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寶王佳梁「懟」禮物說裁員:員工需要認同感,別把粗暴裁員當個性

2021-01-15 獵雲網

【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3月31日報導 

3月27日,禮物說創始人兼CEO溫城輝通過內部信宣布裁員消息,表示「我一點都不抗拒裁員。只要我判斷這個業務是沒有前景的,我馬上砍掉,毫不猶豫。」也有員工表示,此次裁員突如其來,毫無徵兆。

此後,這個估值2億公司的裁員風波引發了不小的爭議,身為80後的觸寶CEO王佳梁似乎有點看不慣,特地連夜寫文反駁。

以下為觸寶聯合創始人兼 CEO王佳梁撰文:

前幾天被禮物說的裁員內部信意外刷屏了。但凡裁員,大多公司都諱莫如深,溫城輝卻主動自曝家醜,勇氣可嘉。可仔細讀完這篇文章,我卻覺得哪裡不對勁。的確,文章的觀點挑不出什麼毛病,創業就是高風險,創業公司需要吸引的就是那些願賭服輸的人才。但讓人不太舒服的是文章的語氣,始終用一種居高臨下的口吻。

從某種意義上,裁員可能意味著公司戰略失誤,創始人應該為此承擔責任。但在這篇文章裡我卻看不到任何真誠的反思,相反卻充滿了狂妄和自負,甚至自豪感。一會兒說裁員是為了不讓員工浪費青春,一會兒說裁員是為了保持創業公司的靈活性,一會兒又說裁員是為了投資人的利益,唯獨沒有提到自己的戰略失誤。說到底,這些都是狡辯。看似充滿魄力的說辭背後,實則是在為創始人的失誤尋找藉口。

在決定撰文前,我糾結了很久。一來,溫城輝是我朋友,大家都是紅杉投資的企業,也時常在微信裡相互鼓勵,我很欣賞這位充滿個性的90後創業者。二來,裁員是個敏感話題,這時候出來反駁難免會有種「落井下石」的感覺。說句難聽的,任何企業都會有裁員的那一天,誰知道將來會不會被人落下話柄?

但思索良久,我還是決定寫些東西。因為我擔心這篇文章會讓很多人對創始人產生誤解,甚至造成員工和管理層的對立。我不想背這個黑鍋。所以作為創始人,我覺得自己有必要站出來說兩句。

一、

為了證明這不是一篇黑稿,先從自黑開始。在前年的觸寶年會上,我做了一場激情演講。當時我們剛完成紅杉的C輪融資,我的大意是要淘汰那些混日子的人,激發大家的創業精神。我自以為那是一場成功的演說,卻發現一些原本非常積極主動的優秀員工反而開始懈怠,甚至紛紛離職。

半年後和一位老員工聊起這件事,他的反饋讓我吃驚。他說那場演說讓很多員工產生了誤解,認為是公司對自己的不信任。特別令人意外的是,我的本意是針對那些業績不達標的員工,卻打擊了優秀員工的積極性。回想起當年的演講,我的口吻和溫城輝的文章不乏相似之處。充滿霸氣,強調價值觀,卻缺乏尊重。這令我至今懊悔不已。

二、

說了失敗的例子,再說一個成功的案例。當觸寶的海外業務高奏凱歌時,我們被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告上了法庭。高達幾百萬美金的訴訟費用,APP隨時可能被下架,公司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究竟是否把這個壞消息第一時間告訴團隊,創始人內部也發生了分歧。

最終我們選擇了坦誠相對,召集了公司的所有Lead,告訴大家我們面臨的危機,並坦言需要大家的患難與共。出乎意料的是,那一年沒有任何骨幹離開,所有人都非常團結。後來我們奇蹟般地打贏了官司,公司也迎來了快速增長。回想當時如果封鎖消息,反而會讓人產生各種懷疑和顧慮,結果可能也不會那麼美好了。

三、

作為創始人,當然希望公司成功,不僅僅是為自己,也為投資人和員工。為了快速發展,畫餅、打雞血、甚至洗腦式的激勵是不可避免的,可有時候做過頭了會適得其反。員工不是傻子,大道理每個人都懂,說多了就讓人覺得假。更重要的是,優秀的員工都有獨立思考,更需要尊重。當你站在一個居高臨下的角度去說教時,他們的第一反應可能是:又是套路!

如何做到有效的激勵,這是一個很難的課題。說實話我自己在這方面也走了不少彎路。但現在回想起來只有兩點,真誠和尊重。大部分優秀的人才,除了薪水回報,更重要的是獲得一種認同感,甚至他們對薪水的在意也是源於認同感。當創始人把員工放在對立面,他們也就失去了這種認同感。

四、

我很贊同溫城輝文中提到的一個觀點,即創業公司裡,不是老闆和員工的關係,而是戰略同盟關係。但既然是同盟,就需要有平等,有了平等,才會有尊重。

我要求下屬做到的,我也必定以身作則,沒有特權。我們目前400人規模,我至今沒有自己的辦公室,坐在一個普通工位上,每次遲到也都會在各個微信群裡報備。在我眼裡,創始人和其他員工一樣,都是創業者,是同盟的關係

對於那些動不動對員工頤氣指使的老闆,我想說一句,你的員工並不一定比你差,他們只是在積累經驗。將來的某一天,他可能也會創業,甚至做出一家偉大的企業。能平等對待每位員工的老闆,才具有真正的領袖氣魄。

五、

每個人都會犯錯,犯了錯虛心承認就好。我最看不慣那種明明自己犯了錯,卻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還找一堆理由來粉飾自己的人。同時,我也最看不起那些不懂得尊重員工,甚至把自己的錯誤推到員工身上的老闆。

可能我誤解了溫城輝的本意,也可能他本就是一名特別尊重員工的創始人。或許這篇文章只是一場話題營銷。我不知道90後會不會較真,但作為80後,我還真是較真了。我擔心這篇文章會讓很多人和我一樣產生誤解,誤解創始人的動機和初心。

創業維艱,創始人如果真要獲得員工的理解和認同,那就最好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少一點張狂,多一點尊重。

祝願禮物說轉型順利,創業成功。

1、獵雲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轉載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繫官方微信號進行授權。

2、轉載時須在文章頭部明確註明出處、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連結。如轉自獵雲網(微信號:

ilieyun

)字樣。

3、獵雲網報導中所涉及的融資金額均由創業公司提供,僅供參考,獵雲網不對真實性背書。

相關焦點

  • 禮物說投資人回應公司裁員:沒抓住網紅電商紅利
    導購電商平臺禮物說於3月27日宣布裁員,並稱整個裁員計劃將持續。公司創始人兼CEO溫城輝通過微信公眾號透露裁員原因,「有幾次機會沒有抓住,尤其是網紅電商、內容電商的紅利期」。昨日(3月29日),禮物說天使投資人朱波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採訪時表示,通過裁員把錢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是「很正常的事情」,並坦言行業發展太快,公司沒有抓住某些機遇,但「並不影響公司健康發展」。員工:裁員毫無徵兆3月27日,溫城輝通過內部信宣布裁員消息,表示「我一點都不抗拒裁員。只要我判斷這個業務是沒有前景的,我馬上砍掉,毫不猶豫。」
  • 90後創辦禮物說曾估值2億美元 如今面臨裁員
    90後創辦禮物說曾估值2億美元 如今面臨裁員來源:聯商網2017-03-27 15:563月27日,90後明星創業公司禮物說的創始人兼CEO溫城輝今天通過公開信對外宣布,禮物說從今天起開始裁員,之後會持續裁員,「歡迎媒體給我們做負面報導,幫我們吸引更多不怕被裁的人加入」。
  • 估值2億美金的禮物說宣布裁員 問題出在哪兒了?
    估值2億的禮物說宣布自今天起(3月27日)開始裁員,並且整個裁員計劃將持續。   在公開信中,禮物說CEO溫城輝這樣解釋自己的決定:想要徵服更遠的遠方,就必須要時刻保持創業狀態。跟大公司比穩定,是創業公司最大的錯誤。
  • 新浪微博員工吐槽:我司員工工作是有多不飽和,有必要裁員啊!
    這不,一新浪微博的員工就開始吐槽了。「我司員工工作是有多不飽和,為了個小獎品,排隊一小時,有必要裁員啊」對於該新浪微博員工的吐槽,小編先不說什麼。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小編也順便問了走訪了一下周邊的同事以及一些同學,得到的答案是,大家都或多或少的經歷過一些 「很閒的工作」。
  • 搜狗(SOGO.US)員工爆料統計加班時長裁員 王小川怒懟:有種就滾
    今日有自稱搜狗員工曝料稱,搜狗(SOGO.US)開始統計加班時長裁員了,身邊很多同事每天堅持夠至少11個小時。爆料稱,許多員工吃飯遛彎磨時間,來達到加班時長的要求,並稱此種為「形式主義」。
  • 不想被裁員?好好看一下彭博社裁員信怎麼說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彭博社已於本周二開啟新一輪裁員計劃,約80名左右編輯崗位員工將不得不告別彭博社,宣布裁員計劃後的幾個小時後,彭博主編也給所有員工寄了封神秘的備忘錄。  做斷腕的壯士,不做補齊短板的木桶  對於此次裁員,總編輯米可斯維持稱之為"彭博社在變得更強大路上的一次蛻變":"讓有才華、專注的員工離開確實讓人傷心,沒有人願意告訴這些優秀的記者們他們可能要面臨失業," 他在給員工的備忘錄寫道,"但是,這絕對不是裁員,而是對我們大量資源的重新調配。"
  • 公司裁員,把工資高的老員工都裁了,賠償怎麼算?
    用人單位經營困難裁員,裁掉工資高的老員工,留下工資低的新員工,算不算違法解除?同時規定了裁員時較長期限合同、無固定期限合同、家庭無其他就業人員的員工應當優先留用,裁員後如果企業經營好轉,在六個月內重新招用人員的,被裁的員工應當優先招用。
  • 疫情當下,你被降薪、裁員了嗎?
    當然根據老姚所說,這次團隊優化既有疫情的影響也有屬於部門正常的人事調整。哪怕沒有疫情發生,在開工之後也需要做人力資源方面的事情。讓不合格、不優秀、不同路的人離開,給優秀者加入的機會,只是趕上這次疫情優化範圍擴大了點而已。但大搜車在優化的同時也給了員工對應的N+1補償方案,其他相應的業務部門依舊在招人。
  • 疫情影響企業該不該裁員?新勞動法規定:辭退員工這樣補償!
    摘要:新冠病毒來了,企業要活下去,該不該裁員,這兩天網上討論得非常激烈,那麼關於受疫情影響的經濟裁員,法律是如何規定的呢?我們來看這些問題。這次疫情無論對對國家還是對企業都是一次大考,新冠病毒影響經濟的在重壓下,一部分企業為了活下去,主動選擇了經濟裁員。2月8日KTV「K歌之王」北京旗艦店總經理髮內部信稱,疫情影響下持續閉店的狀態讓公司現有的財務承受巨大壓力,經公司管理層研究後決定,將於2020年2月9日與全體員工200多人解除勞動合同,30%員工不同意則破產清算。
  • 維基社區Wikia證實已裁員10%
    據美國知名博客網站Techcrunch報導,美國網際網路創業公司維基社區Wikia周一證實,該公司已裁裁減了10%員工,但同時指出今後仍將招聘少量新員工
  • Oracle中國良心裁員:首批900人 賠償N+6
    從當前獲得的消息,Oracle 在中國的所有研發中心都會受到裁員影響,HR 在會談完北京地區員工後,將前往南京、深圳等地,面向 CDC 員工進行一對一面談。而目前暫時沒有被裁員的員工,主要負責的業務包括資料庫產品、中間件產品等。   為何要裁員?
  • 傳完美時空閃電裁員2000人粉飾財報
    前不久,不少員工投訴,完美時空渠道推广部還在大規模擴編,此後還得到給予20萬元獎勵業績突出員工的許諾,然而到了5月底,等待他們的卻是閃電裁員2000多人,裁員比例超過80%。有觀點稱,網遊行業已經步入了新一輪調整期,完美時空裁員不可避免。趕在5月底前大規模裁員,或許是為了粉飾其業績。
  • 作業盒子員工感慨: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快到期末,果然又裁員了!
    前言:最近的坊間也是不太平,網易裁員、馬蜂窩裁員的消息是一浪接一浪,瓜友們也是應接不暇……好了,廢話不多說了,還是來看看今天的瓜吧。「作業盒子要裁員了,大量。」「小盒科技開始裁員了,哦吼。在校教育的其他鐵汁們跟上啊~」「年底了,該來的還是會來的。可以聊聊遣散費了,或者叫離職補償金?小盒科技」……這幾天,馬蜂窩裁員的消息大家還沒有消化,坊間又開始大量出現了關於作業盒子(小盒科技)裁員的消息,對於裁員的真實性、裁員人數、裁員對象、裁員賠償等都成了大家討論的焦點。我們先來看看網友們都是怎麼說。
  • 我們整理了一份疫情以來的裁員降薪的企業名單
    此外,另有多名瓜子二手車員工在求職平臺脈脈上爆料稱自己遭遇暴力裁員,並稱公司裁員比例在30%左右。對於全員降薪一事,車好多集團回應澎湃新聞稱,新冠疫情突如其來,用戶買賣車、養車意願降低,疫情防控使得見面率下滑,業務回暖尚需要時日。公司需要積極地做出調整,保存實力,抗擊可能長期存在的不確定性風險。
  • 鬥魚北京分公司市場部大量裁員,辦公室一半是空位
    年前,鬥魚就曾傳出深圳分公司海外部門大量裁員的消息,但當時鬥魚稱是正常的人員結構調整,而此次記者就裁員問題向鬥魚公關諮詢後,對方表示」不予置評「。2月19下午,AI財經社接到爆料稱鬥魚北京分公司市場部大量裁員,原辦公地點優盛大廈七層已經人去樓空。
  • 《雲南信息報》大裁員 曾首家報導"躲貓貓"事件
    雲南信息報》,證實了雲信報進行的員工遣散賠償事宜。她說,自己在遣散會議期間「如鯁在喉,溼潤了雙眼」,但是她也表示,「《雲南信息報》會繼續辦下去,只不過是『瘦身』裁員了。」  雲信報裁員的消息觸動了很多人的神經。四季如春的昆明,真的迎來了報業的寒冬嗎?
  • 合肥聯通裁員可能只是一種試探,更大的暴風雨可能馬上就要到來!
    文 / 運營商暴瘋語近日,網上有未經驗證的消息稱,"合肥聯通改革出現岔子,被員工堵大門了"。據帖子中現場圖片顯示,疑似中國聯通的員工拉出了一個橫幅,上面寫著"中國聯通變相裁員,規模法律,拒絕賠償,誰來保護我們弱勢群體"。而有疑似知道真相的網友透露,合肥聯通正準備裁掉一大批員工,而部分員工走投無路,只能希望合肥聯通能依法補償員工。
  • 美國夢工廠宣布裁員20% 從高層到動畫師都被炒
    而這正是最近公司陷入危機後,卡森柏格口中所說的,「我們在過去一段時間把太多精力放在了動畫以外的領域。」 去年曾因夢工廠裁員而離開的一位具有15年動畫業經驗的資深華人動畫師透露,他曾「躲過」兩次夢工廠裁員,卻還是最終在去年5月被迫離開效力了5年的公司,原因是他正在做的一部動畫,也就是2015年將要上映的《家園》因故事被多次修改,後期需要停滯,導致一部分動畫師暫時成為「多餘」。 跨入新一年,有好些員工跳槽,但也有老闆毫不留情地發解僱信。
  • 251事件當事人爆料:華為即將裁員50%!華為手機剛剛拿下全球第一
    華為今年會很難,這是肯定的,但你要說華為會就此倒下嗎?我覺得不太可能。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華為雖然不會倒下,但是旗下業務可能會有所收縮。畢竟以後華為的產品可能面臨「無芯可用」的狀況。那麼華為有沒有可能裁員,放棄部分業務,集中力量保護核心業務?
  • 設計院裁員真相
    「優化」則是根據公司制度,辭退不達標、能力差的員工,員工能力是重要的考核因素。如何保有職場競爭力,避免被列入待優化名單,是每一位職場人都需要了解和學習的。裁員是一件需要非常謹慎的事情,哪怕能找出九條理由去裁掉某個人,有一條理由能留,我都會堅決選擇留下。大企業的裁員更是謹慎,所謂「五千份鳳廠簡歷在珠三角上空飛」就是個玩笑。他們裁掉的,是經過考核判斷後,確定不合適這個行業和崗位的人,而真正高淨值的人才被抓得死死的,不會輕易被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