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略證嚴法師風採 走入慈濟世界

2021-01-08 鳳凰衛視

 

2010年1月9日,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大愛慈濟》(下),以下為文字實錄:

慈濟全球志業始於那些青澀的竹筒歲月。彼時追隨證嚴上人的30個家庭主婦似乎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手中的那些從五毛錢始的竹筒存錢罐,日後竟積攢下一個龐大的慈濟世界。從草創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時算起,如今已近半個世紀,慈濟在全球60多個國家和三百多個地區都已灑下了愛的菩提種,而作為這份龐大志業的領導者和守護人,證嚴法師也的確書寫了太多的傳奇、實現了太多的不可能。

這是2005年勞動節剛過,證嚴法師親自為慈濟醫院臺北分院主持的揭幕儀式。如今算來,花蓮慈濟醫院已在臺灣先後設立五家分院,為花蓮東部地區乃至全臺灣民眾提供尖端科技和人文關懷並重的醫療服務。

何先生:我們有四大志業,八大法印,有慈善志業,有醫療,有教育,有人文。有八大法印,包括說環保,國際賑災,社區志工,還有骨髓捐贈。你知道骨髓,兩岸「髓」緣,這個很有名,就是臺灣是,慈濟是最早的,最大的華人骨髓庫。

王魯湘:而我們大陸是最大的受益者。

何先生:對,是。我們捐的大部分也是在中國大陸,所以這四大志業八大法印呢,那麼分別有單位去推動。比如慈善,有慈善志業發展處,醫療有醫療發展處,有各醫院,所以它是有四個大的志業,這個體系呢,然後八大法印同時推進。

慈濟志業真正的發端始於醫療。這些早年珍貴的影像,紀錄了慈濟功德會早期義診的情景。而這間建於1986年的花蓮慈濟醫院,更是慈濟鋪設醫療網絡,實現更多救濟理想的開始。

王魯湘:走到我們這個醫院一看個壁畫就好象是和這個佛教事業是有關係的。

梁忠詔:對,沒錯。佛陀問病圖嘛。那我們常常看到這個佛陀在膚慰,膚慰我們的病人,上人很強調膚慰,膚慰就是有一點touch(接觸),有一點感動,那有一點跟病人就是很親密的關係,她常常講的一個故事就是說,你看為什麼骨科,她說我們傷口呢,甚至於把它拿上來聞聞看,甚至有沒有感染,一聞就知道。

王魯湘:一聞就知道。過去中醫說望聞問切。

梁忠詔:望聞問切就是這樣,所以當然還是有通的,所以這個我們24年,當然這是比較舊了一點,可是我們的起源就在這裡,那我今天大概會跟大家介紹我們比較有特色的科別。可以給大家指導一下。

今天,圍繞著花蓮慈濟醫院展開的慈濟醫療志業空前龐大,1996年,國際慈濟人醫會成立,全球11個國家,58個據點,超過7000名醫療專業志工,在全球39個國家提供免費的醫療援助。行成了一個有組織,有系統的全球醫療服務網。

王魯湘:這些都是志工。

梁忠詔:對,這是志工,他如果有需要他可以導覽,我們志工有分兩部分,一個就是常駐志工,常駐志工就是他每天早上從精舍過來,有的從創建24年的第一天到現在,風雨無阻,就是這樣。

王魯湘:像你們都在這個大愛醫院已經服務多長時間了。

志工:我20年。

王魯湘:你在這裡有20年了。那這醫院有多少年了?

梁忠詔:24年。

王魯湘:24年。第四年您就到這裡來服務來了?

志工:沒有,第二年我就來了。我1988年來的。

相關焦點

  • 捐贈大體 證嚴法師:這麼多慈濟人都做了 何況是我
    慈濟基金會致力推動大體捐贈,目前已有三萬多人籤署同意書。對於許多慈濟人捐出大體,創辦人證嚴法師曾經開示:「這樣多的弟子都做到了,相信我以後也能做到。」本報記者當面向證嚴法師確認,她說,那麼多慈濟人都捐了,「何況是我?」
  • 慈濟鬥六診所升格醫院 證嚴法師主持啟業揭牌
    與會人員合影(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2019年1月5日,大林慈濟醫院鬥六診所正式升格為醫院,證嚴法師到場主持啟業揭牌儀式,慈濟醫療志業花蓮、臺北、臺中、大林慈濟醫院院長也都到場祝賀。改制後的鬥六慈濟醫院是慈濟第七所醫院,由原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簡瑞騰擔任院長,將有大林慈濟做後盾,提供更完整的門診服務,並設置30張病床,新增泌尿科、整形外科、耳鼻喉科、骨科及外科等門診手術,讓就醫民眾免除往來大林、鬥六之間轉診、轉檢奔波的辛苦。證嚴上人行腳到鬥六主持揭幕,除了感恩雲林縣張麗善縣長及歷任地方首長與團隊的支持,更感恩慈濟醫療志業守護生命的使命不移。
  • 美國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瑞祥法師一行訪問臺灣慈濟總部
    瑞祥法師一行訪問臺灣慈濟總部2016年7月30日上午,美國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瑞祥法師、美國佛教信眾何念丹等人一行來到臺灣慈濟總部靜思精舍參訪交流,受到德懷法師及執行長林俊龍等人熱烈歡迎。在參觀過程中,德懷法師、黃海洋志工等人細心為瑞祥法師講解慈濟的初衷和慈善關愛活動的情況,同時,執行長林俊龍還與瑞祥法師就有關慈濟醫療進行了座談會,交流了慈善醫療事業經驗。中午在慈濟志工黃海洋的陪同下參觀了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及靜思堂,了解慈濟醫院與社會醫院有所不同的是,慈濟醫療多了些人文的慈善、濟世的情懷。
  • 慈濟緬甸「米撲滿」活動 讓善的效應持續發酵!
    2008年的納吉斯風災侵襲南亞,尤其亞洲穀倉緬甸受災慘重,馬來西亞慈濟志工踏上這塊受傷的土地,展開賑災工作。緬甸許多貧農因稻田被淹沒,畢生積蓄付諸流水,又因原稻種已是借貸購買,已無能力再次購買稻種,眼看著生活就要陷入絕境。慈濟志工得知後,就在當地發放臺灣優良稻種,當地人稱為「福種」。
  • 聖嚴法師簡介
    聖嚴法師曾自喻為「風雪中的行腳僧」,生命對他而言,就是一場實踐佛法的歷程。閉關與留學小沙彌時期的聖嚴法師,已深深體會到:「佛法是這麼好,可是誤解它的人是那麼多,而真正了解和接受的人是那麼少。」建設法鼓山一九八九年,由於中華佛學研究所及農禪寺的各項教育事業、弘法事業,以及文化事業推展迅速,場地已經不敷使用,聖嚴法師於是在臺北縣金山鄉,覓得了一塊環境優美的山坡地,命名為「法鼓山」,開始興建一座世界性的教育園區——「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涵括佛教教育、學術研究、修行弘化、終生學習等各種軟、硬體施設,以作為實現法師「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理念的基地。
  • 【慈濟廈門】廈門首位照顧戶捐大體
    日前,大陸福建廈門慈濟志工何銀濱用他的生命告訴大家:走到生命的最後,善行依然不止。為治白血病 花光所有的積蓄何銀濱1984年出生於福建漳浦的一個小農村,父親早逝,母親一人在親戚的幫助下,拉扯大他和妹妹何森燕,成年後的何銀濱成了家裡的支柱,敢拼勇闖。
  • 聖嚴法師簡介:一生弘揚佛法 建設人間淨土
    聖嚴法師簡介:一生弘揚佛法 建設人間淨土 2009年02月03日 22:28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聖嚴法師高分作品推薦,你看過幾本?
    聖嚴法師,佛學大師、教育家、佛教弘法大師、日本立正大學博士,也是禪宗曹洞宗的第五十代傳人、臨濟宗的第五十七代傳人、臺灣法鼓山的創辦人。法師所推動的理念是,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以教育完成關懷任務,以關懷達到教育目的。他以中、日、英三種語言在亞、美、歐各洲出版的著作近百種。
  • 慈濟訊息:志為小玄奘 期傳揚美善
    在《人間菩提》視頻中,證嚴上人以自己承擔圖像工作的經歷,再次強調人文三合一工作「為時代做見證,為人類寫歷史,為慈濟寫大藏經」的使命;志工們更深深感受到上人對人文志工殷切的期許,「這樣的美善人生,『其道甚大』,要多多的弘揚。」 慈濟天津人文真善美志工經過七次的研習課程,於10月12日圓緣。
  • 聖嚴法師:自稱佛菩薩化身 不是騙子就是天魔
    至於菩薩也是一樣,歷史上的菩薩,在佛的時候,只有彌勒菩薩,說他是在五十六億萬萬年之後,在此世界第二位成佛。其他如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等並非歷史人物,而是由佛介紹而知的大菩薩。 另外如馬鳴大士、龍樹菩薩、無著菩薩、世親菩薩等印度的大乘論師,也是後人依據他們的大乘言行,尊敬他們為菩薩。
  • 慈濟訊息:福建人文真善美志工
    行善行孝不能等,用自己的身體去幫助別人是大孝,更是在履行慈濟人的心懷。慈濟來到廈門,我們就是一家人。」 「慈濟不需要做錦上添花的事情,我們要做的是雪中送炭。」慈濟志工代表邱永鴻說,一直以來,慈濟都在為廈門的醫療事業無所求地付出。得知廈門獻血量也有高峰期、低潮期之分後,慈濟主動提出與廈門市中心血站合作,同時爭取在每年最缺血的兩個季度舉辦常態性獻血活動。
  • 專訪臺灣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做好慈善機構比經營企業還難
    2019年11月18日,在福建省平潭縣舉行的2019年中國平潭企業家科學家金融家創新論壇上,臺灣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接受本刊記者的獨家專訪。林欣榮是全球著名的心腦血管疾病專家,同時又是知名慈善機構——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花蓮慈濟醫院院長。
  • 慈濟訊息:人小志氣高 盼轉須彌山
    9歲的李佳鴻跟著父母在慈濟蘇州靜思堂燻法香,短短一個月,從不懂佛法到逐漸體會證嚴上人的法語,聞法入心,他說要做一隻小螞蟻,召喚千千萬萬的小雄兵來轉動須彌山。 5 月14日清晨,天色還蒙蒙的,但在靜思堂內出現了一位聞法孩子的身影,他就是慈濟志工周穎霞的兒子李佳鴻,雖然年僅9歲,不過卻主動對母親說,希望能一起燻法香,成就他小小年紀卻用心聞法的盼望。
  • 慈濟視頻:慈濟志工十六春秋關懷瓦保育幼院
    慈濟志工在這裡關懷已有十六年的時間,除了提供學生助學金,也教導他們照護自己健康,及注意居家環境衛生,今年2013年開始更有慈青加入,一起來看看這些年輕人與孩子們互動的狀況。活潑的歌舞,拉近志工與小朋友們的距離,這是瓦保育幼院的孩子們,一個月裡最開心的日子,八十幾位院童,個個都笑得滿臉燦爛。
  • 簡介:「聖嚴職場三書」
    叢書名:「聖嚴職場三書」 書名:《當下禪》《放鬆禪》《幸福禪》 作者:聖嚴法師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書號:978-7-5100-9051-6 >出版時間:2015年3月 ◎著者背景: 聖嚴法師(1930—2009年),世界著名的佛教大師,臺灣佛教道場法鼓山創辦人。
  • 聖嚴法師:有些動物靈性極強,傳說能聽懂佛法,一定要善待它們
    近日,我在觀看聖嚴法師的講法視頻時,偶然間找到了答案。說實話,我在聽完法師的開示後,頗為震驚。下面分享給大家,看看你是否也有同樣的感覺:【一】動物分高低,具有靈性靈性,是指人的天賦和智慧。而動物的靈性,是指它跟人類一樣,也有智慧,有思維。聖嚴法師說,從動物來分析,動物有高等動物和低等動物之分。
  • 聖嚴法師|佛學常識,信仰佛教必須吃素嗎?
    當然,對於佛教的對於食的問題,大德聖嚴法師曾寫道:「素食是佛教最為鼓勵的事。但也並不是要求所有的教徒都非得一律吃素不可。素食是大乘佛教的特色,是為慈悲一切有情眾生的緣故,所以在南傳地區的佛教國家乃至出家的比丘,都不堅守素食;西藏的喇嘛也不堅守素食,但他們不可親自殺生。」佛教在五戒中,第一條就是要大家不殺生。
  • 【慈濟亞洲】童語呢喃 吃素對自己好
    廈門聯絡處聯絡方式:地址:福建廈門市湖裡區五緣灣商業街二期B區B3棟電話:0592-5717706;0592-5717726傳真:0592-5716656福州聯絡處聯絡方式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華林路257號福僑大廈808室電話:0591-87581019傳真:0591