未解除限制   點擊查看詳情   我的萌推店鋪已關閉
  • 愛庫存曝唯品會強迫商家二選一,唯品會只回應了三個字
    9月3日消息,上海眾旦(愛庫存)發布關於抵制唯品會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聲明,要求唯品會立刻停止「二選一」行為。 目前,該事件仍有爭議,畢竟這樣的行為影響了競爭公平性。可是在電商平臺激烈競爭中,為了吸引優質品牌商家的入駐,平臺方會給予更高的權重、位置以及推薦力度,在佣金方面也會有一些折扣,二選一的潛規則很常見。
  • 「二選一」背後的秘密:唯品會為何緊張愛庫存?
    一石激起千層浪,近期,網際網路平臺在市場競爭中出現的二選一、大數據殺熟等現象成為人們備受熱議的話題,其中最為熱點的當屬唯品會與愛庫存的「二選一」事件。我們先將時間的指針撥回到今年9月份。9月3日,愛庫存發出《關於抵制唯品會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聲明》(下稱聲明)。
  • 為什麼「二選一」是個偽命題
    獨家銷售究其本質就是一種房產代理商向業主提出的「二選一」或者「多選一」,今天之所以說房產交易的獨家代理模式,是因為現在有媒體在指責商業世界中存在的「二選一」現象,即某些電商平臺要求和商家籤訂獨家銷售協議,是屬於利用自身優勢地位,濫用市場優勢力量,違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理念。
  • 二選一、三選一的消失只是時間問題
    短時間內必須要做出二選一、三選一等重要決策,即從兩三家平時都設有店鋪的電商平臺當中,只能選擇某一家進行節日大促等合作,這一家通常最為強勢,給商家下最後通牒。這一做法並非今年第一次出現,在電商行業已經很普遍,集中爆發在 「6·18」、「雙11」這樣類似於電商春晚的重要時間段,也引發一些爭議。
  • 治理「二選一」問題思路越來越清晰了
    智欣    10月20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簡稱《意見稿》),明確網絡交易監管堅持鼓勵創新、包容審慎、嚴守底線、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的原則。《意見稿》規定,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不得濫用優勢地位幹涉平臺內經營者的自主經營,不得對平臺內經營者與其他平臺的商業合作進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條件。
  • 五糧液被指要求經銷商「二選一」監管要落實到個案上
    行業觀察    針對「二選一」,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相關監管機構加速對有愈演愈烈傾向的「二選一」案例進行跟進,啟動立案調查程序,依法保障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及相關企業、經銷商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近日,一份五糧液浙江營銷戰區的會議紀要在網上流傳。
  • 自如陷「中水混入自來水」風波;唯品會被指要求商家「二選一」;PP...
    自如陷「中水混入自來水」風波;唯品會被指要求商家「二選一」;PP體育回應遭英超解約:在版權價值方面存在分歧;字節跳動拿下支付牌照 2020-09-04 09:15
  • 某外賣平臺竭力壓榨餐飲商家可謂竭澤而漁
    某外賣平臺在新型肺炎疫情期間利用壟斷優勢迫使餐飲商家二選一,肆意提高佣金抽成至近三成,導致廣東、四川、雲南、重慶等地的餐飲聯盟紛紛發表公開信指斥該外賣平臺不顧商家的死活,持續引發熱議,柏銘科技認為其行為可謂竭澤而漁。
  • 專家:平臺經濟的「規範」和「發展」如鳥之兩翼缺一不可
    從發展的方面來說,促進平臺經濟的發展對於拉動整個社會經濟發展,加強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從高質量發展的角度,一個是創新,另一個就是規範秩序。以「二選一」為例,他認為法律對「二選一」、限定交易的規制,對「二選一」有不同認識,總的來說是不能一刀切,既要看到作為獨家交易協議在其他的商業領域中也有應用,經營者基於各自的營業目標自願實施,資源優化配置這樣的一種可能性或作用。
  • 美團對商家如何收費?原來平臺與商家是這樣的合作關係
    不僅成就了自身,也讓很多商家受益,畢竟藉助美團的力量,能夠打通網際網路的推廣渠道,得到曝光,也是有利的。當然,美團對商家也是收費的,那麼這個收費是怎樣的呢?餐飲店有兩種入駐美團的方式,一種是美團外賣,一種是美團團購。因兩種業務的不同,收費規則也是不一樣的。前者是通過美團進行接單,進行配送環節,到達用戶手中。後者則是用戶先在線上支付,之後到線下實體店消費使用。
  • 京東封殺申通:「貓狗」大戰,商家遭殃
    在物流領域,雙方早已是競爭關係,隨著阿里對物流的擴張,觸碰到了京東的核心腹地,而封殺便是一種反擊。 京東與申通的分手預示著快遞大戰的升級,但是這對電商平臺的商家和用戶來說,便面臨著二選一的難題,商家、用戶失去選擇權。建立護城河的同時,曾經兼容並包的網際網路公司們某種程度上正在變得更加封閉。
  • 美國拿出「二選一」對付中國,但這一狠招我們並不陌生!
    我們的生活,正在活生生的被人為"二選一"!美國為了對付不斷崛起的中國,動用了強力的二選一。中興的遭遇還歷歷在目!最近,又不斷有消息傳出,美系半導體企業、微軟、谷歌,都在有意無意地縮減與華為的合作。然而,不止是來自國外的威脅,國內的中小企業也正面臨"二選一"的大開殺戒!它的背後,是無數人失去工作,陷入危機!也正因為它,讓無數中小企業談之色變!一些國內企業為了短時間遏制競爭對手的發展,強行讓合作夥伴和商家"二選一",已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