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詞的發展史上,蘇軾可為了裡程碑式的人物。這個詞人獨闢蹊徑,開闢了豪放詞的路子,被譽為一大詞宗。
蘇軾
在蘇軾的很多詞作當中,都在告訴我們,如何達觀的生活下去。
比如他的「一蓑煙雨任平生」,比如他的「此心安處是吾鄉」,比如他的「天涯何處無芳草」等。這些詩詞,用詞簡練,但是內蘊卻非常豐富,傳達了一種豪放的生活態度,為後世迷茫的人們提供了標杆。
蘇軾·此心安處是吾鄉
除此之外,蘇軾還有一首詞。這首詞裡的一句詞,原文非常高雅,看似高大上,但其意思就是不要慫,趁著年輕上就是。
這句詞就是著名的「詩詞趁年華」,意思就是「作詩醉酒都要趁年華尚在啊」。這句詞出自蘇軾的一篇重要詞作,全文如下: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寒食後,酒醒卻諮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蘇軾·望江南
這首詞的詞作題目是《望江南·超然臺作》,蘇軾的一首豪邁與婉約相兼的詞,充分顯露出了蘇軾的才華。
這首詞寫於1076年暮春,蘇軾還在被貶密州的任上。時至寒食節,詞人眺望春色煙雨,觸動鄉思,寫下了此作。這首豪邁與婉約相兼的詞,通過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態的複雜變化,表達了詞人豁達超脫的襟懷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人生態度。
詩酒趁年華
在上片,主要寫的是景色,包括春柳,「風細柳斜斜」,春水,春花,「半壕春水一城花」,然後再寫春日的煙雨景色之美,也就是「煙雨暗千家」,煙雨籠罩著千家萬戶。滿城風光,盡收眼底。
半壕春水一城花
在下片,主要是來抒情。「寒食後,酒醒卻諮嗟」,顯然進一步確定了時間,寒食節是農村節日,在清明前二日。寒食意思就是不起火做飯,只是吃涼的,相傳為紀念介子推,禁火三天。在這裡,「寒食後」其實蘊含兩層意思,一則是重開爐灶,另外一則則是指的清明節要回鄉祭祀。但是,此時卻欲歸而歸不得。
寒食節
所以詞人寫出「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的詞句,實則是詞人為為擺脫思鄉之苦,借煮茶來作為對故國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而後,詞人寫出「詩酒趁年華」的詞句,告訴我們,不要慫,趁著年輕上就是。詞人在超然臺作詞,自然心態超然物外,忘卻塵世間一切。而這種心態,自然要抓緊時機,借詩酒以自娛。
在古代詩詞當中,很多詞人都在宣揚一種及時行樂的精神。看似消極,但是卻也代表了詞人的一種達觀的人生態度。否則,「愁更愁」,何時才能出頭?「會須一飲三百杯」「但願長醉不復醒」,年青的時候,及時放縱一下,也沒什麼大不了。
況且詞人寫道「詩酒趁年華」,趁著年輕,該寫詩寫詩,該喝酒喝酒。引申出了就是,該玩的玩,該追的追,不要「莫待無花空折枝」!
蘇東坡就是這樣一位千古一遇的集大成者,人品、才華、能力、態度,都值得我們景仰和學習。
這本《蘇軾詞傳》以蘇軾一生生活過的城市為線索,將蘇軾如水、如火的一生展現在讀者面前。蘇軾的一生可謂是歷經風雨痴心不改,人生經歷百折千回。
這本書收錄了蘇軾一生的詩詞,用詞表面嬉笑,輕鬆,細品則唱出人生悲歡離合,歲月滄桑的厚重之聲,無形間直擊人心。
裡面還有《辛棄疾傳》,對後人來說,辛稼軒最為人所知的是他的詩詞,但大多數人卻不關心稼軒的真實形象。雖然稼軒詞「別立一宗」,但不應當把辛稼軒只當成一個詞人看待,他文才武略兼而有之,是一個具有多方面才智的英雄人物。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裡面有大量精美的插圖,還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讓你在了解詩詞之外,走進這些文人的生活,閒暇時讀一讀,領悟人生。
活動期間,整整6本書,6位古中國偉大的詩人,他們或男或女,僅需要88元,就是一頓飯錢就能讓你體會到詩詞的力量!
大人看的同時,孩子跟著一起看,從小接受詩詞文化的薰陶!
想看的朋友,點擊下圖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