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慈濟醫院成立急性後期整合照護團隊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急性後期整合照護團隊照護患者(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

急性後期整合照護團隊照護患者(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

近日,為了提高腦中風、創傷性神經損傷、脆弱性骨折及衰弱高齡病患最佳的急性後期照護質量,花蓮慈濟醫院成立急性後期整合照護團隊(Post-Acute Care,簡稱PAC團隊),目前共有9家合作醫院加入花蓮慈院收案轉銜的照護團隊,急性後期病人將不再局限於急性病房住院天數而匆匆出院,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讓他們有更充裕的時間參與復健治療計劃,讓病人在黃金復原期能夠獲得最佳的醫療照護。

98歲患有慢性腎衰竭的陳奶奶平常自理生活,尚可用四腳助行器在住家內活動,但近一年因為衰弱及腳無力,接連著在家跌倒導致右手橈骨骨折,沒想到出院後一周又因為泌尿道感染住進了花蓮慈濟醫院。醫療團隊除了提供急性醫療照顧外,也考量陳奶奶衰弱及腳無力狀況,導致無法順利下床活動,因此住院中即提供早期復健訓練介入計劃。

考量陳奶奶返家後仍無法自理生活,加上孩子年紀也都近七旬,沒辦法獨力照顧奶奶,加上陳奶奶本身也具強烈的復健意願和潛能,經團隊評估後符合衰弱高齡PAC下轉條件,因此花蓮慈濟醫院團隊為陳奶奶安排至急性後期照護病房繼續接受照顧。

負責「衰弱高齡」急性後期整合照護的老年醫學科主任高聖倫表示,在與陳奶奶及家屬討論出院後續照護計劃時,高齡照護團隊就建議奶奶接受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劃,透過整合性、積極性的復健計劃,讓在急性恢復期的陳奶奶可以有機會恢復行走能力,以重回溫馨的家作為目標。經同意後轉至花蓮醫院進行密集的物理及職能復健的住院治療,奶奶從原先需協助下才能翻身、下床,進步到已經可以藉著攙扶助行器自行起身。

轉至急性後期照護病房後,花蓮慈院急性後期整合照護團隊高聖倫醫師也特地了解陳奶奶的復健狀況,陳奶奶積極接受復健,身體活動、肌力以及精神狀況都大幅進步。陳奶奶表示,很感謝細心的醫療團隊照護,讓她很快恢復健康,住院時也因為有和其他病人互動的機會,彼此互相鼓勵,讓復健的日子不枯燥乏味。

「抗衰弱一條龍服務」,讓長者不再落入因衰弱而病及因病而更加衰弱的惡性循環。高聖倫醫師表示,在臨床上很多衰弱老人,容易因急性醫療問題疾病住院後引起或加重衰弱、身體活動量降低、肌力下降等狀況,真正成了「臥床病人」,漸漸失去活動力,體力與精神也大幅衰退。因此,為提升急性後期照護質量,花蓮慈院急性後期整合照護團隊,主要負責評估病人是否符合收案、提供護理指導、整合跨職類團隊對病人的照護計劃、聯絡轉銜事宜及個案追蹤管理、召開團隊會議、監控質量指標,並擔任醫學中心、病人及家屬與合作醫院間的聯繫窗口等業務。建立急性期、急性後期、慢性期的垂直整合轉銜系統,提升病人照護的連續性。

高聖倫醫師表示,推動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劃的目的,除期望透過分級醫療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轉銜合作模式外,也希望以團隊整合的個人化復健訓練,讓更多病人在急性醫療穩定後,能更進一步恢復身體功能,降低衰弱及失能程度,最終讓病人順利回歸社區照護。

歡迎關注鳳凰網佛教官方微信公眾號「覺悟號」,做智慧的傳播者!

相關焦點

  • 臺灣花蓮慈濟醫院成立亞洲最大的「幹細胞銀行」
    臺灣花蓮慈濟醫院成立亞洲最大的2007年07月20日 10: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7月20日電 已經有志願捐髓累計逾30萬人並成功找出「自殺殺手細胞」的花蓮慈濟醫院
  • 慈濟鬥六診所升格醫院 證嚴法師主持啟業揭牌
    與會人員合影(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2019年1月5日,大林慈濟醫院鬥六診所正式升格為醫院,證嚴法師到場主持啟業揭牌儀式,慈濟醫療志業花蓮、臺北、臺中、大林慈濟醫院院長也都到場祝賀。改制後的鬥六慈濟醫院是慈濟第七所醫院,由原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簡瑞騰擔任院長,將有大林慈濟做後盾,提供更完整的門診服務,並設置30張病床,新增泌尿科、整形外科、耳鼻喉科、骨科及外科等門診手術,讓就醫民眾免除往來大林、鬥六之間轉診、轉檢奔波的辛苦。證嚴上人行腳到鬥六主持揭幕,除了感恩雲林縣張麗善縣長及歷任地方首長與團隊的支持,更感恩慈濟醫療志業守護生命的使命不移。
  • 花蓮慈濟醫院院長:大陸遊客4輕傷1重傷1病危
    今天下午,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在接受大陸媒體採訪時表示,花蓮慈濟醫院共接收了六位來自大陸的傷者,其中4人輕傷,問題並不嚴重,另有一位來自北京的遊客因左足撕裂傷和肌肉肌腱斷裂,正住院接受治療。最為嚴重的是來自福建廈門的餘姓女遊客,在送至醫院時已經失去生命意識,經醫院搶救恢復心跳,但仍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
  • 專訪臺灣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做好慈善機構比經營企業還難
    2019年11月18日,在福建省平潭縣舉行的2019年中國平潭企業家科學家金融家創新論壇上,臺灣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接受本刊記者的獨家專訪。林欣榮是全球著名的心腦血管疾病專家,同時又是知名慈善機構——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花蓮慈濟醫院院長。
  • 花蓮慈濟醫院收治6名地震受傷大陸遊客 1人病危
    新華社花蓮2月7日電(記者李慧穎 李凱)7日下午,臺灣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在接受大陸媒體採訪時表示,花蓮地震後該院共接治6名大陸遊客,其中一人病危,一人足部撕裂傷和肌肉肌腱斷裂,其他4人為輕微傷。  林欣榮介紹說,一位來自福建的40歲餘姓女遊客送到醫院時已失去意識,經搶救恢復心跳在加護病房持續治療。
  • 領略證嚴法師風採 走入慈濟世界
    這是2005年勞動節剛過,證嚴法師親自為慈濟醫院臺北分院主持的揭幕儀式。如今算來,花蓮慈濟醫院已在臺灣先後設立五家分院,為花蓮東部地區乃至全臺灣民眾提供尖端科技和人文關懷並重的醫療服務。何先生:我們有四大志業,八大法印,有慈善志業,有醫療,有教育,有人文。有八大法印,包括說環保,國際賑災,社區志工,還有骨髓捐贈。
  • 臺灣花蓮必遊景點
    慈濟靜思堂座落在花蓮市中央路上的慈濟文化園區,包含慈濟醫學中心、靜思堂、靜思竹軒及慈濟大學校區,這四大內存塊,是慈濟全球事業的總樞紐,也是凝聚慈濟功德會四大志業:醫療、慈善、文化、教育的地方,持續在東臺灣的淨土花蓮,散發慈世濟人的沉穩力量。
  • 慈濟視頻:慈濟志工十六春秋關懷瓦保育幼院
    慈濟志工在這裡關懷已有十六年的時間,除了提供學生助學金,也教導他們照護自己健康,及注意居家環境衛生,今年2013年開始更有慈青加入,一起來看看這些年輕人與孩子們互動的狀況。活潑的歌舞,拉近志工與小朋友們的距離,這是瓦保育幼院的孩子們,一個月裡最開心的日子,八十幾位院童,個個都笑得滿臉燦爛。
  • 樹蘭醫院聯合黎介壽院士團隊 成立腸瘻與腹腔感染治療中心
    4月18日上午,樹蘭(杭州)醫院聯合黎介壽院士團隊,成立了腸瘻與腹腔感染治療中心,這將為浙江及周邊地區的腸瘻患者帶來福音。腸瘻是什麼病?許多人或許並不了解。早在1979年,黎介壽院士就組建了團隊,以「腸功能障礙」為主要研究方向。
  • 捐贈大體 證嚴法師:這麼多慈濟人都做了 何況是我
    慈濟人醫會年會目前於花蓮舉行,會中發表慈濟以大體進行臨床模擬手術教學的成績,並公開證嚴法師開示影片。她說:「人生這種的臭皮囊,在活著的時候,應為天下人做天下事而付出,等到最後的那個時候,也要奉獻給所需要的人。」對於倡導成為大體老師,她進一步表示,「我先說,他們先做,未來換成我也應該能夠做到。」
  • 慈濟訊息:福建人文真善美志工
    承擔聯繫廈門血站以及政府部門接洽協調窗口的苟林峰,2013年陪伴廈門醫療團隊回臺參加國際人醫會,在慈濟臺灣新北市板橋志業園區參觀勸募骨髓捐贈活動,感受到慈濟的長情大愛,深深印在心裡,「那時候在想,大陸的醫療欠缺這種溫馨,怎麼在廈門營造?」因經常與衛生局接洽,得知血庫血荒,苟林峰便把心中的願望說出來,得到廈門志工的贊同。
  • 臺灣花蓮發生6.5級地震 臺氣象部門:臺灣地震史上首見
    花蓮發生地震後,島內多地有震感,災情不斷傳出。目前,花蓮有多棟建築倒塌,其中,花蓮統帥大飯店1、2樓倒塌,29人受困,救援人員已接觸到16人。另外,花蓮商校街2號旅店也發生傾斜,很多旅客自行逃出,目前還有旅客受困,正在營救當中。地震造成的具體傷亡情況仍不明,災區是否有大陸遊客也不明朗。此外,花蓮境內有路面隆起。
  • 花蓮風景秀麗,感受群山環抱寧靜之美,賞夕陽也是十分不錯的選擇
    延平王廟(又稱復興宮)被評定為三級古蹟,為花蓮縣內較早興建的廟宇,廟址位於十六股莊中心點,十六股(今之豐村)可說是花蓮市歷史的起點。 廟主祀延平郡王鄭成功,配祀五穀先帝、福德正神及先賢神位。本廟主神國姓公奉祀於一樓中殿,廟內鎮廟之寶延平王令旗為黑布縫綴白字,鹹豐元年字樣依稀可辨。
  • 喜報|重慶合川宏仁醫院急性胰腺炎診療中心正式啟動了
    4月10日,合川宏仁醫院首個「急性胰腺炎診療中心」成立。該中心完全按照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急性胰腺炎診療中心的架構,多學科協作專家團隊模式,固定組方及診療方案進行診療,由原四川省急性胰腺炎診療分中心主任,現重慶合川宏仁醫院普外科學科帶頭人陳生貴教授領銜,聯合院消化科、中醫科、ICU、呼吸科、腎內科、放射科等科室主任組成多學科專家團隊,形成急性胰腺炎病人綠色通道,病人從入院起就能進入綠色通道,得到及時高效、高水平的多學科專家團隊治療,療效顯著。
  • 慈濟緬甸「米撲滿」活動 讓善的效應持續發酵!
    慈濟緬甸「米撲滿」活動 讓善的效應持續發酵!(圖片來源:鳳凰佛教)一念善、一把米,緬甸「米撲滿」善的效應持續發酵!「慈善供餐不怕人吃垮」,慈悲濟世一念心,愛在循環!2008年的納吉斯風災侵襲南亞,尤其亞洲穀倉緬甸受災慘重,馬來西亞慈濟志工踏上這塊受傷的土地,展開賑災工作。緬甸許多貧農因稻田被淹沒,畢生積蓄付諸流水,又因原稻種已是借貸購買,已無能力再次購買稻種,眼看著生活就要陷入絕境。慈濟志工得知後,就在當地發放臺灣優良稻種,當地人稱為「福種」。
  • 上人開示 | 鬥六醫院 大林拓愛
    我們的鬥六醫院,以前是診所,現在是大林慈濟醫院的分院,在鬥六已經升格,叫做『鬥六(慈濟)醫院』,裡面裝修後都變了,變得很開闊,樣樣都很整齊,不管是人力還是儀器,都是醫院的等級。」 2019年元月5日一早,證嚴上人驅車前往鬥六市,為十五年來承擔起門診任務的大林慈濟醫院鬥六門診部,主持升格為醫院的開幕典禮。
  • 臺灣花蓮6.5級地震已致2死百餘傷 未來三天多雨
    地震發生之後,花蓮有多棟建築倒塌。據臺灣行政主管部門發言人說,地震已造成2人遇難114人受傷。預計,未來三天,花蓮多小雨天氣,震區群眾和救援人員需注意防範。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2月06日23時50分在臺灣花蓮縣附近海域(北緯24.13度,東經121.71度)發生6.5級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花蓮發生地震後,島內多地有震感,災情不斷傳出。
  • 慈濟訊息:志為小玄奘 期傳揚美善
    影視志工謝麗莉後期才加入研習課程,深感責任重大。如今新買了相機學習拍攝,她堅信有心就不難。(攝影者:童家志) 「每一位人文真善美志工都是小玄奘。」在《人間菩提》視頻中,證嚴上人以自己承擔圖像工作的經歷,再次強調人文三合一工作「為時代做見證,為人類寫歷史,為慈濟寫大藏經」的使命;志工們更深深感受到上人對人文志工殷切的期許,「這樣的美善人生,『其道甚大』,要多多的弘揚。」 慈濟天津人文真善美志工經過七次的研習課程,於10月12日圓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