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1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指導我區冷鏈食品新冠病毒防控消毒工作,做好冷鏈食品、轉運車輛、存儲環境全流程消毒,根據國家、省、市冷鏈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相關規定,現將《冷鏈食品全流程消毒技術操作指南》公布如下:
一
消毒範圍
本指南適用於冷鏈食品的進口、貯存、承運和生產經營單位的裝載運輸工具、產品內外包裝的預防性消毒。
如發現冷凍食品外包裝或庫存環境表面呈現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則應按照疫源地消毒方法進行處理。
二
消毒流程
冷鏈食品的進口、貯存、承運和生產經營單位負責落實主體責任,對各自環節容許拆分的最小獨立包裝以及儲存、運輸交通工具落實消毒處理,做到全覆蓋。
1.口岸環節。對進口冷鏈食品的貨櫃內壁、包裝箱實施消毒。
2.冷鏈運輸和出入庫環節。進口冷鏈食品在從貨櫃卸貨換裝至國內運輸工具時,貨主或其代理人在存放貨品入庫前對大包裝盒實施消毒。冷鏈物流企業落實運輸車輛船舶等裝載運輸裝備的消毒、一線工作人員個人防護等措施。
3.貯存環節。對掏箱卸貨時,對轉運貨物的貨櫃內壁、凍庫、入庫前的貨物包裝實施消毒。生產經營單位對需打開外包裝貨物的內包裝實施消毒。
4.市場環節。對銷售進口冷鏈食品貨物最小包裝袋在開包前 實施消毒,對銷售場所實施日常消毒。
三
消毒方法
進口冷鏈食品的口岸消毒方式方法由海關確定,進口冷鏈食品入境後的預防性消毒參照以下方式方法:
(一)低溫冷藏物體表面消毒
使用含氯消毒劑,無明顯汙染物時,使用濃度 500mg/L,有明顯汙染物時,使用濃度 1000mg/L;或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劑, 使用濃度 200mg/L;或使用 0.2%~0.4%過氧乙酸或 6%過氧化氫, 噴灑或浸泡消毒作用時間 30 分鐘,然後用清水衝洗去除殘留消毒劑;或使用季銨鹽類消毒劑,無明顯汙染物時,使用濃度2000mg/L;有明顯汙染物時,使用濃度 4000mg/L。確保包裝每個表面消毒到位。
(二)冷凍物體表面消毒
若不需再冷鏈保管的冷凍物體,應採用先復溫(即恢復常溫 或 5℃以上)後消毒方法。復溫後的消毒方法同低溫冷藏物體表面消毒。
若需繼續冷鏈保管的冷凍物體,在使用含氯消毒劑、二氧化 氯、過氧化類消毒劑、季銨鹽類消毒劑消毒時應採用降低冰點的方法,即按 20%~50%比例增加乙醇(醫用級)或其他抗凍劑, 確保消毒劑不結冰,首次消毒前須進行消毒效果確認。確保包裝每個表面消毒到位。
(三)貨櫃、運輸車輛船舶、凍庫內壁消毒
對貨櫃、運輸車輛船舶、凍庫內壁等不耐腐蝕的金屬表面消毒時若能復溫,則在復溫後使用季銨鹽類消毒劑,無明顯汙染物時,使用濃度 2000mg/L,有明顯汙染物時,使用濃度 4000mg/L。若不能復溫,則在使用季銨鹽類消毒時按 20%~50%比例增加乙醇(醫用級)或其他抗凍劑,確保消毒劑不結冰,首次消毒前須進行消毒效果確認。
(四)工作人員手、較小物體消毒
冷鏈食品配送過程中,司機及運輸隨從人員應當保持個人手部衛生,車內應當配備酒精類洗手液、消毒劑和紙巾,以確保在無清潔水洗手的條件下,對手進行定期消毒。
手消毒:含醇>60%(v/v)手消毒劑或復配產品,均勻噴霧手部或塗擦揉搓手部 1~2 遍,作用 1 分鐘。
使用醇類消毒劑擦拭較小物體表面2遍,作用3分鐘。
(五)工器具及一般環境表面消毒
用於搬運冷鏈食品的工器具(如叉車、轉運箱、勺子、鉗子 等),每次使用完畢後應當及時清洗和消毒。
常溫狀態下,清洗工器具後使用濃度 500mg/L 含氯消毒劑;或使用 200mg/L 二氧化氯消毒劑;或使用 0.1%~0.2%過氧乙酸或 3%過氧化氫,噴灑或浸泡消毒作用時間 30 分鐘,然後用清水衝洗去除殘留消毒劑;或使用 1000mg/L 季銨鹽類消毒劑消毒。
四
人員防護
貨櫃及凍庫消毒人員個人防護,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長袖加厚橡膠手套、防護服、KN95/N95 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屏、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防水圍裙或防水隔離衣。
凍庫外圍環境消毒人員個人防護,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長袖加厚橡膠手套、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 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
如果消毒過程中發生口罩、手套破損,應當立即更換。
宜昌市第三方專業消殺服務機構名單
(第一批)
來源:宜昌西陵發布
原標題:《冷鏈食品全流程消毒技術操作指南》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