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爆滿,天天排隊的餐館,怎麼會關門呢?」坐標天津的「吃貨」小李有點懵,他一直迷戀九毛九的山西面,勁道、實惠,還有香噴噴的大骨頭。
近日,「內地餐飲上市第二股」九毛九,喜迎股價大漲近80%的同時,突然宣布關閉北京、天津、武漢的所有九毛九餐廳。
吃貨們震驚了,報復性消費沒來,天天打開排隊的網紅餐廳沒了。而一年淨賺2個億,憑藉九毛九的上市,躋身億萬富翁的「山西面王」管毅宏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九毛九開啟關店潮,關閉22家門店,吃貨們很受傷
5月12日晚間,九毛九公告稱,為了節省成本緩解疫情影響,決定關閉客流較少的門店,並停止在北京、天津及武漢經營九毛九餐廳。
公開資料顯示,九毛九集團旗下有「九毛九西北菜」、「太二酸菜魚」、「2顆雞蛋煎餅」、「慫」冷鍋串串和「那未大叔是大廚」5個品牌,定位囊括網紅店、外賣到高端餐飲。其中,九毛九西北菜、太二酸菜魚是九毛九旗下規模最大、人氣最高的兩大餐飲品牌。
官網顯示,九毛九西北菜餐廳在北京和天津分別擁有6家門店,在武漢則有10家門店。而太二酸菜魚則在北京有7家門店,天津和武漢分別有2家門店。
這意味著,九毛九一口氣至少關掉22家門店,吃貨們的心情很複雜。
小財女查詢發現,京津地區的九毛九門店均顯示暫停營業。上海地區沒有九毛九門店,卻有13家太二酸菜魚門店,均正常營業,其中6家還推出了視頻踩點、探店的活動,顯示營業正常,人流量已經恢復。此外,還有三家門店在規劃中,一家南京西路店即將入駐豫園晶品購物中心。
不過,這一切隨著九毛九餐廳突如其來的「閉店潮」或將迎來變化。
一年淨賺2個億,疫情停業虧了一半的利潤
2012年,九毛九西北菜北上,在北京開了第一家門店,全國第40+門店,那時九毛九的全國擴張尚未完成三分之一。然而,8年後,九毛九卻全線撤退,「龜縮」華南大本營,仿佛一切回到了原點,連帶著拳頭品牌「太二酸菜魚」的百店計劃提前擱淺。
九毛九年初上市時,招股書中表示,2020年計劃將在一線、新一線、省會城市開設18家九毛九餐廳,80家太二餐廳以及24家其他品牌餐廳。然而,12日公告中,卻是「公共衛生事件的持續影響可能會影響新餐廳的開業時間」。
5月13日,九毛九回應稱,「目前,九毛九西北菜這一品牌正在面臨轉型升級,除了華南和海南的門店外,其他地區的門店我們將會使其在租約到期後自然關閉,儘管其中有不少成績很好的門店。我們這一舉動的目的是把品牌管理半徑縮小,把轉型升級做好,之後再做新一輪的開店擴張。」
事實上,雖然疫情對於餐飲業影響較大,但市場一直比較看好九毛九,上市以來3個多月,其股價大漲近80%。2019年全年,九毛九淨賺了2.17億,旗下餐廳增加超過百家。
不過,1月26日以後,九毛九旗下餐廳停業了一個多月。按照其員工成本、水電、租金核算,停業損失接近1個億,幾乎虧掉了半年的利潤。這或許是九毛九收縮的原因所在。
早在2月初,西貝賈國龍喊著撐不了3個月,求幫助的同時,九毛九集團董事長管毅宏表示,疫情損失還在統計,希望政府能在稅費上有減免政策,或者能有相關補貼補助。
創始人身價超過70億,因「貪玩」搞出了「太二」
1月25日,九毛九集團登陸港交所,股價首日上漲43.94%,市值127億港元,直接造出10位億萬富翁、50位千萬富翁。其中,九毛九集團創始人管毅宏身價直接超過80億港元。
從一間57平的小麵館白手起家,到130多家門店的上市企業,管毅宏用了25年。"九毛九"的麵食,「山西面王」賣出了「九九九九」的天價。
上世紀90年代,管毅宏先後任職於山西紡織印染廠、聯想集團山西分公司和海南神龍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0月,下海創業,在海口市盤下一家57平米小店,只能塞6張桌子。
剛開業沒幾天,碰上了颱風,小麵館停水停電還漏風,管毅宏被迫在馬路邊賣起了麵條。當時很多餐廳都漲價了,唯獨他沒有,名聲由此傳開了,生意也火爆起來。
到2002年,海南做的風生水起,管毅宏進軍廣州,在跑馬場開了第一家店,照搬了海南的小麵館,小店生意也不錯。
2005年,管毅宏成立了九毛九集團,以「九毛九」作為品牌。「九毛九」這個招牌是有講究的,寓意是「晉商善賈,分釐必爭」,財富一點點聚起來。山西人的招牌膾炙人口,再加上九毛九的實惠與親民,很快他就在廣州站穩了腳跟。
此後,曾經只能養家餬口的九毛九,高歌猛進在華南地區打開了市場。
2009年,管毅宏去了一趟上海,發現了購物中心的潛力。回到廣州後,一直尋找機會,不過,自家的小麵館沒人搭理。
直到白雲萬達招商,管毅宏撞上了「狗屎運」,商場開業前幾天,陰差陽錯突然空了一個位置,替補的九毛九進去了。結果,還沒做好賺錢的九毛九,生意火爆得一塌糊塗。
管毅宏後來回憶道:「進購物中心,是一種新的嘗試,誰也不知道是好還是壞。當時我們以為那是巨虧的一個店,結果它一炮打響了。」
從此,一炮而紅,九毛九成為商場的寵兒,管毅宏帶著九毛九開啟了長跑,北京、天津、武漢,順便摸到了上市的門檻。
2015年,在一眾朋友的反對中,管毅宏做起了「太二酸菜魚」,理由是「餐飲業打磨老品牌的難度超過做一個新品牌。人往往會偷懶,我就是。」
有點任性,太二的味道!不過,作為「立志做宇宙第二」的網紅餐廳,在吃貨們的熱捧下,太二在很短的幾年內迅速起飛,成為全國酸菜魚老大,年收入超10個億。
很快,「因為好玩偷懶才做多」的管毅宏又打出了」兩個雞蛋」、「那未大叔是大廚「的牌,旗下品牌高中低端都來了一遍。這次,九毛九收縮後,不知道是不是大叔和兩個雞蛋要站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