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寫基因論文」?全鏈條造假可怕

2021-01-12 中國經濟網

  近日,一項《C10orf67 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的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獲獎作品引發關注,網友發現該項目的完成人是一名小學六年級的學生,該學生在實驗記錄中還提到上網搜什麼叫基因。網友們紛紛表示:莫非這就是百年一遇的醫學奇才?中科院昆明動物所回應:該學生系所內研究員之子,已成立調查組,對此事進行深入調查。

  陳同學在三位老師指導下的這項研究,據專家介紹,縱觀整個獲獎項目,不論是項目的前提立意,還是後期具體的實驗設計,都和一個碩士、甚至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一般無二。而經過檢索顯示,這一基因確實存在,並非憑空杜撰。顯然,這不可能是一個六年級小學生可以完成的項目。

  但是,一個不可能的事情,最後何以能獲得三等獎?這只能說,這是一件皇帝的新衣。從學生到家長,從教師到校長,從推薦單位到評委,沒有一個人說皇帝其實沒穿衣服,所有人都看破不說破。這裡面有兩種可能,一是孩子的父母人脈很廣,可以左右全鏈條上的人。二是孩子的父母人脈不廣,只是大家利益均沾,都在推動這件事。只要學生獲獎,除了評委,這條鏈子上的所有人都會因此有光環甚至有獎金。這更像第二種可能性。

  那麼評委為什麼會淪陷?從一位要求匿名的華南理工大學博士的說法可以略知一二。他在看了去年部分獲獎名錄後,直言「以我的水平只能看懂小學組,完全看不懂中學組」。也就是說,類似的博士、研究員項目,不止這位陳同學一個。多名曾參與此賽事的人士爆料稱,參賽的部分科研項目存在造假,很多科研課題和實驗難度已到達碩士、博士水平,不是忙於學業的小學生和中學生能夠獨立完成的。也就是說,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已經淪為全國青少年親友團創新大賽。

  陳同學在試驗記錄中寫下「老師們給我了一個基因,叫做 C10 orf67,我上網搜了一下什麼是基因」,並在次日表示自己「還是不太了解基因」,但在短短 3 天后的 1 月 13 日,陳同學已經能夠了解、判斷基因表達水平與功能了。為什麼連本該純真的孩子也在配合說假話?這不能不說與升學有關。

  因為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獲獎級別和名次與中高考加分掛鈎,所以自然很多人在這上面動腦筋。今年《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印發,明確從今年開始,高考取消青創賽加分。但記者調查發現,很多省市仍把青創賽比賽成績當做中考錄取的加分選項。這就不難理解陳同學的成果,意不在基因和癌症的關係,而在中考加分。

  所以說,比小學生基因論文更為可怕的是全鏈條造假的「基因」。從冒名頂替上學、就業、退休甚至受罰,到某些大賽造假,都是一群人在推動。由此導致的是對政府公信力的傷害、對社會公平的傷害。由此造成的階層分化又造成對社會公平的二次傷害。對此,事後的全鏈條追責問責固然重要,而更重要更急迫的是,如何改變全鏈條造假的基因。

(責任編輯:武曉娟)

相關焦點

  • 小學生論文獲獎,無比精緻的馬屁股
    最近,昆明盤龍小學的6年級小學生陳靈石很火,他因一篇研究癌症的論文,接連斬獲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道理很簡單,窮人的想像力是有限的,你就是讓他們放開膽子扯,也扯不出小學生研究基因、癌症這樣的鬼話來。我們一直在提倡素質教育,但現實中素質教育常常是畸形的,它成了精英階層的一個玩物。 實話實說,各種全國性大賽五花八門,多多少少都有造假的成分在內,大家都能理解,畢竟意不在造假,而在給孩子精神上的鼓勵,咱們看破不說破。
  • 小學生基因論文獲獎被撤銷:請留給孩子一個乾淨的世界!
    「雲南六年級小學生陳某憑藉結直腸癌基因敲除研究,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獎」事件進展不斷更新:15日,雲南青創賽撤銷了該學生所獲的全省一等獎;16日,全國青創賽撤銷了該學生所獲的全國三等獎。——1月10日,「還是不太了解基因。」
  • 小學生癌症論文獲獎!神奇的「科研基因」來自何方
    綜合國內媒體報導,雲南昆明六年級小學生陳某某,憑藉一個關於結直腸癌基因研究的課題,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得三等獎,此事近日成為輿論焦點。網友無法相信這項專業性極強的研究,完成者居然是一名小學六年級學生。
  • 死亡長頸鹿論文中復活?學術容不得半點造假
    作者:熊志近日,有網友爆料,江蘇南京一家動物醫院的幾名醫生,在江蘇省一級期刊《畜牧與獸醫》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寫的是一頭長頸鹿骨折復位的手術過程。2019 年手術後不久,那隻長頸鹿因為沒能挺過感染期死亡。然而,這頭已經死去的長頸鹿卻在他們的文章中神奇地復活了。
  • 京都大學華人教授涉論文造假 校方已要求其撤下論文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麗媛)3月26日,據日本NHK電視臺報導,京都大學華人教授林愛明基於熊本地震監測結果發表的論文涉嫌造假。校方稱已要求其撤下相關論文。其2016年10月基於熊本地震監測結果,發表在美國學術期刊《科學》上的論文,主要的6個圖中有4個存在數據造假和抄襲,其餘細節更是有數十處錯誤。校方稱已根據相關規定要求林愛明撤下論文。林愛明涉嫌造假的論文主要研究方向為,地震後斷層內巖漿活動和火山噴發的可能性研究。
  • 教育部發聲,對論文造假註銷學位證書:翟天臨,這盛世如你所願?
    近日,教育部印發《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辦法(試行)》提出,本科畢業論文抽檢每年進行一次,抽檢比例原則上應不低於2%。對涉嫌存在抄襲、剽竊、偽造、篡改、買賣、代寫等學術不端行為的畢業論文,高校應按照相關程序進行調查核實,並註銷學位證書。
  • 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涉論文造假請辭獲準
    中國臺灣網11月26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涉及論文造假爭議的前臺灣大學生化科學所教授、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郭明良,神隱半個月後,昨天向高醫大請辭。高醫大26日中午發表聲明,表示「尊重郭明良副校長意願」,請辭獲準,接下來會進行相關行政程序辦理。郭明良是臺大教授,高醫大校長劉景寬於今年3月借調郭出任高醫大副校長,本月11日爆出論文造假爭議。
  • 搞笑漫畫:惡魔被哪吒當烤全羊?惡魔:現在的小學生實在太可怕了
    搞笑漫畫:惡魔被哪吒當烤全羊?惡魔:現在的小學生實在太可怕了這天放學,哪吒和小夥伴們走到門口,看到門口有一個人,看起來很是詭異於是他們很是擔憂,猜測到是惡魔吧,在門口鬼鬼祟祟的,不會是想拐賣小孩吧,要不要通知保安叔叔這時,小哪吒發話了,不必,你們退化,放著我來,女生面露崇拜,哇!
  • 深綠名嘴再質疑蔡英文論文造假:一本論文三個地方都搞丟,概率多大?
    (觀察者網 訊) 一直以來,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的博士論文是否造假都備受質疑,近期更是成為島內輿論關注的一個熱點話題。 9月23日,臺「總統府發言人」就此事作出解釋,稱由於倫敦政經學院遺失了蔡英文論文,造成現有版本今年6月才提出,並且強調蔡英文論文目前可在臺灣「國家圖書館」借閱。
  • 張洪泉:女生與母親合作寫論文 法無禁止即自由
    原標題:張洪泉:女生與母親合作寫論文 法無禁止即自由  高湖北高三女生小張憑藉論文等成績,通過了今年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自主招生初審,但近日有網友發現,論文第二作者疑是張同學母親。昨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吳教授證實,張同學確實是其女兒,相關論文是女兒自己寫的,她參與修改,「我們是經得起檢驗的。」
  • 臺灣論文抄很大 島內教育團體批學界無羞恥感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8月1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近日臺灣政治人物論文爭議引發討論,各界熱衷「論文普篩」,私校工會昨日引述國際「論文撤稿監視(Retraction Watch)」部落格的統計,2012到2016年,臺灣因為偽造審查而被撤稿的國際論文有73篇,是全球第二,且學閥們造假之後也未受嚴懲。
  • 浙農林大6名本科生畢業論文不用寫,以高層次論文替代
    這就意味著,他再也不用和其他同學一樣,為寫畢業論文而忙碌了,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考慮就業或者考研了。  根據浙江農林大學教務部門剛剛公布的《關於公布2021屆本科畢業生發表論文替代畢業設計(論文)名單的通知》,朱雲龍等6名2021屆畢業生,因在校期間發表過高層次學術論文,經過本人申請、學校審核和答辯,他們的論文已經被同意替代畢業論文,審核和答辯的分數將成為他們的畢業論文成績。
  • 小學生蒙眼體驗盲人生活 直呼"受不了,太可怕"
    小學生體驗盲人如何用手識人。活動結束後,同學們趕忙摘下眼罩,表示黑暗世界太可怕。「明明知道是體驗,但是蒙上眼睛去做平時很簡單的事情都做不來的時候,覺得太可怕了。即便是讓我一天看不見,我也受不了。」六年級學生謝長潤說。據了解,光明路小學的老師為了能夠讓學生們切實感受到盲人的生活,在國際盲人日當天組織學生體驗黑暗,將學生的眼睛蒙上,讓他們完成一系列的簡單動作。
  • 寫得好真實,代入感很強!小學生作文由手機聯想墓碑,老師:滿分
    現在很多小學生寫作文,老師都會布置一篇《爸爸,我想對你說》為命題的作文,而作文內容裡,大部分孩子寫的都是爸爸看手機,想讓爸爸放下手機陪自己玩會。上面這篇作文就是一個小學生寫的對爸爸說的心裡話,在這篇作文裡,我們看到了孩子的無奈和委屈在孩子的眼中,爸爸隨時都拿著手機看,一刻不離手:吃飯看手機,起床看手機,睡覺看手機,上洗手間更是拿著手機在裡面看好久都不出來。
  • 被質疑選手造假的全國青少年科創大賽,曾與高考加分保送掛鈎
    繼6年級小學生研究癌症獲2019年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遭質疑後,該大賽高中組2018年一項一等獎作品也遭到質疑,被指與陸軍軍醫大學2018年的一篇碩士論文內容部分重合。「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的競賽要求「自己選題」。2018年1月「還是不太了解基因」的陳某某,憑藉一年左右的時間「完成」癌症研究,但被質疑造假。不過其參加的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規則中並未提到參賽者被授予獎項後,又被質疑研究造假、抄襲時的處理措施。
  • 論文摘要如何寫?
    現在可能大家都在忙著寫論文,小畢給大家一些寫摘要的經驗,希望可以幫到大家。(一)摘要的構成因為摘要是論文的提要大綱,是對全文的概括。好的摘要一定是提綱挈領的。它是有內容格式要求的,一般分為三部分:背景、方法和結果、結論(即創新點)。(1)背景:是指你實驗的研究背景,不足之處,以及你的實驗的意義目的。
  • 研究綠茶抗癌小學生父親是醫院院長!為女兒辯護:肯定沒水分!
    近日,繼昆明六年級學生研究結直腸癌獲全國獎項,武漢又有2名小學生研究茶多酚抗腫瘤獲獎。這兩名小學生分別就讀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三年級和五年級,她們是一對親姐妹。由於這種實驗要求邏輯性強且嚴謹,而且還要解刨大量的裸鼠取其內臟,網友普遍質疑小學生難以勝任。
  • 賀建奎論文手稿遭曝光,披露基因編輯嬰兒不為人知的秘密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收到的這些手稿文件中的描述性文字表明賀建奎在2018年11月下旬對這兩份手稿進行了編輯,並且它們似乎是他最初提交的用於發表的論文手稿。在經過至少兩個著名期刊Nature和JAMA的評審後,他的論文手稿仍未發表。這份關於這對基因編輯雙胞胎的論文手稿的正文寫著可以「控制HIV流行病」的醫學突破的說辭。
  • 小學生作文走紅,為了湊夠字數,把家裡所有的親戚全寫上了
    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小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出現湊字數的情況。有的時候,一篇作文寫得差不多了,還差一點字數,湊一湊也無傷大雅。但是有的學生是從剛開始就不知道寫什麼,於是整篇作文都是在湊字數!第二篇:《哎呦嚇我一跳》這是一位小學生在寫自己和小夥伴們玩捉迷藏的遊戲的作文。本來這應該是寫大家玩耍的過程的,但是這位小學生卻抓錯了重點,把自己數數的過程也寫進了作文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