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心理學家告誡永遠別在晚上做決定?根本原因是這三點

2021-01-08 千面略懂先生

我們在生活中時常可以發現這麼一個現象,就是當我們晚上需要思考什麼問題,或要給某件事情下定論的時候,旁邊總有人會提醒我們說「有事白天再講」,而人們往往也是順承別人的建議,也很少去追究原因。

過去我其實對這個現象一直抱有疑問,因為我很不理解,明明有些事情可以當下就做決定的,為什麼非要拖到白天去處理,這不是在浪費時間嗎?

而且我也相信,現實中肯定有不少朋友跟我一樣,對此抱有疑問。

然而有一次,我無意中看到了一篇關於心理學識的文章報導,我才弄明白,原來關於「究竟是晚上做決定好,還是白天做決定好」這個問題,其中有著不為人知的學問,並非我們所想的那般簡單。

那麼究竟不簡單在哪裡呢?今日我便與大家分享心理學家的觀點,讓大家看一下,其中到底有沒有道理可循。

01晚上人變得感性,缺乏理性

心理學家曾做過科研調查,他們一致認為:人身處夜晚或白天,無論從精神角度還是從身體角度來看,所呈現出來的狀態都是截然不同的。

白天的人普遍樂觀開朗,而到了晚上,就容易變得多愁善感,出現這種兩極反轉的原因,和環境影響有很大的聯繫。

特別是在夜晚獨特的氛圍烘託下,人們就會逐漸被孤獨感包圍,在思考的時候就會習慣性地變得感性,這種情況下,人們做出的決定大多數都是不理智的。

再者,人都是群居動物,很難離開種群獨自生存。

白天的時候,因為一直處在人流中,在和外人相處的時間裡,人們就會下意識地約束自己的行為意識,控制自己的情緒浮動,這個時候往往是人一天中最清醒也是最理智的時間段。

然而到了晚上,當人們需要面對獨處時,其意識就會開始變得渙散,思維也會變得混淆。尤其是當孤獨感蔓延而生,侵入大腦和心靈,就會迎來情緒波動最大的時刻。

彼時人們的思維就會變得異常不穩定,逐漸從理性偏向感性,開始變得胡思亂想,容易做一些不切實際的事情。

我們常說的「人到夜晚就會卸下偽裝,釋放天性」,就是這麼個道理。

所以說,夜晚賦予人們的是感性,這時候的人們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帶有濃鬱的情感色彩,是不利於事情的發展。

一般來說唯有工作性質特殊的人,譬如作家、設計師等,才會在深夜中進行創作,為的就是探索靈感的源泉。而如果自己沒有特別原因,那麼夜晚還是少做決定為妙。

02晚上腦子遠不如白天好使

科學研究發現,人在陷入疲憊狀態時,大腦會分泌一種名叫GABA的氨基丁酸,它是一種神經抑制劑,會抑制大腦的活性。

簡單點講,就是指當一個人白天忙碌完,到了晚上休息時,其大腦運作狀態和白天完全就是兩個不同的境界。

這個時候人們的大腦會產生複雜的認知活動,壓抑大腦整理外界信息,缺乏對事物的正確判斷能力,所以說夜晚,往往也是一個人最「糊塗」的時間段。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古時候官府審問犯人時,經常不讓犯人睡覺,為什麼呢?因為長期睡眠不足,就會導致犯人精神狀態崩塌,思維出現渙散,這時候官吏哪怕不用刑,也照樣可以輕鬆從其口中套出自己想要的信息。

故此我們需要明白的是,到了夜晚,即便我們潛意識覺得自己不困,還很有精神,可實際上我們的大腦已經進入了整頓狀態。

這個時候我們一般都是迷迷糊糊的,一定不要衝動去做決定,特別是在重大事項上,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讓自己得到充分休息。

等自己大腦意識足夠清醒時再去行動,慎重起見,才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和麻煩。

03晚上缺乏執行力,再想也枉然

心理學家認為「晚上不能做決定」的最後一個原因是:

他們認為人到夜晚,就算思維再活躍,精神再飽滿,都會受時間、環境等外在因素影響,其本身能動性差,是不具備執行條件的,哪怕決定想得再豐滿,再堅決,最後的結局也可能是徒勞枉然。

所以說,最好的方法應該是在白天的時候做決定,要結合天時地利人和,才能切身執行自己決定,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原理其實不難理解,現實中很多人夜晚躺在床上,身體逐漸放鬆時,大腦就會不由自主地去整理白天所發生的事情,或者思考未來該做什麼事情。

有時候想著想著,就會心血來潮,開始給自己制訂計劃,躊躇滿志,又或者是靈感迸發,想到了處理事務的方法,這都是非常常見的事情。

然而不管自己是熱血僨張也好,還是突發靈感也罷,聰明的人都應該考慮一下當前的環境,再做更深層次更理智的決定。

如果想到什麼就做什麼,就難免顯得有些心血來潮,很容易讓人懷疑其穩定性。再者自己想到了什麼方式方法,想要第一時間去告知同事朋友,固然沒錯。

但如果自己在別人入眠休息的時候去打擾,他們不僅很難聽進自己的意見,甚至還會覺得自己不分場合,情商很低,到時候對自己產生意見不悅,那就真是弄巧成拙了。

所以說到了夜晚,該休息時休息,該工作時工作,白天的事情交給白天去做,不要顛倒黑白。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解決任何問題不在於短短一時,而在於長遠的計劃,用更清醒、更理智、更穩妥的方式迎接未來,未來才會照著自己的計劃平穩發展。

總而言之,從心理學角度來講,人最好不要在晚上做決定。夜晚的氛圍會混淆我們的視聽,撥動我們的情感,不利於我們理性處事。

遇到解決不了的難題,那就來日再說。一覺醒來,歲月靜好,和昨天的不愉快握手言和,才能對當下來日有一個更加全面深入的思考。

作者:千面略懂先生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萬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湧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千面略懂先生每天帶你一起識破生活假象,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創,未經許可,不可轉載。

相關焦點

  • 鬼怕《易經》,為何南師卻告誡世人晚上不要讀?
    既然是民間有流傳,鬼怕《易經》,但是為何南懷瑾大師卻告誡人們晚上不要讀《易經》。假如真的有鬼的存在,那我們晚上讀《易經》豈不是更安全,南師的這個說法就是在害人?還是說有別的......有鬼只是一種猜測,老賈認為世上是沒有鬼的,鬼只是人性醜惡所展現的一面。
  • 為何說「一個放棄愛情的女人做什麼都會成功」?原因有三點
    【明一悅讀原創,感謝喜歡,謝絕抄襲】最近流行一句話:一個放棄愛情的女人,無論她做什麼,都會成功。乍聽,似乎有些道理。細想,卻讓人不寒而慄。為何這麼多女人選擇放棄愛情?為何說「一個放棄愛情的女人做什麼都會成功」?明一研究發現,原因大致有三點,一起來盤點下吧,如果你也是女人,是否說中了你的心事?【放棄愛情的女人,不過是看透了愛情,化失望為動力】就像陳女士一樣。
  • 火車上乘務員推著餐車來回走,為何很少有人買?這3點原因很關鍵
    大家好,歡迎你們點開我的文章,小編今天繼續帶你們走向大千世界。梅裡轉山,雨崩徒步。有些風景,如果你不站在高處,你永遠體會不到它的魅力,有些路,如果你不去啟程,你永遠不知道它是多麼的美麗。這個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因為,沒有人能真實體會到你所感受的痛苦和幸福。
  • 心理學家:一個內心真正強大的人,永遠不會去做這四件事!
    心理學家指出,內心強大,並不只是外表看起來的堅強,更是遇到困難時"寵辱不驚,望天上雲捲雲舒"的淡然心境。這種遇事的冷靜,並不是憑藉想像和進行思維控制就可以做到的,而是需要長時間的學識積累和對毅力的訓練,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增強自身的抗打擊能力。抗打擊能力變強,我們在消極的事物面前就不會顯得無措,而是會迅速分析當前的形勢並提出解決辦法。
  • 辭職後,為何說「不要回原單位工作」?要判斷好這3點,再做決定
    辭職後,為何說「不要回原單位工作」?要判斷好這3點,再做決定先戳大家的「痛點」:每一位辭職的人,其實都想回原單位,當然是夢想像職場電視劇裡演的那樣——揚眉吐氣地殺回原單位,要麼是回去當霸道總裁,要麼是收購原單位當老闆,哼哼,原來那些欺負我、打壓我、瞧不起我的人,讓他們俯首稱臣吧。用一句話總結,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心結:今天你瞧我不起,明天讓你高攀不起。
  • 女人在晚上給你發微信,說了這三句話,別無動於衷!
    在睡覺前這段時間裡人們可以享受自己的生活,根據自己的喜好幹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有的人喜歡讀書,可以在床邊放上那麼一本,在睡覺前愜意的瀏覽,安靜的書香氣息有助於好的睡眠;有的人喜歡聽音樂,那麼在睡前放一段舒心的音樂,讓自己安心入睡。每個人根據喜好的不同做著各異的事情,有的人喜歡聊天,那麼就跟你中意的人聊聊生活趣事,放鬆一下自己。
  • 《黃帝內經》說了三個原因,那麼人為何要生病?
    《黃帝內經》說了三個原因,那麼人為何要生病?伴隨著人類的出現,疾病也一直是我們關注的問題。在人類和疾病作鬥爭的歷史上,有兩個問題絕對是大家永遠關心的:人為什麼會生病?又為什麼要生病?這兩個問題如果得到結解決,對我們的健康水平,絕對是一個很大的幫助。人為什麼會生病?這個問題看似簡單,現代科學這麼發達的今天,真要給出一個完整的答案,似乎還有點困難。
  • 「鬼」怕《易經》,為何南懷瑾卻告誡世人晚上不要讀《易經》?
    既然民間流傳,「鬼」怕《易經》,那為何南懷瑾大師卻告誡人們晚上不要讀《易經》呢?假如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鬼,鬼又真的怕易經,那我們晚上讀《易經》豈不是更安全?有鬼只是一種猜測,我認為世界上是沒有鬼的,鬼只是人性醜惡所展現的一面。看下《搜神記》卷六宋定伯賣鬼的故事就知道,鬼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是所謂的人性。
  • 情人分手後,不能做朋友,這才是根本原因
    其實,情人分手後,更多的人無法做朋友,根本原因在於這些,第一,早已從愛情提升到親情,只是缺少進一步的條件,換句話來說就是,沒有合適的身份來分享親情,就在這個過程中,愛著愛著就散了。第二,分手後,但凡能做朋友,都是對愛的否決。
  • 心理學家解讀原因
    心理學家解讀原因 2017-02-09 07:52:06來源:中國青年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殷偉豪 2017年02月09日 07:52 來源:中國青年報
  • 藏獒為什麼不能做警犬?根本原因是因為這四點
    藏獒為什麼不能做警犬?根本原因是因為這四點說到中國最強犬種,很多人第一個脫口而出的肯定是藏獒了,作為青藏高原居民的守護神,藏獒不僅在古代立下汗馬功勞,即使是現在也讓人們備受尊崇,被認為是上神的坐騎,雖然到現在藏獒的地位遠不如從前,但是實力卻絲毫不用質疑。既然藏獒的實力這麼強勁,為什麼我國沒有選擇藏獒作為警犬來培育呢?
  • 心理學家:真正內向的男生,骨子裡都有這三個特徵,千萬別輕易撩
    心理學家:真正內向的男生,骨子裡都有這三個特徵,千萬別輕易撩1、內向的人往往很羞澀,不會表達自己的感情,碰到感情問題就會逃避。內向的男孩子看起來非常高冷,正是因為這一點才會吸引女生。不過正是因為他們的高冷失去了很多交朋友的機會,朋友少,他們就懂得如何去經營這份感情,在和人交流中往往更加專情。
  • 不可一世的太平天國運動,為何最後灰飛煙滅,根本原因有三點
    金田起義之後的太平軍,之後順風順水,一路上順利打到了南京,中國的半壁江山都已經落入了太平天國的囊中,他開始決定定都南京 第三:政權腐朽 歷史上的許多農民起義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初的目的都是為了推翻當權者腐朽的統治,喊出的口號也都是從底層勞苦大眾的根本利益出發,所以往往會得到群眾的大力支持,在農民階層一呼百應。
  • 父親告誡女兒:感情再好,也別和愛人共享這三樣東西
    到了晚年,找個心儀的對象,這是人生最大的幸運。一開始,我們只把愛情看成是甜蜜的,但是在找到真愛之後,我們的思想卻被幸福的瞬間所佔據。我們立刻歡欣鼓舞。找個對象,我們便想與他建立家庭,開始新的生活。在傾注了感情之後,我們會把另一半看作餘生中最重要的一個。由不相干的過客,到無話可說的人生伴侶,愛情讓兩人變得如膠似漆。但是相處的時候,我們也應該把握一些原則。
  • 心理學家:睡不好的原因是什麼?怎樣才能做個好夢
    不少人和深愛的人說晚安的時候,還會依依不捨地道一聲「做個好夢」。顯然,大多數人都做過夢,但夢有好夢也有噩夢,能夠做一個好夢無疑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從這個角度看,夢並不是毫無意義的,它豐富了我們的精神世界,讓我們擁有了一種全新的經歷,一種栩栩如生的虛幻的體驗。
  • 團長隕落,這三點決定他將調查兵團交予韓吉,而非利威爾
    回想起團長在臨死前的囑咐,任命分隊長韓吉為調查兵團新任團長,這一決定雖不意外,但也讓不少人好奇為何艾爾文不認命戰鬥力超強的利威爾兵長為新任團長,這樣一來調查兵團在他的帶領下可能戰鬥力會有質的飛躍。如果結合漫畫和動漫分析,有三點原因是艾爾文確定下一任團長的關鍵。
  • 哥斯拉為何擊敗基多拉後,執意挑釁骷髏島金剛?真正的原因有三點!
    哥斯拉為何擊敗基多拉後,執意挑釁骷髏島金剛?真正的原因有三點! 在《哥斯拉2》的世界裡,很多小夥伴都被紅蓮哥斯拉的實力給震懾住了。連遠古時期的怪獸之王基多拉都被哥斯拉打的毫無還手之力,但是在哥斯拉擊敗基多拉後的表現,讓很多小夥伴摸不著頭腦。
  • 知道這三個原因你就懂了
    這是1999年季洛維奇和佐夫斯基提出的心理學名詞。康奈爾大學心理學教授湯姆·季洛維奇和美國心理學家肯尼斯·薩維斯基做了一個實驗:他們要求受試者穿上印有過氣歌星頭像的T恤,走進已有5人的房間。研究人員先詢問穿T恤的受試者,覺得有多少人注意到身上這件有點糗的T恤,再去問另外5人是否注意到T恤上的頭像。
  • 這三點千萬別做……
    胖的像個豬了1.過度餵食狗狗是不知道節制食物的,它不像人類,吃飽了或者為了健康就會控制食量,狗子在遇到自己喜歡吃的零食和狗糧的時候,有多少它會吃多少。而有的主人覺得狗子喜歡吃,那就給它多吃點唄,可不能委屈了我們小可愛,更何況,吃飽了長胖了胖嘟嘟的,看起來好可愛。但是,千萬別這樣做,因為,肥胖會引起狗狗的很多疾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肌肥大,脂肪肝等,而且,還有可能因為體重過大引起狗狗的髖關節脫位甚至壞死,所以,一定要控制狗狗的食量,不可過度餵食。
  • 心理學家:每一個人都會做這四種夢,第二種的春夢,令人難以置信
    心理學家:每一個人都會做這四種夢,第二種的春夢,令人難以置信第一種夢境:做夢時夢到自己從高處墜落在日常生活中你平時在做夢的時候,有時候會夢到自己站在一個懸崖旁邊然後背後有一個人直接把你推了下去。而且醒來以後的你會發現自己在床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