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與人類生活的加速融合 正成為大眾對科技發展的最大期待

2020-11-30 電子發燒友

人工智慧與人類生活的加速融合 正成為大眾對科技發展的最大期待

砍柴網 發表於 2019-12-18 09:09:25

AI站上了2019年中國科技行業的C位。

近日,百度沸點2019年度科技榜發布,它在展現2019年中國網民關注的科技焦點的同時,也為外界提供一個剖析產業發展動向的切入口。從年度科技榜單來看,AI高居榜首,成為網民最關注科技話題。

而結合科技榜單和其他用戶關注的科技熱詞,不難發現,人工智慧與人類生活的加速融合,正成為大眾對科技發展的最大期待。

AI「走出」實驗室,「走進」生活

2019年被認為是人工智慧落地的關鍵一年。這一年,諸如語音識別、人臉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等AI技術紛紛「走出」實驗室,「走進」生活,與人民生活相接軌、與產業實踐相融合。縱觀過去一年發展,可以發現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落地備受關注,「AI尋人」、「智能家居」、「刷臉支付」等均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可以說,科技落地是人們關注「AI」的一大側面。

在科技落地上,人工智慧成果正在「走出」實驗室,進行大範圍轉化,以各種常見形式融入生活當中,應用在家居、出行、支付甚至是公益等領域,使人類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也更好造福人類社會。家居場景下,智能電視、智能冰箱、智能空調等智能家居帶給人們舒適家居體驗的同時,也便捷了人們的使用操作。出行場景下,百度Apollo獲45張長沙自動駕駛牌照,無人駕駛開跑長沙街頭,昭示著與出行相關的無人駕駛汽車正在向人類走來。而在外出消費場景下,作為2019年新落地就「一炮而紅」的刷臉支付,藉助人臉識別技術,更是將人們在外支付的流程做了最簡化。

此外,挖掘科技的「人性光輝」也是AI技術企業和開發者的使命之一。大家曾熱議的「AI尋人」即是AI技術應用於公益事業的體現,也是AI在社會責任的彰顯。早在2016年百度便推出「AI尋人」公益服務,藉助AI技術識別人臉,讓求助者可以更快找回走失親人。此外,騰訊等其他網際網路公司也紛紛推出AI尋人服務。而在過去的2019年,「AI尋人」快速發展,目前,百度AI尋親已累計完成超35萬次人臉對比,成功尋親8651人次;騰訊與福建省公安廳聯合發布的「牽掛你」防走失平臺,也已幫助福建市民找回了1091名走失人員。這些都是AI走進人類生活的最好例證。

AI紮根產業,賦新中國競爭力

除了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相接軌,融入產業實踐是科技落地普及的另一個重要層面。隨著AI技術融入各行各業,人類也將進入一個更加智能的時代。回顧2019年AI技術落地應用,賦能農業、工業、醫療、文娛和金融等多個行業智能升級也成為AI的重要意義。

以農業領域為例,京東方植物工廠就推出了AI植物工廠智能無土栽培解決方案,它將農業專家的經驗數位化、產品化,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創造了農業新業態。此外在工業領域,AI也開始充當質檢「智慧之眼」,工業質檢智能設備落地在汽車製造廠商、晶片製造廠商、鐘錶製造廠商、3C電子製造廠商等眾多領域,大幅提高了質檢精確度與效率。

與普羅大眾最為密切的醫療領域,AI也在發揮效力,智能導診、醫學影像輔助診斷、疾病篩查等,AI日漸滲透到了醫療服務中。例如,騰訊推出的AI智慧醫療產品,通過幫助醫院讀片子進行早期的癌症篩查,同時藉助AI+AR技術推出智能顯微鏡,布局病理診斷領域。而在文娛產業,AI同樣大有可為,例如百度與人民日報聯合成立的「人工智慧媒體實驗室」也是一個落地範本,利用AI 技術,人民日報將打造出一個智能化「編輯團隊」,輔助媒體的新聞生產,提升編輯的生產效率。

值得關注的是,格外注重安全性的金融領域也是AI應用的重要場景。2019年,在金融領域已經成熟落地的人工智慧包括反欺詐、生物識別身份驗證、智能客服等內容,不僅幫助人們獲得更為快捷、方便的金融服務,而且財產安全的保障再次得到提高。

百度作為國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最大平臺,全平臺累計用戶數超過10億。公開數據顯示,百度搜索佔據市場份額超過72%,百度信息流日分發量超過150億。因此,百度沸點被認為是最權威的呈現網民關注度的大數據榜單,通過挖掘海量數據,用數據描摹出過去一年的社會百態、民眾生活和產業發展的風貌。

透過2019百度沸點科技榜單,我們看到AI正在吸引眾多目光,來自產業、來自大眾。邁進2020年,隨著相關技術服務進一步落地與普及,「AI」仍將是未來最受關注的科技趨勢。與此同時,科技將如何服務人類,又將如何讓科技在生活中發揮更大的正向價值仍將是人們關注的重點。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薩摩耶數科亮相高交會,以人工智慧引領金融科技發展新浪潮
    第二十二屆高交會結合「十四五」規劃產業布局要求,以「科技改變生活,創新驅動發展」為主題,重點組織展示了包括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在內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科技成果。高交會上,來自國內外科技、金融領域的專家和企業代表聚焦新興科技為產業發展帶來的新變革、新機遇,分享了科技創新成果及推動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賦能的實踐經驗。
  • 人工智慧時代下藝術與科學的對話
    人工智慧應用的架構平臺《索菲亞機器人》聚焦人工智慧和仿真人形機器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前景;《腦機接口》採用反射微蝕技術,以未來人腦互連為主題,讓更多人認識到強大的神經接口技術驚人的優勢和潛在的危險;沉浸式新媒體藝術作品《城市記憶》引發觀眾對未來人類與科技關係的思考……一系列技術多樣、主題豐富的創新作品,向大眾傳遞著藝術與科學交叉融合的理念,讓人嘆為觀止。
  • 第三屆中國人工智慧創新峰會暨「藝術與科技」專業建設與發展高峰...
    11月20日,主題為「AI+大設計視角中的藝術與科技融合」的第三屆中國人工智慧創新峰會暨「藝術與科技」專業建設與發展高峰論壇在浙江大學舉行。浙江大學發展委員會主席張曦,副校長何蓮珍,中國通信學會副秘書長滕偉出席會議並致辭。張曦表示,藝術與科學,是人類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結晶。本次峰會將啟動圍繞「中國歷代繪畫大系」的全球人文藝術數字創意大賽,推動「大系」走入社會公眾,努力讓文物真正地「活起來」,更好地「走出去」。
  • 達摩院2020年預測:人工智慧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演進
    2020年十大科技趨勢分別為:人工智慧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演進、計算存儲一體化突破AI算力瓶頸、工業網際網路的超融合、機器間大規模協作成為可能、模塊化降低晶片設計門檻、規模化生產級區塊鏈應用將走入大眾、量子計算進入攻堅期、新材料推動半導體器件革新、保護數據隱私的AI技術將加速落地、雲成為IT技術創新的中心。
  • 國務院關於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的通知
    經過60多年的演進,特別是在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超級計算、傳感網、腦科學等新理論新技術以及經濟社會發展強烈需求的共同驅動下,人工智慧加速發展,呈現出深度學習、跨界融合、人機協同、群智開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徵。
  • 北京軟協籌備成立「人工智慧專委會」亞信科技歐陽曄博士當選會長
    亞信科技與太極股份、聯想協同科技、金山辦公、金山雲、獵豹等33家發起單位共商共議,共同探討專委會(籌)工作思路、發展計劃以及新形勢下我國人工智慧的創新應用之道。   人工智慧專委會(籌)會長亞信科技CTO、高級副總裁歐陽曄博士指出,專委會工作目標是推動人工智慧生態健康發展、技術與應用創新,推動校企合作與聯合技術攻關,同時研究人工智慧產業政策,共同承擔地方、國家有關課題和項目。
  • 人工智慧唱主角 2017小蠻腰科技大會10月舉行
    據了解,2016年小蠻腰科技大會共吸引了專業觀眾8000人次,其中主論壇觀眾人數超過1000人,各平行論壇均超過500人,吸引了全球共400多家媒體。預計今年的人工智慧專題和各大分論壇的主題將再度引爆會場。發布會上,主辦方IDG公布了今年領袖峰會的主題「其實,我們都是人工智慧」與各大分論壇的議題。
  • 科技創新史,也是一部人類生活的時間「減」史——2019科技生活盤點
    直播,已經成為當代人的一種全新「體驗方式」——當你躺在北京自己房間的床上,通過手機看見太平洋上的朝霞此刻正徐徐映紅天空,上百條船在港灣裡被灑滿陽光等待揚帆起航;你還能看見異族在祭壇膜拜古人月亮,或是看見雪域的夕陽下的經幡布滿金光……這不得不依賴於移動通訊網絡的高速發展。然而,這一切只是「科技」這個巨幅捲軸向人類展開的一個開篇。
  • 達摩院:2020 十大科技趨勢
    張建鋒 阿里巴巴雲智能總裁I阿里巴巴達摩院院長:科技改變世界。當前,人類社會正處於一個大變革的時代,科學技術的百花 齊放、突飛猛進成為這個時代最鮮明的特點,進而持續帶動產業變革和社會 進步。尤其是以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5G等為代表的新一代 信息技術,具有顯著放大倍增效應,正前所未有地推動著社會快速跨入數字 經濟時代。2019年,全球科技與產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人類歷史上首次獲得黑洞圖 像,實現了天文學重大突破。谷歌宣稱實現量子霸權,量子計算再掀熱潮。多國邁入5G時代,萬物智聯掀幵發展新篇章。
  • 眼神科技王姝琦:新基建下,多模態融合優勢凸顯
    「新基建」背景下,我國人工智慧將迎來怎樣的發展機遇?應該走怎樣的行進路徑和發展方向?人工智慧技術如何才能賦能其他產業?6月10日, 眼神科技市場體系高級總監王姝琦應邀參加了由中國信息化周報主辦的「新基建下賦能百態 人工智慧在行動」專題線上沙龍,與來自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科大訊飛、第四範式、雲從科技、雪湖科技的行業專家和企業代表,進行了深入解析和探討,為「新基建」下人工智慧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新的探索路徑和方向。
  • 達摩院2020十大科技趨勢發布:日活千萬區塊鏈應用將走進大眾
    去年,達摩院首次發布十大科技趨勢預測,提出區塊鏈商用提速、AI晶片崛起、智能城市誕生、5G催生全新應用場景等趨勢……這些預測已經一一變為現實。以區塊鏈為例,去年,達摩院提出,區塊鏈的商業化應用將加速,這一論斷得到了現實驗證。
  • 現代汽車攜手餘德耀美術館 探索藝術與科技融合之美
    去年,現代汽車與餘德耀美術館正式建立合作夥伴關係,"現代藝術+科技系列項目"是雙方協議合作的重要內容,主要包含三個部分,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互動體驗,致力於讓大眾深入了解藝術和技術的融合。現代汽車全球體驗營銷副總裁Cornelia Schneider表示:"從在北京設立現代汽車文化中心開始,現代汽車持之以恆地為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作出貢獻。
  • 創「芯」人工智慧,引領企業發展,這場大會很應景
    作為新基建大背景下重要規劃產業,人工智慧與集成電路產業聯繫緊密,本次活動旨在搭建交流平臺,服務行業人才和企業,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江北新區集成電路產業從無到有不斷壯大,逐步搭建起高水平服務平臺,並構成完整產業鏈,研創園也發展成為集成電路產業建設的主要陣地,吸引了眾多優秀企業和人才,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江北新區歡迎更多企業和人才能夠在這片創新熱土創業發展。
  • 「鯨小愛」首度亮相:人工智慧與英語教育實現深度融合
    鯨航科技發起人暨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董事長兼CEO胡敏、鯨航科技有限公司CEO李小虎出席發布會並發表講話,300餘名教育領域專家、人工智慧領域和投資界人士共議人工智慧與英語教育發展的話題。據了解,鯨小愛英語是鯨航科技有限公司歷時8個月的研發,結合人工智慧技術推出的首款智能口語學習產品。
  • 發展人工智慧不是自掘墳墓 多是人類意志的一種延伸
    ——大衛·休謨  324格的棋盤,一邊坐著李世石——當世頂尖的棋手,另一邊是AlphaGo——號稱在挑戰人類智力極限的人工智慧程序。這一幕被包裝得充滿了儀式感,好像是人類智慧與人工智慧的終極對決,這場對決的結果可能意味著一個時代的開始或者另一個時代的結束。第一場,李世石就敗下陣來,似乎意味著電影《終結者》所描述的人類的宿命正離我們越來越近。
  • 相芯科技助力新東方教育,推動線上線下教學融合發展
    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等13部門發布的《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中,也將「大力發展融合化在線教育」 放在15種重點支持發展新行業業態中的第一個。  教育模式轉變,OMO成發展關鍵  OMO(online-merge-offline),通過線上平臺的科技賦能和線下服務的深度融合,根據學生特點提供更高效、更具針對性的學習體驗,實現線上線下無障礙打通。疫情讓教育機構加快了線上線下教育融合發展的步伐。而從長遠來看,這種新模式將成為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小蟻科技邊緣技術突破,搶佔人工智慧大舞臺
    人工智慧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這場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距離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無接觸支付、機器送餐、智能檢疫等一系列AI技術的運用更加凸顯了人工智慧技術服務於人類的卓越表現。那麼,人工智慧的舞臺到底有多大呢?
  • 達摩院2020十大科技趨勢發布:多個技術領域將現顛覆性突破
    信息革命、移動網際網路革命尚未落幕,智能革命又像一頭大象一樣撞進人類的生活,激蕩著整個世界。 1月2日,阿里巴巴達摩院預測了2020年十大科技趨勢,這是繼2019年之後,阿里巴巴達摩院第二次預測年度科技趨勢。
  • 推進我國人工智慧深入發展的六大關鍵點
    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通用目的技術,人工智慧將對經濟體系產生重要而深刻的影響,對推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搶佔全球科技戰略制高點具有重大意義。目前我國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基礎比較薄弱,數據安全、倫理道德、收入分配、科技泡沫、區域空間等也都面臨著嚴峻挑戰。
  • 隨手科技與深職院籤約「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共促發展
    (隨手科技深職院實習基地揭牌)揭牌儀式上,雙方就校企合作、產教融合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深職院經濟學院院長曾凡華表示,作為人才的供需兩端,高校和企業的聯繫將越來越緊密。他表示,隨手科技代表了眼下最熱門的金融科技企業的發展方向,隨手科技不僅有著深厚的專業財務的積澱,而且正深入拓展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的版圖,有著光明而廣闊的未來。深職院攜手隨手科技達成校企合作,希望充分發揮雙方各自的特長和資源優勢,提升人才培養的實用性和時效性,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