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這句詩詞看似高大上,但其真意就是不要慫,趁著年輕往上衝

2021-01-12 羽西在廣州

在宋詞的發展史上,蘇軾可為了裡程碑式的人物。這個詞人獨闢蹊徑,開闢了豪放詞的路子,被譽為一大詞宗。

蘇軾

在蘇軾的很多詞作當中,都在告訴我們,如何達觀的生活下去。

比如他的「一蓑煙雨任平生」,比如他的「此心安處是吾鄉」,比如他的「天涯何處無芳草」等。這些詩詞,用詞簡練,但是內蘊卻非常豐富,傳達了一種豪放的生活態度,為後世迷茫的人們提供了標杆。

蘇軾·此心安處是吾鄉

除此之外,蘇軾還有一首詞。這首詞裡的一句詞,原文非常高雅,看似高大上,但其意思就是不要慫,趁著年輕上就是。

這句詞就是著名的「詩詞趁年華」,意思就是「作詩醉酒都要趁年華尚在啊」。這句詞出自蘇軾的一篇重要詞作,全文如下: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寒食後,酒醒卻諮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蘇軾·望江南

這首詞的詞作題目是《望江南·超然臺作》,蘇軾的一首豪邁與婉約相兼的詞,充分顯露出了蘇軾的才華。

這首詞寫於1076年暮春,蘇軾還在被貶密州的任上。時至寒食節,詞人眺望春色煙雨,觸動鄉思,寫下了此作。這首豪邁與婉約相兼的詞,通過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態的複雜變化,表達了詞人豁達超脫的襟懷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人生態度。

詩酒趁年華

在上片,主要寫的是景色,包括春柳,「風細柳斜斜」,春水,春花,「半壕春水一城花」,然後再寫春日的煙雨景色之美,也就是「煙雨暗千家」,煙雨籠罩著千家萬戶。滿城風光,盡收眼底。

半壕春水一城花

在下片,主要是來抒情。「寒食後,酒醒卻諮嗟」,顯然進一步確定了時間,寒食節是農村節日,在清明前二日。寒食意思就是不起火做飯,只是吃涼的,相傳為紀念介子推,禁火三天。在這裡,「寒食後」其實蘊含兩層意思,一則是重開爐灶,另外一則則是指的清明節要回鄉祭祀。但是,此時卻欲歸而歸不得。

寒食節

所以詞人寫出「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的詞句,實則是詞人為為擺脫思鄉之苦,借煮茶來作為對故國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而後,詞人寫出「詩酒趁年華」的詞句,告訴我們,不要慫,趁著年輕上就是。詞人在超然臺作詞,自然心態超然物外,忘卻塵世間一切。而這種心態,自然要抓緊時機,借詩酒以自娛。

在古代詩詞當中,很多詞人都在宣揚一種及時行樂的精神。看似消極,但是卻也代表了詞人的一種達觀的人生態度。否則,「愁更愁」,何時才能出頭?「會須一飲三百杯」「但願長醉不復醒」,年青的時候,及時放縱一下,也沒什麼大不了。

況且詞人寫道「詩酒趁年華」,趁著年輕,該寫詩寫詩,該喝酒喝酒。引申出了就是,該玩的玩,該追的追,不要「莫待無花空折枝」!

蘇東坡就是這樣一位千古一遇的集大成者,人品、才華、能力、態度,都值得我們景仰和學習。

這本《蘇軾詞傳》以蘇軾一生生活過的城市為線索,將蘇軾如水、如火的一生展現在讀者面前。蘇軾的一生可謂是歷經風雨痴心不改,人生經歷百折千回。

這本書收錄了蘇軾一生的詩詞,用詞表面嬉笑,輕鬆,細品則唱出人生悲歡離合,歲月滄桑的厚重之聲,無形間直擊人心。

裡面還有《辛棄疾傳》,對後人來說,辛稼軒最為人所知的是他的詩詞,但大多數人卻不關心稼軒的真實形象。雖然稼軒詞「別立一宗」,但不應當把辛稼軒只當成一個詞人看待,他文才武略兼而有之,是一個具有多方面才智的英雄人物。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裡面有大量精美的插圖,還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讓你在了解詩詞之外,走進這些文人的生活,閒暇時讀一讀,領悟人生。

活動期間,整整6本書,6位古中國偉大的詩人,他們或男或女,僅需要88元,就是一頓飯錢就能讓你體會到詩詞的力量!

大人看的同時,孩子跟著一起看,從小接受詩詞文化的薰陶!

想看的朋友,點擊下圖購買:

相關焦點

  • 蘇軾:「春宵一刻值千金」 這句的真實含義是什麼呢?
    宋代的文學家蘇軾,是中國文壇上的集大成者。蘇軾不僅詩詞寫得好。蘇軾一生的作品有很多,或是如《念奴嬌·赤壁懷古》的豪邁奔放,也有《水調歌頭》的細膩纏綿,也有《定風波》的豁達坦然。蘇軾寫出了很多美妙的詞句,有些我們至今仍然口口相傳,奉為圭臬。
  • 十句蘇軾詩詞:句句經典,寫盡人生百態
    蘇軾是一位詩人,一位文學家,更是一位哲人。他的許多詩句,包含著人生的哲理,讀來,讓人撫掌嘆息,回味不絕。這十句蘇軾經典詩詞。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蘇軾與友人登山,途中,只得食用清茶和野菜,可即使是這樣,蘇軾仍然感慨:這個世界上最有滋味的還是簡單的歡愉呀。人生不也是如此嗎?唯有靜,才會長久,唯有簡單,才能永恆。平淡、閒適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人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是網紅句,其實蘇軾的原句更高級
    提到古代的燦爛文化,自然不能不提佔據重要地位的詩詞,遠至先秦時期的詩經楚辭,後有唐詩宋詞,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們的文化底蘊。而唐詩宋詞之所以能夠相提並論,實際上得益於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蘇軾,正如陳洵所說:「東坡獨崇氣格,箴規柳、秦,詞體之尊,自東坡始。」
  • 蘇軾的這首「感悟詩」,短短28個字,卻道出了成年人的人生境界!
    多數人的人生境界,可能只到這第二層。第三層:到得還來別無事,是對人生的釋懷蘇軾晚年痴迷於參禪,這首《廬山煙雨》的後半句,與其說是一首詩,倒不如說是一道偈子。「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這是蘇軾從海南北歸的途中,聽到自己的兒子就任中山府通判的消息時,寫下的贈予兒子的詩。當時的蘇軾早已頭髮花白,步入暮年,此時的他早就沒有年輕時候的不甘,心境也更加曠達,所以他才能說,其實廬山的煙雨就在那裡。
  • 40句富有哲理的詩詞名句,說盡人生哲理,總有一句觸動你!
    詩詞,給人以美的享受,同時也有一些詩詞富有哲理,能夠啟迪人生,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富有哲理的詩詞名句。1、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與元九書》2、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陶淵明《五柳先生傳》3、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後生。——杜甫《戲為六絕句》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蘇軾一名句比喻精妙,辛棄疾不服,寫出意思相反之句,亦流傳千古
    我們來品鑑一番:早已是春天了,但是蘇軾在城中,並沒發現春季之美,「可能是東風不肯吹入東城門吧」,蘇軾如此想著。自然,蘇軾如此的想法肯定是不切實際的,春天既來,則無處不是春天,他如此寫,是其性格善諧,喜開玩笑,其心如赤子,故愛作純真之語。第二句點出自己故地重遊,去年他亦曾來女王城遊玩,所以說尋「去歲春」,「走馬」就是現在的自駕遊了,騎馬去的,非常愜意。
  • 這5個專業看似高大上,畢業後就是白領,但其實工資很低!
    這5個專業看似高大上,畢業後就是白領,但其實工資很低!本以為大學畢業出來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拿到一份高薪水,但畢業後才發現,人才市場的本科學歷太常見了,開出的工資相比預期低很多。尤其是以下這5個專業,找到的工作看似高大上,坐在辦公室裡,風吹不著,雨淋不著,畢業就成為人們口中的白領人群,但其實工資很低。
  • 淺說對聯丨「互成對」,看似高大上,其實很平常
    ——心想,「風花雪」對「煙水雲」不要太工整!於是拈起這五個字湊成對句。當時,還不知「風雷雹」、「煙水雲」叫做「互成對」。「互成對」是《文鏡秘府論》所述的「二十九種對」之一,看似「高大上」,一分析卻很平常。
  • 詩詞大會上:「但願人長久」中「長久」是指什麼?很多人都答錯了
    詩詞大會上:「但願人長久」中「長久」是指什麼?很多人都答錯了。蘇軾的《水調歌頭》不僅是一首人盡皆知的宋詞,並且作為一首歌曲也聽的人如痴如醉。這首詞中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很多人都會用在自己的朋友圈文案中,但是我們真的了解這句話嗎?
  • 蘇軾贈別好友的一首詞,豪邁抒懷,短短六句寫出自己豁達的人生觀
    蘇軾寫過很多的詩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抒發自己的情感或者是寫風景的,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首詞是蘇軾少有的贈別友人的一首詞,不像其他人的離別詞一樣感傷悲情,而是充滿了蘇軾的味道,豪邁中帶著幾分豁達,樂觀中帶著幾分感動。蘇軾在杭州做通判的時候,正好遇到自己的友人梅庭老去上黨任學官,蘇軾前去送別的時候寫下了這首《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門外東風雪灑裾。
  • 詩詞大會考蘇軾「寂寞沙洲冷」,百人團34人答錯,這題出得有水平
    鳳凰 C.白鷺這道題的答案是A,蘇軾當年寫的是鴻雁。從後來觀眾們的對此題的點評來看,選鳳凰的人很少,答錯的人多數想的都是答案C,認為詞寫的是白鷺。其實認為這寫的是白鷺,筆者是能理解的。因為以咱們平時的生活經驗來看,白鷺這種水鳥是生活在湖泊、池塘和江水邊,以小魚小蝦為食的。而且詞句中,又講明了這是在沙洲上,這正是白鷺的生活環境。一隻小小的白鷺,立於沙洲上,合情又合理。
  • 蘇軾:狗啃河上(和尚)骨,和尚妙語讓蘇軾臉都綠了
    作為華夏兒女,炎黃子孫,我們最引以為傲的就是我們輝煌燦爛的上下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其長度,其廣度,深度,都是任何民族都無法比擬的。中國是詩的國度,其實,除了詩詞,我們的另一瑰寶就是對聯,漢字的魅力在詩詞,對聯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 蘇軾的一首詩詞讓我們懂得生死無常
    蘇軾是北宋文學家,畫家,書法家,號東坡居士,人稱蘇東坡。蘇軾在詩詞方面可以說大放光彩,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他不但在詩詞方面獨樹一幟,而且在書畫,散文等方面都有所涉獵,而且成就非凡。
  • 世人皆知的詩詞水調歌頭,究竟是蘇軾贈誰的詩詞呢?網友非常吃驚
    世人皆知的詩詞水調歌頭,究竟是蘇軾贈誰的詩詞呢?網友非常吃驚。水調歌頭說起來這首詞簡直是人人會背,就算是不會背也總聽過王菲唱過。每年一到中秋前後,滿大街都是這首歌。儘管大家都知道這首詞是蘇軾寫的,但是想必沒有幾個人知道,這首詞是因為在中秋佳節的時候,蘇軾太想念一個人才寫下的。
  • 蘇軾的一首悼亡詞,無一情字,卻句句含情,讀之令人潸然淚下
    蘇軾的一首悼亡詞,無一情字,卻句句含情,讀之令人潸然淚下提及宋代著名詞人蘇軾絕對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人們對蘇軾的印象可以說是從衣食住行皆有蘇軾的影子。這首悼亡詞是寫於1075年的正月,此時的蘇軾在密州任職,正月二十日這天晚上蘇軾做了一個夢,夢中夢到了蘇軾的第一任妻子王弗。王弗在16歲的時候嫁給了蘇軾,兩個人伉儷情深、琴瑟和鳴,蘇軾有很多事情都是在王弗的細心指點下完成的,兩人成親11年一直都是恩愛相處,可惜天妒紅顏王弗因病不幸離世,這無疑是給蘇軾一個巨大的精神打擊。
  • 好友80歲娶18歲嬌妻,蘇軾寫首詩相贈,最後一句雖經典卻惹人遐想
    倘若從深意上去理解的話,這首詩確實是香豔詩。但蘇軾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寫詩的時候並沒有用到任何一個風流詞語。但意思卻也非常的直接直白,讓人一看便懂。此雖為豔詩,但卻含蓄委婉,讀來讓人浮想聯翩。關於老年娶年輕小妾這件事情,蘇軾的朋友實際上是非常驕傲的。他甚至自己還作詩一首,「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完全沒有避諱自己和小妾之間懸殊的年齡差距,反而非常的驕傲自豪。
  • 那些因一名句而流傳千古的詩詞
    ——賈島《題李凝幽居》再如其《送無可上人》中的腹聯「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賈島自己也非常得意,自詡為:「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雖如此,但有句無篇也是賈島詩作的缺點,內容不足而一味苦吟,未免減損詩美。
  • 中國詩詞大會:他是宋朝最風流文人,蘇軾打趣他,卻趣出千古名句
    孔子曰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云:「食,色,性也」,說的就是人倫大欲,誰也邁不過這坎,它們也是很重要的人生組成部分。不過正也因為這色的影響,古今才出了太多的好文章,張先也才能因色生情的寫出那句「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 蘇軾雨夜被驚醒,思念弟弟蘇轍寫下一首詞,開篇7字就是經典名句
    蘇軾作為兄長經常開導弟弟蘇轍,在兩個人分別的時候還經常寫詩詞安慰弟弟,其中最為著名的應該就是「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的人生感慨;或者「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萬丈豪情;更有"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的生活安慰。可能也正是這些生活中的風風雨雨,生活中的不順利才練就了蘇軾樂觀豁達的個性,讓他的內心在苦難中也能開出花朵。
  • 人生就像一杯茶,正如蘇軾的一生,一盞清茶,一生不羈
    「香濃奪蘭露,色嫩欺秋菊」是蘇軾《寄周安儒茶》詩裡的句子,全詩太長啦,600字,120句,從取水到煎茶到斟茶到喝茶,整個過程,實在是不想贅述,選這一句,重點是言明茶的香,茶的色,至於好味道,就不言而喻了。蘇軾留下了近百首關於茶的詩詞,但還不是最多的;陸遊寫了三百來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