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80歲娶18歲嬌妻,蘇軾寫首詩相贈,最後一句雖經典卻惹人遐想

2021-01-09 詩詞文化分享

古時候的愛情有非常多的矛盾點,既有人稱讚至死不渝的忠貞愛情,又有人三妻四妾,風流成性。在封建朝代裡,男人三妻四妾已經不是什麼稀奇事,更有老翁娶少女之事。也正是這樣,當時也有不少豔詩豔詞被創作出來。而實際上,大文豪蘇軾也曾寫過一首豔詩去調侃自己的好友。但雖然是豔詩,卻完全沒有一個字體現風流和不敬,倒也是當時非常罕見的作品。

蘇軾有一個好友叫張先,此人和蘇軾義氣相投,多年裡也常常互相寫詩寫詞。但此人後來也做了一件讓人震驚的事情,在80歲的高齡娶了一個18歲的小妾。有如此年齡差距大的婚姻存在,也讓人感到非常罕見。張先因為這件事情也多次被人調侃,連蘇軾也寫了一首詩專門去取笑他。以下要介紹的這一首詩,便是蘇軾寫來調侃友人的。

《戲贈張先》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老夫少妻的事情說起來非常荒唐,但在古時候卻是真實存在的。就連張先本人也調侃,自己和小妾之間隔了一個花甲。這樣的爺孫婚姻自然也讓蘇軾非常地震驚,但張先畢竟是他的好友,他也不可能說三道四,也便寫了一首詩去戲贈張先。倘若從深意上去理解的話,這首詩確實是香豔詩。但蘇軾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寫詩的時候並沒有用到任何一個風流詞語。但意思卻也非常的直接直白,讓人一看便懂。此雖為豔詩,但卻含蓄委婉,讀來讓人浮想聯翩。

關於老年娶年輕小妾這件事情,蘇軾的朋友實際上是非常驕傲的。他甚至自己還作詩一首,「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完全沒有避諱自己和小妾之間懸殊的年齡差距,反而非常的驕傲自豪。這也就是古時候封建觀念的不同,老夫娶少妻並不是什麼羞恥之事,反而成為了驕傲的資本。「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80歲的新郎娶了18歲的新娘,夫妻之間也是蒼蒼白髮對著年輕紅妝。老夫少妻之間的差距本來是非常懸殊的,但在蘇軾的筆下,蒼蒼白髮和紅妝倒也沒有那麼違和了。何況張先本人也對此非常的得意,蘇軾自然也不會去潑他冷水了。

蘇軾寫這首詩畢竟是為了調侃友人,所以用詞也不會那么正經。但和當時的許多豔詩相比起來,蘇軾這一首還是寫的要含蓄一些的,畢竟他也很少寫出這樣的詩句。「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這句詩表面上描繪了非常美好的洞房之夜,但實際上其內在深意卻是很露骨的,只是蘇軾巧妙地寫得含蓄些而已。

詩句中「一樹梨花壓海棠」 看似寫景,實則梨花為白色,喻指白髮蒼蒼的丈夫,海棠為紅色,喻指紅顏妙齡女子,詩句不但以比喻傳神,而且一個「壓」字曖昧到了極致。也正是因為這樣,這首詩被確認為豔詩。雖然相比其他作品要含蓄了一些,但其實際含義也是不能放到檯面上的。

蘇軾一生留下了非常多的優秀作品,但在他的大部分詩詞中描寫的都是自身的真切感受。也只有在寫詩調侃友人的時候,才會出現豔詩這一類的作品。古代寫詩實際上既保守又開放,香豔詩詞實際上也不是什麼特例。除了蘇軾以外,甚至還有很多文人專攻這一方面。倘若換作其他詩人的話,調侃張先的詩句可能還要再風流一些。

在古代的香豔詩詞中,有大部分也寫得很不錯,但卻不太好流傳下來。而蘇軾的這一句「一枝梨花壓海棠」卻流傳得比較廣,雖然是全詩中最香豔的一句,但也寫得極其隱晦含蓄。這首詩雖然不太正經,但也因為蘇軾的作詩能力高強,倒也不至於淪為低俗之作了。

相關焦點

  • 蘇軾特有趣的一首詩,描寫洞房花燭夜,讀後成年人忍不住會心一笑
    古代詩人在交往過程中,往往會寫一些詩互贈,以聯絡彼此的情誼。而在贈詩中,有一種詩往往是詩人抱著開玩笑的目的寫出來的,這便是戲贈詩。雖然說是開玩笑,其實是表現了至交之間的真情實話。戲贈詩,一般語言詼諧幽默,讀起來相對於傳統詩作要更為有趣。比如,蘇軾的詩作《戲贈張先》。
  • 蘇軾寫詞勸好友少近女色,連用3典故,最後一句詞卻惹惱女性同胞
    蘇軾對自己的文章也頗為自得:某平生無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則筆力曲折,無不盡意。自謂世間樂事無踰此矣。蘇軾的快意文章也不禁要用到嘲笑人上。張先81歲娶了18歲小妾,蘇軾忍俊不禁,忍不住要調侃張先: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 好友喜得貴子,蘇軾送了他一首詞,讓你見識一下什麼是高級的調皮
    說起北宋文學家蘇軾,首先映入腦海中的便是他的一首首經典詩詞佳作。如「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他把對亡妻深深的思念融入詩中。「人生如夢,一尊開創者還酹江月。」即使內心苦悶,依然心懷壯志,昂揚向上。蘇軾獨特的魅力,俘獲了無數文人墨客的芳心。蘇軾,號「東坡居士」,因此,許多人習慣以蘇東坡來稱呼他。
  • 蘇軾醉酒後挑戰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寫首趣詩,令人不得不服
    當詩詞寫到一定境界後,大概就會像蘇軾一樣,嬉笑怒罵皆成文,後世把這叫入了化境。文字在他手上,成了抒發情緒的工具,信手拈來合在一起,或許一篇千年經典就出現了。過個中秋他想起給遠在他方的弟弟蘇轍寫封信,於是便有了「明月幾時月?
  • 蘇軾歷經生死,醒悟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最後10字成馬雲經典臺詞
    蘇軾的豪放宋詞我們已經讀過很多。對於其中的詩詞名句,我們也都是耳熟能詳。比如那著名的「一蓑煙雨任平生」,「詩酒趁年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都是其中經典之作。很多人都說蘇軾是那個5000年來活得最精彩的人,因為他總能在現實的挫折生活當中尋求到哲理知識,尋求到更加曠達自由的內心生活。他的生活境界是今天的我們很多人所嚮往的。
  • 40歲蘇軾納12歲小妾,初見時寫了首求愛詩,如今成男人的花言巧語
    但是好景不長,王弗27歲便與世長辭,留下了一個6歲小兒,即蘇軾的長子蘇邁。之後蘇軾就寫下了這首《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40歲蘇軾納12歲小妾,初見時寫了首求愛詩,如今成男人的花言巧語還有一個女人對蘇軾影響很大,這個人就是蘇軾的小妾王朝雲,王朝雲雖然只是個侍妾,卻是最懂蘇軾心的女人。蘇軾與王朝雲的初次相遇,可以說是頗為浪漫。
  •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其實有5句,最後一句經典
    世人勸學,經常用的一句話就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話不只被古代讀書人奉為經典,也鼓勵不少現代學子努力向上。其實這句詩出自宋朝的第三個皇帝宋真宗,這個皇帝算是比較有爭議的一位皇帝了。29歲登基,在位25年,初登寶座時他勤政愛民,是個難得的好皇帝。
  • 六首最美哲理詩,千古經典,你更喜歡誰?
    六首最美哲理詩,千古經典,你更喜歡誰?一、登鸛雀樓/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如果要說哲理詩史上的第一絕唱,除了王之渙的《登鸛雀樓》,還有誰?景是至大之景,境是極高之境,理是至正之理,詩裡洋溢的探索精神,正昭示了一個民族昂揚向上的風貌。積極開闊,博大雄渾。
  • 家中懶貓不願抓老鼠,陸遊急得給取個老虎的名字,還給它寫了首詩
    他既能寫出「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的豪邁,也能吟出「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的痴情,這一點與比他大88歲的蘇軾倒是有幾分相似。但在生活中,這兩位文壇巨匠的休閒方式卻不太一樣。蘇軾閒暇時是守在爐火前煨著他的東坡肉,還寫下了《豬肉賦》;而陸遊則是窩在家裡,邊摟著愛貓邊讀著書,寫了10多首贈貓詩。
  • 蘇軾「寧許負秦曲」詩句,引出了一段故事,在意料之中收場
    引言: 蘇軾,史稱北宋大文豪。他的詩包羅萬象,喜怒哀樂皆有,直至今天,後人仍在享用。其中有首詩叫《仇池石》,在這首詩中,蘇軾有:「寧許負秦曲」一句。意思是:「寧可答應來使秦國,擔負起理虧的責任」。秦國在歷史上可是被稱之為「暴秦」的啊!
  • 來自蘇軾的趣詩,讀懂再不會說成昨日黃花
    其實這個成語出自蘇軾的七言律詩《九日次韻王鞏》,只要讀懂了這首詩就再也不會說成是」昨日黃花「了。讓我們先來看一看這首詩:《九日次韻王鞏》北宋.蘇軾我醉欲眠君罷休,已教從事到青州。鬢霜饒我三千丈,詩律輸君一百籌。聞道郎君閉東閣,且容老子上南樓。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蘇軾寫這首詩是在一個重陽節,當時41歲的他和好友王鞏一起賞菊喝酒。
  • 林徽因27歲時,因病寫了首詩,徐志摩讀後:佳句天成,妙手得之
    她雖出生於名門,但卻並不和其她名媛一樣,相反她有自己的追求,她痴心於建築,嚮往更廣闊的天地。由於當時建築系並不收女學生,所以她便從美術開始學起,後來她終於如願做了建築師,而她的建築畫稿卻猶如畫卷一樣美麗。從她26歲到41歲這些年間,她走遍國家的15個省,研究了2738處古代的建築,在過去那個交通並不方便的年代,誰能想到一個弱女子有著這樣強大的力量。
  • 北宋詞人張先,一生詩酒風流,淡泊名利無憂愁
    四十多歲的他才考上進士,而與他一同考中進士的歐陽修當時只有二十三歲,可見他的仕途開始得很晚,張先的仕途雖開始得晚,但是他的仕途之路卻是順利的,他深受主考官晏殊的賞識,考中進士後任嘉禾判官,之後的他做了十二年的官,他的官位雖沒有多顯赫,但是卻安然閒適,政績不算突出,卻也乏善可陳,張先官位不高可能與他自身性格有關,他淡泊名利,並且心思都在舞文弄墨上。治平元年,張先辭職,告老還鄉。
  • 老秀才納小妾,蘇軾寫兩首詞戲謔,把不能說的秘密調侃得有聲有色
    蘇軾是初唐大臣蘇味道之後,蘇軾又出生於眉州眉山,最適合飲味煮茶的地方,或許正是這兩個原因,才使得蘇軾寫出的文字味道極佳。每逢佳節思親之際,蘇軾想的卻是全人類,「千裡共嬋娟」;受人所累險些喪命,蘇軾卻一句鮮衣怒馬,「城東不鬥少年雞」;面對人生劫難險阻,蘇軾如雲霧起落,「也無風雨也無晴」。
  • 40歲蘇軾對12歲歌姬一見鍾情,寫了一首求愛詩,不料成千古佳句
    也就是在這裡,蘇軾遇見了後半生對他最重要的女人——王朝雲。40歲蘇軾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被貶為杭州通判,一日,他與幾位文友同遊西湖,宴飲時招來歌姬助興,悠揚的絲竹聲中,數名舞女濃妝豔抹,長袖徐舒,輕盈曼舞,而舞在中央的王朝雲又以其豔麗的姿色和高超的舞技,特別引人注目。
  • 與妻子久別重逢,蘇軾寫下兩首詞,篇篇驚豔,句句深情
    宋代大文豪蘇軾,先後曾經有過兩位妻子,一位是原配王弗,一位是繼室王閏之。王弗在蘇軾身邊的日子,只有十年左右,她過世十年之後,蘇軾為她寫下了千古名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成為最著名的悼亡詩,令無數讀者為之淚潸。
  • 在蘇軾結婚那天,他寫了一首新房詩,不料卻這個名字流傳了幾千年
    --《江城子》38歲的蘇東坡來到夢中見給他的妻子王弗,她在去世了當他想起他們的過去,一代文學大師不禁落淚。從夢中醒來後,他仍然掩飾不住悲傷,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年的悼念詩。蘇東坡自幼成名,20歲考入科舉,他的散文、詩歌、詞、賦都很成功,而且他還擅長書法和繪畫,他被稱為文學藝術史上的通才。
  • 蘇軾最隨意的一首詞,卻傳到如今,最後一句奉為經典,至今被引用
    在中國歷史上,文人墨客數不勝數,唐朝李太白,宋朝蘇東波,清朝納蘭容若,就連近代的徐志摩等人都讓人銘記於心,能像蘇軾那樣有著不屈的生命力和最好的心態的人可以說是少之又少,經歷了很多之後,蘇軾釋懷了很多,他的詞作中也反映出這樣的狀態。
  • 一歌姬向蘇軾敬酒,他一見鍾情,當場寫下一首求愛詩,驚豔千年
    人人心中都住著一個蘇軾這話說的沒錯,蘇軾豁達樂觀,他的詩詞總是能帶給人一種力量,同時,人們也說蘇軾是一個「不正經」的詩人。蘇軾結婚當天,他寫了個洞房詩,蘇軾的妻子是王弗,在他們新婚時,他曾借鑑前人的詩句,將妻子誇得天上有地下無。
  • 世人皆用「腹有詩書氣自華」誇人,卻從不說上一句,這是為什麼呢?
    「腹有詩書氣自華」出自蘇軾的《和董傳留別》一詩,這首詩是蘇軾送別好朋友董傳而寫,詩中句句充滿了友誼的味道,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溼字如鴉。備註:瓠(hù)看完這首詩後,很多人可能覺得比較陌生。在蘇軾的很多名篇中,這首詩確實顯得比較冷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