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泉務工女子捐獻造血幹細胞 賦予重慶男童新生的希望

2021-01-09 閩南網

今年全省首例造血幹細胞成功捐獻 來泉務工女子賦予重慶男童希望

2歲,生命的旅程才剛剛開始,重慶男童小奇(化名)卻罹患白血病隨時都有可能離開人世,能挽救其生命的只有造血幹細胞移植,而根據中華骨髓庫統計,截至2020年末,成功捐獻人數只佔庫容總計的千分之三。這時,奇蹟發生了!在南安務工的貴州女子安鳳與小奇配型成功。經過一系列嚴格的檢查,新年伊始,她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入小奇體內,賦予他新生的希望。

昨日,南安紅十字會在南安紅十字博愛驛站舉行慰問座談會,安鳳向記者分享了捐獻的始末。

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看望安鳳(中)

捐獻經過

採集4小時 當天完成移植

1月3日,在南安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護送下,安鳳從南安石井到達福州。4日,她在「造血幹細胞捐獻同意書」上簽字,注射造血幹細胞動員劑,之後一直到7日,她每天都注射一劑動員劑。

6日晚上,她在短視頻平臺上看到《天堂的張望》的電影剪輯,片中主角小女孩患有白血病,與她即將救助的男童相同,她便找來整部電影看完。「電影結局裡,小女孩沒治好去世了,感覺很遺憾,而想到自己次日能救人一命,很激動。」她說。

7日早上8點,她便躺在病床上接受造血幹細胞採集,一動不動堅持了4個小時,「採集過程不疼,也沒有其他不舒服的感覺,和平常獻血沒什麼區別,」她笑著說,就是手腳有些麻木,之後身體也未出現異樣。當天下午,工作人員立即護送造血幹細胞到重慶某醫院,移植入小奇體內。

捐獻感受

第一次獻血 居然配型成功

這次成功捐獻,源於2019年的一次獻血。當時,仍在貴州念大學的安鳳和同學一起在學校參加無償獻血。這是她第一次參加獻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詢問她是否可以採集樣本,雖然配型成功的機率很低,但有機會挽救他人生命,她同意了。當她於2020年6月接到配型成功的電話時,感到很意外,「那時我即將畢業,在貴陽打暑假工。工作人員說這是奇蹟,我感覺挺奇妙的,那麼多人獻血,竟匹配到我了。」

心想「好人有好報,抽一點血就能救一個人」,她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她的父母也尊重她的決定。2020年9月,她和朋友一同來南安石井工作,由南安市紅十字會對接後期的體檢等事項。「我很怕疼,一度以為是抽骨髓,後來自己在網上查資料,加上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也普及了相關知識,我便不再害怕了。」她感慨,沒想到21年的人生中,已有機會挽救一個生命。

南安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介紹,安鳳的無償捐獻,是今年全省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第一例,她也是南安市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第五人、女性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第一人。

南安紅十字會

捐獻安全 類似獻血

「捐獻造血幹細胞是十分安全的,但也需要一份勇氣、一份愛心、一份真情。」南安市紅十字會會長薛建明表示,安鳳的行為值得大家崇敬和學習。

據悉,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華骨髓庫庫容總計2938034人份,捐獻造血幹細胞例數總計僅10684人,需要更多人加入到造血幹細胞血樣採集的隊伍中來。薛建明說,希望更多人懂得「捐髓救人生命無損健康」的道理,向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提供配型復生的機會。

據介紹,採集造血幹細胞的過程,就像獻血時一樣,在捐獻者的手臂肘部靜脈血管上穿刺,然後對在血管中流動的血液進行分離,從中提取外周血造血幹細胞。其過程與捐機採血小板一樣,只是需要注射動員劑及針頭保留在血管中的時間比採血小板的時間更長一些(全過程約3-5小時),處理(分離)的血量更多一些。採集的數量根據患者和供者的體重和移植所需造血幹細胞的量而定。(記者 陳靈 黃耿煌通訊員 周培煌 文/圖)

相關焦點

  • 九江鄉村醫生尹海龍捐獻278毫升造血幹細胞救加拿大患者(組圖)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袁利攝影報導:9月5日6時55分,由北京西開往南昌Z67次火車到達九江站,來自德安縣的鄉村醫生尹海龍赴京捐獻造血幹細胞成功歸來,九江市紅十字會的志願者們準備了鮮花和條幅到出站口接站,迎接這位救人的好心人。
  • 上海今完成第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圖)
    「真沒事,感覺還不錯……」伴隨著小葛的捐獻,上海因此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個完成「第100例捐獻」的(省)市。而這個月,上海還創下了一月五例造血幹細胞捐獻的紀錄。  昨天上午,小葛接受了第一次造血幹細胞的採集。
  • 造血幹細胞可拯救地貧患者?「骨髓」捐獻,真的沒有那麼可怕
    造血幹細胞移植也就是俗稱的骨髓移植,由於大多數人對於骨髓移植的誤解和恐懼,導致如今骨髓庫供應不足,也有捐獻者在配型成功之後悔捐,讓很多地貧患者再次失去救助的希望。那麼,骨髓移植就是要抽取骨髓嗎?骨髓捐獻就是要抽取骨髓嗎?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就是用新的造血幹細胞來替代患者的造血幹細胞,以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 醫者仁心 為生命接力 金華市首位醫務工作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醫者仁心 為生命接力 金華市首位醫務工作者捐獻造血幹細胞源稿:東陽市融媒體中心 |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25日 09:54:40 | 作者:蔣雯 通訊員 陳興芳 | 編輯:劉海傑  「非常幸運,我等來了你和我配型成功的消息,給我和我的家人帶來了希望……祝福您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90後」醫學博士生今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央廣網上海1月11日(記者楊靜 通訊員王懿輝 王廣兆) 1月6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90後」在讀醫學博士生王一休,在青島市西海岸新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赴濟南進行造血幹細胞捐獻。多日來,他已完成動員劑注射、造血幹細胞採集等流程,並在1月11日正式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他也成為2021年山東省首例、青島市第102例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正因為他的這份愛心,一位兒童白血病患者將因他的捐獻而重獲生的希望。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90後」醫學博士生今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央廣網發 腫瘤醫院提供)「我同意捐獻!」
  • 山東航空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李彥祥
    而在他的影響下,一部分厚道的山航人也開始主動去了解並參與到造血幹細胞捐獻的隊伍中來,李彥祥正像一顆真正的火種,讓大愛蔓延。山航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濟南市第74例,全國第8182例李彥祥出生於1994年,今年25歲,是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人,中共黨員,畢業於集美大學,現就職於山東航空公司營銷委員會。
  • 上海造血幹細胞年捐獻最高紀錄被打破 今年第44位捐獻者是位白衣天使
    昨天,在血液科病房裡,東院86病房護士王穎正配合完成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採集。不久後,她的生命種子將在22歲白血病女孩身體裡「生根發芽」,花季少女將重燃第二次生命。  王穎是華山醫院第6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同時是上海市第464位、全國第8728位捐獻者。值得一提的是,她也是上海今年第44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突破了上海歷年造血幹細胞年捐獻最高43例的紀錄。
  • 株洲兩名白衣天使將赴長沙捐獻造血幹細胞
    ▲禹學佩(左)、丁豔(右) 記者 戴凜 攝10月10日,在市紅十字會舉行的歡送儀式上,兩位白衣天使感到前所未有的激動:因為未來5天,二人將前往湘雅醫院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為兩名白血病患者送去重生的希望。
  • 他,勇捐造血幹細胞
    素不相識的兩人卻因一次捐獻聯繫在了一起7月29日上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總醫院特色醫學中心病房內,經開區社保中心幹部康寧歷經四個多小時的外周血循環採集,完成了200CC造血幹細胞血液的捐獻。這也是中國第9961例、北京市第398例非親緣性造血幹細胞成功捐獻案例。
  • 全血、成分血、造血幹細胞,關於獻血你了解多少
    全血、成分血、造血幹細胞,關於獻血你了解多少 2020-06-15 18: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山東省泰安市中心醫院成功實施2例「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
    繼成功完成4例臍帶血幹細胞移植後,山東省泰安市中心醫院血液病診療中心白觀臣醫師團隊再次實現技術突破,近日分別為2例惡性血液病患者實施同胞全相合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和同胞單倍體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
  • 8年前她登記的造血幹細胞 如今能救活一位23歲小夥
    記者劉兆亮攝  2月18日,林女士來電:我是臨安的,從事建築造價行業,我有個31歲的女同事,最近要去杭州一家醫院捐獻骨髓(記者注,現在確切地說,應該是捐獻造血幹細胞),具體哪家醫院不太清楚,聽說她在讀書時,就在中華骨髓庫登了記。本來我是不知道這件事的,她向單位請假,說要到杭州去,少則一兩個星期,多則一個月,要幫助外地一個得了白血病的人。
  • 射陽陳曉平當選「江蘇好人」 系江蘇首例女性造血幹細胞二次捐獻者
    2012年,陳曉平在參加一次無償獻血時得知,捐獻造血幹細胞可以在關鍵時候救助白血病患者。無償獻血是在救人,造血幹細胞捐獻同樣也是在救人,她什麼也沒多想,毫不猶豫地在志願捐獻書上簽了字,參加了造血幹細胞的採集,成為中華骨髓庫中的一員。陳曉平和丈夫唯一的兒子今年已經18歲了。在他3歲時,有一次發燒抽搐,因為用藥不當,導致聽力下降。因為家庭經濟原因,一直沒有得到有效治療。
  • 江油31歲理髮師捐贈造血幹細胞,拯救白血病患者
    2020年12月30日,江油市民喻小清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成為江油第3位成功捐贈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喻小清也是綿陽市第19位捐贈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四川省第298位成功捐贈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今天(1月6日)上午,記者見到了喻小清。
  • 中華骨髓庫第5012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張永才
    我看到器官捐獻的網站便報了名15天後,開始做第一次植皮手術。醫生說從我腿上割下來燒壞的肉有4.8斤。到了第5天,我感覺腿疼得厲害,強烈要求醫生打開石膏,甚至故意想方設法激怒他們,想讓他們鋸了那條腿。第7天,醫生打開石膏,發現裡面感染了。現在想起來,那種疼根本找不到合適的詞來形容。
  • 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實體腫瘤 3歲女童重獲新生
    去年底,王先生了解到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對治療該腫瘤有很大優勢,於是決定讓孩子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兒童血液腫瘤年發病率為每年100/100萬—130/100萬,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就是重要的治療方式之一。」
  • 暖聞丨跨越海峽的骨髓捐獻!
    11月26日晚20時45分,來自臺灣同胞無償捐獻的骨髓正緩緩注入南通56歲患者張女士的體內,臺灣同胞「生命的種子」讓她的生命得以延續。跨越海峽的骨髓捐獻在南通尚屬首次。更讓所有人激動的是臺灣志願者的骨髓完全適合,志願者的體檢也合格,這意外的消息讓患者和家屬再次看到了希望。
  • 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成功:好兄弟,真想見見你
    主管技師呂醫生介紹,小胡的血液進入分離機後,經過離心分離後把造血幹細胞採集出來,而無用成分則從左靜脈再流回體內。造血幹細胞採集並不是連續的,每900毫升血液輸出後將有一次採集,大約10毫升,這次需要採集100毫升的造血幹細胞,也就是說小胡的全身血液將循環兩次後,才能完成。
  • 梁玉猛收到了患者捎來的感謝信:您就像黑暗裡的一道光……
    梁玉猛捐獻的造血幹細胞已於15日晚上輸入患者體內,整個移植過程非常順利,現已進入後期觀察和治療階段。△梁玉猛15日採集造血幹細胞現場。(資料圖)那名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正在重慶某醫院治療,其主治醫生告訴記者,預計在三周後,移植效果可以顯現出來。現階段他們正在密切觀察患者移植後的反應。
  • 造幹捐獻再添新成員 26歲小夥成為濟南第96例志願者
    東元棟同時成為濟南市第96例、歷城區第5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今年26歲的東元棟,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播音系,現就職於山東某公司。2017年畢業後機緣巧合之下,他抱著有朝一日能救人一命的想法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成為了萬千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