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上線,荔枝聲音王國的關鍵拼圖

2021-01-17 網易

  2020年以來,聲音賽道的玩家們陸續有了新動作:

  2020年3月底,由即刻團隊出品的泛用型播客客戶端小宇宙App上架公測;8月,喜馬拉雅正式將「播客」設為獨立頻道;11月底,網易雲音樂上線全新的8.0版本,底部新增「播客」一級菜單;12月中旬,QQ音樂在內測新版首頁新增了「播客」頂部tab……

  很多音頻類產品都把播客的優先級提高了,或把播客/電臺獨立出來做一個新Tab,或單獨做一個播客App。

  種種跡象表明,移動音頻尤其是「播客」正成為另一個超級「時間捕手」,佔領越來越多用戶的時間。

  與號稱「時間殺手」的短視頻有所區別,聲音賽道的玩家捕捉的更多是用戶的碎片時間,讓那些在過往看似無意義的場景變成了烽火場:獨自開車、坐地鐵、睡眠之前的最後半小時、做家務等等,凡是需要解放雙手與眼睛的場景,聲音取代視覺,「聽點兒什麼好玩的」變得從未如此剛需。

  這就是該行業的底層邏輯:移動音頻正好契合了這一時代的耳朵場景。在C端解放眼睛、碎片化時間、私家車普及;在B端以脫口秀帶熱的娛樂內容大爆炸、聲音內容創業者爆發。傳播介質與平臺方面,5G加速、各大平臺技術升級,為用戶獲取聲音內容創造了低門檻的應用便利條件。

  作為聲音賽道的優秀玩家,荔枝在過去七年間完成了幾大關鍵板塊的布局,包括音頻娛樂產品、音頻直播和各種交互式音頻產品,在社區活躍度以及文化打造方面,荔枝app成功地構建起一個聲音版的B站。

  

  1月6日,荔枝播客app正式上線,完成了「聲音王國」的關鍵拼圖。荔枝播客作為一個更純粹、專業、犀利的中文播客開始了賽道前端的新領跑:有點像是沸騰的聲音王國中的異類,鬧中取靜,更精準地收穫播客愛好者。

  1

  荔枝播客自帶使命

  播客並不是新生事物,從歷史來看,2004年全球就已有一批播客產品上線。但是新事物從誕生到廣泛應用之間,依舊存在時間跨度。過去15年,歷經智慧型手機、移動網際網路、流量提速降費,佔領用戶時間的內容從圖文到短視頻都迎來了爆發,唯獨聲音賽道還在期待。原因是複雜的,既有偶然也有必然。

  首先是網絡基建的普及、流量降費提速是近幾年才逐漸成熟的,這在根源上決定了移動音頻的用戶門檻大幅度降低也是近幾年的事情。由於視覺比聽覺更直觀、更複合,於是成了第一波流量入口,短視頻的邏輯正是將殺時間這件事做到了極致。

  隨著私家車普及率日益增高,車載音頻成了激發聲音賽道的核心動力。與此同時,「知識變現」這一概念出現,得到、分答等一批知識變現app獲得資本與用戶雙重加持,將移動音頻的天花板一再推高。

  荔枝App作為識別度極高的音頻社區,在這一波增長中進一步明確了自身定位:不同於單一付費音頻app,荔枝更偏向於構建一個內容豐富、支持創作者、鼓勵互動的社區型場景。自由、多元、犀利、有態度成為了荔枝的標籤。

  荔枝播客作為荔枝聲音社區的關鍵拼圖選擇在此時上線,正是基於在聲音賽道的前期布局與外部環境都已成熟的基礎上,實現以聲音突破圈層的重要一步:音頻內容要從少數人的趣味到真正的大眾文化分發渠道,需要一個「爆點」。播客作為一種聲音內容載體,放在當下語境之內,具有成為這一爆點的潛質。

  

  從這一視角來看,荔枝播客天生自帶使命:在聲音賽道打一場內容與商業變現的硬仗,徹底打通荔枝的內容生態,從內容供給、用戶增長、商業變現等等方面真正實現聲音王國夢。

  這場仗,不打也得打。

  2

  沸騰聲音王國的塔尖

  先說播客這一物種在聲音賽道裡的分量,再說荔枝播客有什麼差異化的打法。

  播客究竟是什麼?在有的用戶理解中,有聲書、評書相聲以及情感電臺都是播客;但是在播客「老炮兒」們眼裡,只有對話訪談、站立喜劇、網絡電臺節目,才夠格被稱為播客——播客是有即興、機智、LIVE感在裡面的。

  也就是說,同樣是「聲音」,但沸騰的聲音王國裡,播客是那個塔尖,這意味著其具有更強感染、更潮酷的表現形式、密度更高的藝術標尺。

  一句話,播客是個專業手藝活兒:播客會天然吸引那些有專業內容創作能力的人和「會聊天」的人,比如作家、評論者、歌手,甚至是天生有幽默細胞的大叔大嬸……最重要的一點是,擁有用聲音去表達的欲望。播客更像是一場「圓桌秀」,圍爐夜話,說話有意思的人是有市場的、可以變現的。

  接下來,我們看看荔枝播客的差異化玩法。首先在於其定位:輕量化、年輕化、趣味化、個性化。從用戶範疇來看,荔枝播客的用戶有不少是年輕人,這決定了荔枝播客在內容供給上也將是年輕有活力同時又有犀利深度的。

  就像荔枝播客的負責人所說的那樣:「我們希望播客的特點是內容選題新穎有趣,表達方式輕鬆隨心,充滿個人特色,在這種形式下聽眾往往能得到很多新奇的觀點,進行有趣的思維碰撞。」

  

  第二個差異化優勢在於荔枝播客的生產方式。它將會是一個更開放、自由的平臺,多元化的聲音創業者、主播是荔枝播客的第一生產力。從這個角度來看待,荔枝播客不會像現有的大多數移動音頻app的商業味道那麼濃烈,我們更希望它能透過內容生態去創造變現空間,而不是大量的標準化知識變現的產品去賺錢。

  

  這一點通過荔枝播客的訂閱方式可見一斑:與製作者需要將內容上傳到平臺伺服器,然後經過審核和編輯發布後用戶方可收聽的平臺型播客不同,荔枝播客作為泛用型播客,用戶可以直接和製作方建立端對端的訂閱關係。更加輕量化、自由、快捷。當然,荔枝播客並不是沒有內容管理機制,而是通過領先的AI智能技術賦能播客創作與分發,也投入人工審核,確保播客內容的總體質量。

  再有一點,就是品質與專業。從官方披露的介紹上看,「荔枝播客是專注於音頻領域的荔枝公司打造的垂直類播客內容平臺,致力於為用戶提供海量的海內外精品播客內容、豐富的交流互動場景、以及純粹的播客收聽體驗。」上線當日,荔枝播客還聯合了洪晃、谷大白話等各領域名人大咖打造超級播客IP,致力於在站內打造更多元化的高品質播客內容。

  

  說到這裡,其實有一個很形象的例子:就像當年長視頻領域廝殺中崛起的短視頻賽道,荔枝播客極有可能成為聲音賽道裡的那個更純粹、更專業、更容易觸達用戶的新物種——鼎沸的年輕人亞文化中更犀利、聚焦、專業有態度的那部分,將成為這個陣地的突出標籤,從現有的內容布局與生產方式以及荔枝多年的布局風格來看,荔枝播客有望在年輕人群體進一步分離出這種價值裂口,這無疑是在差異化與想像空間方面最有戰鬥力的一條路。

  至於說播客能否成為下一個現象級的流量風口,這是一個開放性的結局。至少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播客這條賽道,熱度已經起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荔枝正式推出「荔枝播客」App 打造專業中文播客平臺
    從官方披露的介紹上看,「荔枝播客是專注於音頻領域的荔枝公司打造的垂直類播客內容平臺,致力於為用戶提供海量的海內外精品播客內容、豐富的交流互動場景、以及純粹的播客收聽體驗。」上線當日,荔枝播客還聯合了洪晃、谷大白話等各領域名人大咖打造超級播客IP,致力於在站內打造更多元化的高品質播客內容。
  • 中國播客案例研究——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
    當前中國大眾對播客,Podcast一詞的理解更多類似於有聲讀物,百度搜索指數可以看出,相較於有聲小說一詞,播客與Podcast的搜索熱度極低,大眾對播客的準確定義並不清楚。不僅中國大眾對播客一詞理解上存在偏差,國內主流的播客平臺如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FM也更多的標榜自己為有聲小說平臺而非播客平臺。
  • 中文播客在2021年要火了嗎
    與短視頻有所區別,播客捕捉的更多是用戶的碎片時間:獨自開車、坐地鐵、睡眠之前的最後半小時、做家務等等,凡是需要解放雙手與眼睛的場景,聲音取代視覺,「聽點兒什麼好玩的」變得從未如此剛需。作為聲音賽道的優秀玩家,荔枝在過去七年間完成了幾大關鍵板塊的布局,包括音頻娛樂產品、音頻直播和各種交互式音頻產品,在社區活躍度以及文化打造方面,荔枝app成功地構建起一個聲音版的B站。
  • 沉寂15年後,播客終於要爆發了?
    作為播客的始作俑者,蘋果一直將播客視作核心內容之一,2019年蘋果電腦上的iTunes被Apple Music、Apple Podcast和Apple TV三款應用程式取代,推出獨立播客應用且與Music與TV並列,足見其對播客的重視,現在Apple Podcast上的播客數量已突破百萬。
  • 2020荔枝年度賽事完美收官,金牌主播、十強家族出爐
    ,經過激烈角逐,年度各個獎項冠亞季軍、年度播客廠牌、個人廠牌等獎項全部誕生。線上比賽精彩收官,聲音王者榮光登頂本次年度聲典自2020年11月16日開賽以來,在線上持續開展了一個多月,活動通過直播會場和聲音會場兩大單元在全網公選年度的聲音王者並見證他們的榮光登頂時刻。活動期間,共有超13萬主播參與比賽,聲音賽區湧現超16萬參賽作品,直播賽區參賽主播直播超過32萬場。
  • 荔枝7周年致敬主播和用戶 賴奕龍談用聲音更好地連接人
    2013年,荔枝成立並提出「人人都是播客」,主打音頻創作工具和分享;2016年10月,上線語音直播,2018年1月,荔枝品牌戰略升級,荔枝去「FM」;2019年正式布局海外和IoT場景;2020年1月,荔枝登陸納斯達克,正式成為在線音頻行業第一股,並開啟全球化探索之路。荔枝成立這七年,也是中國音頻行業高速發展的七年。
  • 荔枝產品分析——用聲音在一起
    荔枝的發展趨勢圖2.1.1 荔枝的發展趨勢2013年荔枝FM正式上線,用手機就能註冊播客和錄製並上傳節目,並提出了「人人都是播客」的slogan,產品上線半年就俘獲了大量聽眾這個時候它的產品定位是音頻移動電臺,它和傳統的移動電臺是有差別的,主要是想通過技術來降低播客的門檻,讓人人都能成為主播。2015年,荔枝FM獲得小米科技、順為資本、經緯創投、晨興資本四家機構的2000萬美元C輪融資。拿了融資之後的荔枝並加大對功能進行擴充迭代,在2016年10月上線了語音直播功能。
  • 2020年,播客盈利了!
    本文作者:播客志編輯部,頭圖來自:視覺中國有關播客盈利的質疑,從未間斷。昨天,一家關注「娛樂與資本」的自媒體公司旗下矩陣號發表文章《2020年,播客盈利了嗎?》,依稀可見近半年的主流聲音。這篇文章語焉不詳:欠缺事實依據,不熟悉播客市場,而試圖通過網絡檢索到的信息,討論播客是否盈利,有失水準!
  • 我為什麼推薦你聽播客?
    「播客要成」這句話已經傳了快一兩年,比較明顯的變化是不少新的播客節目出現,而平臺方面也出現了「小宇宙」這種專注於播客內容的 App。大平臺這邊的動作也不小,喜馬拉雅、網易雲音樂、QQ 音樂給播客內容單獨分區,快手、荔枝推獨立播客 App,不出意外的話幾個巨頭也會(或者正在)陸續布局。
  • 荔枝上線雙億「回聲計劃」,音頻APP開打「下沉戰役」
    8月份,荔枝推出「回聲計劃」,表示要拿出「現金+流量」的雙億資源進行開放式的內容扶持,對象不止於傳統播客,還包括自媒體、文字創作者、短視頻創作者等所有有意投身播客行業的群體,意圖在更廣泛的內容群體中,挖掘具備音頻內容創作「天分」的新勢力。這並非荔枝推出的第一個內容扶持計劃,今年6月,荔枝就啟動過播客扶持季,在一個月時間內,成功引來超過10萬名主播入駐。
  • 自強則萬強 荔枝創始人賴奕龍獲評年度創新CEO
    其中,中國最大的UGC音頻社區荔枝(原荔枝FM)憑藉海量音頻內容創作者群體、海量用戶原創播客內容、語音直播及互動創新模式獲評「2019中國年度創新文化娛樂平臺」,同時,荔枝的創始人兼CEO賴奕龍也獲評「2019中國年度創新CEO」。
  • 荔枝主播用聲音記錄視障兒童的不凡人生
    在音頻平臺荔枝有一群特殊群體,他們雖身有殘疾卻在聲音世界裡找到了生命的光。2020荔枝年度盛典活動中年度勵志之聲的獲得者「用耳朵看世界」就是這樣用聲音追夢主播,他們將受邀出席2021年1月23日舉行的2020荔枝年度聲典線下頒獎晚會並表演精彩節目,以下是他們的故事:2018年冬天,恩琳和釗哥從佛山出發,一路北上,想去見見北京的雪。
  • 荔枝聲音節十大聲音互動館解鎖聲控社交新技能
    值得注意的是,荔枝聲音節的嘉賓陣容匯聚了國內第一虛擬歌手、知名配音導演、國漫配音師、古風新偶像,職業阿卡貝拉、Planet日本女聲原唱等聲音偶像,而非一般意義上的流量明星。對此,荔枝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這更符合荔枝聲音節以「聲音」「聲控」為核心的主張,「我們希望不斷創新和豐富聲音的形式和玩法,讓愛好聲音的人都聚集在一起,讓更多在聲音上有才華的人得到展示和實現價值」。
  • 產品分析 | 荔枝,這顆6年的荔枝如何更好玩?
    作為早早入局的音頻FM軟體,荔枝從13年上線至今,已經接近有6年的發展歷史。上線同年10月,荔枝便提出了「人人都是播客」的品牌理念,旨在發展播客功能為主。2016年10月上線語音直播功能,開始打造更專業的聲音直播平臺。2018年1月進行品牌升級,把「荔枝FM」正式更名為「荔枝」,並且喊出了「用聲音,在一起」的新品牌口號。
  • 引領音頻直播行業的「荔枝」 如何用聲音攜手更多人踐行公益?
    在 8 月 11 日的啟動會上,荔枝品牌部總監楊臻也就長江大保護的水環境問題與現場科學家進行了探討,並提出將藉助荔枝平臺,發起萬人保護長江的線上活動專題,以保護身邊水資源、環境做起,呼籲更多的人參與到長江大保護。
  • 高州荔枝果農注意:荔枝春季管理關鍵技術來了
    荔枝春季管理關鍵技術 春季是荔枝早熟品種花穗發育完成至開花及幼果期、中晚熟品種抽穗孕蕾至開花期的季節,今年儘管大部分品種成花率高於去年
  • 小眾播客,音樂平臺的新戰場?
    播客《日談公園》COO李樂告訴品玩。同作為以聲音為媒介的內容形式,音樂和播客具備最基本的共同點,加之音樂和播客都具有的陪伴感、情感向的屬性,也讓音樂平臺用戶比起音頻平臺用戶來,更容易接受播客的存在,這些給音樂平臺發展播客提供了前提。中國音樂平臺間的競爭一向火藥味十足,這次又幾乎同時展現出對播客的興趣。幾年前還在版權的戰場上打得不可開交的音樂平臺,會把播客當做下一個高地去爭搶嗎?
  • 紙媒出身的新聞人,如何製作一檔調查類播客?
    像世界各地的許多其他記者一樣,Paul McNally對經典播客節目Serial非常感興趣,尤其是他曾經的報導工作主要集中在冤假錯案上。所以當一個名為安東尼·德·弗裡斯的「殺人犯」的故事出現在他的辦公桌上時,他心想這或許值得深挖。
  • 音頻UGC價值日益凸顯 荔枝獲評NextWorld2019「聯享互娛年度App」
    2019 NextWorld峰會上,頒發了NextWorld2019 年度風採獎,其中國內最大的UGC音頻社區荔枝(原荔枝FM)憑藉海量音頻內容創作者群體、海量用戶原創播客內容、語音直播及互動創新模式獲評「聯享互娛年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