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電子晶片,聽起來像來自黑客帝國的高科技物件,其實在歐美國家早已經廣泛普及,超過90%的寵物主人都會給寵物植入電子晶片。
這種晶片的直徑約2毫米,比米粒還要小,通過專用注射器注入寵物的後頸處,因為該部位皮膚較鬆弛且無神經,幾乎沒有痛感。它是一種利用無源射頻識別和微功耗集成技術,經過特殊封裝工藝而製成的微型電子晶片,具有無源、無毒、抗重力、抗游離、抗壓強的特性。
晶片記錄的是一串15位長度的國際唯一數字編碼,有了這串數字,依靠識別器發出的信號產生感應電流,將存儲在晶片中的信息發送出去,獲取犬主姓名、聯繫方式、寵物疫苗接種等信息。目前晶片壽命約為15年,超過大多數寵物的壽命,可視為寵物唯一的「電子身份證」,不僅便於統一管理,而且能有效進行溯源數據管理,實現了寵物管理的信息化。
據全拓數據統計,2010年至2016年期間,中國寵物行業的年增長率接近50%。2018年國內已擁有將近3400萬狗主和2260萬貓主,寵物行業市場規模在去年達到了1710億元。
目前,國內上海、南京、青島、深圳、杭州、重慶等城市也在逐漸推行該技術,不少寵物都已領到這張電子身份證。今年5月,深圳市全面啟動為犬只植入電子晶片的工作,要求全市所有犬只必須注射晶片,晶片植入免費,到今年年底前實現系統登記犬只100%注射晶片,未給犬只注射電子晶片的,將視為無證養犬。相關管理部門便可以通過專門的識讀器隨時方便地讀出犬的相關信息,對寵物犬實施有效的信息化管理。
在全球範圍內,每年都有數以百萬計的寵物迷失,每7秒鐘就有1隻寵物走失,幸運的寵物被找回了,但還有很多沒有被找回的只能變成流浪寵物或進入收容所。全拓數據調查顯示,52.2%帶有寵物晶片的走失狗狗被找回,機率提高了2.4倍,38.5%帶有寵物晶片的走失貓咪被找回,機率提高了21.4倍!
給寵物植入電子晶片,能夠大幅度提高找回丟失的動物的機率,也能避免產生很多流浪寵物,給社會減少危險、給收容管理減少壓力。當救助人員想知道走失寵物的身份時,無需挨家挨戶打聽,只要用手持式掃描儀在寵物的背部一掃,就能立刻得到它的身份號碼,把號碼輸進資料庫,幾秒鐘就能找到寵物主人的聯繫方式,把寵物帶回家。
不僅如此,寵物晶片還記錄著寵物的身體狀況和病歷。當去看獸醫時,大夫不用多問,只要掃描一下,就能很快地調出寵物的病歷,迅速了解它的各方面狀況。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除了寵物電子晶片,還有一項黑科技也能幫助愛犬、愛喵人士找到丟失的寵物——「寵物鼻紋識別」。
「寵物鼻紋識別」並非什麼太過新奇的技術,與手機上的人臉解鎖功能相似,若想準確識別出寵物對應信息,需先通過手機掃描、拍照來錄入口鼻處的信息。之所以錄入這部分信息,是因為貓狗鼻紋與人類指紋相似,是種與生俱來且獨一無二的生物特性,即使是同一胎產下的寵物,鼻紋也大不相同。
鼻紋識別技術準確度高、操作快捷簡單、用戶交互體驗好,使得建立寵物身份驗證變得簡單易操作。2020年7月,支付寶保險平臺宣布開放寵物鼻紋識別技術,可以根據寵物鼻紋信息創建寵物電子檔案,主要應用於為貓、狗等寵物投保「寵物險」。
全拓數據認為,伴隨寵物市場的逐年上升,寵物已然成為城市管理中不可忽略的一環。「寵物電子晶片」、「寵物鼻紋識別」這樣的寵物識別技術實現了城市養犬管理的信息化、數位化和可追溯管理,對規範養犬人的行為,有效防控寵物犬狂犬病等疫病的發生,保障全市動物衛生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維護文明衛生城市創建成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