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醉酒後為一小國改名,不料沿用至今,如今已成世界強國

2021-01-09 騰訊網

唐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強大富庶的朝代,同時唐朝亦是一個自信和包容的國度,當時很多小國都曾來唐朝學習文化禮儀,也有很多外國人到長安和洛陽經商做官,在武則天執政時期,曾有一個小國家為了改名字煞費苦心,終於趁女王酒醉而如願以償。

日本原是我們的附屬國,他們深受漢文化的影響,很多事情只有我國的皇帝點頭,他們才能名正言順去辦,比如日本在隋唐時期為了改名已經反覆上書,但是各位皇帝就是不同意,最終還是日本的第七任遣唐使粟田真人辦成了這件事。

日本最初的名字叫做倭國,根據《後漢書》的記載,漢朝皇帝看見日本人身材矮小,於是便稱呼他們為倭人,到了東漢,日本小國來進諫劉秀,希望能夠成為東漢的附屬國,劉秀接受他們的請求,並賜印「漢倭奴國王印」,從此日本就被稱為倭國。

其實日本人也知道這個名字帶有鄙夷和蔑視的意味,所以他們一直都希望能夠換一個名字,但這是漢朝皇帝御賜的不能隨意亂改,只能由其他皇帝同意後才能改掉,但是隋唐的各位皇帝都不願意為日本改名,更不願意承認日本和我們是平等的。

唐高宗在位時期,日本仍然沒有放棄改名的希望,但最終還是沒有如願,直到武周時期,武則天稱帝,日本的第七任遣唐使粟田真人到洛陽覲見,他的溫文爾雅滿腹才華給武則天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於是便設宴款待日本的使者。

在宴席上,武則天和粟田真人把酒言歡,而他看到女皇這時心情大好,於是便趁機請求希望武則天能夠為日本改名,把倭國改稱為日本,武則天聽到後覺得這件事沒什麼大不了,於是很快就同意了,從此日本這個名字就沿用至今。

因為粟田真人幫日本爭取到改名的機會,所以他回國後得到了重賞,也許武則天沒有想到當初她隨口改名的小國家,如今已經成為世界強國,而且還曾經侵略我們國家,曾經的附屬小國原來一直野心勃勃,誰能想到他們曾經竟然如此卑微。

相關焦點

  • 武則天酒醉後隨口為一小國改名,不料卻沿用至今,已成為世界強國
    原來,在此之前日本已經為改名的事折騰了很久,隋唐幾位皇帝很長一段時間都沒同意改名,但天皇還抱著一絲希望。 也就是說,日本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裡並不叫如今的名字,是經過改動才變成了如今的版本。那麼倭國名稱又源自哪裡呢?這就與漢朝有關了。 《後漢書》記載:「倭在韓東南大海中,依山島為居,凡百餘國。自武帝滅朝鮮,使驛通於漢者三十許國,國皆稱王,世世傳統。」當時漢朝皇帝稱呼日本人為倭人,可能是因為發音問題,也可能因為他們見到的日本人身材矮小。
  • 武則天醉酒後給一小國賜名,國名沿用至今未改,如今已是世界強國
    而當時還有一個國家,請求我國賜名,而這個國家的名字,也是沿用至今都未曾改過。 這個國家就是日本,在武則天之前,曾多次派出使者前往我國,請求皇帝改名,不過沒有一個皇帝願意給日本更改。
  • 小國使者請求更改國名,武則天隨口應允,國號沿用至今已成強國
    公元690年,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之後當了20多年的皇帝,但是這卻並不是她掌權的時間,細細算來,她掌權有40多年。 在她沒稱帝之前,就有以小國使者請求更改國名,武則天隨口應允,每相待,其國號沿用至今,已成為了東亞強國。 這個國家便是日本,我們一起來看。
  • 武則天喝醉時,隨口給一小國賜名,沿用至今,被中國人視為笑話
    而這時候隋朝已滅,唐朝也走過了三代君王,由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掌控著。 日本使者團 很快,日本修改國名的提案就遞交了上去,經過一層層的批閱審核,終於擺在了武則天的桌案上。
  • 改名換姓之辱:武則天改王皇后家族為"蟒"姓
    姓名文化是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之一,自古至今受到人們的重視。除了非常時期,如政治迫害、仇家追殺等原因不得已隱姓改名以求自保外,沒有誰願意背叛祖宗,所謂「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是也。與人打賭較勁,最決絕的口號也往往是「如果你贏了,我就不姓X」。但是在古代,一些不聽話的臣民,常常被皇帝老兒用貶義惡毒的漢字來改名,以羞辱其人格。
  • 天降大禮,小國突然獲得世界二號強國先進武器援助,槍口對準美國
    導讀:天降大禮,小國突然獲得世界二號強國先進武器援助,槍口對準美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軍事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臺灣著名景點,為紀念王陽明而改名,如今日本人在此設牧場
    臺灣著名景點,為紀念王陽明而改名,如今日本人在此設牧場(本文為作者原創,文章的主導思想是弘揚正能量)在臺北盆地的東北方,跨越臺北縣市(臺北縣現稱為新北市)、基隆和宜蘭境內,有一座避暑山莊,它就是陰陽山。
  • 隨著科技的發展戰爭變成大國的專屬遊戲,一眾小國如何夾縫求生?
    在冷兵器時代,很多以少勝多的戰例被後世傳為經典,然而在古代上萬場戰爭中更多的是一方憑著人數優勢贏得勝利。數量的優勢往往是能取得戰爭勝利的關鍵因素。二戰德國數百萬精銳便是被淹沒在蘇聯上千萬的滾滾人潮中。但是在二戰後科技迅猛發展,戰爭的模式也隨之改變,科技成為主導戰場的關鍵因素。朝鮮戰場上志願軍憑著高超的技戰術尚能勉強抵消美軍的先進武器帶來的優勢。
  • 袁天罡為武則天看面相稱:「龍睛鳳頸,貴之極也」
    原標題:那些至今未解的「武則天之謎」導讀:關於武則天的相貌,《舊唐書》稱為「美容止」;《新唐書》說她「其有色」;《唐會要》稱謂「有才貌」;而《太平廣記》引《感定錄》則渲染她有「帝王之相」。前一陣熱播的電視劇《武媚娘傳奇》,引發了一輪對武則天的熱議。
  • 從無敗績的戰神,創建一聖學流傳至今,蔣介石用他的名字為山改名
    和以上這些人比,明朝有位儒將,霸氣指數可能沒有以上名將高,但這位儒將一生從無敗績,並且一直是以少勝多,多次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神,並且創建一聖學流傳至今。時至今日,眾多的企業家、名人大咖仍在認真研習他的聖學——「陽明心學」,蔣介石因崇拜他,還用他的名字,為山改名;日本明治時代的「的「軍神」東鄉平八郎,更是在自己的腰牌上刻下:「一生低首拜陽明」七個字,時刻激勵自己。
  • 小國大空軍——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個彈丸小國,國土面積只有724平方公裡。如果大家對這720多平方公裡沒啥概念,那就請搜搜自己所在城市或者家鄉有多大。 但就是這國土面積很小,人口約570萬(2019年估值)的小國,卻有著一支規模和實力都不俗的空軍力量。
  • 雲南有一個縣級市,改名前名字普普通通,改名後讓人眼前一亮!
    對於我國大部分城市而言,很多城市都經歷了改名風波,譬如之前許嵩歌中唱過的廬州如今被改為合肥,現在被人拿來當笑話的"棗莊王",之前是赫赫有名的蘭陵王的誕生地蘭陵。雖然有城市的改名水平讓人忍俊不禁,但依然存在改名讓人眼前一亮的城市。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改名字特別成功的一個縣級市。
  • 廣東雲浮新興有座寺廟,竟藏有武則天手寫真跡,還有諸多奇怪之處
    有一座國恩寺,位於廣東省雲浮市新興縣,寺內一塊門匾上竟有武則天的真跡。講到這件真跡的故事那可真有道理。與廣州光孝寺、韶關南華寺並稱廣東三大叢林的新興國恩寺。這座古寺原名龍山寺,建於新興縣龍山腳下,為唐太宗六祖慧能所賜,以報父恩將其改名為報恩寺,武則天又賜名國恩寺,從此,這座古寺一直沿用至今。報恩寺叫得好,為什麼武則天要賜名?
  • 王義桅:大國博弈之下,小國如何自處
    這個判斷至今仍有啟發性。古人云:以大事小謂之仁,以小事大謂之智。但眼下,美國政府正濫用大國強權,這令小國無法「以智事大」。不久前,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和外長維文在不同場合喊話美國,說將中國視為必須遏制的敵手行不通,呼籲「超級大國」之間進行建設性競爭,敦促美國在制定全球規則方面給中國更大話語權,以避免一場曠日持久的衝突,讓小國被迫在世界最大兩個經濟體之間選邊站。
  • 最憋屈的發達國家,國土內有三個小國,趕不走也滅不掉
    而這在世界範圍內,體現也是非常明顯,無論強國還是弱國,基本上不可能容忍國土的分裂。尤其是國土上還有其他的國家,這也是世界範圍內國家都是統一國家的主要原因了。而下面這個國家,堪稱最憋屈的發達國家,國土內有三個小國,趕不走也滅不掉,至今無可奈何。這個國家就是義大利。義大利是南歐亞平寧半島國家,雖然在世界名聲不怎麼樣。但是無可否認,義大利一直都是歐洲的強大國家,僅次於英法德等。
  • 「名人百科」讓男性為之汗顏的女皇帝——武則天
    但對於召還武則天的事,經過認真思索,他也頗為躊躇。他想到,武則天畢竟是先帝的妃子,況且現在又已削髮為尼。如將她召還,朝中會作何議論?國人將有何反應?他現在已不是東宮太子,而是一國之君。太宗曾有言:若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身正影方直,為君之道不可不慎。他還想到皇后和後宮妃嬪。後宮至今還算平靜諧和,可是召武則天進宮則有可能頓生波瀾。思前想後,高宗舉棋難定,陷入矛盾之中。
  • B站將「拜年祭」改名「拜年紀」,原因不只是去二次元化
    總結來說,其實拜年祭改名的原因很簡單,不只是去二次元化,還因為「祭」字本來的含義,與拜年並不符合。B站將拜年祭改名為拜年紀B站的拜年祭其實是一個外來詞彙,雖然這個祭字在當地表示的是慶典的意思,但在我們自己的文化裡,卻是不太吉利的意思,所以這個詞一直都受到網友們的詬病。而如今,在網友們不斷的提議下,B站終於將拜年祭這個詞改成了拜年紀。
  • 彈丸小國新加坡怎麼逆襲?被迫獨立後,靠嚴格治理成小城大國典範
    "彈丸小國"四字對新加坡確為實至名歸,其在崛起時,充分發揮貫通亞洲、歐洲和澳洲的海上交通要塞的位置,以小城之身行大國之事,被迫獨立後,新加坡靠著嚴格治理發展成了小城"大國"的典範,而它到底是怎麼逆襲的呢?
  • 此女自稱是武則天轉世,建立後宮,封4個相貌不錯的男子為「妃」
    在我國歷史上武則天稱帝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事情,在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也就武則天有膽量去跟男人爭奪皇位,像武則天之前的呂雉和大清朝的慈禧太后,這些人不是沒想過這樣做,只可惜都沒有武則天的膽識和魄力。
  • 世界唯一用白旗當國旗的國家,沿用上百年,如今成聯合國五常之一
    最初的國旗誕生於歐洲,隨後傳遍了世界。目前世界上尚未有國家使用純顏色的國旗,而其中白旗更是被視為投降的標誌,在上古時期,古羅馬和中國春秋戰國都用過白旗當交戰雙方聯絡信號。白旗也就賦予了要求休戰、進行談判的概念,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被廣泛的認為是投降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