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秋天,培養勸募人正當時

2021-01-08 澎湃新聞

10月13日,第六屆善行者公益徒步活動於北京居庸關長城開走。數千名隊員為了公益慈善,翻山越嶺,不僅要挑戰18小時跋涉50公裡的身體極限,還要向身邊的親友、同事募集善款,以實際行動支持公益項目。

據統計,2014年-2018年,善行者共籌集善款3266萬餘元,22.3萬餘人次參與捐贈,12萬餘人次的兒童直接受益。取得這樣的成果,善行者隊員功不可沒。

誰是勸募人

如果說公益慈善是生命影響生命的事業,那麼公益籌資就是改變認知,激發行動的直接體現。在人員、資金、資源相對有限的情況下,動員機構的支持者為機構籌資,不僅可以連接更多的資源,創造獲取捐贈的機會,也能為粉絲們提供深度參與的機會和良好的體驗。

那麼什麼適合做勸募人,勸募人又需要做什麼呢?

其實對於勸募人的界定沒有標準答案,我們可以從具體的案例來進一步解析。「我參加了全部五屆的活動,共募捐了41萬多元,為貧困地區的學校捐贈了7座愛心廚房。」這位勸募人是善行者老隊員陳文澤,一家教育機構的創始人。

2014年,中國扶貧基金會發起,國內首個100公裡公益徒步籌款活動——善行者。最初,不了解這個項目的時候,陳文澤只是把這個活動當成是一次極限挑戰。當組委會介紹貧苦山區的孩子們在學校裡吃到是夾生飯時,他決心要為孩子們籌建一所愛心廚房。後來,他去貧困山區探訪,看到熱乎乎飯菜和孩子們洋溢著滿足感的笑容。他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勸募也更有動力。

思勤小夥伴隊合影(左二)為隊長陳文澤

(圖片源於扶貧善行者官方微信)

隨著經驗的積累,他的勸募方法越來越嫻熟。這個隊伍的經驗已經成為善行者活動標準案例,被多次分享給各界隊員。他表示:「徒步過程,是給山區孩子公益籌款的過程,更是我們團隊熔煉和凝聚的過程,對於我和許多老隊員而言,它已經不只是一場公益徒步活動,而更像是一種情結,就算我們以後老了,走不動了,想想這麼多年互幫互助的隊友,想想得到幫助的孩子們的笑臉,我們就有力量。」

可以看出,陳文澤是一個理性和富有實幹精神的人,並且對中國扶貧基金會的愛心廚房項目,非常認同。這種認可機構使命和價值觀的核心支持者,是機構連接外部的橋梁,不僅捐助機構的項目,也是機構理念的倡導者、推廣者。

從工作內容來看,勸募人需要根據機構需求,為自己設定合理目標,與機構共同制定行動計劃,熟練使用籌款工具。

因此,只要對機構充分了解、信任,對機構的發展抱有期待,願意藉助自身的影響力為機構背書的人,都可以擔當勸募工作。這個過程中,勸募人需要和機構的工作人員,保持溝通,參與機構組織的活動,並且主動提出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另外,根據《慈善法》第三十四條,「本法所稱慈善捐贈,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基於慈善目的,自願、無償贈與財產的活動。」 慈善捐贈具有:基於慈善目的、自願、無償的特點。所以,在進行勸募時,為機構(項目)無償引入資源,也是勸募人的底線之一。

為什麼是現在

「時機不是一切,但一切都要看時機」。

這個秋天,99公益日剛過,那些心底的激動還記憶猶新。但是很多機構已經開始進入了佛系狀態,疏於和支持者的溝通。而有些支持者也認為自己完成了夙願,進到了義務。如果這時不能加深支持者對機構的認知,不能再次激發勸募人的熱情,機構將會淡出人們的視線,關係逐漸疏離。

另外,臨近年底,機構需要未雨綢繆,為來年的籌資做準備。元旦、春節也是開展籌資的好時機。

2015年免費午餐「搶節飯」活動。從春節前(2月12日)發起活動到元宵節3月5日活動結束,通過專屬一起捐連結「送個帶飯香紅包」一共籌款超過110萬元。其中,九成來自免費午餐志願者的募款。

「搶節飯」活動海報

(圖片源於免費午餐官網)

這個活動的組織和運營,由免費午餐全職工作人員及核心志願者(勸募人)共同完成。他們分散到16個(青螺營)微信群中,通過微信朋友圈及微信群的傳播渠道,以群二維碼、個人邀請等方式擴充各個營的人氣。勸募人擔任各個營的「營長」及「政委」,負責行動動員、過程管理和激勵。

各營的營長負責動員社群成員,為了貧困地區的孩子吃上熱乎乎的免費午餐,將春節期間搶到的紅包捐給免費午餐。在搶紅包的同時鼓勵用戶之間的互動,營造濃鬱的公益氛圍。通過團隊內的競爭、合作以及團隊之間的排名PK,激活群友籌款行動力。

各個營籌款額設置了3萬元、6萬元、9萬元三個關卡。完成第一輪3萬元的籌款,才可以打通第二輪元的籌款通道,並被頒發「勢如破竹尖兵營」稱號。突破第二輪頒發「氣勢如虹愛心營」、突破第三輪頒發「王牌神兵營」稱號。

「搶節飯」不但為免費午餐募集了過百萬的資金,也吸納了一批忠實的粉絲,讓核心志願者獲得了參與感和成就感。為後續的籌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15年99公益日期間,免費午餐共獲得超過10萬人次捐贈,募集善款440萬餘元(包括騰訊公益120萬配捐)。

建議有條件的機構,可以在年底舉行一次表彰會。與核心支持者/勸募人當面交流,通過具有儀式感的場景,激發他/她們的自豪感。表彰會上,除了公布項目成果、籌款情況,向突出貢獻者頒發證書之外,還要讓所有的利益相關方的代表上臺發言,講感受、提意見。同時,也可以公布組織的來年的計劃,並表達需要繼續支持的訴求。如此,不僅能夠顯示支持者的重視,也可以展示組織真誠的態度和價值觀。

怎麼培養勸募人

缺少共同價值觀的合作都是「薅羊毛」

培養勸募人應該「先互動,再行動」。機構與勸募人應通過傳播和推廣活動加深彼此了解,建立信任。機構可以對主動參與活動,進行捐贈的支持者發出擔當勸募人的邀請,共同梳理資源,然後根據機構的捐贈人定位,選擇主攻方向,並制定相應的計劃。

捐贈人培養MOC模型

(資料源於:瑞森德「發展勸募人的關鍵動作」主題工作坊)

籌資官需要先思考「希望什麼人,什麼時間,做什麼工作,為哪些人(問題)帶來什麼樣的改變」。然後通過溝通,引導勸募人思考自己能為機構做什麼,還能做什麼,並為其提供方法和工具,持續進行激勵。

對於遲遲沒有開展行動的勸募人,應不斷強調其重要性,從勸募人角度描述其工作成果的可以帶來的價值。在適當的時候,邀請其參與機構的重大活動,開展項目實地探訪,展示機構的潛力。然後及時反饋,他/她感興趣的項目進展。條件成熟時,邀請勸募人參與機構決策。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賦予責任,激發行動。

對於已經開始行動並取得一定成果的勸募人,需要及時進行激勵表彰。可以在與勸募人事先溝通的情況下,向他/她的利益相關方,展示其工作價值和項目成果。接下來,為勸募人提供更多參與機會,提出更高的期待。最終形成一個深度認同、高效行動、不斷激勵的閉環,為勸募人持續創造貢獻更高價值的機會。

獨行疾,眾行遠。社會組織肩負者傳播公益理念,推動社會變革的使命,更多人的參與籌資,意味著更多的認同,可以帶來更多改變的機會。相信更多的機構開始重視勸募人培養,並形成常態機制後,機構籌資能力也會隨之提升,這也是組織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路徑。

- END -

文/巖松

責任編輯/ 高文興 排版/ 吳麗萍

公益時報原創內容

如需轉載,後臺回復「轉載」獲取版權

- END -

(點擊圖片即可獲取全文)

公益時報

政策解讀/公益活動/熱點事件/社會創新

原標題:《這個秋天,培養勸募人正當時》

相關焦點

  • 中國職業勸募人難在哪裡?
    蘆山地震發生後,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出現了:像王石、李連杰這樣的大企業家和明星在為壹基金勸募。有些朋友就想不通了,你們那麼有錢,為啥自己不先捐幾千萬?用點所謂的術語來講就是,有人不明白,為何企業家不扮演捐款人的角色而是扮演勸募者的角色。怎樣去理解這個問題呢?
  • 草根「勸募人」:我在策劃慈善
    見習記者劉天麟 攝□見習記者 潘慶照  在很多被王柏富幫過的人嘴裡,他是「泉城好人」;在很多接觸過王柏富的人眼裡,他是個草根「勸募人」,因為「他要麼在組織募捐,要麼在組織募捐的路上」。  現在的國內,有一個並不為眾人所知的新興行業――― 職業慈善勸募人,他們的工作通常是:囊括數據分析、草擬計劃書、項目洽談等。他們大量存在於公募基金會、企業基金會、社會非營利性慈善組織中。
  • 國際勸募經驗分享系列(十三)
    當機構出現以下一種或幾種情形時,就意味著,該機構正處在這種需要募款諮詢師的階段: ●你缺少一名關心自身機構議題,並擁有相關知識和技巧,能夠幫助你提升機構總體募款狀況或募款的某一方面情況的人員; ●你需要在一項有關募款的決策上得到幫助; ●你需要一名人員來執行一項有截止期限的募款任務; ●你需要一名人員以每周或每日為周期,協助設計工作計劃、提供指導
  • 為愛執著的勸募達人
    臉上掛著甜甜的笑容,眯縫著眼睛給人親切的感覺,這是程章玲給人的第一印象。    與程章玲同一個勸募組的小溫回憶:「中午吃完午飯後當我們大家都在休息時,她又動身繼續勸募了,很讓人感動。」    雖然勸募前經過培訓,但理想與實際總有很大差距。很多同學在實際操作中都會碰壁,面對這一問題,程章玲笑著說道,「我有我的技巧。」    「騎行人士是一個很好的勸捐目標。」
  • 「聯合勸募」在美國 - 公益時報數字報刊平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聯合勸募」模式雖然最初起源於英國,但在19至20世紀的美國得到了全面的發展,這與美國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慈善精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聯合勸募」傳播至美國的時候正值100多年前的工業化社會初期,財富急速積累,貧富分化加劇。
  • 首次建立聯合勸募平臺
    廣州1850萬資助154家社會組織  昨日下午,第三屆廣州市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活動項目籤約暨聯合勸募平臺上線儀式在穗舉行。  第三屆公益創投活動,廣州投入1850萬元資助154家社會組織發起的公益慈善項目。而昨日則首次運用聯合勸募平臺為首批23個創投項目上線並接受公眾捐款,此舉是《慈善法》出臺以來,廣州在公益慈善勸募方式上的大膽創新與嘗試。
  • 大學生聯合勸募公益行動, 高校社團招募ING
    大學生聯合勸募公益行動, 高校社團招募ING 2020-08-20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聯合勸募一日捐 愛心大使林明禎陪你愛久久
    人美心更美的聯合勸募一日捐愛心大使林明禎,在情人節當天晚上7點,將在聯合勸募FB粉絲團,陪粉絲度過別具意義的情人節,也是聯合勸募首次舉辦的在線直播拍賣活動,希望透過公眾人物的影響力,結合網絡平臺,讓更多朋友能加入一日捐的行列
  • 放大愛心力量,為公益創投項目聯合勸募
    昨日,廣州市社會組織聯合會舉辦新聞發布會,通報第四屆廣州市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活動聯合勸募平臺情況。公眾對這些公益項目捐贈資金,企業和騰訊將同時配捐,最高配捐資金可達兩倍。今年,53個公益創投項目加入聯合勸募平臺,將衝刺籌款500萬的目標,以更好地為老弱困難群眾服務。
  • 上海志願者扮穿越勸募 為外來打工者子女配眼鏡
    讓人欣喜的是,這次活動共募得超過26萬元,孩子們的眼鏡有著落了。  沒錢配眼鏡近視娃成績下滑  彤彤是農民工子弟學校航頭小學一名三年級學生,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最近,老師發現彤彤成績不如以前,找她談話時得知彤彤每天上課都看不清黑板。於是,老師將彤彤的座位從最後一排調到了第四排,但她還是覺得黑板有些模糊。
  • 上海啟動青年全城勸募行動幫助困難青少年
    2014-06-11 19:42:15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許婧   上海團市委11日宣布,啟動青年全城勸募行動
  • 百家慈善組織聯合勸募活動
    儀式結束後,幾套班子領導以及參加啟動儀式的各界代表參與了現場的公益市集和聯合勸募活動,並向有關公益機構捐款。 為調動社會各界力量和社會慈善資源參與「慈善日」、「慈善月」活動,以市、區慈善會和具公募資質的基金會為主體,以自願為原則,聯動全市慈善公益組織,立足各機構不同領域的救助項目,在全市開展聯合勸募活動。
  • 最公益第七期 信任危機下的公眾勸募
    要點二:【劉佑平:「政府動員式慈善捐贈」退出歷史舞臺是大趨勢】「政府動員式慈善捐贈」在今天結束的結論有點過早,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政府動員式慈善捐贈」的方式淡出市場或退出歷史舞臺是一個趨勢,是一個事實,不管你是否願意承認都是這樣一個潮流,這個潮流不會改變。
  • 秋天賞菊正當時,這些描寫菊花的詩詞名篇,淋漓盡致展現菊花之美
    秋天到了,菊花開了,秋天賞菊正當時,讓我們來看看4首描寫菊花的詩詞名篇,這些詩詞淋漓盡致展現菊花之美,讓人拍案叫絕。順便提一句,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詩詞文化愛好者。如果你喜歡詩詞,一定要關注我哦。第1首,《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非正式詩人黃巢。
  • 53個社會公益創投項目上線聯合勸募平臺
    聯合勸募平臺    二維碼莊秀英說,在公益行業「市場化」的背景下,很多社會組織更關注「效益」,搭建聯合勸募平臺初衷是希望引導社會組織以資金為導向的同時,更加注重項目的實質,通過聯合勸募平臺,讓更多好的項目能「走出去」,逐步讓社會資本回流到公益行業。
  • 第四屆廣州市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活動聯合勸募平臺上線
    央廣網廣州8月4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印銳)2017年8月2日下午,第四屆廣州市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活動聯合勸募平臺上線儀式暨項目勸募研討沙龍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舉行。廣州市民政局黨委委員、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局長王福軍出席活動並講話。
  • 專家:個人不能到平臺勸募
    記者連線:平臺派人前往核實昨天,記者聯繫上了該直播平臺的運營方工作人員衛先生,他表示,一開始,因為考慮到不能確認此事的真實性,看到當天有很多人捐款獻禮物。暫時凍結了毛小姐的平臺貨幣。「我們對此存疑點,專程去了一次北京,到其所在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海澱分院實地探訪,核實了確有此事。」
  • 鄉村教育振興第一課」之「藝術+公益」99公益日聯合勸募...
    鄉村教育振興第一課」之「藝術+公益」99公益日聯合勸募專場活動在時光裡·廣州順利舉辦。本次活動是廣東省許欽松藝術基金會「鄉美計劃」、尚品宅配「愛尚計劃·與愛對畫」、「愛尚計劃·愛上學」、廣東獅子會「愛芯工程」、「攜手服務·精準扶貧」等五大項目聯姻,在「99公益日」的大背景下,舉辦的一場線下公益宣傳推廣活動。
  • 53個新項目上線廣州社會組織公益創投聯合勸募平臺
    53個新項目上線廣州社會組織公益創投聯合勸募平臺 2017-08-31 15:29: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廣州8月31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 9月河蟹正當時,如何挑選上等河蟹?養蟹人:牢記3點,滿膏滿黃
    9月河蟹正當時,如何挑選上等河蟹?養蟹人:牢記3點,滿膏滿黃「秋風起,蟹腳癢」,進入秋天之後,我們就迎來了螃蟹最肥美的時候,尤其是9月份,螃蟹正當時,這個時候要是再不吃的話,又得重新等一年了。螃蟹的種類非常多,不同的螃蟹它的成熟、上市時間也不一樣,其中從9月份開始,河蟹就到了大量上市的時候,這個時候的河蟹肥美到不行。想必不少人都喜歡吃河蟹,其鮮美的味道深受人們的喜愛。尤其是母螃蟹,其中有不少蟹黃,吃一口唇齒留香,意猶未盡。不過雖然知道螃蟹好吃,但是絕大多數人卻根本不會挑選,挑到的河蟹蟹膏和蟹黃都不怎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